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 42057-2022 潜水器及其承压设备压力试验方法.pdf试验后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并记录。 a) 目视检查复合材料轻外壳是否存在鼓包、开裂、凹坑或塌陷等缺陷; b) 试验结束后尽快完成复合材料轻外壳的表面清洁,确保表面无水渍后进行轻外壳的称重,并平 试验前的记录进行对比; C 选择外观完好的复合材料轻外壳,根据试验前后的称重结果计算吸水率,吸水率应满足指 要求。
试验后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并记录。 a) 目视检查复合材料轻外壳是否存在鼓包、开裂、凹坑或塌陷等缺陷; b) 试验结束后尽快完成复合材料轻外壳的表面清洁,确保表面无水渍后进行轻外壳的称重, 试验前的记录进行对比; C 2 选择外观完好的复合材料轻外壳,根据试验前后的称重结果计算吸水率,吸水率应满足 要求。
消防水池施工方案.docGB/T 420572022
6.4充油设备压力试验
试验前要求如下: a)试验前,应对充油设备进行密性检测,密性检测可采用静置试验,设备充油后静置不宜少于 12h,无渗漏迹象; b)若充油设备及其补偿器有液位检测或显示装置,应在压力试验前测量并记录其液位数据; c)若条件许可,可在充油设备的底部位置安装具有漏水报警功能的传感器。
试验压力按照6.1.2执行。
试验压力按照6.1.2执行
卸载程序按照6.1.4执行,加卸载速度按照6.1.3
试验后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并记录。 a 目视检查充油设备及其补偿器是否存在渗漏、变形或开裂等现象; b)测量充油设备及其补偿器的液位数据,并与试验前数据进行对比以判断充油设备是否存在 渗漏; c)如安装漏水报警传感器,应通电检查漏水传感器,是否发生漏水报警。
6.5水密连接器及缆压力试验
试验前要求如下: V 2 试验前,应对水密连接器及缆(如电缆、光纤缆或光电复合缆等)进行检查,包括但不限于短路 断路、绝缘、光损耗和通信质量等检查项目,检查合格的水密连接器及缆方可进行压力试验; b> )如仅对水密连接器插座或缆进行检测,应用堵头将插座或缆封闭; C+ 可通过专用的测试工装或安装有被测水密连接器及缆的电气设备进行水密连接器及缆的静水 外压试验; · 如需对水密连接器及缆进行压力环境下的在线检测,应在试验前将缆与舱外检测设备连接好, 检查并确认检测链路工作状态正常。
试验压力按照6.1.2执行。
式验压力按照6.1.2执行。
试验加卸载程序按照6.1.4执行,加卸载速度按照6.1.3执行。 试验过程中,如需进行水密连接器及缆相关检测项目的在线检测,根据试验委托方要求进
GB/T 420572022
试验后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并记录。 a)目视检查水密连接器及缆是否存在渗漏现象; b) 目视检查水密连接器及缆外观是否存在破损等情况; C 采用专用测量仪器检查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绝缘降低
6.6.1功能试验项目
功能试验包括但不限于电气系统或设备(如配电系统或设备、照明设备、摄录设备和传感器等) 电试验、机械液压系统或设备(如可调压载系统、纵倾调节系统、机械手、推进器、液压源和切割 )动态运转试验和动力电池的压力试验等。
试验前要求如下: a) 功能试验时,应提供配套的动力源,可自带动力源或外接动力源; b)如需观察或记录系统或设备在压力环境下的运转状态,应在模拟压力环境装置内部布置摄像 装置和相应照明设备,外部配备显示装置; c) 如需检测并记录系统或设备在压力环境下的运转状态,应在模拟压力环境装置内部布置传感 器或检测设备,外部配备测量和记录仪器; d)试验前,应检查系统或设备的水密连接器及缆、管路和接头等的连接情况,确保潜水器系统或 设备陆上功能运行正常,且各系统或设备密封可靠; e)如条件许可,应在试验前检测各电气设备的接地绝缘值并记录,并在试验时实时监测接地绝 缘值; f) 1 系统或设备进人模拟压力环境装置后,注水完成且未加载前,应对系统或设备进行功能测试, 测试合格后,方可开始加载。
试验压力根据试验委托方要求确定,不宜小于潜水器的最大工作压力
