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大学图书馆施工组织设计.docx

0126.大学图书馆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0.5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0126.大学图书馆施工组织设计.docx

土板养护,每层按 300m3 混凝土考虑,搅拌机冲洗用水按每天两班计算。

N1—用水量定额,搅拌混凝土按 250L/m3 混凝土,混凝土板养护按 300L/m3 混凝土;搅拌机

冲洗用水按 600L/台班,砌筑用水按 300L/m 混凝土;搅拌冲洗用水按 600L/台班,砌筑用水按

300L/m 砌筑量,则:

DB31/T 1034-2017标准下载q1=1.15(50×20×250+300×300+600×2+300×20)×1.5/20×3600=8.3

2. 施工机械用水: 可考虑按现场对焊机一台计算。

q2=k1Q2N2K3/8×3600

式中 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K3=2.0;

N2—施工机械台玫用水定额,N2=300L/台班;

Q2—机械台班数, 1 台。

则 Q2=1.15×1×300×2/8×3600=0.02

3.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根据公式:Q3=P1N3K4/8×3600 (L/S)

现场施工高峰期人数以 600 人计,用水量 20L/人·天

式中 P1—高峰期人数, 600 人; N3—生活用水定额,20L/人·天;

K4—用水不均衡系数, K4=1.4。

则 Q3=600×120×1.4/8×3600=0.58L/S

根据公式:Q4=Q2N4K5/24×3600

式中 P2—生活区人数, 按 600 人计; N4—用水定额,按 600 人计; K5—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 数,K 5=2.0。

则 Q4=600×120×2/24×3600=1.7L/S

5. 消防用水 Q5:根据规定,现场面积在 25hm 以内者,消防用水定额按 10~15L/S 考虑,

故取 Q5=10L/S。

Q1= ∑q=q1+q2+q3+q4=8.3+0.02+0.58+1.7=10.6>q5

故取 Q=1.1q=1.1×10.6=11.7

7.供水管径选择公式:D = 4Q/πv×1000 式中 V—管网中水的流速取, V=1.5m/s; Q—耗水

量, 11.7L/s 。

则:D= 4×11.7/3.14×1.5×1000=99.7mm

取 d=100mm,即主干管靠近水源处管径为 DN100。

3.5.2 水源选择及管路布置

水源由院上水管网提供-DN100 上水阀门,各配水点及管径布置详见平面图。主要配水点流量 及管径计算:

1. 搅拌站流量及管径(考虑一台自落式搅拌机)

q=K1QN2K3/t

式中K —施工用水系数,取 K1=1.10; Q—搅拌机容量,0.35m3; N2—搅拌普通混凝土用水 定额, 250L/m3; 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K3=2.0; T—拌合一罐混凝土所需时间按, 1.2min 考虑。 Q=1.10×0.35×250×2/1.2×60=2.67t/s

选择 DN40 焊接钢管, V=2.12m/s I=320mm/m

另在搅拌站设-6m 贮备水箱,以备停水时急用。

2. 养护泵站流量及管径

q=K1Q1N1K2/20×3600L/S

式中 K1—施工用水系数, 取 K1=1.10 Q1—现浇混凝土板养护, 每层按 300m 混凝土考虑。N1—

混凝土板养护按 300L/m3 混凝土考虑。K2—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K2=1.5

蓄水池,以供水泵抽水用。从节水及方便角度考虑,各池水点均安装 DN20 丝扣球阀。在使用过 程中一旦有关不严或滴水现象,立即维修或更换。

3.6 用电量计算(见《××图书馆临电工程施工方案》)

第5章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录

1: ××大学图书馆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第6章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建立平面轴线控制网, 主控制线见下图。主控轴线做出延长线的控制桩。随建筑物升高,逐 层将轴线向上引侧, 首先定出楼层主控制线,再通过主控制线引侧各轴线, 定出楼层轴线网,各 层控制轴线均通过地面控制桩直接引测, 以提高精度, 避免累计误差。装修阶段控制地面标高须 先测出楼层的+50cm 线,以此为准控制地面、顶棚等室内标高,标高测量时要严格对照图样, 尤其注意卫生间等地面有坡度的地方。

高程传递是在底层柱子上做好±0.000 标记, 用 50m 长钢卷尺以该点为起始点,引测各层标 高。

施工阶段沉降观测: 观测点按设计要求埋设,沉降观察采用 DS3 水准仪, 观测时间为: 地下 室顶板浇注完观测一次;柱梁板每浇一层观测一次;竣工验收前观测一次, 竣工验收完成一年后 观测一次。

