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J 154-2022 市政基础设施有限空间作业及安全管理规程.pdf

XJJ 154-2022 市政基础设施有限空间作业及安全管理规程.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7931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XJJ 154-2022 市政基础设施有限空间作业及安全管理规程.pdf

3.1.1管理单位应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自评工作,以安 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 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安金生产管理水平,持 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 3.1.2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进入” 3.1.3管理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应满足有限空间作业条件,并执 行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开展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因 素辨识、制定安全作业管控制度和应急救援措施等工作。 3.1.4作业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条件,并 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检测人 员责任,严格执行《存限空间作业许可审批表》(见附录A)作 业审批制度,严禁董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严禁在没有监护人员 的情况下作业。 3.1.5作业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及考核。参 与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必须是通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且考试 合格者,严禁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上岗作业。 3.1.6作业过程中必须对作业场所根据不同的作业环境以及安 全等级要求,采取周期监测或实时监测,并形成记录。 3.1.7管理单位及作业单位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应急救

换热站、隔压站、水箱、给水处理厂及污水处理广中涉水、涉泥 处理、配套的药剂制备、药剂投加等特殊的建(构)筑物等; 3密闭空间:如炉膛、锅炉、烟道、管道及设备、储罐、 储槽、反应釜(塔)、压力容器等。 3.3.2市政基础设施有限空间作业主要有清除、清理作业,设 备设施的安装、调试、更换、维修、涂装、防腐、防水、焊接、 巡查、检修作业等。 3.3.3按作业频次划分,有限空间作业可分为经常性作业和偶 发性作业。 1经常性作业:有限空间作业是单位的主要作业类型,作 业量大、作业频次高; 2偶发性作业:有限空间作业权是单位偶尔涉及的作业类 型,作业量小、作业频次低 3.3.4市政基础设施有限空闻作业,按作业主体划分,有限空 间作业可分为自行作业和发包作业。 1自行作业:本单位人员实施的有限空间作业; 2发包作业:将作业进行发包,由承包单位实施的有限空 间作业。 ?

4.1管理单位责任 4.1.1管理单位应将有限空间作业及安全管理纳入单位管理体 系,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 作,负责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方间上岗。 4.1.2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1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责任制度、作业审批制度、 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相关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急 管理制度等: X 2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要求,并充分结合单位存限室间作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保科 学性和可操作性; 3存在有金间作业的单位应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控措施, 动态开展风险调别和隐患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详见《有限空 间作业安全风险管整及隐患排查表》(附录C)。 4.1.3开展相关人员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培训。 应对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场所负 责人、监护人员、检测人员、操作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 安全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应在培训记录上签字确认,管理单位 应妥善保存培训相关材料。 4.1.4配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为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作业单位应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环

境和作业内容,配备气体检测设备、呼吸防护用品、坠落防护用 品、其他个体防护用品和通风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以及应 急教援装备等。作业单位应加强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并 指定专人建立设备台账,负责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鉴定和校 准等工作,确保处于完好状态,发现设备设施影响安全使用时, 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辨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明确 教援工作分工及职责、现场处置程序等、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 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 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的规定,制定科学合理、 可行、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非版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 案,定期组织培训,确保有愿空间作亚场所负责人、监护人员、 作业人员以及应急救握入员掌提应急预案内容。 4.1.6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管理。 1将有限参间作业发包的,承包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生 产条件,即应满足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所需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 全生产规章制度、家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装备、 人员资质和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2发包单位对发包的作业安全承担主体责任: 1)发包单位应与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双 方的安全管理职责; 2)发包单位应对承包单位的作业方案和实施的作业进行审 批,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 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及时督促整改;

3承包单位对其承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主体责任, 并严格按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开展作业。 4.1.7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安全告知牌。 对辨识出的有限空间,应在明显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安 全告知牌,并应符合《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2894的规定, 以提醒人员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2作业单位责任 4.2.1作业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条件、安 八 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装 备和应急处置能力等。 Y 1建立健全并落实有题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有 限空间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检测人员、操作人员的责任; 2组织制定并实施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 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管理制度,相关方案必须向管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 4作业单位应建立并完善作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建立作 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 5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设备投人并有效实施,提供符 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用品; 6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详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表》(附录C); 7执行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单位审批的《有限空间作业许可

