万科地下室防渗漏节点做法(泣血总结)(55P).docx

万科地下室防渗漏节点做法(泣血总结)(55P).docx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806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万科地下室防渗漏节点做法(泣血总结)(55P).docx

底板为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施工应按审批通过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底板混凝土结构起坡,坡向排水沟,坡度 1%左右。

粒径 10~30石子滤水层,厚60mm隧道技术交底,石子应优先采用卵石。

沿排水沟边设厚度不小于150mm的C20素混凝土反坎,高度根据地面高度确定。

反坎下予埋φ20@500mmPVC 塑料排水管,长度大于反坎厚度且两端长出反坎,排水管壁厚2.5mm以上。

滤水层上部铺设三彩布做隔离层。

按设计要求施工饰面层,施工前应将防水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

a.素土夯实;b.底板防水混凝土浇筑质量及找坡;c.底板混凝土养护;d.滤水层施工;e.排水沟坡度。

三、地下室外墙防水做法

(1)本做法适用于地下室外墙内侧为室内(如私家住宅、车库、功能房、架空活动区)的外墙防水做法。

(2)地下室外墙必须采用结构自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直接接触模板。

(3)地下室外墙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杆可采用工具式止水螺杆也可采用中部焊有止水环的一次性止水螺杆。具体参见本做法后续有关章节。

浇筑混凝土——对拉螺杆处理——缺陷修补——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室外回填土。

a.地下室外墙模板必须采用一次性止水螺杆紧固。

b.地下室外墙按要求留置施工缝、后浇带。施工缝或后浇带处须用钢板网临时封堵,并按规定设置止水带。

d.严控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的供应要及时,不得出现施工冷缝。

e.拆模后应注意覆盖、及时养护。外墙拆模时间不宜过早(应带模 7d),养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

f.养护结束后,及时割除一次性止水螺杆,并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将螺杆端头封闭。

按后续“一次性止水螺杆节点处理”执行。

a.防水层施工前应对混凝土外墙缺陷认真修补,确保基层满足防水层施工要求。

b.对一般缺陷和裂缝宽度小于 0.2mm的混凝土表面裂缝、气孔和一般缺陷,先用混凝土修补胶填充补平,待干燥后打磨平整。

c.当裂缝宽度超过 0.2mm时,可在混凝土表面开槽埋管,采用压力灌浆的方法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修补。压力灌浆应由专业公司施工,同时在施工前项目部应组织相关单位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

a.防水附加施工前,应对外墙基层打磨平整,对缺陷修补完成,螺杆凹槽已处理平整。

b.在外墙施工缝、后浇带、底板与外墙转接处、螺杆等位置按要求施工防水附加层。

防水附加层验收合格后,施工不小于 2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或不小于 4mm厚卷材防水层。

施工 30 厚聚苯板防水保护层。

当地下室水位较高,同时验收允许时,可采用砌 120 厚的非粘土砖墙做防水保护层。

回填土时应注意保护好防水保护层,不得对防水保护层造成损坏。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密实度≥93%。

a.模板紧固使用一次性止水螺杆

b.施工缝、后浇带处设置止水钢板

c.混凝土缺陷、螺杆端部处理

d.防水附加层、防水层厚度、范围控制

e.防水保护层及时设置

四、地下室室外顶板防水做法

a.地下室结构室外顶板宜优先采用结构起坡。

b.地下室顶板上有覆土时,可设塑料排水板滤水层有组织收集积水,但必须进行专项节点设计。

c.当地下室顶板被变形缝分隔时,变形缝应作为种植分区边界,不得跨缝种植。

d.当地下室顶板上无覆土时,可在卷材防水的刚性保护层上直接做饰面层。

e.也可采用单层防水做法。

结构顶板——闭水试验——找平层/找坡层——聚氨酯防水层——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卷材防水层——刚性保护层——滤水层——种植土。

a.地下室顶板应为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6级。在满足施工条件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低塌落度混凝土。

b.屋面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确保结构主体的抗渗性能。地下室顶板应在浇筑混凝土时原浆收平压光。

(2)闭水试验及结构修补

完成各种出板面的管道、烟道、落水口等的安装及四周封堵后,进行结构闭水试验并对渗漏处进行修补。

应直接采用结构找坡,找坡不小于 1%。

当结构找坡有困难时,可采用找坡层进行找坡。找坡层应优先选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慎用陶粒、膨胀珍珠岩等轻骨料混凝土。

