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特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88页).doc

[湖北]特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88页).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9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湖北]特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88页).doc

①、山谷底至主塔承台处的高差达到了500米左右,地形陡峻,植被茂密,交通闭塞;

②、与以往悬索桥施工方案有很大的区别;

③、先导索施工若按常规施工,破坏植被,涉及到环保的问题。

①、该桥址处的风特性及风速资料不详,无法确定猫道在施工过程中受到风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

②、猫道中跨长达900米,由于空缆垂度较高室内外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word版可下载.docx,猫道设计垂度较高;

③、猫道在架设施工中,工序比较多;

④、钢丝绳的弹性模量是为非线形的,在架设过程中,不容易达到理想线形;

⑤、猫道承重绳垂度的调整需用专门的张拉设备及调节拉杆。

①、钢桁架加劲梁重达91.6吨,居目前国内之最;

②、由于地形地貌及交通条件的原因,只能采用缆索吊吊装加劲梁,而缆索吊的跨中长度达到了900米,在国内外是较为少见的;

③、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钢桁架只能在工厂制作散件,须在工地现场设置大的工作平台来满足现场拼装施工的需要,同时工作平台要按照空间线型进行布置;

④、桁架加劲梁吊装完成后就要进行连接,钢桁架梁需要精确的计算确定其空间位置;

⑤、整个加劲梁架设都在高空作业,施工难度大危险性较大。

2.4、主要施工工序的施工要点

主要分项工序的施工要点应从四渡河特大桥的工程特点、桥址处的地形地貌及工期要求方面来考虑。

主塔基桩:采用人工挖孔,护壁采用厚度为15cm的C30砼。

主塔承台:采用人工爆破及机械进行开挖,在承台基坑开挖即将到位时,采用人工进行开挖修整,每个承台分三层浇注完成,按大体积砼进行,采取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主塔:采用爬架模板施工工艺,每个主塔各布置一台JL150塔吊及一台电梯,同时每15米设置一道水平支撑,三道横梁采用支架法与塔柱异步进行施工。

锚碇施工:恩施岸锚碇基坑开挖时,采取措施加强边坡防护及截水排水系统;宜昌岸锚碇开凿隧洞时,应尽量减少围岩的扰动,采用小药量爆破,在接近开挖线0.3米的围岩采用人工开挖,并应保证孔壁的粗糙度,及时喷射C30挂网砼支护,封闭新鲜围岩。

锚碇砼施工时,严格控制砼的入模温度,浇注按照平面分区竖向分层平行对称浇注的原则进行(隧道锚采用分层进行浇注)。在施工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大体积砼温控的研究。安装索股预应力体系,采取必要的测量手段保证预应力体系安装的准确性。

先导索施工:我部将采用远程火箭抛绳器方案,将1500米的φ10的高强度软质绳拉到西塔底,然后通过火箭抛绳器将绳子牵引到对岸。

猫道施工:四渡河特大桥猫道设计采用三跨分离式,宽3.6m,由6×φ65钢丝绳支承,向桥轴线外侧偏30㎝。中跨猫道承重索采用托架法架设,边跨采用直接牵拉就位法架设,锚固点分别布置在主塔塔顶及散索鞍支墩上。

主缆:采用往复式牵引系统进行架设,架设方向由西向东进行,牵引系统布置在主缆外侧1.0米,主缆紧缆采用ZJ618紧缆机进行,缠丝采用SBCW560缠丝机进行。

索夹、吊索安装:采用天线滑车进行安装,中跨天线直接锚固在塔顶门架上,边跨天线滑车锚固在塔顶门架及散索鞍门架上,索夹、吊索通过塔吊吊装到塔顶工作平台上,通过天线滑车运输到安装位置进行安装。

加劲梁架设:加劲梁的各种构件在工厂内制作好,然后运输到工地现场进行拼装。加劲梁吊装采用缆索吊,缆索吊上下游各一组,布置在猫道的外侧,承重索为8×φ65的钢丝绳,可以锚固在散索鞍基础上。

桥面板施工:桥道板在预制场集中预制,并于铺设前6个月提前预制完工,以便消除收缩徐变的影响。桥面板安装首先用吊车沿桥轴线主塔向跨中方向铺设出运输通道的位置;待通道在车道铺设完成后,再从跨中向边满铺桥面板。在桥道板铺设过程中,始终要保证两岸对称进行。

T梁施工:采用集中预制,架桥机安装的方法。

墩身:采用翻模进行施工,模板、钢筋用塔吊进行安装,塔吊布置在中间的引桥墩处,一台JL150塔吊控制3个引桥4、5、6号墩身的施工,3号吨由主塔塔吊控制施工。

2.5、各种材料、机械设备的进场

先期使用的机械设备,采用陆路进入施工现场,其后施工中需用的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可通过水运的方法进入巴东港口,再由巴东港口通过汽车将设备运输进入施工现场,或由宜昌沿318国道运输进入施工现场。