施工顺序为: 土方开挖→桩基础施工→条形承台拉梁及地下室底板施工→地下室墙、柱、梁、 顶板施工→外防水施工→ 回填土。

5.2.1 土方开挖(见《华电图书馆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5.2.2 桩基础施工按基础平面图,定出桩位中心点,撒桩孔四周灰线, 测定高程基准点,测 量放线完成后办理预检手续。桩孔开挖见《华电图书馆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桩身钢筋笼加工制作及绑扎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桩主筋保护层厚度为 30mm, 为保证 保护层厚度准确无误, 在钢筋笼上绑扎混凝土垫块,每一圆周上绑扎 6 块,沿桩长方向间距

1000mm, 钢筋绑扎在现场钢筋加工场进行,在地面设一支架, 先将加强箍筋与主筋焊牢, 然后 绑扎焊接螺旋箍筋, 钢筋笼使用吊车吊入孔中就位,沉到设计标高后, 在笼顶加强箍筋下横穿两 道架管,架管下垫好木方, 然后解下吊钩,之后背抄手木楔, 准确调整钢筋笼标高使其符合设计 要求。桩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 浇筑时采用串筒扩底墩部位一次浇满,以上桩身连续分层筑,每 层高度不超过 0.5m, 扩底部分混凝土必须浇捣到位, 桩顶若有浮浆,在施工墩帽前凿除,以保 证桩与墩帽良好连接。

5.2.3 条形承台拉梁及地下室底板施工

条形承台外侧采用组合钢模板,用φ48 钢管做支撑, 内侧砌砖模(120mm 墙)。拉梁两侧砌 120mm 墙作砖模。

5.2.4 地下室结构施工

地下室墙体模板采用 70 系列钢框竹模板, 用φ48 双根钢架管作横竖钢楞,模板间用φ14 防 水对拉螺栓控制墙体厚度, 用 “3” 形扣件连接螺栓和钢楞,支撑采用Φ48 钢管,外墙外侧搭 设双排脚手架, 并在边坡上加斜撑, 斜撑下部垫 5cm 厚木脚手板。地下室顶板模板采用大片覆 塑竹胶合板,用碗扣式架管和早拆顶托搭设满堂红脚手架,用 100mm×100mm 方木做主楞,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分层连续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 60cm, 分三个施工段, 竖向施工缝处加 设两层钢板网(孔径 0.5cm) 和钢板止水带; 必要时内外墙交接处亦留垂直施工缝。

地下室柱、梁、砌体施工同主体结构柱、梁、砌体施工方法。

5.2.5 地下室外防水施工

本工程地下室防水有二道, 一道是地下室现浇混凝土墙体自防水,然后在外墙外侧再做一道 柔性防水层, 施工中重点做好拐角处防水接头的处理, 使其符合设计要求。柔性防水层外侧砌筑 120mm 墙保护。

三遍, 要求一夯压半夯。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高出允许偏差的地方,应及 时拉线铲平,凡低于规定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冬期回填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受冻。

5.3.1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搅拌采用集中搅拌方式,现场设集中搅拌站,配置两台 500L 强制式搅拌机,一台配 料机自动计量上料, 一台 HBT60 型混凝土输送泵,砂、石用一台铲车上料, 水泥使用袋装水泥, 另外设一台 350L 自落式搅拌机用于零星搅拌。

泵送混凝土掺加 DH3g 高强高效减水剂,石子采用 1~2cm 碎石,砂用中砂,坍落度控制在 14~16cm,混凝土在计量时,必须准确不得任意改变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泵送过程中, 为防止泵送中断而起反向压力,在泵机“ Y ” 形管出料口 3~ 6m 处的 水平管上安装一逆止阀。混凝土输送管道向下倾斜配管时, 当配管的倾斜角度大于 4°~7°时, 在斜管的上端设排气阀,输送管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水平管每隔一定距离用支 架固定, 垂直管用预埋件固定在楼板预留孔处,垂直管下端的弯管,不能作为上部管道的支撑点。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从I段中部向两侧浇注,竖向结构浇注前, 先用清水清洗根部,为防止 根部石子集中, 底部先用与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引浆, 厚度 5cm~ 10cm, 剪力墙每次浇 注长度不超过 3m, 柱子连续分层浇注。浇注时,混凝土由软管卸出,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 3m。墙体中门窗洞口部位从上方下料,两边均匀进行浇注, 高度大致相同, 以防止门窗洞口模板 挤歪变形,混凝土振捣按施工规范操作, 要做到“快插慢拨 ”,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 作用长度的 1.25 倍,在振捣上层时,插入下一层中 5cm 左右,振动棒插入点的间距一般为 400mm 左右,振动时间 25~30S, 并且在 20~30min 后进行二次复振。混凝土墙体浇注振捣完毕后, 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模板上的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现浇楼板浇注时要搭设架空马道,操作人员必须站在马道上进行施工, 严禁直接踩踏钢筋。 混凝土表面先用铁滚筒压两遍以上, 以防止产生收缩裂缝, 然后用平板振捣器振实,并用刮杠找 平,墙体两侧 100mm 范围内必须挂水平线进行找平,为墙体模板的支设创造条件, 施工缝的位 置一定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和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交底的要求留置, 不得随意更改。

