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大学组团工程B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

1021.大学组团工程B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0.2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021.大学组团工程B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

2.9 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和通风机。

2.9.1 在安装滑轮组及吊桶时,注意使吊桶与桩孔中心位置重合, 作

为挖土时直观上控制桩位中心和护壁支模的中心线。

2.9.2 井底照明必须用低压电源(36V、100W)、防水带罩的安全灯

2.9.3 当桩孔深大于20m时,应向井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必要时 输送氧气某高速公路T梁施工方案,防止有毒气体的危害。操作时上下人员轮换作业,桩孔上人员

密切注视观察桩孔下人员的情况, 互相响应, 切实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9.4 当地下水量不大时, 随挖随将泥水用吊桶运出。地下渗水量较 大时, 吊桶已满足不了排水,先在桩孔底挖集水坑, 用高程水泵沉入抽水, 边降水边挖土, 水泵的规格按抽水量确定。应日夜三班抽水,使水位保持

稳定。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先采用统一降水的措施, 再进行开挖。

2.9.5 桩孔口安装水平推移的活动安全盖板,当桩孔内有人挖土时,

应掩好安全盖板,防止杂物掉下砸人。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桩孔口边。吊运

土时,再打开安全盖板。

2.10 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 ,从第二节开始, 利用提升 设备运土,桩孔内人员应戴好安全帽,地面人员应拴好安全带。吊桶离开 孔口上方1.5m时,推动活动安全盖板,掩蔽孔口,防止卸土的土块、石块 等杂物坠落孔内伤人。吊桶在小推车内卸土后,再打开活动盖板,下放吊

桩孔挖至规定的深度后,用支杆检查桩孔的直径及井壁圆弧度,上下

应垂直平顺,修整孔壁。

2.11 先拆除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 放附加钢筋,护壁模板采用 拆上节支下节依次周转使用。如往下孔径缩小,应配备小块模板进行调整。 模板上口留出高度为100mm的混凝土浇筑口, 接口处应捣固密实。拆模后用

混凝土或砌砖堵严,水泥砂浆抹平,拆模强度达到1MPa。

2.12 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混凝土用串桶送来,人工浇筑,人工

插捣密实。混凝土可由试验确定掺入早强剂, 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

2.13 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以桩孔口的定位线为依据,逐节校

2.14 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清除虚土,检查土

质情况, 桩底应支承在设计所规定的持力层上。

2.15 开挖扩底部份: 桩底可分为扩底和不扩底两种情况。挖扩底桩 应先将扩底部位桩身的圆柱体挖好,再按扩底部位的尺寸、形状自上而下 削土扩充成设计图纸的要求;如设计无明确要求,扩底直径一般为1.5~

3.0d。扩底部位的变径尺寸为1∶4。

2.16 检查验收:成孔以后必须对桩身直径、扩头尺寸、孔底标高、 桩位中线、井壁垂直、虚土厚度进行全面测定。做好施工记录, 办理隐蔽

2.17 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放入前应先绑好砂浆垫块,按设计要求一

般为70mm(钢筋笼四周, 在主筋上每隔3~4m左右设一个φ20耳环,作为定 位垫块) ;吊放钢筋笼时, 要对准孔位,直吊扶稳、缓慢下沉, 避免碰撞 孔壁。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遇有两段钢筋笼连接时, 应 采用焊接(搭接焊或帮条焊),双面焊接, 接头数按50%错开, 以确保钢筋

位置正确,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2.18 浇筑桩身混凝土:桩身混凝土可使用粒径不大于50mm的石子,

坍落度80~100mm,机械搅拌。用溜槽加串桶向桩孔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 的落差大于2m,桩孔深度超过12m时, 宜采用混凝土导管浇筑。浇筑混凝土 时应连续进行, 分层振捣密实。 一般第一步宜浇筑到扩底部位的顶面, 然

后浇筑上部混凝土。分层高度以捣固的工具而定,但不宜大于1.5m。

2.19 混凝土浇筑到桩顶时,应适当超过桩顶设计标高,以保证在剔 除浮浆后,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桩顶上的钢筋插铁一定要保持设计尺

寸,垂直插入, 并有足够的保护层。

3.1 毛石基础应依据《砖石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3—2012)执

3.2 毛石基础墙所用的石材应是无风化。剥落、和裂纹,质地坚实的 花岗岩毛石, 不允许采用石灰碳, 毛石强度MU30 以上,毛石基础墙所用 砌筑砂浆为M5 水泥砂浆,砂浆配合比严格按试验室配合比单计量下料,

砂浆中应少掺水,最好拌成干硬性砂浆, 看上松软, 但是要手握成团为宜。

3.3 毛石基础采用铺浆法砌筑, 灰缝厚度按 20~30MM 原则,毛石基础 转角处和交接处必须同时砌筑, 否则应砌成斜差, 毛石顶面要铺满砂浆, 严禁抹假灰口,阶梯毛石基础上阶梯石块应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石块的 1/3,

