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J51/T 103-2018 四川省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完整清晰正版).pdf屋面,宜与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或楼梯间、设备间等贴邻 建设。 2屋面无局部突出的附属用房时,基站机房宜建于弱电并上方。 3屋面无局部突出的附属用房且弱电井上方无法建设时,基 站机房宜设在顶层并与弱电并贴邻建设。 4建筑物红线内仅有建于地面的移动通信基站室外支撑物 时,基站机房可与室内覆盖机房合建。 5住宅小区地下室设置基站机房时,不宜设置在住宅楼正下方。 6基站机房不应贴近强电磁源及震动源,应避开屋面积水 区、排水口,并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且应采取防水、防潮处理等 防护措施。
1公共交通类建筑物、大型场馆、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 5000m²的公共建筑物,应建设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基础设施。 2室内覆盖机房宜与建筑物电信间或弱电井合建,机房位置 宜靠近所覆盖区域的中心位置。 3住宅小区地下室设置室内覆盖机房时,不宜设置在住宅楼 正下方。 4需建设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基础设施的建筑物,室内覆盖机 房数量按以下原则确定: 1)公共交通类建筑物、大型场馆建设无线室内覆盖系统 设施时,室内覆盖机房数量及位置应能满足信号覆盖质量的要求; 2)其余类型建筑物应设置一个室内覆盖机房。 5室内覆盖机房不应贴近强电磁源及震动源,应避开潮湿
及有防水要求的房间,且应采取防水、防潮、防鼠、防尘等 护措施
3.0.5远端设备间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设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基础设施的建筑物内应设置远端 设备间。 2建筑面积每3000㎡²应设置一处远端设备间。 3单层建筑面积小于3000m²,按各层合计建筑面积 3000m²设置一处。 4单层建筑面积大于等于3000m²张承高速公路崇礼至张承界段桩头施工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每3000m²设置一处, 不足3000m²的部分按照3000m²计取。 3.0.6通信电源和通信管线的设置应满足移动通信对基站和室 内覆盖系统的要求。 3.0.7利用公共绿地、路灯杆、监控杆等公共设施作为移动通 信基础设施使用时,应设置移动通信基础设施通信管线、电源和 接地保护端子
3.0.7利用公共绿地、路灯杆、监控杆等公共设施作为移动 信基础设施使用时,应设置移动通信基础设施通信管线、电源 接地保护端子
在抗震设防类别不低于丙类的主体建筑物上,结构、建筑、电气 消防、暖通等专业未做特殊要求时,均与主体建筑物相同。
4.1.1移动通信基站按建设方式可分为宏基站和微基站。 1宏基站:通常采用高容量的宏基站设备和板状天线。 2微基站:通常采用安装便利的一体化微基站设备,使用 型板状天线或集束天线,实现话务热点或盲区的覆盖作用。
1类型一:通常包括信号源设备、远端设备、无源器件、天 线和连接线缆。 2类型二:通常包括信号源设备、扩展单元、末端设备和连 接线缆
4.2.1室外支撑物宜安装在屋面及建筑物红线内公共区域的 重结构上。
4.2.2室外支撑物应含有完整的防雷系统。室外支撑物
4.2.2室外支撑物应含有完整的防雷系统。室外支撑物安装在
4.2.3利用女儿墙作为室外支撑物的承载结构时,女儿墙应为
4.2.4室外支撑物建于地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外支撑物不应贴近强电磁源及震动源,应避地面积水、 排水区,并远离易燃易爆场所。 2室外支撑物设施宜设置在建筑群绿化带、道路旁等。 3室外支撑物设施不应设置在下方有燃气、给排水、电力等 管线的区域。 4.2.5利用屋面的其他部位、建筑物外墙立面、建筑物技术层 含避难层)外墙窗和洞口边的结构等部位设置室外支撑物时, 应就近设置通信管线电源和接地保护端子
含避难层)、外墙窗和洞口边的结构等部位设置室外支撑物时 应就近设置通信管线、电源和接地保护端子。
4.3移动通信机房设计
4.3.1移动通信机房包含基站机房、室内覆盖机房、进
4.3.1移动通信机房包含基站机房、室内覆盖机房、远端设 备间。 4.3.2移动通信机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机房平面形状宜采用矩形。 2机房面积不应小于20m²,净宽度不应小于4mo 3机房梁下净高不应低于2.6m。 4机房楼面活荷载不应小于10kN/m²。 5机房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盗安 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要求。门洞净宽不应小于1.2m, 门洞净高不应小于2.1m。机房门宜向疏散方向开启。 6机房隔墙应满足不低于50kg设备壁挂要求。机房应采 用耐火等级不低于2.0h的防火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 分隔。 7机房外墙应设置两个通信孔洞,通信孔洞应位于机房相邻