审批表》见附录A,并对有限空间作业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8组织制定并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并定期组织预案培训和演练;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4.3.1患有以下疾病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1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 2行动、眼晴、耳朵这三类不协调,以及意识精神方面缺 陷的人群; ? 3精神幽闭症人群。 4.3.2作业负责人责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及考核; 2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3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 求后,申报《有限空润作业许可审批表》见附录A; 4及时掌握作业过理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 作业条件不符合安金要求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组织撤离作业 空间; 5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3.3监护人员责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及考核; 2接受安全技术交底; 3熟悉作业区域环境、工艺情况,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 情况;

4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平湖市某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如落实不到位的严禁开展作业; 5全过程掌握作业人员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作 业期间持续监护,与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操作、报警、撤离等信 息沟通; 6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 叫应急救援,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教援工作; 7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4.3.4检测人员责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及考核: 2接受安全技术交底; 3熟悉检测仪器设备使用和检测方法; 4按作业人员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实施检测; 5科学分析有毒有害介质产生的原因; 6对所监测的数据记录并负责。 4.3.5操作人员责任应行合下列规定: 1接受有限整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及考核; 2接受安全技术交展: 3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 业检测设备、安全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 4作业前检查确认安全防护及个人防护用品的可靠性和有 效性: 5与监护人保持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出现异常情况或身体不适,立即向监护人发信号并迅速撤离; 6听从作业负责人或监护人员的指挥,严禁冒险作业。 4.3.6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为专职人员,不得兼任其他有限 7

空间作业职责。 4.4作业培训 4.4.1管理单位和作业单位应对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负责人、安 全管理人员、作业场所负责人、监护人员、检测人员、操作人 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并考核。 4.4.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应至少包含下列内容: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3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4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5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 6安全防护设备及应急救援设备设的正确使用; 7应急救援措施、现场急数及处置措施等; 8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制分析。 4.4.3有限空闻作业单位没有条件开展培训的,应委托具有相 关条件的培训机构开展培训、考核工作。 4.4.4管理单位和作业单位应做好培训记录,由参加培训的人 员签字确认,并将培训签到记录、讲义和试卷等相关材料归档 保存。

5风险辨识及管控 5.1安全风险类别 5.1.1作业单位应根据不同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对风险源进行摸 底排查,并建立风险源台账。 5.1.2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类别: ? 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中毒、缺氧室息、 燃爆、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灼烫、坍 塌、掩埋、高温高湿等。在某些环境下、上透风险可能共存,并 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 M 1中毒:有限空间内存在或积聚有毒气体,作业人员吸入 后会引起化学性中毒,共至死亡 2缺氧室息:室气中氧含量的体积分数约为21%,含氧量 低19.5%时就是续氧缺氧会对人体多个系统及脏器造成影响, 甚至使人致命: 3燃爆:有限空间中积聚的易燃易爆物质与空气混合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若混合物浓度达到其爆炸极限,遇明火、化学反 应放热、撞击或摩擦火花、电气火花、静电火花等点火源时,就 会发生燃爆事故: 4其他安全风险:有限空间内还可能存在淹溺、高处坠落、 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灼烫、坍塌、掩埋和高温高湿等安 全风险; 5我区部分地区属于严寒季节,部分地区大风沙尘气候高

发。冬季及大风沙尘气候有限空间作业还可能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安全风险: 1)严寒季节有限空间因内外温差易产生雾气,影响作业 视线; 2)严寒季节有害物质及气体因气温原因不能正常挥发或集 中存在于有限空间底部,无法保证检测仪器相关检测数据真实 有效; 3)严寒季节易产生湿滑跌倒、人员冻伤、设备器具结冰等 不利作业条件; 4)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大风沙坐天气严重影响施工 安全,易造成安全事故,有限空闻作业过程中发生大风沙尘天气 时应及时停止作业。 5.2要全风险识别 ? 对于中毒、旗氧蜜息: 氢体燃爆风险,主要从有限空间内部 存在或产生、作业时产生和外部环境影响3个方面进行辨识。 1内部存在或产生的风险: 1)有限空间内是否储存、使用、残留有毒有害气体以及可 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物质,导致中毒; 2)有限空间是否长期封闭、通风不良,或内部发生生物有 氧呼吸等耗氧性化学反应,或存在单纯性室息气体,导致缺氧; 3)有限空间内是否储存、残留或产生易燃易爆气体,导致 燃爆。 2作业时产生的风险: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