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1226-2017 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及条文说明.pdf

GB/T51226-2017 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及条文说明.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没有资源,无法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234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51226-2017 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及条文说明.pdf

3.2.4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GB/T

3.2.6高强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

石门水库钢筋笼编制及安装石笼安全技术交底3.2.11处于外露环境并对耐腐蚀有特殊要求的或受腐蚀

和固态介质作用的钢构件,宜采用耐候钢,并应符合现行 准《耐候结构钢》GB/T4171的规定

3.2.12外露的金属连接件可采取涂刷防火涂料等防火措

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1宜采用国家及地方主管部门推荐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 2建筑材料有害物质和放射性核素限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3宜采用热工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 4宜选择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 3.3.2多高层木结构建筑宜采用岩棉、矿渣棉、玻璃棉保温材 料和隔声吸声材料,也可按设计要求采用其他具有保温和隔声吸 声功能的材料。 3.3.3装饰装修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建筑内部

料和隔声吸声材料,也可按设计要求采用其他具有保温和 声功能的材料

声功能的材料。 3.3.3装饰装修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建筑内部 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规定。 3.3.4防火封堵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封堵材料》GB

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建筑内 参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规定。

3.3.4防火封堵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封堵材料》GB

3.3.4防火封堵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封堵材料》GB 23864和《建筑用阻燃密封胶》GB/T24267的规定。 3.3.5多高层木结构建筑选用的产品、工程木制品等应符合国

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家现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4.1.1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

1.1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及屋面

荷载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 定采用。

定米用。 4.1.2计算构件内力时,楼面及屋面活荷载可取为各跨满载 楼面活荷载大于4kN/m时宜考虑楼面活荷载的不利布置。

4.1.2计算构件内力时,楼面及屋面活荷载可取为各路

4.2.1主体结构计算时,风荷载作用面积应取垂直于风向的最 大投影面积,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单位面积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计算

大投影面积,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单位面积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计算。 4.2.2基本风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采用。对于建筑高度大于20m的木结构建筑,当采 用承载力极限状态进行设计时,基本风压值应乘以1.1倍的增大 系数。

4.2.2基本风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

009的规定采用。对于建筑高度大于20m的木结构建筑,当 承载力极限状态进行设计时,基本风压值应乘以1.1倍的增 数

4.2.3当多栋或群集的高层木结构相互间距较近时,宜

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群体效应系数可将单栋建筑的体形系 乘以相互干扰增大系数,该系数可通过风洞试验确定。

考虑横风向风振或扭转风振的影响。横风向风振或扭转风 算范围、方法以及顺风向与横风向效应的组合方法应符合现 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

判断确定建筑物的风荷载: 1平面形状或立面形状复杂;

2立面开洞或连体建筑; 3周围地形和环境较复杂。 .6建筑幕墙结构设计时,风荷载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 勾荷载规范》GB50009、《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的规定采用。

2 立面开洞或连体建筑; 3 周围地形和环境较复杂。

4.2.6建筑幕墙结构设计时,风荷载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

4.3.1地震作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并应符合本节的相关规定。 4.3.2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

1应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各方向 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对于有斜交抗侧力 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 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2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入双 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 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3当抗震设防烈度9度时,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4当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8度和9度时,多高层 木结构建筑中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4.3.4多高层木结构建筑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下列地震作用计 算方法: 1多高层木结构建筑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质量和

4.3.4多高层木结构建筑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下列地震

1多高层木结构建筑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质量和 刚度不对称、不均匀的多高层木结构建筑应采用考虑扭转耦联振 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2高度不超过2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 分布比较均匀的多高层木结构建筑,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3对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8度和9度的多高层木结构

建筑符合下列情况时,宜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 补充计算: 1)甲类多高层木结构建筑; 2)多高层木混合结构建筑; 3)符合表4.3.4中规定的乙、丙类多高层纯木结构建筑; 4)质量沿竖向分布特别不均匀的多高层纯木结构建筑

表4.3.4采用时程分析法的乙、丙类多高层纯木结构建筑

4.3.6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抗震设计时,对于纯木结

地震验算时结构的阻尼比可取0.03,在罕遇地震验算时 阻尼比可取0.05。对于混合木结构可根据位能等效原则 构阻尼比。

5.1.1多高层木结构的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章的规定外,尚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和相关标准 的规定

1住宅建筑按地面上层数分类时福厦线渔溪信号综合楼工施工组织设计,4层~6层为多层木结构 住宅建筑;7层~9层为中高层木结构住宅建筑;大于9层的为 高层木结构住宅建筑; 2按高度分类时,建筑高度大于27m的木结构住宅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木结构公共建筑和其他民用木结构 建筑为高层木结构建筑。

建筑高度、景观控制、场地绿地率和停车位等主要技术 标,应符合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规定

5.1.5建筑的选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安全可靠,并能获得

石油化化工码头监理交底书良好的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的地段。不利地段应采取确保 全的技术措施。

5.1.6建筑设计应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并宜体现

5.1.6建筑设计应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并宜体现 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