大宗材料均是招标采购。对于批量材料采用招标采购。对特殊规格具有垄断经营性质的材料,采用定量定点定购。

各种材料的进场办法由供货商或生产厂家根据经济性选择公路或水运(到宜昌或巴东港口后通过汽车进行转运)将材料运输进入现场。

三、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分工

3.1、项目组织机构设置

成立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四渡河特大桥项目经理部,下设“七部一室”共八个职能部门,分别为:技术部、质检部、物资部、机械部、合约部、财务部、生产安全部及经理部办公室,其中技术部、质检部下设测量组、试验室。项目经理部共配备管理人员约60人。

图1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施工作业层拟成立两个工区,分成7个作业队、2个砼拌和站。主缆、钢桁梁、索鞍、索夹等专用产品的加工,我部选用具有实力和类似施工经验的合作伙伴,同时我部也派驻厂质量员,负责对厂家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督及进度监督。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

项目经理王崇旭:负责本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对本项目的经营等管理工作负责;

项目总工王嗣江:负责本项目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对本项目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负责;

项目副经理王宗仁:负责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对本项目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负责;

项目副经理谢马贤:负责本项目的机械、物资的管理工作;

项目副经理魏 磊:负责本项目的合同、经营的管理;

项目财务总监李鸿文:负责本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

经理办公室主任颜军:负责本项目的日常用品、办公用品、车辆使用及与外部的协调的工作;

技术部主任孙艳玲:负责本项目所用内业、施工组织编制的工作;

质量部主任孙玉中:负责本项目所有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

测量组负责人黄小鹏:负责本项目所有的测量内业、外业的管理工作;

试验室负责人李勇:负责本项目所有试验室的管理工作;

合约部、生产安全部、物资机械部均由主管副经理担任负责人,管理该部门的日常工作。

3.3、施工作业队的施工任务

⑴宜昌锚碇作业队:主要负责宜昌岸锚碇的开挖支护、定位钢支架的安装及大体积砼的浇注;配备作业人员120人。

⑵宜昌岸主塔作业队:主要负责宜昌岸主塔基桩、承台、塔柱及主塔上、下横梁的施工,还有宜昌岸0#桥台;配备作业人员70人。

⑶宜昌岸砼拌和站:主要负责宜昌岸拌和楼的维修保养和宜昌岸砼的生产供应;配备作业人员20人。

⑷恩施岸主塔作业队:主要负责恩施岸主塔基桩、承台、塔柱及主塔上中下横梁的施工,配备作业人员60人。

⑸恩施岸锚碇作业队:主要负责恩施岸锚碇的开挖支护、定位钢支架的安装及大体积砼的浇注;配备作业人员80人。

⑹恩施岸砼拌和站:主要负责恩施岸拌和楼的维修保养和恩施岸砼的生产供应;配备作业人员20人。

⑺引桥作业队:主要负责恩施岸引桥桥台、墩身、T梁预制与架设、主桥桥面板预制及全桥桥面系等项目的施工;配备作业人员55人。

⑻主桥上部结构作业队:主要负责加劲梁拼装平台的架设、加劲梁的组拼工作、主索鞍、散索鞍的安装、猫道的架设调整、索盘转运、索股架设、紧缆缠丝、索夹吊索安装、加劲梁安装主索鞍顶推、纵横梁及桥面板的安装等;配备作业人员85人。

⑼路基作业队:负责引道石方的开挖、防护等工程;配备作业人员30人。作业队的负责人。

⑽钢构件加工作业队:负责全桥钢构件的加工;配备作业人员50人。

主缆索股、吊索、索鞍、索夹、加劲桁架梁等专用产品的加工及主缆、钢箱梁的防护,我公司已与合作伙伴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书。

3.4、劳动人进场计划表

根据总体施工计划的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安排及需要的人力资源计划,劳动力需要最多的在下部结构施工阶段,劳动力需要最多的月份是2004年12月份,共需要劳动力575人,上部结构需要的劳动力比较少,具体劳动力进场计划见图2。

图2 劳动力进场计划图

4.1、总体施工计划编制依据

四渡河是该路线上工期控制的主要工程之一,我部按照业主对工期的要求,结合公司现有的资源进行总体安排(详见施工进度横道图),本标段实施性总体施工计划的编制依据有:

⑴投标文件要求的总工期:34个月。

⑵现阶段接收的设计文件资料。

⑶开工日期:2004年6月30日,完工日期为2007年4月30日。

4.2、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

四渡河特大桥主要分项工程有恩施岸重力式锚碇、宜昌岸隧道式锚碇、主塔工程、缆索工程、加劲梁工程、引桥工程等。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计划详见总体施工计划横道图。

五、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由于本桥基桩所处的地质条件较好,均为弱、微风化微晶灰岩层,孔深约为10~31米,满足挖孔桩施工的要求,同时由于交通不方便,钻机进场比较困难,也不利于工作面的开展,为了加快本桥工程进度的要求,主塔基础拟采用挖孔成桩施工工艺。