必须在所有出屋面或与屋面相交的管道、烟道、墙体等与屋面相交的阴角处用水泥砂浆抹成半径不小于 50mm的圆角。

防水层采用不小于 2mm厚的聚氨酯防水涂膜。

出板面墙根部、出板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阴角/阳角部位须增加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与防水层相同,防水附加层应从阴角/阳角开始上反/下延和水平延伸各不小于 250 mm。

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进行 24 小时闭水试验。板面最高处蓄水深度 30~50mm。并安排专人检查记录。发现渗漏应分析原因并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闭水,直至无渗漏发生。

施工防水保护层时须对防水层做好保护,不得破坏防水层。

防水层采用不小于 4mm厚的防水卷材。

高出板面墙根部、出板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阴角/阳角部位须增加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与防水层相同,防水附加层应从阴角/阳角开始上反/下延和水平延伸各不小于 250 mm。

防水层上反高度不低于种植土完成面 300mm。

施工刚性保护层时须做好防水层的保护,不得破坏防水层。

当地下室顶板上部无覆土时,不设滤水层,可直接在刚性保护层上做饰面层。

当地下室顶板有覆土时,需设滤水层,滤水层按以下做法施工:

a.采用 60厚粒径 10~30 石子滤水层,石子应优先采用卵石,石子上部铺设无纺布隔离,四周上翻100 高,并用粘贴剂粘结。

种植土的厚度须满足上部苗木种植物所需土层厚度。

a.顶板抗渗混凝土质量及结构找坡

b.防水材料质量及防水层施工质量控制

c.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

d.滤水层(含水收集系统)施工质量控制

五、地下混凝土结构防水细部构造

1.地下室混凝土后浇带

(1)后浇带分为收缩型后浇带和沉降型后浇带。收缩型后浇带一般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 天后施工,沉降型后浇带则必须待高层部位主体结构施工结束、沉降基本完成后浇筑。

(2)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

(3)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抗渗和抗压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

(4)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28天。

(1)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a.底板后浇带下部须设基槽,做成后的基槽表面须比底板底面低 250mm 以上,两边放坡不大于 45度,上部宽度各大出后浇带 150mm以上。

b.底板后浇带下部须设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宽度需在两边各大出后浇带 300mm 以上。

后浇带基槽——浇筑底板混凝土——清理后浇带——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养护。

底板下后浇带基槽做法除在混凝土垫层上部增加一层防水附加层外,其余顺序与底板下部做法相同,防水附加层宽度需在两边各大出后浇带 300mm 以上。

浇筑底板混凝土前,须在后浇带处安装具有一定强度的密目钢板网以阻挡底板混凝土流失,浇筑底板混凝土时须保证钢板网处混凝土密实。

清理干净后浇带内钢筋上的附着物。

后浇带混凝土的抗渗和抗压等级不得低于底板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须选用具有补偿收缩作用的微膨胀混凝土。

后浇带混凝土须一次浇筑完成,不得留设施工缝。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28d。

a.防水附加层、防水层施工范围、厚度

c.后浇带两侧底板混凝土清理,后浇带内钢筋清理,后浇带基槽清理

d.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质量

(2)地下室外墙后浇带

外墙后浇带两侧须按施工缝做法预埋钢板止水带,浇筑外墙混凝土前在后浇带两侧安装具有一定强度的阻挡混凝土流失的密目钢板网,钢板网与钢板止水带焊接并固定牢固。

外墙后浇带外部须设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宽度需在两边各大出后浇带 300mm 以上。

外墙后浇带模板应加固牢靠,防止涨模及漏浆。

外墙后浇带混凝土尽可能与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同时浇筑。

墙体表面缺陷处理及螺杆孔封闭处理后,施工防水附加层,附加层验收合格后,再施工防水层。

为及时进行地下室外墙侧回填土施工,可先完成大面外墙防水施工后,在后浇带两侧各 1 米位置先砌 240 厚实心砖墙分隔。待外墙后浇带混凝土完成后,后浇带位置外墙防水与大面先行施工的防水在分隔墙内做好搭接。