试验加卸载速度按6.1.3要求。试验时先缓慢升压至最大工作压力的10%,保压5min,确认无泄 漏后继续升压至最大工作压力的50%,如若无异常现象,其后可按最大工作压力的10%或按试验委托 方要求逐级加载,加载至每阶段压力后,根据试验委托方要求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结束后继续加载 至试验压力开始保压,保压时间不应小于功能测试所需时间,保压时对所有功能检测项目进行测试,必 要时,可重复测试。保压完成后,继续分阶段缓慢降压,可按最大工作压力的10%或试验委托方要求逐 级卸载,卸载至每阶段压力后,根据试验委托方要求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结束后,继续卸载至 OMPa
6.6.5电气系统或设备的静态通电试验测试
6.6.6机械液压系统或设备动态运转试验测试
试验时,启动和停止系统或设备,测试系统或设备的运行状态,应可通过外部显示设备和测量仪器 等观察和判断系统或设备的动态运转功能实现情况
6.6.7动力电池的压力试验 6.6.7.1如动力电池放置于耐压壳体内,则无需进行压力试验。 6.6.7.2动力电池的每个单体电池均应通过安全性测试,且压力测试合格,压力试验后应通过充放电循 环测试。 6.6.7.3试验前,动力电池整体充放电性能、绝缘性能、温度等性能指标均正常,且满足指标要求。 6.6.7.4试验前,应制定应急方案,明确紧急事项现象,制定应急措施。应急方案需经过审批,应急处置 物资应齐备、完好。 6.6.7.5试验分为低电状态和满电状态的压力试验,低电状态的压力试验应首先进行,低电状态压力试 验通过后,方可进行满电状态的压力试验。 6.6.7.6低电状态压力试验时,电池电量宜不大于额定电量10%,试验后应对电池状态进行评估,包括 承压性能、安全性能、放电性能、绝缘性能和温度等性能指标。如条件许可,试验过程中应对电池状态进 行实时监测。 6.6.7.7满电状态压力试验时,应根据试验要求,对动力电池进行放电试验,应可实时监测动力电池各 单体电池的电压、温度等参数和动力电池整体的电压、电流和绝缘等。试验后应对电池状态进行评估 包括承压性能、安全性能、放电性能、绝缘性能和温度等性能指标。动力电池满电状态的压力试验至少 应进行两个循环。
中桥下部结构墩柱施工组织设计6.6.7动力电池的压力试验
试验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理
在试验过程中,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暂停试验,关闭阀门保持压力,排查故障,恢复正常 工作状态后,方可继续试验或卸载后重新开始试验, a)停电; b)停水; c)测量用仪器仪表等发生故障; d)某种外界干扰使检测数据出现异常。 潜水器系统或设备进行功能试验时,若试验对象功能测试异常或测试结果不满足要求,应暂停试 验,由试验委托方判断是否继续试验或终止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卸载并终止试验。卸载后,如因模拟压力环境装置
GB/T 42057—2022
的设备故障终止试验,应修复模拟压力环境装置等试验设备至良好工作状态,重新进行试验;若因试验 对象导致试验终止,应对试验对象进行检查,查明原因后,由试验委托方判断是否重新进行试验或终止 试验。 a)试验过程中试验对象或试验设备发生严重泄漏,不能保持其压力; b)测量数据超出试验委托方规定的允许值; c)压力环境模拟装置内发生异常响声; d)试验对象发生损坏
试验结束后,测试单位应及时汇总、整理和分析试验数据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应按照相关技术标 准或试验双方约定的检验要求进行评定。耐压壳体应变测量结果的评定应按照试验委托单位的设计技 术要求和耐压壳体强度计算书所要求的参数指标进行评定。
试验结束后地上21层地下1层框剪结构楼施工组织设计,应对照试验大纲要求编制压力试验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试验地点; b) 试验日期; C> 1 环境条件; H 2 所使用的标准(包括年份号); e) 试验对象特征描述,包括但不限定于几何参数、结构图、材料性能参数、拉伸曲线等; f 1 压力环境模拟装置等试验设备和测量仪器、仪表的说明; g) 试验目的; h) 试验步骤; 试验检测记录,包括密封检测记录、加卸载记录、应变测量值(如有)、变形或位移测量值(如有) 和功能检测记录等; D 试验结果和结论; k)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1) 试验人员、检测人员和校核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