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产业园项目高支模施工方案.docx

高端制造产业园项目高支模施工方案.docx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4.8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端制造产业园项目高支模施工方案.docx

4.3.3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方法

1、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放线,确定立杆的位置进行排杆定位。架子班组应按照本脚手架平面图进行排杆。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

2、垫板铺设:本方案采用木跳板,跳板尺寸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的木垫板CJT341-2010标准下载,两端宜各设直径不小于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垫板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1 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

3、在搭设首层脚手架的拉节点未安装之前,为保证搭设脚手架过程中的安全,须每6跨设临时抛撑。

4、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接头连接,立杆与纵向水平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位置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5、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块,并且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部脚手板上皮不大于200mm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立杆上。

6、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7、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

8、开始搭设立杆时,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9、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要求如下:

(1)当采用对接时,对接扣件应该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不同步或不同跨两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2)当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1)为保证架体稳定性,本工程外立面剪刀撑连续布置;在架内转角处及每隔6跨沿垂直方向连续之字形斜支撑,拐角处双向增设横向斜撑。

(2)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3)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

(4)水平剪刀撑设三道。

4.3.3.1模板制作与安装

1.1模板的现场制作与加工

1、梁、柱帽的底模、侧模按设计断面进行加工制作,按侧模包底模、顶板模压侧模的方式拼装,顶板与梁四边阴角模板采用背1根40×70木方的做法,现场切割的覆膜木胶合板。

2、所有木方在使用前,要进行双面(50mm宽)刨平、刨光,保证尺寸一致。模板面板加工前,先锯去破损的边角,弹线加工,要保证截面尺寸,加工好的模板,在它的截断面处用酚醛树脂封闭。

3、梁、柱帽模板设置清扫口,清扫口预留位置位于柱帽中侧模上,清扫口尺寸:200mm×200mm。

1.2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弹线→搭设满堂脚手架→铺楼板及梁底模→绑扎梁板钢筋→校正标高→预检→浇筑梁板混凝土→混凝土养护

1、模板安装前对模板和配件进行挑选、检测,不合格者剔除。

2、模板定位前,先复查柱中心是否准确,无误后可利用弹在柱侧面的中轴线作为定位控制线,标高按弹在柱上的标高线进行控制。

3、在混凝土柱上抄好标高后,根据楼板厚、模板厚、木方厚调整好搁放木方的水平钢管,然后铺模板。

4、严格控制梁板模板的起拱率,支模时观众厅跨中起拱高度为30mm;共享庭院跨中起拱高度为20mm。

5、模板安装按侧模包底模、顶板模压侧模。

6、柱帽侧模分段安装时,接口处应连接牢固,防止造成错槎、高低不平。

7、模板接缝要求加工严密,表面错缝平整。模板对接缝加设5mm厚自粘海棉条。

8、梁柱的轴线位置、截面尺寸、平整度、垂直度通过自检、互检、交接检严格检查,确认无误后,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本次支模体系的高宽比≤3,满足规范要求。高度大于6米的支模区域宜与浇筑好的柱抱箍处理,再施工梁、板结构混凝土。架体高度大于8米时,顶层步距减为700,本次搭设高度最高为5.0米,故上部的两个步距为1000mm,满足安全要求。

4.3.6模板支撑体系拆除方法

4.3.6.1拆除工艺要求

1、拆模的时间在砼强度达到100%后,方可进行拆除且应符合以下要求。

2、侧模、柱模拆除时的砼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3、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4、拆除模板前,由木工工长填写好模板拆除申请,项目主管工程师审核后,并附上试块强度报告递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拆除.

5、梁底、楼板模板拆除时应根据试块强度,同时参考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在达到规定强度要求后才可以进行模板拆除工作。因部分高支架直接支撑在负一层顶板上,故在高支架模板支撑架施工完毕至拆除高支撑架前,严禁拆除负一层的模板支撑,即先拆支模区域的支撑架再拆除负一层的支撑架。

6、在拆除时,不得中途换人,如果必须换人,必须做好移交工作,。每天收工前,对未拆除的部分应及时加固处理。

7、严禁夜间进行拆架施工。

4.3.6.2高支撑模板拆除的工序要求:

1、拆除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由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拆除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应整理好及时运走,做到工完场地清。为了便于管理,利于前道工序为后工序创造条件,混凝土模板一经拆除,立即做好现场清理和成品保护工作。

2、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砼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并报项目部及监理,待出方案处理后,再拆除模板。

3、模板要加强保护,拆除后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下后,即清理干净,按规格分类放整齐,以利再用。

4.3.6.3支模拆除安全要求

1、本工程使用的钢管架,在材料运输时,不得随意乱丢,以免伤人。

2、凡超过2m以上的操作部位,必须搭设操作平台,不得违章临边、临空施工。

3、上班时必须戴好安全帽、穿防滑胶底鞋,严禁酒后上班。

4、搭设满堂架时,必须随工作面的展开上紧钢管扣件,防止不知情人员发生意外。

5、禁止垂直交叉作业,特殊要求必须上下同时作业时,要做好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后进行。

