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256-2021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程建设规范 第13部分:国产化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pdf

DB43/T 2256-2021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程建设规范 第13部分:国产化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8458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43/T 2256-2021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程建设规范 第13部分:国产化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pdf

运维管理体系组织的关键考核项,至少应包括: a) 运维人员组织架构图; b) 运维服务流程图; 运维服务记录表。

DB43/T 22562021

通过对实施运维人员的管理技术交底-北京建工集团-通用-预制楼梯、休息板及垃圾道,确保提供运行维护服务的人员具备应有的能力,保障系统的正常运 寸有效地处理故障并解决问题。供方应在人员管理、岗位结构和人员的技能、安全意识等方面达至 勺水平。

供方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人员的管理,至少应包括: a)人员储备与连续性管理 供方应建立与运行维护服务相关的人员储备计划和机制,确保有足够的人员,以满足与需方约定的 当前和未来的运行维护服务需求,储备的人员应熟悉国产化设备的日常运维管理; b)人员培训 供方应建立与运行维护服务相关的培训体系或机制,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识别培训需求,并提供及 时和有效的培训。进行培训课程设立时应涵盖需方国产化设备的运维知识、保密法律法规、应用系统的 日常管理方法等方面; c)能力评价与管理 供方应建立与运行维护服务相关的技能评价与提升体系或机制,并能有效组织实施。技能评价应涉 及与需方之间的问题沟通处理能力、工作完成质量、处理问题及时率及质量、跨部门协作能力、团队执 行力; d)人员绩效管理 供方应建立与运行维护服务相关的绩效考核体系或机制,并能够有效组织实施。绩效考核包含但不 限于任务计划、业绩指标、素质指标、管理指标、保密考核等方面。

人员管理的关键考核项,至少应包括: a)人员储备计划和机制; b)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或机制; c)人员技能考评体系或机制; d)培训计划和培训实施记录。

在供方的组织内应有专职团队负责运行维护服务方面的工作。供方应对运行维护服务中的不同角色 有明确分工和职责定义,一个完整的运行维护服务团队应包括管理、技术支持等主要岗位: a)管理岗职责 1)在运行维护服务中负责运行维护组织的管理,制定组织的工作计划以及进度目标,定期开 展绩效考核:

DB43/T 22562021

岗位结构的关键考核项,至少应包括: a)主要岗位的人员配置; b) 岗位职责说明书; c)岗位备份制度,包括岗位备份制度文档及记录,

供方应保证运行维护服务人员在学历教育基础、专业技术方面及保密意识方面具备运行维护服务相 关知识和技能,至少应包括: a)国产化信息技术相关的基本知识; b)国产化设备运行维护服务知识,知识应有较为系统的内容体系和范围; c)运行维护服务相关的组织和行业知识; d)从事相关运行维护服务的资格; e)特殊环境运行维护服务人员应具备的相关资格; f)保密相关的知识。

运行维护服务人员知识的关键考核项,至少应包括: a) 掌握相关知识的证明文件; b) 运行维护服务人员技能考核及记录; 处理相关运行维护问题的及时性与质量; d) 保密相关知识的考核记录。

供方应保证运行维护服务人员有着较强的综合能力,如创新意识、专业发挥等,至少应包括: a) 创新意识; b)专业发挥能力; C) 跨部门协作能力; 工作计划性、及时性; e) 团队执行力。

DB43/T 22562021

运行维护服务人员综合能力的关键考核项,至少应包括: a) 工作创新意识定义评分表; b) 专业发挥能力定义评分表; 跨部门协作能力定义评分表; d) 工作计划性、及时性能力定义评分表; e) 团队执行力定义评分表

供方应使用有效手段和方法受理需方的运行维护服务请求,及时跟踪服务请求的处理进展,确 SLA要求,至少应包括: a)设置专门的沟通渠道作为与需方的联络点:

DB43/T 22562021

b) 设定专人负责服务请求的处理; c) 针对沟通渠道整合服务过程; d) 2 定期进行运维相关数据统计; e) 定期针对服务请求的处理情况调查回访

服务台的关键考核项至少应包括: a)服务台管理制度; b)日常工作记录; c)客户反馈问题处理记录; d)运维相关数据统计报告; e)回访报告

供方应具备运行维护服务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以保证在整个组织内收集、共享、重复使用所积累 的知识和信息,至少应包括: a)针对常见问题的描述、分析和解决方法建立知识库; b)确保整个组织内的知识是可用的、可共享的; c)选择一种合适的知识管理策略; d)知识库具备知识的添加、更新和查询功能; e)针对知识管理要求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进行知识生命周期管理,

知识库的关键考核项至少应包括: a) 知识库管理制度; b)知识库的覆盖范围; c)知识库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d) 知识库入库和审批记录; e)知识库更新记录。

GB/T24405.1提供了过程目标和要求的描述,本部分中仅规定供方实施过程化管理后应达到的能 力要求和关键考核项

服务报告管理流程须确保供方应通过及时、准确、可靠的报告与需方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为 里层提供决策支持,至少应包括: a)服务报告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例行报告、绩效报告、故障报告等;

b 服务报告应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入库、出库、借阅等管理方式; C) 应提供合适的审批策略,对服务报告的生成、呈阅进行控制。

DB43/T 22562021

服务报告的关键考核项至少应包括: a)服务报告覆盖范围; b)服务报告审批流程; c)服务报告管理流程。

服务报告的关键考核项至少应包括: a) 服务报告覆盖范围; b) 服务报告审批流程; C) 服务报告管理流程。

问题管理的关键考核项至少应包括: a 问题收集表; b) 问题解决方案:

DB33/T 1194-2020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问题管理的关键考核项至少应包括: a 问题收集表; b) 问题解决方案;

DB43/T2256—2021 c)问题实施方案; d) 问题处理应急方案; e)问题纳入知识库机制。

配置管理是对配置项的控制、追踪和保存进行管理,并保证配置项的可靠性和时效性,关联支持其 他服务过程。至少应包括: a)对配置项进行记录、备注和归纳汇总; b)针对系统资源中配置项进行变更的审核机制; c)针对系统资源整个生命周期的参数的变化记录的管理。

配置管理的关键考核项至少应包括: a)配置管理制度; b)酉 配置管理审核流程; c)配置项的变化记录。

变更管理是通过管理、控制变更的过程,确保运维过程中的变更有序实施。至少应包括: a) 分析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b) 所有变更请求都应记录并分类,并评估变更请求的风险和影响范围; c) 提供变更的计划,包括但不限于被批准实施的变更详情、建议的变更日期等; d)人 应提供合适的变更审批策略,对各变更进行控制; e) 在变更不成功的情况下以何种方式回退变更或进行补救

变更管理的关键考核项至少应包括: a)变更信息收集; b)变更评估报告; c)变更实施方案; d) 变更审批流程; e)变更应急方案。

变更管理的关键考核项至少应包括: a)变更信息收集; b) 变更评估报告; c) 变更实施方案; d) 变更审批流程; e) 变更应急方案。

发布管理应对待发布的变更有全面的理解,以确保发布的所有技术和非技术方面都能够得到整 考虑。 至少应包括: a) 描述发布类型和范围; b) 提供发布计划110KV东环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文本,包括但不限于发布日期、涉及的有关变更请求、已知错误和问题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