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761-2022 湿法脱硫系统耐蚀材料全生命周期技术要求.pdf

GB/T 41761-2022 湿法脱硫系统耐蚀材料全生命周期技术要求.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没有资源,无法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6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7933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 41761-2022 湿法脱硫系统耐蚀材料全生命周期技术要求.pdf

12.1施工(修复)准备

12.1.1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并 经批准。设计技术文件齐全,施工设施齐备,原材料检验合格,安全措施完善。 12.1.2衬里基体表面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处理,表面质量等级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12.1.3双组分或多组分材料在使用前应按说明书的配比进行试配,试配的环境与作业环境应相近 作业环境变化较大,原有的配合比不能满足作业要求时,应重新试配确定配合比。 12.1.4试配的材料应留样品,并详细记录操作的配合比,确定的配合比不应任意改变。 12.1.5确定配合比的材料应送检,验证其性能,满足设计及使用的要求。 12.1.6复合涂层中各层材料宜配比不同的颜色,配料容器和工具应清洁、干燥,无油污、无固化残渣。 配制的材料应不沉淀,不分层,不结块,质地均匀一致。 12.1.7液体粘接剂应满足衬里施工现场的贮存条件。配制好的材料应在初凝前用完,使用过程中,材 料有凝固、结块现象时不应使用。 12.1.8非金属材料施工全过程应控制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施工环境温度宜为15C~30C,相对湿 度不宜大于80%,或基体温度高于空气露点温度3C以上。耐蚀材料、基体表面温度不应低于规定的 环境温度。

12.1.9施工场所应干燥、无尘,通风良好。

12.2.1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防护用品配备齐全。 12.2.2作业过程中,不应同时进行焊接、气割、直接敲击等产生火花的作业。 12.2.3内衬设备基体表面处理后应及时涂覆底层涂料,间隔时间不宜大于4h。 12.3.4耐蚀涂层施工可采用刷涂法、滚涂法、空气喷涂或高压无气喷涂、静电喷涂等方法。 12.2.5衬里的复合涂层、玻璃鳞片涂层的层间施工间隔时间应符合GB50726的要求。 12.2.6玻璃鳞片底涂料采用刷涂或滚涂,胶泥采用人工抹涂的方法,滚压作业应与施工涂抹同步进 行。玻璃鳞片胶泥和涂料衬里的施工操作应按照GB50726、GB50212的规定执行。 12.2.7橡胶衬里根据胶板不同,可采用热烙法、热帖法和压轮滚压法。胶板衬里层的接缝应采用搭 接南京地铁---施工组织设计.doc,搭接宽度应符合GB/T18241.1的要求。钢质设备的衬胶防腐工艺和施工要求应按照GB50726的 规定,混凝土设备的衬胶防腐工艺和施工要求应符合GB/T36208的要求。 12.2.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衬里应采用间断法或连续法手工糊制工艺,施工工艺应按照GB50212的规 定执行。 12.2.9衬里用耐蚀材料局部修补,在破损区域所有方向上延伸宜不小于50mm。 12.2.10脱硫系统金属材料现场焊接宜采用自熔钨极氩弧焊,焊接前应对焊接区域进行清理,清理的 宽度应不小于100mm。 12.2.11耐蚀金属材料复合焊接应按照GB/T13148的规定执行。

12.2.1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防护用品配备齐全。 12.2.2作业过程中,不应同时进行焊接、气割、直接敲击等产生火花的作业。 12.2.3内衬设备基体表面处理后应及时涂覆底层涂料,间隔时间不宜大于4h。 12.3.4耐蚀涂层施工可采用刷涂法、滚涂法、空气喷涂或高压无气喷涂、静电喷涂等方法。 12.2.5衬里的复合涂层、玻璃鳞片涂层的层间施工间隔时间应符合GB50726的要求。 12.2.6玻璃鳞片底涂料采用刷涂或滚涂,胶泥采用人工抹涂的方法,滚压作业应与施工涂抹同步进 行。玻璃鳞片胶泥和涂料衬里的施工操作应按照GB50726、GB50212的规定执行。 12.2.7橡胶衬里根据胶板不同,可采用热烙法、热帖法和压轮滚压法。胶板衬里层的接缝应采用搭 接,搭接宽度应符合GB/T18241.1的要求。钢质设备的衬胶防腐工艺和施工要求应按照GB50726的 规定,混凝土设备的衬胶防腐工艺和施工要求应符合GB/T36208的要求。 12.2.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衬里应采用间断法或连续法手工糊制工艺,施工工艺应按照GB50212的规 定执行。 12.2.9衬里用耐蚀材料局部修补,在破损区域所有方向上延伸宜不小于50mm。 12.2.10脱硫系统金属材料现场焊接宜采用自熔钨极氩弧焊,焊接前应对焊接区域进行清理,清理的 宽度应不小于100mm。 12.2.11耐蚀金属材料复合焊接应按照GB/T13148的规定执行。