6、拆模时,必须设警戒标志,必要时派专人看守,禁止他人入内。

7、拆模时,禁止将模板大块撬下,以免发生意外。

8、模板拆除后,在及时归堆清理的同时要避免出现朝天钉。

1、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如果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采取撑拉固定措施与建筑结构拉结。

3、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2)脚手架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 6 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 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3)当架体搭设至有连墙件的主节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4、控制架体上的施工荷载,不得在架体上堆放杂物、施工材料等。搭设过程中严禁超负荷堆放钢筋、机械设备及其它材料,防止物体坠落及支撑系统局部坍塌。

5、模架施工部位人员上下、水平通道与操作平台情况:由于主体结构已经施工完毕,每层的层高在4.5米左右,人员可以首层地面进入施工区域,无需设置以上平台。

需做好四周水平、临边的防护措施、用电防火措施,确保满足相关安全规范与现场环境要求。

4.4.1模板支撑体系主要材料进场质量检查

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模板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

2、外观质量检查标准(检查方法:观察目测)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

公称幅面内不得有板边缺损。

每平方米单板脱胶≤0.001m2。

每平方米污染面积≤0.005m2。

每400mm2最大凹陷深度≤1mm,且≤1个。

厚度检查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处,长短边分别测3点、1点,取8点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

长、宽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

对角线差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

翘曲度检查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距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四周缝边漆涂刷必须均匀、牢固、无漏检。

进场木方、扣件式支撑架必须符合相应质量标准。

4.4.2支模支撑系统检查要求

4.5.2.1 主控项目

4.5.2.1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支架不拆除。立杆下应铺设垫板。

4.5.2.1.2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4.5.2.2 一般项目

4.5.2.2.1模板接缝不应漏浆,可以使用贴胶带纸或封水泥砂浆。在浇筑砼前,应浇水湿润模板,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4.5.2.2.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4.5.2.2.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5.2.3 实测允许偏差项目

4.5.2.3.2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mm;插筋中心线位置5mm;插筋外露长度+10 mm;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mm;预留洞尺寸+10mm。

4.4.3支模支撑系统整体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验收

4.5.3.1支撑体系整体稳定性的控制

1)按支撑体系的设计要求搭设立杆、扫地杆、纵(横)向水平杆。

2)按规定设置剪刀撑,剪刀撑的每根斜杆必须有4个与支撑架基本构件相连的固定点。

3)支撑体系周边交圈设置,并在架体内部设纵、横向的剪刀撑,在架体底部、中间和顶部设3道水平剪刀撑。

4.5.3.2支撑架整体稳定性检查要求

1)支撑体系使用前,必须进行整体稳定性的检查验收,并做验收记录。

2)检查支撑体系是否按方案要求搭设扫地杆、立杆、纵(横)向水平杆。

3)检查是否按规定设置剪刀撑。

4)检查支撑体系是否周边交圈设置剪刀撑。

5)检查支撑体系是否与框架柱抱柱拉接。

6)检查支撑体系的扣件是否有松动、是否扭紧。

7)检查支撑体系的立杆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立杆垂直度不得超过±30mm)。

8)检查时按照方案,共享庭院支模区域立杆间距不得超过800mm;观众厅支模区域立杆间距不得超过660mm。

4.5.3.3架体验收标准

1)、支模部位的验收:

支模部位先由劳务公司技术负责人组织班组进行班组内部验收,然后报总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由总包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工程师与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等人员共同对支模支撑体系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架体验收人员:

技术负责人:负责方案落实

质量员:负责支撑体系立杆、水平杆的检查、落实

施工员:负责剪刀撑、斜撑、拉结点等构造检查、落实并负责扣件的拧紧力矩及扣件的位置检查、落实

技术溯源:负责轴线、标高等检查、落实

施工员、安全员:负责模板工程的检查项目的检查、落实

支撑架搭设的要求、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模板高支撑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安全可靠性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验收流程如图所示。

支模支撑体系验收内容及流程图

表A.1高大模板支架安全要点检查表,

表A.2高大模板支架、高大作业平台支架整架验收记录表,

表A.3扣件拧紧抽样检查表。

高大模板支架安全要点检查表

注:高大模板是指达到或超过以下指标的作业平台:高度8m,或结构跨度18m,或经荷载组合后的施工面荷载15Kn/㎡,或经荷载组合后的施工线荷载20Kn/m

4.4.4模板检查、验收标准

1、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受能力,加设支架时上、下支架的立杆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3、模板接缝不能漏浆;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浇水湿润,模板内不得有积水。

4、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5、浇筑混凝土前北苑再生水厂工程仓库及机修间施工方案,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6、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见下表。

5.1.1安全组织机构

小组成员:项目部其他成员

5.1.2安全保证体系

5.1.3相应人员安全职责

5.2.1安全保证措施

DB44T 1661-2021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规程.pdf5.2.1.1安全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