的两面隔墙,并保证至少有一个通信孔洞面向开阔处,通信孔洞 尺寸不小于300mm×200mm(宽×高),洞底距机房楼面不低于 2.m,通信孔洞设置后应做防火封堵。 8机房内严禁穿越与本机房无关的管道。 9除机房门、通信孔洞外,机房墙体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确有需要时,应在窗洞口内侧采用防水防火建筑板材封堵。 10机房外应设置分体式空调外机安装位置。 11机房的室内装修应采用不燃或难燃、耐久、不起尘、环 保等材料。墙面、顶板宜采用环保涂料,地面宜采用浅色地砖。 12机房抗震要求应与建筑物抗震设计要求一致。 13机房设计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VD5003要式
的两面隔墙,并保证至少有一个通信孔洞面向开阔处,通信孔洞 尺寸不小于300mm×200mm(宽×高),洞底距机房楼面不低于 2.m,通信孔洞设置后应做防火封堵。 8机房内严禁穿越与本机房无关的管道。 9除机房门、通信孔洞外,机房墙体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确有需要时,应在窗洞口内侧采用防水防火建筑板材封堵。 10机房外应设置分体式空调外机安装位置。 11机房的室内装修应采用不燃或难燃、耐久、不起尘、环 保等材料。墙面、顶板宜采用环保涂料,地面宜采用浅色地砖。 12机房抗震要求应与建筑物抗震设计要求一致。 13机房设计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YD5003要求。 4.3.3基站机房设计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 室外支撑物建于基站机房上一层时,机房屋面应设置上线 井道。 2机房屋面应具有防渗漏、保温、隔热、耐久等基本性能; 3机房的外墙做法宜与主体建筑相同。 4.3.4建设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基础设施的建筑物内应设置远 端设备间,远端设备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远端设备间宜设置展开面积不小于8m²的墙面,墙面应 满足不低于50kg设备壁挂要求。设置远端设备间的墙面不应挂 载其余设施,且正面应有宽度不小于1m的维护操作空间。 2远端设备间宜靠近所覆盖区域的中心位置。 3远端设备间可与弱电井合用,当设备间面积不满足时应单
4.3.3基站机房设计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外支撑物建于基站机房上一层时,机房屋面应设置上线 井道。 2机房屋面应具有防渗漏、保温、隔热、耐久等基本性能; 3机房的外墙做法宜与主体建筑相同。 4.3.4建设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基础设施的建筑物内应设置远 端设备间,远端设备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远端设备间宜设置展开面积不小于8m²的墙面,墙面应 满足不低于50kg设备壁挂要求。设置远端设备间的墙面不应挂 载其余设施,且正面应有宽度不小于1m的维护操作空间。 2远端设备间宜靠近所覆盖区域的中心位置。 3远端设备间可与弱电井合用,当设备间面积不满足时应单
1机房照度不应低于3001x,备用照明的照度值不宜低于正 常照明照度。 2宜采用节能灯具,显色指数不小于80;灯具宜采用梁下 吊装,分组手动控制。
3.6机房电源插座应符合下列
1机房内应设置检修插座,检修插座宜在机房四周墙壁距 0.3m安装,每侧墙壁至少设置一个。 2 检修插座电源线采用0.45/0.75kV铜芯阻燃线
4.3.7机房防雷接地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7 机房接地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要求最小值。
1机房接地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各系统 要求最小值。 2机房内设置接地端子板,且基站机房不应少于两处。 4.3.8机房消防系统应满足现行相关消防规范要求。
4.3.8机房消防系统应满足现行相关消防规范要求。
4.4.1移动通信机房用电负荷等级同建筑物最高负荷等级 机房电源应引自低压配电房或建筑总配电室,宜采用专用回 供电。
4.4.1移动通信机房用电负荷等级同建筑物最高负荷等级,
4.4.2每个基站机房及室内覆盖机房应设置三相电源,
压等级为AC220V/380V,用电负荷不应小于50kW;远端设备 间应设置单相电源,供电电压等级为AC220V,用电负荷不应小 于2kW,进线开关不应小于16A/2P。
4.4.3机房内电缆应采用阻燃型,且阻燃性能不低于所在建筑 电缆的阻燃等级要求
4.4.4基站机房和室内覆盖机房内均应配置明装式交流配电
人机房时,埋地路由宜避开暗沟、热力管道、污染地带等。 埋深不应小于0.7m。机房内无地面线槽时2010广东省建筑与装饰工程综合定额(中),埋地电缆应穿 引人。
4.4.7室外理地的电缆穿钢管引入时,钢管与地网应
气连通,钢管两端口要采取防损伤及防水的措施,可用防火泥 作封堵处理。
4.5.2弱电并内应设置通信竖向通道,最小宽度不应
4.5.3需建设无线室内覆盖系统的建筑物,楼层应设
4.5.5建筑物红线内光缆管道应与红线外各通信运营商
4.5.6室外支撑物未与移动通信机房就近设量
1管孔敷设时,不应少于两孔,管孔直径不应小于Φ100mm 且两管孔平行及交越时不应小于0.5m最小净距。 2桥架敷设时,应设置两根桥架,每根桥架最小宽度不应小 于100mm。
施作为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使用时山东海龙开元小区绿化工程园林绿化施工组织设计,采用通信专用管孔或桥架方式 与移动通信机房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