相邻阶梯的毛石应相互错缝搭砌, 搭接长度不小于 100MM。

3.4 毛石基础应双面挂线,分别卧砌,上下错缝,不许采用外面侧立

石块, 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毛石料砌墙前要先适当敲打, 使其基本规矩。

大角处的毛石应是有三个方正面的石头(角石),角石砌好后, 把水平线挂 在石上,再砌内外皮石(面石),然后填砌中间块石(腹石),毛石基础第 一皮石块应坐浆,大面向下,放平稳, 石块之间砂浆要挤紧砌完一层石块 之后, 在大石缝中,先填入 1/3~1/2 砂浆, 再将小石块塞进去, 用锤轻

轻敲实, 并一次填平石缝, 严禁先填石块后灌浆。

3.5 毛石砌体的第一皮及最上一层转角处、交接处、洞口处用较大的 平毛石砌筑, 毛石墙的拉结石按每 0.7M 设一块,立面上呈梅花形, 同皮内 中距小于或等于 2M,拉结石在墙厚为 500MM 宽时,可用两块搭接,搭接长

度不小于 150MM,且其中一长度不应小于墙厚的 2/3。

模板内标定砼浇筑位置线。

5.1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 并已按要求做好各项检验与试验,各

项数据均已合格方可使用;

5.2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按设计图的要求下料制做,钢筋表 面上的油漆、锈在加工前应予以清除。钢筋调直采用抻筋机调直,Ⅰ 级钢筋冷拉率≤4%。Ⅰ级钢筋末端应作 180°弯钩,弯曲直径不小于 Ⅰ级钢筋的 2.5 倍,为受力主筋的直径,平直部分不小于 10d(φ6 为

6CM,φ8 为 8CM)。

5.3 地圈梁钢筋采用绑扎,锚固长度 40d,承台梁钢筋保护层厚

度为 35MM,采用砂浆垫块固定,钢筋接头采用双面焊 5d,并使接头 相互错开,在 Ld范围(或 500MM)内接头面积≤25%,箍筋弯钩布置 上表面,左右错开布置,采用十字扣绑扎牢固,防止例伏,承台梁大 角处和丁字接头处, 应按 97G327 图集增加加箍筋, 构造柱钢筋应锚固

40d,并应与承台梁底筋焊牢。

①砼所用水泥采用浅野 525R 早强水泥,使用时应有出厂合格证, 并做了检验与试验,各项数据均应合格, 出厂时间超过 3 个月或发现 有受潮、结块现象时应进行化学分析,各项数据合格才可使用或经业 主同意降级使用。砼所用砂是中粗砂, 含泥量小于 3%,所用碎石应级 配良好, 杂质含量小于 2%,石子的最大粒径控制在 40MM 以下, 拌合采

搅拌时间控制在 120 秒钟。

③拌和好的砼垂直运输、水平运输采用塔吊, 若发现砼离析,应

进行二次人工拌和,均匀后可浇灌入模:

④砼浇灌前, 应做好钢筋的隐验, 模板的预检, 班组间做交接检。 砼浇筑实行关键工序控制设置控制点, 制定控制措施, 做到逐层浇筑,

分层逐点振捣,砼分层高度 30CM 一层,振捣时棒体以约 60°角斜插

振捣时应加强四角及边部的振捣,上表面在振捣完后用木抹子抹平;

⑤砼浇灌 24 小时后拆模后应立即填土覆盖,并适当浇水养护。

㈡、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

②砂浆拌和采用重量比,配料误差在±2%以内,用搅拌机拌和, 先在搅拌机内注入适量的水,再按配比依次投入水泥、砂、水。搅拌

时间自投料完毕算起,不得小于 120 秒钟。

③砌砖前一天,应把砖浇水湿润,严禁干砖上墙, 吸水深度控制

在 15MM 以上,防止湿润不均或过湿现象。

④砖砌体要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组砌方式为一顺一丁,砌筑时 采用“三一”砌砖法, 杜绝缩口灰和板凳灰, 水平灰缝的砂浆要饱满, 饱满度不低于 80%竖向灰缝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 不得出现透亮灰缝, 水平灰缝厚度控制在 10±2MM。落地灰在初凝前回收, 重新搅入新砂

⑤各楼层砌第一皮砖前, 当现浇板或圈梁上表面高低差大于 20MM

时应把上表面用C20 细石砼找平, 找平后再砌砖, 各道墙在砌完 2 小

⑥砖前应先立好皮数杆,撂摆底砖,防止游丁走缝,摆底砖时, 檐墙摆顺砖,山砖丁砖,皮数杆立在墙的大角处,内外墙交接处,纵 墙皮数杆间距不大于 12M,摆底砖时应将门窗口位置引出,使砖的竖 缝与门窗口边线相平行,否则可适当移动窗口位置(<20MM),当窗口宽

