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980-2021 实验动物机构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管理规范.pdf

DB32T 3980-2021 实验动物机构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管理规范.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2T 3980-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50170
VIP资源

DB32T 3980-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2T 3980-2021 实验动物机构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管理规范.pdf

5.2.4为防止被动物咬伤、伤,在进行皮下、腹腔、尾静脉注射、采血、给药和处死的实验操作时, 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正确抓取、保定动物。 5.2.5动物饲养密度应符合标准要求,普通环境实验动物饮水应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符合GB5749的要 求,饲料、垫料等均应符合GB/T35823要求;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饮用水、饲料、垫料均应灭菌后方可使 用。 6.2.6实验动物定期接受病原微生物及遗传质量的检测。 6.2.7在进行病原感染动物实验时,应采取充分防护措施保障动物实验人员生物安全。 6.2.8每次动物实验结束后,应进行相关实验区域环境和设备的清洁消毒处理全部实验结束后,应进 行彻底的实验室环境和设备的终末消毒处理。

7.1实验动物设施技术指标应符合GB14925的要求。 7.2各类环境控制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 7.3动物生产设施应与动物实验设施分开设置。 7.4应定期开展设施内环境静态检测或动态检测

8.1实验动物运输应充分考虑动物安全性和舒适度,保证动物健康和福利。 8.2应使用专用的实验动物运输工具,每次运输前后均应对运输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8.3运输笼具应符合生物安全与微生物控制的等级要求。 8.4同一笼具内不得将不同品系、不同性别的实验动物混装。 8.5长途运输时,应为实验动物配备饲料和饮水。

9.1饲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区域,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感染性动物实 验产生的废弃物应先经灭菌,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9.2动物处死应符合安乐死原则。非感染实验动物户体及组织应冷冻存放,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 理。感染实验动物户体及组织应先经灭菌,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9.3实验动物设施按照GB19489标准,应具有污水处理设备。感染性动物实验产生的污水,应灭菌并满 足相关要求后排放 9.4注射器、刀片等锐利物品应放到利器盒里统一存放,应按医疗废弃物的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9.5应有专门人员管理危险废弃物,移交处理时应做好防护并做好记录。

6.5.1应有专门人员承担实验动物机构生物安全工作,定期参加生物安全相关培训。 6.5.2实验动物机构负责人应制定安全防范处置预案、应急预案、职业健康指南,并制定年度生物安全 计划。 6.5.3实验动物机构管理人员应负责安全检查,生物安全委员会应参与检查,管理机构应对生物安全审 查和批准。 6.5.4实验室标识应明确、醒目和易区分。依据GB19489的要求,实验室主入口处应有标识,明确实验 室负责人姓名、紧急联络方式、生物安全防护级别。 .5.5应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紧急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内配备工作服、口罩、手套、鞋帽等物资,配置 洗浴设施和应急冲洗设备

6.5.1应有专门人员承担实验动物机构生物安全工作,定期参加生物安全相关培训。 6.5.2实验动物机构负责人应制定安全防范处置预案、应急预案、职业健康指南,并制定年度生物安全 计划。 6.5.3实验动物机构管理人员应负责安全检查,生物安全委员会应参与检查,管理机构应对生物安全审 查和批准。 6.5.4实验室标识应明确、醒目和易区分。依据GB19489的要求,实验室主入口处应有标识,明确实验 室负责人姓名、紧急联络方式、生物安全防护级别。 6.5.5应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紧急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内配备工作服、口罩、手套、鞋帽等物资,配置 洗浴设施和应急冲洗设备。

6.5.6应对危险材料进行严格管理,建立清单并保存好购买、领用、库存等记录

11、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的控制应依据风险评估结论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GB/T 22373-2021 标准文献元数据,包括环境防护、人员 物防护等。

立实验动物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及处置措施,并控

应建立生物安全监测与报告制度,定期开展监测一二三类动物疫病、人兽共患病、实验动物质 本单位监测结果要及时研究分析,及早发现实验动物生物安全隐患。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