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50512-2009 冶金露天矿准轨铁路设计规范.pdf3.1.5 和轨距加 的规定
3.1.5在不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与直线间,应设置满足外轨超高
和轨距加宽要求的递减距离,递减距离不应小于表3.1.5的规定 地形受限制地段,递减距离可伸入圆曲线内,但伸入长度不应超过 递减距离的1/2。
表3.1.5递减距离(m)
DB34/T 2222-2014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路基工程3.1.7两相邻缓和曲线或圆曲线递减距离间夹直线的最小长度 应按表3.1.7的规定设计。
表3.1.7 夹直线最小长度(m)
注:改建线路可采用复曲线,但其曲率差不应大于0.003
3.1.8区间直线地段的线间距不应小于表3.1.8的规定。区间 曲线地段的线间距,应按本规范表B的规定加宽。
表3.1.8区间直线地段线间距(m
3.1.9从双线区间过渡到车站的线间距,应按下列办
3.1.9灰双线达间过波到车站的线间距,应按下列办法加见: 1进站前有曲线段时,应在曲线范围内完成。 2进站前无曲线段时,应利用反向曲线过渡加宽,其曲线半 径不应小于600m。曲线的最小长度及反向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 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3.1.6和第3.1.7条的规定。地形受限制严 重情况下,可不设夹直线。 3.1.10区间线路的限制坡度应根据露大矿的生产要求、近远期 运量、机车车辆类型及列车组成,并结合地形和矿床条件,经技术 经济比较后确定,限制坡度不应大于表3.1.10的规定。 联络线的限制坡度可大于正线的限制坡度,但不应大于表 3.1.10的规定。
表3.1.10 限制坡度(%)
摘钩作业时,其最大坡度不应大于15%0。移动坑线斜坡装车线的 最大坡度不应大于重车上坡方向的限制坡度值,但必须经重车上 坡起动验算。
3.1.12新建线路不应采用动能坡度。旧线改建或增加第二线 时,局部超过限制坡度的坡段,降坡困难且经运营实践证明时,可 利用动能闯坡的坡段,可充许保留旧线坡度
3.1.13限制坡度应包括下列坡度减缓(折减)值,重列车下坡的
1平面曲线(圆曲线)范围内,因曲线阻力所引起的坡度减 缓,其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曲线长度大于或等于列车长度时:
式中:iR一—曲线阻力所引起的坡度减缓值(%o); R一一曲线半径(m)。 2)曲线长度小于列车长度时:
式中:>α一一当坡段长度等于或大于列车长度时,为位于列车长 度范围内的曲线转向角的总和();当坡段长度小 于列车长度时,为位于坡段长度范围内的曲线转向 角的总和(; L一一当坡段长度等于或大于列车长度时,为列车长度 (m);当坡段长度小于列车长度时,为坡段长度 (m)。 2位于列车运行速度接近或等于计算速度的坡道上,长度超 过500m的隧道,其坡度不应大于限制坡度乘以表3.1.13所列系 数后所得的数值。位于曲线地段的隧道,应先进行隧道坡度减缓, 再进行曲线坡度减缓。
表3.1.13隧道坡度减缓系数
地形受限制时,工、Ⅱ级线不应小于一个列车长;Ⅲ级线、移动 线、联络线及其他辅助作业线不应小于列车长的2/3,且不应小于 80m;不行驶整列车的联络线及辅助作业线不应小于40m,并应满 足设置竖曲线的要求。 进机车车辆库的库线及轨道衡线,应按本规范第3.2.16和 8.3.6条的规定设计。
3.1.15线路纵断面两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不应大
当坡度代数差大于4%时,应以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设置 竖曲线应满足下列要求: 1竖曲线半径不宜小于2000m,地形受限制地段或联络线最 小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1000m。当采用两转向架中心距大于
8.7m或转向架中心至车钩中心距大于2.5m时,竖曲线半径不应 小于2000m 2当外矢矩计算值小于10mm时,应加大竖曲线半径。 3竖曲线应设在缓和曲线范围以外。 4竖曲线不应侵人无碴桥面及明桥面
3.2.1站坪长度应根据站型、站线数量、道岔咽喉区长度和到发 线的有效长度等确定。 3.2.2车站应布置在直线上。在地形受限制的条件下,可设在曲 线上,站线最小曲线半径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车站不应设在反向曲线上。在特别条件下,能够符合安全运 行需要,且有技术经济依据时,可将无调车作业的会让站设在反向 曲线上,但其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50m;进采场和排土场的入换站, 其曲线半径不应小于180m
3.2.1站坪长度应根据站型、站线数量、道岔咽喉区长度和到发
车站不应设在反向曲线上。在特别条件下,能够符合安全运 行需要,且有技术经济依据时,可将无调车作业的会让站设在反向 曲线上,但其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50m;进采场和排土场的入换站 其曲线半径不应小于180m
表3.2.2站线最小曲线半径(m)
注:括号内数值为一类机车车辆类型的充许值
可设在半径不小于300m的曲线上。 仅供列车或成组车辆转线作业的牵出线,地形受限制时,可设 在半径不小于200m的曲线上。 牵出线不应设在反向曲线上。在改建旧有车站时,可保留位 于反向曲线上的牵出线。牵出线应有良好的瞭望条件。
3.2.4有装卸作业的站内线路,应设在直线上。地
可设在半径不小于250m的曲线上,但倒装矿仓(槽)地段及其前
不短于一辆车的长度范围内应设在直线上。 三角线的曲线半径不应小于表3.2.5的规定
短于 一辆车的长度范围内应
3.2.5三角线的曲线半径不应小于表3.2.5
表3.2.5三角线曲线半径(m)
注:机车、车辆类型分类:一类为机车固定轴距小于或等于2.6m,全轴距小于11m; 矿车固定轴距小于或等于1.8m,全轴距小于11m。二类为机车固定轴距小于 或等于2.6m,全轴距小于16m;矿车固定轴距小于或等于1.8m,全轴距小于 1lm。三类为矿车固定轴距1.2m×2m:全轴距小于13m
3.2.6站线与梯线连接的曲线半径某水电站开关站改造施工方案,不应小于其相邻道岔的导曲 线半径。
3.2.7设在曲线上的正线或牵出线,其圆曲线与直线间的连接, 应符合本规范第3.1.5条的规定。在同向和反向曲线上时,应符 合本规范第3.1.5和第3.1.7条的规定
3.2.7设在曲线上的正线或牵出线,其圆曲线与直线间的连接,
设在曲线上的站线,其圆曲线与直线间的连接应设置满足轨 距加宽要求的递减距离。地形受限制时,可将递减距离全长放入 圆曲线内。 曲线与道岔连接时的直线段长度不宜小于8m,地形受限制时 不应小于3m
3.2.8进人建筑物的线路,在建筑物门前应设置直纟
长度不应小于进人该建筑物的最长机车或车辆的长度。改建时地 形受限制,直线段长度可减小到2m,但线路进入建筑物大门的建 筑限界山体修复治理施工方案,应根据进入该建筑物的机车车辆长度和转向架中心距(或 固定轴距)计算其最大加宽值进行加宽。
3.2.9岔线在区间或站内与正线、到发线接轨时,均
线。当受地形限制或向车站方向为平道或上坡道时,也可设置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