度不符合砖的模数时,应将七分头,留在窗口下部的中央。

⑦撂底砖经检查合适后,挂通线,砌底砖时, 应跟线, 240 墙双 面挂线, 370 墙双面挂线,线过长时,中间应有腰线, 挂线要求眼穿 要直。撂底砖后进行盘角,盘角每次不宜超过 5 皮高,并用靠尺,线 坠,水平尺找平找垂直,每皮砖的高度对准皮数杆, 按盘好的墙角为

⑧砌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并做到:

<1>门洞边的里角、外角要归方。

<2>墙大角和墙面垂直准确。

<3>五皮一吊线,三皮一靠尺。

⑨砌筑过程中,必须丁砖压顶, 沿墙面每隔一定间隔的竖缝处, 弹出墨线,墨线用经纬仪或线锤引测,砌一步架, 上引一次,控制游

⑩砌窗间墙时,应挂通线,后塞口的门窗洞口, 头部位留活砖, 其它材质的后塞口门窗洞口不留活砖, 以备后塞口, 外墙窗口砌筑时,

用线坠找直,保持上下层的窗口在同一垂直线上。

○11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

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要砌成斜槎, 斜槎宽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2/3,

砖砌体接槎时, 必须将接槎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填实砂浆,

○12隔墙和填充墙的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用侧面或立砖斜砌挤

○13施工时需在砖墙中留置的临时洞口,其侧边距墙转角或交接处

不应小于 500MM。

○14固定木门窗的预埋木砖,应涂沥青漆防腐,砌入墙内,应注意 小头在外,大头向里,最上和最下边的木砖应距洞口的上、下边各四

皮砖,中间部分木砖间距不大于 600MM。

①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并已按要求做了检验与试验,各项数据

②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按设计图的要求下料制做,钢筋表面 上的油漆、锈在加工前已予以清除,保证钢筋洁净无损伤。钢筋调直 采用抻筋机调直, Ⅰ级钢筋冷拉率≤4%,Ⅱ级钢筋冷拉率≤1%。Ⅰ级 钢筋末端应作 180°弯钩,弯曲直径不小于Ⅰ级钢筋直径的 2.5 倍, 平直部分不小于 3d。箍筋末端应做 135°弯钩,本工程为七度抗震要 求, 弯曲直径还应同时不大于受力主筋的直径, 平直部分不小于 10d

(φ6 为 6CM)。Ⅱ级钢筋 90°弯折时弯曲直径不小于 4d。

③构造柱主筋为Ⅰ(φ)级钢筋, 钢筋的弯钩要朝向柱心,钢筋搭 接均≤30d或不小于 300MM,构造柱主筋搭接位置设在每层柱根处,

在主筋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均要向里,构造柱主筋锚

制在每 1M 高一块,四面设置。

④大梁的主筋位置、规格应严格按图示布置, 上部主筋锚固≥40 d, 下部主筋锚固≥10d(自柱皮或梁皮起算)。同排钢筋间距≥25MM, 可采用砂浆垫块或短钢筋头分隔。梁或圈梁的主筋接长时采用焊接头, 焊接接头为双面焊, 焊缝长≥5d, 接头位置按要求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上部钢筋在跨度中间的 1/3 跨内,下部钢筋在跨度两端的各 1/4 跨度 可以设接头;受力钢筋接头应相互错开,在 50CM 范围内接头面积为: 受拉区≤25%,受压区≤50%。主次梁相交处,主梁下部钢筋位于次梁 下部钢筋下部, 主梁上部钢筋位于次梁上部钢筋上部,梁主筋保护层 为 25MM,按构造柱的方法加以控制。梁箍筋应从柱皮或主梁皮外 5CM

处开始布置,弯钩应设在架立筋上,左右交错布置。

3、模板工程:本工程采用组合钢模板

①构造柱模板组合成一面一片(带一个角模)某移动通信服务楼二次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预先拼好。安装时 用柱箍固定, 柱箍采用大楞(60×100)和 8#铅丝,构造柱支模板时边 缝处采用海绵条夹缝以防止振捣时跑浆,模板下部设清扫口,安装模 板前应剔除柱根处的浮浆浮石子和杂物,柱模板内应标明砼的浇筑高

②楼板模板支设时采用顶柱上支撑大楞,大楞支撑模板的方法, 模板缝隙一定要用海绵条夹严, 顶柱间距可为 1.2M 一根,也要求用拉

条相互拉结,形成整体,起拱高度为 5MM。

③模板拆除: 柱模板拆除在砼终凝的 12 小时以后拆除, 板底模及 梁底模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时、悬臂梁底模应待砼强度达

100%时、同时上部结构已施工完一层或屋面施工完后,方可拆除。

①所用水泥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及日期检查验 收某钢板桩的打拔施工方案-secret,做好化学试验分析,要求各项指标必须合格,时间超过三个月或

发现受潮,结块时必须做试验,按试验数据确定水泥标号。

②所用砂要用中、粗砂,含泥量要少,所用碎石级配良好,不含 杂质,石子最大粒径对梁柱不超过结构截面尺寸的 1/4 和钢筋最小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