13.1耐蚀材料施工过程和峻工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厚度、微孔检查、固化度、表 面硬度等。验收按工序不漏项、不越级,验收资料完整。 13.2玻璃鳞片胶泥和涂料衬里材料的验收应符合GB50727的要求。 13.3橡胶衬里验收应符合GB/T18241.1的要求。 13.4纤维增强塑料衬里和纤维增强纳米陶瓷符合卷材衬里的验收应符合GB50727的要求。纤维增 强塑料管验收应符合GB/T26735的要求。 13.5聚烯烃衬里管道的验收应符合HG/T4304的要求。 13.6峻工验收应提交以下资料:

a) 材料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b) 设计及变更文件; c) 施工与安装过程文件; 调试过程文件; e) 施工安装监理文件; f) 不符合项处理记录; g) 峻工验收申请文件; h)峻工验收记录。

14.1 现场施工后的养护环境、时间应遵循设计和材料的技术要求。 14.2 2 衬里养护期内不应在衬里表面进行其他施工作业或踩踏。 14.3 玻璃鳞片胶泥和复合涂层衬里养护时间按照表1规定

表 玻璃繁片胶泥和复合涂层衬里养护时间

14.4橡胶衬里硫化后的养护时间按照表2的规定

表2 橡胶衬里养护时间

表3 纤维增强塑料常温固化养护时间

15.1应制定合理的运行规程,工况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具备有效调整、控制工况参数变化的措施,运行 期间避免超负荷运行。 15.2在线表计(pH计、密度计、温度、压力、氧量、湿度、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等)应完好。应定期对表 计进行冲洗、校对和维护,保证正确反映运行工况参数。 15.3脱硫系统吸收剂、浆液、工艺水、副产品等应定期进行化验监测。 15.4系统运行期间应通过定期检查设备泄漏、浆液中腐蚀产物含量、设备运行效率等情况判断系统内 部腐蚀材料的损坏情况。 15.5工况条件参数和化验监测状况的变化超出耐蚀材料的适用范围时,应及时预警和调整,避免耐蚀 材料失效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15.6脱硫装置不应在超过设计负荷的条件下长期运行。 15.7应根据脱硫装置检修等级制定设备材料检查维修计划,对全部腐蚀区域和重点耐蚀设备部件进 行检查,检查应包含耐蚀层表面、结构及配件、接口等部位。 15.8检查方法可分为目测、无损测厚、硬度检测、电火花检测等,检查结果做好记录。 15.9耐蚀材料表面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维修:

材料有龟裂、穿孔、脱落

b)严重磨损、厚度减薄超过1/2时; c)表面鼓包直径大于30mm或表面起泡面积占比超过总面积30%时 d)材料表面硬度超过GB/T3854和GB/T531.1规定的20%。 15.10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维修和验收按照第12章、第13章的规定执行。

16.1耐蚀材料出现严重腐蚀、脱落、针孔、老化、鼓泡、裂纹等损坏情况,技术性能不满足设计及使用要 求,影响环境和安全时,判定为失效。 16.2对于失效后可再修复且具有利用价值的部件或材料,应制定相应方案,由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 处理。 16.3应对失效后设备、材料进行评估,无法再利用的设备、材料应报废。报废材料可能产生的环境危 害性,在满足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标准的要求前提下,做出相应处理。

16.1耐蚀材料出现严重腐蚀、脱落、针孔、老化、鼓泡、裂纹等损坏情况,技术性能不满足设计及使用要 求,影响环境和安全时,判定为失效。 16.2对于失效后可再修复且具有利用价值的部件或材料,应制定相应方案,由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 处理。 16.3应对失效后设备、材料进行评估,无法再利用的设备、材料应报废。报废材料可能产生的环境危 害性,在满足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标准的要求前提下,做出相应处理。

录A (规范性) 耐蚀材料分类及适用范围

湿法脱硫系统耐蚀材料分为非金属耐蚀材料和金属耐蚀材料。非金属耐蚀材料包括涂层类耐蚀材 料、纤维增强塑料、橡胶类耐蚀材料、热塑性塑料等;金属耐蚀材料有奥氏体镍铬钼不锈钢、双相铬镍钼 不锈钢、镍铬钼钨耐蚀合金等。

非金属耐蚀材料的适用范围按照表A.1的规定

表A.1非金属耐蚀材料适用范围

注:HDT为树脂的热变形温度

A.2.2金属耐蚀材料的适用范围按照表A.

