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带钢板桩验算) .docx4.1.1基坑开挖技术参数
2)基坑开挖深度为6.56m。
4)机械挖土时,坑底应保留100mm厚土层用人工挖除整平,防止坑底土扰动。
4.1.2降水设计技术参数
建筑场地浅层地下水属孔隙潜水类型,主要位于层1~层5中。补偿来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以及区域水系。水位水量跟季节和人类活动有关,水量较丰富。勘探期间测得场地内平均初见地下水位标高为2.78m(平均埋深为0.66m), 平均稳定地下水位标高为2.90m(平均埋深为0.54m)。根据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水文地质资料,近几年场地内最高地下水位标高约为3.00m【京】PT-881: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规范.pdf,最低地下水位标高约为0.80m,本工程地下水水位年平均变化幅度约2.20m。
污 水 管 道 工 艺 流 程 图
钢 板 桩 工 艺 流 程 图
4.3.1基坑开挖施工
本基坑采用纵向分段降水、分段开挖,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基 坑 开 挖 断 面 图
⑴、选用2台履带反铲挖掘机(1m3)接力作业,将土方堆至污水管道基坑西侧。开挖过程需注意:堆土坡脚距槽边不小于5m;堆土高度不应超过1.5m;土方距基坑5m外堆置,以便回填利用。堆土部位不得切断或堵塞排水明沟,确保排水畅通。
⑵、基坑第一次开挖从原地面挖深2.6m左右,第二次挖至设计标高上留10cm采用人工清槽,防止扰动槽底原状土。第一、二次层设宽不小于2m的二级台阶。
⑶、基坑上层吹填土按1:1放坡;下层粉砂土沟槽两侧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边挖边退,基坑底基础两侧考虑1m的工作面。
⑷、土方开挖遵循先深后浅的施工程序,自上而下分层进行,边挖边检查槽底宽度,宽度不足时及时修整。
⑸、挖土操作人员须听从施工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严禁土方超挖。
⑹、机械挖土标高高于设计标高10cm左右。
⑺、开挖施工中,施工员、质检员、测量人员跟班作业,密切配合监控、指挥,挖掘中注意对基坑周边的保护。
⑻、挖土接近基坑底时,专职测量人员用水准仪将水准标高引测至基坑底,随挖机逐步向前推进,每5~10m测设一标高控制点
本深基坑采用二级坡的自然放坡的形式,上层土层按1:1放坡,由于下层土地下水充足,土层比较复杂自然放坡不能满足基坑的安全稳定性,所以下层土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悬臂)直槽开挖。钢板桩两侧设置3米宽的二级台阶。
⑴、防止雨水冲刷边坡措施
为防止雨水冲刷边坡,在槽顶距槽口1.5m处设置排水边沟(见基坑开挖断面示意图),基槽开挖完成后将槽顶地面修整成2%横坡坡向排水边沟,边沟全断面摊铺一层不透水土工布,防止渗漏引起边坡坍塌。
①、为保护开挖好的基槽不受雨水浸泡,在护坡底角设20cm×20cm排水盲沟,沟内填筑10cm厚砂石,井位处埋设一根d400pvc短管作集水井,井底比沟底深50cm,并配置水泵,将水抽至基坑外。
②、及时浇筑砼垫层让槽底尽快稳定。
本工程污水管道土方堆于基坑西侧,距基坑坡顶>10m。
基 坑 土 方 及 弃 土 断 面 图
4.3.2 井点降水的施工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揭示的拟建场地土体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同类工程施工经验,通过多方案比较对比与本地降水实例调查,选择采用深井降水与轻型井点相结合的方法。深井具有排水量大、降水深、不受土质限制等特点,适应地下水位丰富、基坑深的工程地下降水;轻型井点可以快速江堤钢板桩内侧土层中的地下水,确保干槽施工。
降 水 断 面 布 置 图
①、材料、机械:无砂混凝土管、2*2细目网片、粗砂、潜水钻机、泥浆车、泥浆泵、清水泵、潜水泵等。
②、现场条件:现场三通一平已经完成、地质勘测资料齐全,根据地下水位埋深、土层分布、基坑放坡系数确定井管位置、数量和降水深度;
①、定位 根据设计的井位及现场实际情况,准确定出各井位置,并做好标记。
③、安装 井管滤水管应设置在含水层内,并在井管与孔壁间加填砂石滤料;安装水泵前,用压缩空气洗井法清洗管井,冲除尘渣,直至井管内排出的水由浑变清,达到正常出水量为止;安装水泵后,对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统作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合格后进行试抽水,满足要求后转入正常工作;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作好详细记录。