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在柱和墙浇注完毕后 1~1.5h, 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 实后,再继续浇注,以防止接缝处出现裂缝。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安排专人进行养护,墙体采用混凝土养生液,现浇板采用浇水养护,养 护时间不得少于 7 昼夜。

钢筋在现场钢筋加工场地上进行加工,用塔吊运至操作面。钢筋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有出厂 质量证明单和复试报告,合格的钢筋方可投入使用,钢筋的配料,要严格依据图样要求, 确保规 格、弯钩长度、搭接长度、位置及保护层的厚度准确,并要考虑有利于加工安装,配料时,还要 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 对于特殊形状的钢筋现场放样配料, 每段料配完后进行编号, 标识出 使用部位、尺寸、规格,并分别堆放,防止绑扎时混乱、误用。

本工种剪力墙上设有明柱和暗柱,施工中先绑扎柱子钢筋,再绑扎剪力墙钢筋。柱子中φ18 以 上钢筋采用直螺纹接头DL/T 1789-2017 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接头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范及验评标准的规定,柱子主筋要垂直, 箍筋 要扎紧, 开口沿柱高分开布置。剪力墙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接头, 接头部位用三道绑丝绑扎牢固, 同一截面内接头数量不超过墙筋总数的 50%, 且应交错布置, 剪力墙钢筋网相交点应每点绑牢, 绑扎点的钢丝须成“八 ”字形, 以免网片弯斜变形。双排钢筋两侧分别加设塑料环圈, 呈梅花形 布置, 间距 600mm,以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为保证门窗口标高位置正确,在洞边竖筋上画出 标高线, 依线绑扎连梁钢筋,钢筋两端锚入墙内的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墙体钢筋网片之间绑扎“井 ”字支架做支撑,详见地下室现浇墙体部分。

2. 框架柱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套柱箍筋→搭接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按图样 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 先将柱箍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 然后立柱子钢筋, 主筋接 头的位置依设计要求错开, 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 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 然后将已套好的箍 筋往上移动, 由上往下宜采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 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 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 加密区长度及箍筋的 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护层塑料环圈卡在外竖筋上,间距 1000mm。

3. 梁钢筋绑扎(模内绑扎)工艺流程: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 并与箍筋固定住→穿次梁底层纵向筋并与箍筋固定住→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及弯起钢筋→按 箍筋间距绑扎牢→绑主梁底层纵向钢筋→穿次梁上层纵向筋→按箍筋间距绑牢。框架梁上部纵向 钢筋应贯穿中间结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的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均要符合设 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绑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箍筋用 套扣法绑扎;箍筋弯钩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 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 50mm 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加密, 其间距及加密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加预制的砂 浆保护层垫块。

4. 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部受力钢筋→绑上层钢筋。绑 扎钢筋前应将模板清扫干净,用粉笔在模板上画好主筋分布间距,然后按画好的间距, 先摆受力 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绑扎用顺扣,相交点全部绑扎,双 层钢筋加马凳, 确保上部钢筋位置, 马凳直径与板上负筋相同, 间距 800mm,做法详见“5.2.3 条 形承台拉梁及地下室底板施工 ”。绑扎负弯矩钢筋,每个扣均要绑扎, 最后在主筋下垫砂浆垫块。

安阳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二期扩建工程桩基施工方案工艺流程:画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剪力墙、梯井、框架柱等用拼装 70 系列钢框竹胶合板模板,门窗洞口用钢木混合模板,现 浇楼板采用高强度覆塑竹胶合板, 利用碗扣式模板快拆支撑体系,框架梁采用 55 系列普通钢模 板。

模板配置 1.5 层,碗扣架横杆配置 1.5 层,立杆配置 2.5 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