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J32/TJ 224-2017 江苏省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DGJ32/TJ 224-2017 江苏省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075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GJ32/TJ 224-2017 江苏省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4.1.1应遵循节约用地原则,符合城市(镇)总体规划。 4.1.2各地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明确 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等级规模、服务范围、功能定位、用地 安排、设施构成、配置指标和资金预算、建设时序、市场化运营 及对外开放等内容和相关措施。

4.1.1应遵循节约用地原则,符合城市(镇)总体规划。 4.1.2各地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明确 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等级规模、服务范围、功能定位、用地 安排、设施构成、配置指标和资金预算、建设时序、市场化运营 及对外开放等内容和相关措施。 4.1.3应避开河洪、海潮、山洪、泥石流、滑坡、风灾、地震 断裂等灾害影响以及生态敏感的地段;避开各类保护区、有开采 价值的地下资源和地下采空区以及文物埋藏区;与各类污染源、 高压线路和易燃、易爆物品存储场所留有符合防护规定的安全 距离。

4.1.3应避开河洪、海潮、山洪、泥石流、滑坡、风灾、地

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断裂等灾害影响以及生态敏感的地段;避开各类保护区、有开采 价值的地下资源和地下采空区以及文物埋藏区;与各类污染源 高压线路和易燃、易爆物品存储场所留有符合防护规定的安全 距离。

4.1.4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绿地、山丘、沙滩、

系等自然环境资源相协调,满足运动项目在朝向、光线、风向、 风速等方面的要求,便于利用供水、排水、供电、供热等市政基 础设施。

宜选择拆迁成本较小、施工干扰较少的地段建设,或利用现有设 施进行改建、改造;新开发区域宜选择市政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 地段建设。

4.1.7可与其他公共服务功能结合,以体育服务综合体

合利用,增设公共体育设施。

应考虑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尤其注重提升儿童、老年 疾人等弱垫群体使用公共体育设施的便捷性、安全性。

4.1.8应考虑不同人群的使用需习

016地毯铺设施工工艺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使用公共体育设施的便捷性、安全性。

4.2.1体育馆、体育场和游泳馆的选址与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独立占地、规模适当。 2新建场馆宜均衡布局,宜布局于城市中心区边缘或新区 中心,与城市空间主要拓展方向一致。 3应邻近城市主、次干道,并与城市公共交通有良好衔接 出人口设置应满足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1应独立占地、规模适当。 2新建场馆宜均衡布局,宜布局于城市中心区边缘或新区 中心,与城市空间主要拓展方向一致。 3应邻近城市主、次千道,并与城市公共交通有良好衔接 出人口设置应满足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4.2.2全民健身中心的选址与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独立占地,可采取独栋体育服务综合体或建筑群组建 造模式。 2新建全民健身中心宜布局于城市中心区边缘或新区中心, 改(扩)建型全民健身中心宜结合既有体育设施进行改造。 4.2.3体育公园的选址与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单独占地,根据服务范围、服务人口均衡布局。 2应邻近居住区布局,便于居民就近使用。可与文化、商 业等功能结合布置,形成多功能公共服务中心。 3建成区可在既有公园、绿地中增设各类体育设施,改造 成为体育公园;新开发区域宜与公园、绿地、慢行系统等统筹结 合考虑,统一规划、同步建设。 4体育项目设置应顺应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以户外运动 项目为主。 4.2.4镇、行政村、自然村级公共体育设施的选址与布局应符 合下列要求

4.2.2全民健身中心的选址与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独立占地,可采取独栋体育服务综合体或建筑群组建 造模式。 2新建全民健身中心宜布局于城市中心区边缘或新区中心,

改(扩)建型全民健身中心宜结合既有体育设施进行改造

1应单独占地,根据服务范围、服务人口均衡布局。 2应邻近居住区布局,便于居民就近使用。可与文化、商 业等功能结合布置集中供热管道顶管内穿塑套钢管施工方案,形成多功能公共服务中心。 3建成区可在既有公园、绿地中增设各类体育设施,改造 成为体育公园;新开发区域宜与公园、绿地、慢行系统等统筹结 合考虑,统一规划、同步建设。 4体育项目设置应顺应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以户外运动 项目为主。 4.2.4镇、行政村、自然村级公共体育设施的选址与布局应符 合下列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