④、停泵时间 须待闭水试验合格、基坑回填至地下水位以上后才可开始拆除井管降水设备。
⑤、管井回填 管井在停泵后及时采用中粗砂进行回填,回填至路基处理层以下1m时,在含水饱和状态下待其自然稳定3~5天后再采用C10砼填筑至路基处理层底标高。
3、轻型井点降水系统施工
雨期施工时沟槽四周应围好土堤,防止雨水进入沟槽,同时电机采取防雨措施。井点系统的拆除工作应放在管道闭水合格回填至地下水位以上后进行。
井点降水时,为保证基槽不发生流砂,稳定槽底及边坡,防止滑坡坍方,确保管道干槽施工,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1)、在进行技术交底时,要有针对性的讲明降水重要性,施工注意事项和排水降水要求。
(2)、为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连续稳定的抽水,要自己配备好柴油发电机组和备用井泵。
(3)、掌握好降水运行时间的有效控 :每段井点运行时间从沟槽开挖前2天开始运行,至管道回填土施工至地下水位50cm以上时停止。
⑴、抽降:连续抽水,不应中途间断,需要维修更换水泵时,应逐一进行。开始抽降时要间隔地逐一启动水泵。抽水开始后,应逐一检查排水管道是否畅通,有无渗漏现象,如接头处或排水管渗漏应返工或维修。当集水井出水含砂量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含砂量仍然较大,应重新洗井。
⑵、在抽水过程中,必须经常对四周环境进行观测,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有关单位进行协商,共同及时解决。
4.3.3拉森钢板桩的施工
采用9m长Ⅳ号拉森钢板桩支护明挖施工。两侧设置防护栏杆,人行梯道仅供施工人员进出基坑。
2、基坑开挖及降水要求
(1)现状原地面标高3.3m;
3、拉森钢板桩开挖设计
选用日本拉森IV型止水钢板桩,力学性能及技术指标如下:
清除现状水池内的淤泥等杂物后,沟槽两侧进行钢板桩打设,单侧使用轻型井点降水。降水达到要求后明挖,挖至设计标高上留10cm采用人工开挖整修平整,以防扰动基底原状土。基坑开挖下口两侧留100cm做工作面,开挖上口边线外侧2m作为施工作业面,距坑边2m处设钢管护栏围挡,断面布置如下图。
轻 型 井 点 布 置 示 意 图
土方开挖以机械挖土为主、人工配合进行分级开挖。
沟槽所有挖出的土方均全部外运,不在边坡上增加土方荷载,以利于基坑边坡稳定性及施工作业面安全要求。
若在开挖过程中,发现与地质勘探报告不一致或不良地质情况,及时与设计、勘探单位联系,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挖土至坑底时,及时通知监理及设计、勘探单位验槽。
4.3.4防护栏杆施工
防护栏杆采用φ48壁厚3.0mm的钢管组装而成。栏杆立柱采用钢管立柱,每3米设置1根,埋深0.5米,露地面高度为1.2米。防护栏杆设置在坡顶外侧1米处。栏杆设置上、下两道横杆,上杆离基准面1.2m,下杆离基准面0.7m。
4.3.5管道吊装施工
本工程管道吊装采用钢丝绳绳索兜底平吊法由汽车吊进行。
(1)25吨汽车吊最大起重吨计算
T最大=25*3/15*0.75=3.75T>1.6T, 因此,选用25T吊车能完成本工程吊装作业。
D600钢筋砼管单件重1.6T,折合16KN,则每根钢丝绳受力为8KN。
查《一般用途钢丝绳吊索和技术条件》GB/T16762钢丝绳安全荷载由下式计算:
式中ɑ为钢丝绳破断拉力换算系数,取0.85
K为钢丝绳安全系数,取值6.5
Pg为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
则 Pg= S×K/ɑ
=8×6.5/0.85
=61.2(KN)
根据《一般用途钢丝绳吊索和技术条件》GB/T16762,钢丝绳工作极限荷载: WLL=F0Ke/KmKu
式中 WLL——钢丝绳工作极限荷载(t)
F0——钢丝绳破断拉力(KN)
Ke——接头形式效能近似系数,本工程采用插编接头,取0.7;
Km——破断拉力换算系数,取10;
Ku——使用系数,取5;
则 WLL=61.2*0.7/5*10=0.85t
钢丝绳使用一定时间后,就会产生断丝、腐蚀和磨损现象,其承载能力减低。一般规定钢丝绳在一个节距内断丝的数量超过表4的数字时就应当报废,以免造成事故。
钢丝绳报废标准(一个节距内的断丝数) 表1
当钢丝绳表面锈蚀或磨损使钢丝绳直径显著减少时应将表4报废标准按表5折减并按折减后的断丝数报废。
钢丝绳锈蚀或磨损时报废标准的折减系数 表2
断丝数没有超过报废标准,但表面有磨损、腐蚀的旧钢丝绳,可按表6的规定使用。
钢丝绳合用程度判断 表3
⑴、所有起重吊装的指挥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应与操作人员密切配合,执行规定的指挥信号。操作人员应按照指挥人员的信号进行作业,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
⑵、当操作室远离地面的起重机,在 正常指挥发生困难时,地面及作业层(高空)的指挥人员均应用对讲机等有效的通讯联络进行指挥。
