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及基础设施项目钢结构专项方案.docx

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及基础设施项目钢结构专项方案.docx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12.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693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及基础设施项目钢结构专项方案.docx

7.2.1.2 加工制作概述

本工程钢结构主要包括主刚架箱型钢柱及焊接H型钢柱,钢梁为箱型钢梁、热轧及焊接H型梁,屋面檩条为高频檩条、预埋锚栓、圆管连接系杆等。钢材主要材质为Q345B。钢结构工程量约2500吨。

北京六层砖砌体施工组织设计7.2.1.3 加工制作总体流程

7.2.1.4 焊接H型钢加工工艺

本工程H型钢主要为主刚架H型柱梁,钢材主要材质为Q345B,主刚架柱为H型钢柱。

(2)H型构件制作方法

1)采用H型钢生产线进行组焊

首先在H型钢自动组立机上将腹板和其中一块翼缘板组装成┻型,然后再将┻型与另一块翼缘板组装成H型,合格后转入后续各工序。

2)普通H型钢在胎架上组焊

其加工制作思路与采用自动组立机生产线一致,仅因为构件规格不满足组立机要求,故在胎架上进行加工作业。专用胎架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可重复循环利用性,在胎架上设置可调节垫块,这样可以对不同规格的H型钢用同一胎架进行组装,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制作质量。

组装时借助刚性胎架和千斤顶将H型钢翼缘和腹板顶紧,然后定位焊接。

H型钢组立合格后转入后续各工序。

(3)焊接H型构件加工制作流程图

(4)焊接H型构件加工制作工艺和方法介绍

7.2.2.1 构件运输计划安排

本着先安装先运输的原则,现场首批安装的构件应先运输,本工程的主刚架梁在厂内装散件到工地后再进行拼装,运输过程应做到既能满足现场安装的需要,又要保持运输工作量合理,尽量避免出现运输过程量前后相差较大,时松时紧的现象,运输的顺序还应与现场平面布置合理结合,对于现场易于存入或已具备存放设施的构件,可以提前运输,而对于一些大构件,又不易在露天存放或难以存放,现场暂时又没有安装到的构件,应尽量不要先期运输到达施工现场,而应根据现场安装过程需要,以及考虑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组织运输。构件运输详细计划与制作加工供货计划相对应。

7.2.2.2 构件运输方法

本工程的构件主要为柱脚锚栓、钢柱、刚架梁、柱间支撑、檩条、金属屋面等构件,尺寸及重量都相对较小,均可用汽车直接运至施工现场。同时运输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钢梁采用散件运输,使用一般货运车,车辆的底盘长度可以比构件长度短1米,散件运输一般不需打包,能满足在运输过程中不产生过大的残余变形。

2)装车时应分区域按吊装的顺序依次装车,并尽量考虑构件的吊装方向,以免运抵工地重新翻转。

3)构件装车时,上下层应以方木垫平,方木上下层的中心线,须在同一平面内,以保证构件在运输中不发生弯曲变形。

4)连接板和螺栓等小构(零)件,应放在大构件的净空范围内,使在运输时不发生变形和丢失,必要时应装箱运送。

5)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四十九条,要求运输公司对参与运输的车辆进行全面检查、检修。

6)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五十条,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公安部联系,取得主管部门和公安部同意。并对指定路线进行沿途公路、桥梁、弯道查看,清除障碍。

7)根据构件尺寸和施工现场需求,本工程计划采用公路运输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快、平、稳的将构件运抵施工现场。

构件发运前必须编制发运清单,清单上必须明确项目名称、构件号、构件数量及吨位,以便收货单位核查。本工程最大分段构件不大于6t,最大构件长度不大于18m。

钢构件按规定制作完毕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分类贴上标识;每一个构件上应挂有明显得标记,详细注明安装所需的位置信息(施工构件号、及构件编号等);按编号顺序分开堆放,并垫上木条,减少变形、磨损。钢结构运输时绑扎必须牢固,防止松动。钢构件在运输车上的支点、两端伸出的长度及绑扎方法均能保证构件不产生变形、不损伤涂层且保证运输安全。

钢构配件应分类标识打包,各包装体上作好明显标志,零配件应标明名称、数量、生产日期。螺栓等应有可靠的防水、防雨淋措施。

(3)构件、零部件包装形式

1)包装箱:适用于外形尺寸较小、重量较轻、易散失的构件,如缀板、连接件或标准件等。

2)裸装:适用于重量、体积均较大且又不适合于装箱的产品;如不规则节点、钢柱等。

3)捆装:适用于H型钢梁、钢管等构件,每捆重量不宜大于20t。

7.2.2.3 运输路线

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从经济、快捷、安全角度考虑,采用汽车从公路运输的方案。提前与运输承揽单位签订运输合同,运输承揽单位必须是全国联运单位,有足够的运输能力和运输经验,以及现场赶工所需的运输能力储备。

