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日报社高层住宅施工组织设计.docx

0425.日报社高层住宅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0.4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0425.日报社高层住宅施工组织设计.docx

备和各种材料的场地将会随施工阶段的变化进行变动。

⑷现场采用封闭作业,在东南角设一处大门以方便施工运输车辆及人员 的进入, 大门处设警卫室, 水电从东面引入, 在东面设一间配电室, 通过配

电室把电分配到各处无梁楼盖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水通过敷设的暗管输送到各取水点。

⑸施工时保护好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对原有树木的保护,切实做好安全

生产,文明施工,确保本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目标的实现。

施工道路原则上利用永久道路路基,在保证场地运输道路通畅前提下, 尽量减少资金的投入和减少场内运输距离, 因工程处于市区及居民区内,需

合理调配施工材料的进场时间,避免上、下班高峰期。

根据总平面图布置场内临时环行施工道路,主要道路宽 6m,其他简易 临时施工道路可根据实际需要铺设。场地整平后, 把路基碾压密实, 用砂石 铺平(碎石 65% ,砂土 35% ),上铺沥青砼,以免雨季泥泞,便道转弯处 局部加宽,以便大型运输车辆进场,在施工便道两侧设 201×300 地面排水

2.2.2 临时设施布置

在楼南边设办公室、材料库房。在大门入口及生产区设宣传栏, 道路两 侧及办公区鲜花点缀, 生活区集中布置统一管理, 院区内种植花草, 达到文 明现场管理要求。办公区门前均采用硬化地面, 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满足施

办公室临时设施用房为一层彩钢板搭建, 地面为水泥砂浆面层。工人宿

舍设东面,亦为彩钢板搭建。

施工生产区主要有水泥罐、砂石堆场、钢筋加工及堆场、设备料堆场、 材料库房、机工房、化验室、搅拌机棚等。拌合站设在东面, 钢筋加工及堆

场设在西北角, 均在塔吊覆盖范围内。

生产设施的布置主要考虑在场地满足要求情况下水平运输距离最短。考 虑到本工程为高层建筑, 供水压力不足, 故现场设水泵二台(一用一备) 用

于楼层混凝土的浇水养护等生产使用。

为避免噪声及粉尘污染, 生产区搅拌机棚为四周全封闭,设门、窗。木 工加工房、配电房、厕所为粘土砖砌筑, 搅拌机地面及砂、 石料堆场均采用

C20 混凝土硬化地面。

围墙采用轻质彩钢板围挡,高 1.8m,基础为砖基础,埋入地下 300mm , 地上 500mm,地上部分基础内外抹灰刷白。 大门采用钢制大门, 两侧砌 620 ×620 砖柱,面贴白色面砖,大门入口处设宣传报刊栏,围墙上设“五牌一

图”,为醒目及美观均采用灯箱式。

2.2.3 临时给、排水:

本工程施工及生活用水由建设单位给定的东面干管接入,为确保供水的 连续性和可靠性, 派专人负责临时用水的管理。现场给水主管采用 DN100 镀 锌钢管, 管道暗埋敷设至各用水点, 可满足消防、生活、施工用水。 在施工 生产区搅拌机附近设置沉淀池, 施工污水经沉淀池处理后, 再排入市政排水

施工用电由建设单位指定的东面电源引至现场配电室, 加接地保护线, 采用三相五线制,再由配电室通过电缆埋地引至施工现场各用电设备的配电

按照配电房应靠近负荷中心,既便于进出线安装、拆除和搬运的要求, 又能满足施工用电达到安全、经济运行的原则进行现场布置供电线路走向。

2.2.5 场内垂直及水平运输

场内施工材料的运输: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阶段进行合理 布置, 便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原则,充分利用施工现场场地, 材料进场严 格按时间、供应计划,分期分批进入,做到有条不紊,从而保证工程进度、

质量、安全目标的实现。

2.2.5.1 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

主体施工阶段: 在楼北侧设一台 QTZ80 型塔吊及西侧设一台双笼电梯。

QTZ80 附臂塔式起重机回转半径为 50m,附着高度 142m,最大起重量 8t, 用于主楼施工, 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一台 SCD201/201A 施工电梯, 负责施工