⑶、在有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等恶劣天气时,停止起重吊装作业。待过后作业时,先进行试吊,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再进行作业。
⑷、起重机的变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以及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要求完好无损、灵敏可靠,不随意调整或拆除。严禁利用限制器和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
⑸、操作人员进行起重机回转、变幅、行走和吊钩升降等动作前,应发出音响信号示意。
⑹、起重作业时,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重物吊运时,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严禁用起重机载运人员。
⑺、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的起重性能作业,不得超载。
⑻、在吊装作业时,注意不得靠近空输电线路作业。起重机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下表的规定。
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
⑼、在使用汽车式起重机作业时,其行驶和工作场地应保持平坦坚实,并与沟渠、基坑保持安全距离。作业前,须全部伸出支腿,并在撑脚板下垫方木,调整机体使回转支承面的倾斜度在无载荷时不大于1/1000。起吊作业时,汽车驾驶室内不得有人,重物不得超越驾驶室上方,且不得在车的前方起吊。
⑽、作业中如果发现起重机倾斜、支腿不稳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使重物下落在安全的地方,下降中严禁制动。
⑾、作业后,应将起重臂全部缩回放在支架上,再收回支腿。吊钩应用专用钢丝绳持牢;应将车加尾部两撑杆分别撑在尾部下方的支座内,并用螺母固定;应将阻止机身旋转的销式制动器插入销孔,并将取力器操纵手柄放在脱开位置,最好锁住起重机操纵室门。
4.4.1基坑施工质量自控体系
4.4.2质量管理小组
为基坑施工工程的施工安全,控制基坑围护、开挖与支护的质量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任副组长,成员由安全员、质量员、资料员、材料员、施工员等组成。
成 员:殷芹、王青松、顾利珍、王琪
质量管理小组的工作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具体的工作安排。项目部安质室、技术室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建立健全制定相应的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对本标段的工程项目进行定期、专向和不定期的质量检查。同时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质量检查活动。
4.4.3 基坑开挖控制要点及验收标准
1、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3、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5、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cm,然后再开挖。
6、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4.4.4基坑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1、土方开挖前,地下水位降至开挖基坑底0.5m。
2、根据时空效应,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土方,及时浇筑垫层使基坑底土方稳定。
3、挖土严格控制标高,严禁超挖。
4、做好明排水措施,防止积水影响施工。
5、施工中保护好井点设备,保证抽水的正常进行。
6、各种机修工24小时驻现场,保证挖土连续性。
7、监测工作严密进行,指导挖土的流程和进度。
5.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1.1 安全保障小组成员配备
LY/T 2882-2017 饰面模压纤维板组 长:周海波(15950030527)
副组长:葛建(13083568613)
组 员:殷芹(13083560638)
王青松(15651329680)
某大学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王琪(15050645602)
火警:119 公安:110 医疗:120 交通: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