在运输前进行运输路线的勘测,确保构件安全及时的运输到施工现场。

7.2.2.4 构件运输保证措施

1)构件运输前,应根据其结构、形状、长度、大小进行适当的包装,以确保构件在运输过程中不损坏,不变形。在每一件包装外做好标签,标出它的采购号、提货号、工程的名称、承包人的名称、材料及大致的重量等。我公司将在施工8天前向业主和监理提交下月发运钢构件的书面计划,计划包括构件名称、构件型号、预计每批构件进场时间、数量等。并在构件发运前的3天再次书面通知业主和监理,将发运到场的钢构件名称、数量清单等,并通知业主到达的预定日期。

2)对现场附近进行踏勘,落实能满足构件各分段运输到现场的临时车间场地及相应的资源准备工作。

3)根据工程运输量和构件特点,选择汽车作为运输工具,提前与运输承揽单位签订运输合同,运输承揽单位必须是全国联运单位,有足够的运输能力和运输经验,以及现场赶工所需的运输能力储备。

4)设计制作运输过程中需要的临时支撑、架子等加固稳定装备。

5)编制钢构件运输进度计划,密切与组装、拼装、安装进度的配合,减少中间二次运输,确保运输过程的合理性与经济性相结合,保证现场安装进度的需要。

6)与运输承揽单位签订行车安全,文明运输责任协议严禁违章野蛮运输。

7)充分发挥本单位以往大型工程中的钢构件的运输工作管理经验,搞好本工程的运输管理工作,保证运输计划的实现。

本工程的运输具体由供应部经理担任主要负责人。运输过程应严格按照厂内运输程序管理文件和制订的运输进度计划进行控制,制订网络计划图,确保运输计划科学、合理。满足运输要求及现场人员安装工期。运输管理人员应对运输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并担负运输责任。

(3)构件运输的搬运和装卸

构件在厂内使用吊车和铲车负责搬运和装卸,在施工安装现场使用汽车吊和铲车搬运和装卸所有运输构件,构件严禁自由卸货,吊车工与铲车工应经过专门的培训,持证上岗,装卸、搬运要做到轻拿轻放,并做到以下几点:

1)确保搬运装卸过程中安全,包括人员安全、零部件及构件、搬运装卸周围的建筑物及其他装备设施的安全。

2)按规定的地点进行堆放,在搬运过程中不要混淆各构件的编号、规格,应做到搬运装卸依次合理,及时准确地搬运。

7.2.3进场验收及堆放

7.2.3.1 现场构件验收

现场构件验收主要是焊缝质量、构件外观和尺寸检查及制作资料的验收和交接,质量控制重点在钢结构制作厂。经检查,缺陷超出允许偏差范围的构件,在现场进行修补,满足要求后方可验收,对于现场无法进行修补的构件应送回工厂进行返修。

7.2.3.2 现场构件堆放

本工程构件在安装位置原位堆放,需另外堆放的构件应布置合理,易于安装时的搬运,具体应满足下列要求:

1)按安装使用的先后次序进行适当堆放。

2)按构件的形状和大小合理堆放,用垫木等垫实,确保堆放安全,构件不变形。

3)零部件、构件尽可能室内堆放,在室外堆放的构件做好防雨措施,对于构件的连接磨擦面应得到确实保护。

4)现场堆放必须整齐、有序、标识明确、记录完整。

5)钢构件制造完毕后,出厂前必须对钢构件进行验收是否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及规范规定,按照规范验收,核对焊接工艺,钢材质量出厂证明书,焊材、涂料,高强度螺栓等出厂证明书,扭矩系数评定报告,具有构件验收记录后方可出厂。

7.3 钢结构测量方案

7.3.1 测量准备工作

7.3.1.1 主要测量工作

7.3.1.2 测量仪器配置

7.3.1.3 测量前准备工作

在施工测量放线之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内业计算:仔细熟读图纸,熟悉规范、施工方案,认真分析轴线与各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做好记录。

2)对总包提供的测量主控制点进行内业计算、现场复核确认,将全站仪进行闭合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主轴线、控制点的投测。确保各控制点、线符合规范要求。

3)对投测时需要的各种器具及人员作好准备,仪器仪表应有计量检测合格证。

4)将内业计算的成果做成专业表格,便于施测速率的提高和质量的保障。

5)控制点的位置要对施工现场要进行认真观察、分析来确定,确保在日后施测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影响,避免不通视、人为损坏。