人员上下乘座和材料的运输。

装修施工阶段:因本项目平面尺寸较长, 为提高塔吊的利用率,塔吊待 装修进入末期才拆除, 装修阶段主要用于屋面及装修施工材料的运输。室内 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搭设若干上料平台的通过门窗洞口进行装修材料的

2.2.5.2 水平运输机械的布置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5.0 工阶段采用汽车泵进行混凝土浇筑,主体 施工阶段采用混凝土拖式泵进行混凝土的浇筑。院内道路通畅,用人力翻斗

车进行砂浆、材料等的水平运输。

2.3 设计内容规范性、完善性

临建搭设、现场绿化布置等。

2.3.2 本工程现场总平面布置,临时设施、机械、材料堆场、加工场地、物资 仓库、水电管线、施工道路及进出口等都进行合理布置,将生活区与生产区 分区管理,有利于现场文明施工及安全和环境保护, 现场垂直运输机械及材 料的堆放按照土建及装修两个施工阶段分别进行布置,充分利用现场场地及

2.3.3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现场是否按施工平面图进行布置及安全文明施 工要求和满足施工需要,为调整施工现场布置提供信息,对现场布置进行动

态管理,从而更好地将施工现场布置得紧凑而有序。

2.3.4 施工现场平面设计符合建设单位总体要求及城市规划相关规定。具体布

置详后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是加强科学管理,搞好文明施工,保证施工进展, 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为了增强施工的条理性, 作到有备无患,不盲目蛮干, 主要应抓好施工现场准备、技术准备方面的工作, 保证人、材、机及资金的

及时到位,方能有效保证工程按质、按期交工的目标。

3.1.1 人员部署:

我公司本着“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的方针, 为实现预期的优质、高速、 安全、文明、低耗的管理目标, 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 组织精明强干的 项目管理班子, 对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进行组织、协调、控制,

对各生产施工要素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3.1.1.1 组织管理机构的建立

⑴、根据该工程的面积大、工作量大、装修等级高, 且施工期经历三个 年度,跨越两个冬季为了能有效地对整个工程实施全面统一的施工组织管

理,在整个施工组织过程中, 成立公司直属工程项目部, 向公司总经理负责。

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见下图。

指标的考核对工程进行宏观控制。各级机构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各尽所能,

上下协调,群策群力,精心组织, 精心施工, 确保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⑵、项目部进入现场的准备工作

①、项目部进入现场后会同有关单位搞好现场的交接工作。

②、完善“三通一平”工作。

③、测量放线:在测量放线前,对所用各种仪器进行校验和检定。校 核红线桩与水准点,制定测量放线方案。在土方开挖前,场地内要设置好

坐标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点。

④、依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建好围挡, 在主要出入口处和围挡上做好 宣传, 标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等必要事项。布设现场临时用电线路, 搭设

临时设施,修建临时道路。

3.1.2 劳动力配置计划

⑴、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项目管理班子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也取决于施工队伍的技能和实力,为此, 施工前我公司将选派一支技术实力 雄厚, 且有类似工程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在施工前对工人进行安全教 育及技术培训,认真做好安全及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提高工人的技术水 平和职业技能, 同心协力干好这一工程。 根据工期和分段流水施工计划, 确 定劳动组织和劳动计划。所有施工班组均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责任心强

的技师带班,施工人员均为技术熟练的合同工。

⑵、劳动力进场前必须进行专门培训及进场教育后持证上岗。

⑶、劳动力准备根据工程情况分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三个阶

段准备。不在本次招标范围之内的项目,劳动力仅考虑配合工种。

⑷、劳动力按施工进度安排分批分阶段进入。

3.1.3 施工机具准备:

在施工前对施工机械设备做全面维修、保养, 达到完好率 95 %以上,

确保工程施工中机械不误工、不伤人,确保施工时正常运转,按计划组织安

排施工机具的分批进场及安装就位。施工机具在满足施工需求及提高劳动生

产率情况下,安排紧凑。

3.1.4 施工材料准备

制定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 对材料的入库、保管及防火、防盗制定出切

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材料的验收,包括质量与数量的验收。

根据工程进度的实际情况, 对建筑材料分批组织进场。

现场材料严格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的位置堆放,以减少二次搬运。做到

堆放整齐,并插好标牌,以便于识别、清点、使用。

3.1.4.1 周转材料及安全生产材料需用计划

模板拟采用组合钢模板和竹木胶合模板,根据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工期要 求以及施工顺序来进行模板的调配和使用。脚手架用 D48 钢管以扣件连接, 铺钢制脚手板,外脚手架采用双排架,主体混凝土结构标准层施工采用早拆 体系,内装修采用可移动式活动脚手架, 沿建筑物外墙脚手架用密目安全网