金属耐蚀材料的适用范围按照表A.2的规定。

表A.2金属耐蚀材料适用范围(续)

为欧洲牌号;UNS为美国钢材牌号

GB/T 417612022

B.1.1底涂层性能应符合表B.1的规定。

B.1.1底涂层性能应符合表B.1的规定。

附录B (规范性) 常用耐蚀材料性能要求

附录B (规范性) 常用耐蚀材料性能要求

表B.1 底涂层性能要求

B.1.2复合涂层性能应符合表B.2的规定。

表B.2复合涂层性能事

B.1.3玻璃鳞片胶泥和涂料的性能应符合表B.3的规定。

表B.3玻璃鳞片胶泥和涂料的性能要求

B.1.4玻璃鳞片衬里制成品性能应符合表B.4的规定

B.1.4玻璃鳞片衬里制成品性能应符合表B.4的规定

GB/T 417612022

表B.4玻璃鳞片衬里制成品性能要求

1:阻燃性能氧指数(OI)指标视使用条件由供需双方确) 主2:玻璃鳞片涂料没有线膨胀系数指标。

B.1.5当采用其他鳞片填料的涂料和胶泥衬里时,其性能应符合表B.3、表B.4的规定。

B.2.1纤维增强塑料衬里

B.2.1.1纤维增强塑料衬里适用于腐蚀介质下设备及管道表面防护,可与涂料衬里、玻璃鳞片衬里复 合使用。 B.2.1.2纤维增强塑料衬里包括底涂层、中间层、纤维增强层、面涂层。 B.2.1.3纤维增强塑料衬里采用的树脂应包括环氧树脂、乙烯基酯树脂、双酚A型和间苯型不饱和聚 酯树脂、呋哺树脂,且: a)环氧树脂质量应符合GB/T13657的规定; b)乙烯基酯树脂质量应符合GB/T50590的规定; c)双酚A型和间苯型不饱和聚脂树脂质量应符合GB/T8237的规定; d)呋喃树脂质量应符合GB50212和GB/T35499的规定。 B.2.1.4树脂常温下使用的固化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a)环氧树脂固化剂应优先选用低毒固化剂,也可采用乙二胺等胺类固化剂,其性能满足环氧树脂 使用工况; b)乙烯基酯树脂、双酚A型和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剂包括引发剂和促进剂,其配套使用 方法符合GB50212的规定; c)纤维增强纳米陶瓷复合卷材采用紫外光固化或阳光下固化; d)呋喃树脂固化剂为酸性固化剂,已添加到胶料粉、纤维增强塑料粉和胶泥粉中,其性能满足呋 哺树脂使用工况。

B.2.1.1纤维增强塑料衬里适用于腐蚀介质下设备及管道表面防护,可与涂料衬里、玻璃鳞片衬里复 合使用。 B.2.1.2纤维增强塑料衬里包括底涂层、中间层、纤维增强层、面涂层。 B.2.1.3纤维增强塑料衬里采用的树脂应包括环氧树脂、乙烯基酯树脂、双酚A型和间苯型不饱和聚 酯树脂、呋哺树脂,且: a)环氧树脂质量应符合GB/T13657的规定; b)乙烯基酯树脂质量应符合GB/T50590的规定; c)双酚A型和间苯型不饱和聚脂树脂质量应符合GB/T8237的规定; d)呋喃树脂质量应符合GB50212和GB/T35499的规定。 B.2.1.4树脂常温下使用的固化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a)环氧树脂固化剂应优先选用低毒固化剂,也可采用乙二胺等胺类固化剂,其性能满足环氧树脂 使用工况; b)乙烯基酯树脂、双酚A型和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剂包括引发剂和促进剂,其配套使用 方法符合GB50212的规定; c)纤维增强纳米陶瓷复合卷材采用紫外光固化或阳光下固化; d)呋喃树脂固化剂为酸性固化剂,已添加到胶料粉、纤维增强塑料粉和胶泥粉中,其性能满足呋 哺树脂使用工况。

GB/T 41761—2022

B.2.1.6对于玻璃纤维增强材料:

表B.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衬里制成品性能要求

注1:表内是“短切毡/方格布"增强塑料的性能数据,且常温固化不少于1d,并经50C下24h热处理。 注2:线膨胀系数为常温~100C间的平均线膨胀系数,试样常温固化不少于1d,并经100C下4h热处理。 注3:表内的性能指标为在23C士2C测定值。

B.2.2纤维增强塑料管

纤维增强塑料喷淋管道的外形尺寸按照GB/T26735的规定执行。纤维增强塑料管性能应符合 表B.6的规定

GB/T 41761—2022

表B.6纤维增强塑料管性能要求

B.2.3纤维增强纳米陶瓷复合卷材

B.2.3.1底涂层的性能应符合表B.1的规定。

B.2.3.2固化前产品性能应符合表B.7的规定。

表B.7固化前产品性能要求

B.2.3.3固化后产品性能应符合表B.8的规定。

表B.8固化后产品性能要求

GB/T 41761—2022

衬里胶板表面应致密、均匀、表面清洁,在规定高频电压电火花检测仪检测无火花条件下DB1310T 232-2020 城市三维数据入库规范.pdf,衬 反表面应符合表B.9的规定。

表B.9衬里胶板表面技术要求

B.3.2衬里胶板的规格尺寸及偏差应符合表B.10的规定。

表B.10 衬里胶板的规格尺寸及偏差

B.3.3衬里胶板的性能应符合表B.11的规定。

T/CIMA 0028-2021 手持式数字多用表检验规范.pdf表B.11衬里胶板的性能要求

3.4 衬里胶板耐介质性能应符合表B.12的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