埋设钢板止水带——浇筑外墙混凝土——后浇带清理——支模板——浇筑后浇带混凝

土——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

在后浇带两侧设置 3mm 厚 300mm宽钢板止水带,钢板止水带连接处必须满焊。

钢板止水带与阻挡混凝土的密目钢板网焊接,并固定牢靠。

外墙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尤其钢板止水带和钢板网处的混凝土要保证密实。

清理干净后浇带内钢筋上的附着物。

模板须与先浇混凝土墙体紧密结合以避免漏浆。模板应从外部支撑,慎用对拉螺杆。

后浇带选用具有补偿收缩作用的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并振捣密实。

拆模后应注意覆盖和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28 天。

待后浇带混凝土充分干燥、且墙体表面缺陷处理及螺杆孔封闭处理后施工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宽度两边各大于后浇带 300mm以上。

防水附加层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防水层。

按外墙防水保护层要求施工防水保护层。

a.钢板止水带与钢板网安装、固定;

c.后浇带模板封闭严密;

d.后浇带混凝土质量及养护;

e.墙体混凝土缺陷及止水螺杆端头封闭处理;

f.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

(3)地下室顶板后浇带

顶板后浇带两侧按施工缝做法预留好钢板止水带,在顶板混凝土浇筑前在后浇带两侧安装好钢丝网。

要拆除后浇带位置模板时,要对后浇带两侧现浇梁板结构做好回顶。

后浇带支撑及模板加固应牢靠、模板与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结构拼缝应严密。

顶板混凝土浇筑——顶板预留支撑——后浇带清理——后浇带模板支设——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养护——防水附加层/防水层。

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有一定刚度的阻挡混凝土的密目钢板网,并固定牢固。

隐蔽验收后浇筑顶板混凝土,须保证钢板网处的混凝土密实。

拆模板时须根据重量和施工要求在梁和板底留设支撑。

清理干净后浇带内钢筋上的附着物。

模板须与先浇混凝土梁板紧密结合以避免漏浆。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湿润 24h以上。

后浇带混凝土选用具有补偿收缩作用的微膨胀混凝土。后浇带应一次浇筑,不宜设置施工缝。

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28天。

g.防水附加层/防水层

在后浇带位置施工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两边须各超出后浇带 300mm 以上。

经验收合格后,再施工后续防水层。

以后各项施工同地下室室外顶板做法。

a.设置钢板网并固定牢固

d.顶板后浇带模板支设平整、牢靠

e.后浇混凝土质量与养护

f.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

外墙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尽量少留施工缝。

当留设施工缝时,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 500mm 的墙体上。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施工缝处须预埋钢板止水带。竖缝处设置钢板网阻挡混凝土,钢板网与钢板止水带焊接连接。

施工缝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理干净接缝处的表面浮浆和杂物,并清理干净钢筋表面的附着物。

水平缝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先铺 30~50mm厚 1:1 水泥砂浆,然后及时浇筑墙体混凝土。

预埋钢板止水带/钢板网——施工缝清理——支模板——后浇混凝土——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

a.预埋钢板止水带/钢板网

当需要设置施工缝时,在混凝土浇筑前,在施工缝墙体中间设 3mm 厚、300mm 宽钢板止水带。钢板接长时两块钢板搭接处必须满焊,同时钢板 U型口朝向迎水面一侧。

竖缝处设置具有一定强度的密目钢板网阻挡混凝土流失,钢板网与钢板止水带焊接连接,并固定牢固。

后浇混凝土墙体模板合模前,应先将原有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杂物及钢筋表面的附着物清理干净。使施工缝在浇筑前保持湿润状态。

模板与先浇墙体混凝土间应用密封带封严DBJ61/T 128-2018标准下载,以防漏浆。

后浇混凝土时应注意施工缝处的振捣,保证接缝处混凝土密实。

外墙拆模时间不宜过早,可采用带模浇水养护。模板拆除之后,可在墙两侧覆挂麻袋

或草帘等覆盖物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14d。

墙体表面缺陷处理及螺杆孔封闭处理后,施工防水附加层,施工缝两侧的防水附加层宽度不小于250mm。防水附加层的材料同防水层。

防水附加层验收合格后,再施工防水层。

防水层采用不小于 2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深圳机场新航站区扩建运营管理区建设项目锤击桩施工方案,或不小于 4mm厚防水卷材。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