3.1.4.2 施工现场主要技术设备配备计划

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确保施工过程的检测试验的准确性, 开工前项

目部配备必要的技术装备。

3.1.4.3 主要材料进场计划

材料进场的及时与否和质量好坏, 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 量, 为此, 我公司必须提前做出材料消耗总计划, 并按材料进场管理制度及 总计划要求,由项目部提前向材料员做出分项材料进场表,按施工进度进场,

并按制度严把进场质量关。

3.1.5 现场临时用水布置

由甲方指定的东面供水管接入,每个用水点加设阀门,在办公生活区、 生产区加工区、仓库及大门入口各设一个消火栓, 确保防火安全。在主管铺 设时埋入地下,过施工道路时采用套管保护。本工程施工及生活用水管接自 市政自来水管网,水质符合施工及生活要求。具体管线布置详见施工现场总

3.1.5.1临时用水计算:

a.现场施工用水(混凝土浇筑及砌筑),

q1=k1×k2×∑(Q1×N1)/3600

取: K1=1.05 K2=1.5

Q1=150m3 N1=201L/m3

q1=1.05×1.5×150×201/3600=13.12L/S

q2=k1×k3×∑(Q2×N2)/8×3600

= 1.05×2×3×201/8×3600

c.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施工人数平均 350人,每人每天用水20L。

q3=p1×N3×K4/8×3600

=350×20×1.3/8×3600

d.消防用水:消防用水q4按火灾同时发生一次考虑

q1+q2+q3=13.12+0.04+0.31=13.47L/S>q4

因此,总用水量Q=13.47L/S。

⑵、计算供水总干管管径 d(查施工手册, V=1.5m/s)

d=(4Q/π×V×1000)1/2

3、施工给水管网布置及敷设

(1)主干管采用 DN100 给水镀锌钢管, 从西面临近的市政给水管接入, 环场区四周布置, 布置成环状管网, 支管从主管引入, 形成树状管网, 这样

可以确保给水的可靠性和水量平衡, 具体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支管布置如下:

1)各施工用水点和生活区用水支管,采用 DN50 镀锌钢管从主干管引入;

2)现场消火栓用水支管,采用 DN100 镀锌钢管从主干管引入;

3)混凝土养护用水支管,采用 DN50 镀锌钢管从主干管引入;

4)临时移动用水可采用塑料管从各用水点取用。

给水镀锌钢管均应埋地敷设,覆土深度不小于 1.4m。

根据工程实际最不利情况, 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工况最大流量 Qmax 和 最高扬程Hmax。考虑计算中的误差及管路泄漏等未预见因素,分别加上 5%~

15%的附加值, 即:

Q=(1.05~1.15)Qmax

H=(1.05~1.15)Hmax

其中: Hmax=h 水头+h 最不利点, h 水头=1.15il(I 值施工手册,结

合经济流速、管径、秒流量);因此 hmax=1.15×0.035×50+66.4=66.44m

H=1.05hmax=1.05×66.44=69.76m

Q=1.05Qmax=1.05×13.47=14.14L/S

其参数为:流量:220m3/h(即 61.1L/S,满足最大用水量)

3.1.5.2 临时排水

生活区污、废水及雨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网, 在搅拌站处设一个 1m×1.5m

×1.5m 污水沉淀池即可,污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

脚手架搭拆施工工艺3.1.6 临时用电计算

各种机械设备按连续工作制计算:

5+10×0.285+5×2=303.35KW

c.取 KX=0.6 Cosα=0.65 Tgα=1.17

安置区项目2016年越冬维护施工方案有功功率 P30=Kx

无功功率 Q30= e × Tgα=33.7×1.17=390.43KVA

d.视在功率 S30= P30/ Cosα=201.22÷0.65=251.15KVA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