6)对测量仪器进行检定,将可能产生的误差降到最低。

7.3.2 工程测量方法

7.3.2.1 建立三级控制网

7.3.2.2 统一测量控制坐标系

将城市大地坐标归化到建筑坐标,原坐标系需要进行平移和旋转。

7.3.2.3 首级控制网的移交与复测

进场后,在业主、监理的主持下,对首级测量控制网办理正式的书面移交手续,实地踏勘点位,对已经损坏的点位作出标记说明。

业主移交的道路中心线交点或建筑红线的坐标点,作为首级控制网。

复测首级控制网的点位精度,测量点位之间的边长距离和夹角,计算点位误差。如点位误差较大,需进一步和业主、监理核对并确认。

首级控制网的点位精度经复核无误后,在基坑周边“按轴线法”布置主要轴线控制桩建立外控网,控制基坑内各结构的轴线和标高位置。

7.3.2.4 二级控制网布置

采取外控法进行测量控制,将控制点布设在结构外侧,便于轴线观测及垂直引测。

7.3.2.5 柱脚锚栓预埋测量

柱脚锚栓作为钢结构安装的第一步工序,其安装定位的精度直接影响上部结构安装质量。首先通过内业计算,得出柱脚锚栓的空间坐标,然后在土建钢筋绑扎基本完成时,在基坑周边的二级测量控制点架设全站仪,测量放线确定柱脚定位环板的轴线位置,安装好定位板和锚栓;在土建钢筋绑扎好之后浇注混凝土前,对锚栓位置进行复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专人看护,防止混凝土振捣致使锚栓移位,如发生偏移需在混凝土终凝之前进行纠偏。

7.3.2.6 钢柱的吊装测量与校正

(1)细部测量放样流程

本工程钢柱测量方式为采用全站仪观测外筒钢柱柱顶平面坐标及牛腿中心线坐标值的方式进行,测量放样总体流程如下:

(2)钢柱测量校正步骤

1)对已安装完成的柱脚锚栓进行复测,按钢柱的底标高调整好锚杆上的螺帽;

2)根据钢柱的重量选择好相应的吊索具,按钢柱吊点设置绑扎好吊绳,同时在柱身上固定好钢筋爬梯和缆风绳;

3)吊机缓慢将钢柱吊离地面,并吊至相应安装位置,将钢柱底板穿入地脚螺栓就位;

4)测量跟踪校正,待各项测量数据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的范围以内时,将螺栓拧紧,同时拉设好缆风绳固定;

5)测量复核无误后吊绳解钩。

7.3.2.7 钢梁的测量校正

钢梁的测量校正主要为标高和轴线控制,标高主要通过钢柱牛腿的定位,用全站仪测出钢柱上与钢梁连接牛腿的标高值,并与钢梁实际安装的标高相比较,通过两者的高差值来加工不同高度的临时定位钢板。钢梁的轴线通过柱轴线放出,再利用经纬仪放线方法复测校正。

7.3.3 测量精度要求

7.4.1 钢结构安装思路

本工程钢结构主要包括柱脚锚栓、钢柱、刚架梁、柱间支撑、檩条、金属屋面等,主要安装设备为50吨汽车吊及25吨汽车吊,其中50吨汽车吊作为主要的构件吊装设备,25吨汽车吊主要用于卸车、转运、拼装及部分辅助吊装。

钢结构施工步骤主要包括:柱脚锚栓安装→钢柱安装→刚架梁/吊车梁安装→支撑拉杆安装→檩条等安装→围护结构安装,过程插入防火涂料及面漆的施工。

柱脚锚栓在基础承台钢筋施工时插入,待钢筋笼框架成型后,将锚杆限位板根据定位放线位置,固定于钢筋笼处,再将锚杆穿入,并拧紧螺母。

主体钢结构在承台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安装时,先采用2台50吨汽车吊(汽车吊A及汽车吊B)进行钢柱吊装,两台汽车吊同时、分别安装2个相邻长边轴线的钢柱,在完成一个轴线后,汽车吊B继续下一个轴线的钢柱安装,汽车吊A则继续安装已安装完毕的两列柱之间的刚架,汽车吊B在把下一个轴线钢柱安装完之后,继续安装本跨内的刚架,汽车吊A则在安装完刚架后继续安装下一列钢柱的安装CJJ266-2017标准下载,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流水安装,完成所有钢柱及刚架的安装。

刚架由于跨度较大,采用散件进场,先行拼装,再进行吊装。

主刚架完成一定工作面之后,进行拉杆及檩条等的安装,随后围护结构插入安装,主要采用25吨汽车吊进行吊运喂料。

7.4.2 现场安装施工

本工程主要使用汽车吊进行拼装和吊装。由于现场场地狭小且地质条件良好,场内空地汽车吊行走区域、构件堆放区域、构件拼装区域均设置在施工场区内。

钢结构吊装顺序按照“钢柱→刚架梁/吊车梁→支撑拉杆安装→檩条等安装→围护结构安装”的顺序进行安装JBT 6748-2020 起重机控制台工.pdf,钢柱待土建基础承台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吊装;刚架梁待安装处钢柱安装完毕后方可吊装;局部无柱空间,刚架梁生根于托梁处的,待托梁安装完毕后进行安装;柱间支撑等附属结构待主结构安装完毕后一起安装。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