挖孔桩的技术要点:⑴平整场地,清除坡面危石浮土及设置排水、截水沟,搭设雨棚及铺筑便道;⑵采用厚为15cm的C30砼护壁,必要时可加入少量φ8钢筋加强;⑶开挖方法:架设三脚架,用10kN~20kN慢速卷杨机提升,边开挖,边护壁;⑷技术要求:桩位误差不得大于50mm;倾度不超过1%;⑸孔内爆破严格控制用药量,以松动为主;⑹在距桩底50cm,只能使用人工开挖;⑺基底岩芯进行取样检验。

基桩开挖到位后,经过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后下放钢筋笼,钢筋笼按设计要求安放检测管。砼采用一次性浇筑完成,浇筑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系梁基坑开挖采取机械与人工相结合开挖的方法。注意基坑开挖放坡和支护。在开挖之前,放样出基坑的开挖线并修建排水沟及截水沟。基坑开挖中,由于裂隙水的存在,应设置集水坑进行排水。开挖到位后,进行基底检验及处理。

钢筋由钢筋棚制作成半成品,通过平板车运输至墩位后,现场绑扎成型。

引桥系梁砼采用一次性浇筑,做好养生工作。待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立即进行基坑回填。

5.1.3墩柱、台身施工

基础施工完毕后,对所在墩身位置处凿毛,准备进行墩柱、台身施工。引桥桥墩采用翻模法施工,墩身模板采用两个半圆大块钢模板,模板表面涂抹专用脱模剂,保证墩身表面砼的光滑、平整,砼每次浇筑的高度根据现场墩高和横梁的位置确定,钢筋、模板提升采用塔吊。

本桥桥台为U型重力式桥台,桥台采用组合钢模板,分层进行浇注。台后填土采用透水性材料,公路工程的质量通病(桥头跳车)能否克服,关键就要看能否处理好桥涵背回填质量,因此,抓好台背回填至关重要,将采用下列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

①、认真落实做好回填前基坑内的稀泥及其杂物的清理工作,并做好回填材料的选料、备料工作。

②、严格控制回填施工层厚不超过20cm和分层对称回填,以及回填料的含水量。

③、积极采用轻小型压路机或冲击夯进行夯实,确保压实度达到95%以上。

④、埋置式桥台桩基采用先填后挖或者先填后挖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5.1.4 T梁预制与架设

预制场的布置是T梁预制中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主要考虑的因素有:①、离拌和楼的位置最近,避免原材料第二次转运;②、T梁从预制场至安装地点的位置最为方便;③、预制及架设能够满足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经过各方面的考虑:T梁预制场布置在重力式锚碇后方的引道路基上,提前进行预制,待锚碇施工完毕后即可进行架设施工。

T梁预制的施工要点:①、砼采用集中拌和,由砼罐车输送;②、模板主要控制平整度、光滑度及模板的错台位置;③、在肋板钢筋绑扎及预应力波纹管安装完毕后,安装模板,再绑扎顶板钢筋;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配合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对砼振捣方式;⑤、砼采用斜层浇注方法,以第一个横隔板处作为合拢位置;⑥、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法进行;⑦、压浆之前要用环氧水泥将锚具与夹片之间的裂隙进行封闭,水泥浆体要加入膨胀剂;⑧、在T梁吊离台座之前,要将横向支座中心线标识在梁体上。

T梁架设时的安装步骤如下:

⑴在桥头平整场地上铺设轨道至桥台,在两边轨道上拼装架桥机GB501122013标准下载,待架桥机拼装达到设计要求后,将架桥机推移至安装孔。推移时天车应置于导梁后端,以增加后端平衡质量。

⑵将预制梁运至架桥机安装位置,前天车起吊T梁向前移动,此时轨道上的平车与前天车的移动速度相一致,到适合后天车的吊装位置,起吊T梁后端,前后天车同时移动将T梁运输至纵向安装位置。

⑷待第一跨的预制梁全部安装就位后,将导梁平车改为纵向移动,并将行梁小平车退移到后端。再稍后移架桥机拆除前支架与墩顶联结设备,把前支架挂在鼻梁上,重复前述工序进行下一跨施工。

①在支座垫石、橡胶支座上划出十字线,在T梁预制完毕后,在支座位置要划出纵向、横向线,并延伸到梁体上。

②T梁安装的关键是运输、起吊过程中保持慢速均匀行走、起落,支座垫石位置和标高准确,橡胶支座安装正确,以及相邻T梁横隔板位置对正。

③将梁吊离支承面约10厘米后暂停,对各主要受力部位的情况作细致检查,确认受力良好,方可继续起吊。

④T梁就位后要做到支座垫石、支座及T梁支座位置的延伸线要三体重合。

⑤当相邻两片梁架好后钢筋闪光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时将相邻T梁横隔板钢筋(钢板)焊在一起使梁联成整体。

⑥当整孔T梁架设完毕并连接成整体后,才能将架桥机向前移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