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肋钢筋砼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带肋钢筋砼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916.1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带肋钢筋砼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原材级别、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必须符合《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钢筋砼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的规定。

(二)工艺检验:钢筋套筒挤压连接作业开始前,必须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挤压连接的各种规格钢筋)进行挤压连接工艺检验。

大厦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艺检验要符合下列要求:

1、各种规格的钢筋接头分别取三个接头作单向拉伸试验;

2、在三个接头的母材上分别取一根母材进行抗拉强度试验(注意:母材与接头必须对应):

3、三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l07中的强度要求;对于A级接头,试件抗拉强度尚应≥O.9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

(三)现场检验:包括外观质量检查和单向拉伸试验。

1、外观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压痕道数应符合型式检验确定的道数,压痕处的套筒外径应符合型式检验确定的外径范围,接头处弯折小于1:14(40),挤压后的套筒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缝。

接头外观检查数量应不少于验收批接头数量的10%。

2、挤压接头的单向拉伸试验按验收批进行:

500个同等级、同规格接头为一批,且同批接头分布不多于三个楼层。每批接头,均按设计要求的接头性能等级,在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单向拉伸试验。

钢筋下料、作定位标记挤压检查

1、清除钢筋端头的锈污、泥沙等杂物;钢筋端头呈马蹄形,有飞边、弯折或纵肋尺寸超大者,应先矫正或砂轮修磨。

2、在钢筋端头作定位标记和检查标记。用红色油漆划3毫米宽的线作标记。定位标记的位置为套筒长度的一半减去5毫米,检查标记与定位标记间距3O毫米。

3、挤压操作时采用的挤压力,压痕处外径或挤压后的套筒长度、挤压道次均应符合型式检验确定的技术参数。

4、按钢筋定位标记将钢筋插入套筒。压钳就位时,应对准套筒压痕定位标志线并垂直于被压钢筋的横肋。挤压应从套筒中央逐道向端部进行。每次施压时要严格控制压力。认真检查压痕深度、深度不够的要补压,超深的要切除接头重新连接。

5、为加快施工进度,先在地面上挤压一端套筒,再在施工作业区按工艺要求挤压另一端。

6、要注意钢筋插入套筒的长度,检查定位标记线,防止压空。

注意套筒内不得有沙子等杂物。

交底提要:钢筋电渣压力焊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

1、电渣压力焊的作业人员应进行内部培训,经考核合格者,发企业内部上岗证。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电渣压力焊钢筋在竖向或倾斜度在4:1范围内应用。

3、电压表、时间显示器应齐全,焊剂筒的直径应与所焊钢筋的直径相适应。

4、焊接前,每一个作业人员应对其在工程中准备进行电渣压力焊的钢筋各做3个模拟试件,经拉伸试验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班前焊可参考下表焊接参数

钢筋的级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有材质证明及复试报告。

主要工器具有:焊接电源、控制箱、焊接机头等。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l8规定:

(一)焊接生产中,焊工应对焊接接头逐个进行自检。自检项目如下:

1、轴线偏移不得超过O.1d或2mm。

2、接头处弯折角不得大于7/100(40)。

3、接头四周焊包突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等于4mm。

4、钢筋表面应无明显烧伤缺陷。

以上前3项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第4项应进行补焊。

1、一般构筑物,以300个同级别、同规格接头为一批。

2、现浇混凝土多层结构中,以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300个同级别、接头为一批,不足300接头仍为一批。

每批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结果,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值。

安放焊接夹具引弧、电弧、电渣挤压清渣

(一)电渣压力焊可采用交流或直流电源。焊机容量应根据所焊钢筋直径选定。

(三)电渣压力焊工艺过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1、焊接夹具的上下钳口应夹紧于上下钢筋上,不得晃动;

2、引弧宜采用铁丝球或焊条头引弧法,亦可采用直接引弧法。铁丝球引弧法是将铁丝球放在上下钢筋端头之间,电流通过铁丝球与上下钢筋端面的接触点形成短路引弧。铁丝球采用直径O.5~1.Omm退火铁丝球,球径不小于lOmm。当焊接电流较小,钢筋端面较平整或引弧距离不易控制时,宜采用此法。

直接引弧法是在通电后迅速将上钢筋提起,使两端头之间的距离为2~4mm引弧。这种过程很短。当钢筋端头夹杂不导电物质或端头过于平滑造成引弧困难时,可以多次把上钢筋移下与下钢筋短接后再提起,达到引弧目的。

3、引燃电弧后,靠电弧的高温作用,将钢筋端头凸出部分不断烧化,同时将接口周围的焊剂充分熔化,形成一定深度的渣池。

4、渣池形成一定深度后,将上钢筋缓缓插入渣池中。由于电流直接通过渣池,产生大量的电阻热,使渣池温度升到近2000℃,将钢筋端头迅速而均匀地溶化。

5、在停止供电的瞬间,对钢筋施加挤压力,把焊口部分熔化的金属、熔渣及氧化物等杂质全部挤出结合面,完成挤压过程。

7、注意焊接操作过程避免钢筋晃动,力求挺直。焊毕适当延长扶持上钢筋的时间。装焊剂时,力求钢筋四周均匀一致,防止焊剂局部泄露。

交底提要:钢筋手工电弧焊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

l、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2、作业现场要有安全防护、防火、通风措施、防止发生触电、火灾、中毒及烧伤等事故。

3、正式焊接前,各个电焊工应对其在工程中准备进行电弧焊的主要规格的钢筋各焊3个

模拟试件,做拉伸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参加施工作业。

1、钢筋:钢筋的级别、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材质证明及进场后的复试报告。

进口钢筋还应做化学试验及可焊性试验,结果符合要求。钢筋无裂纹、老锈和油污。

2、钢材:预埋件用的钢板不得有裂纹锈蚀、变形。

3、焊条:焊条的牌号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I、lI级钢筋与钢板焊接

A药皮无裂缝、气孔、凹凸不平等缺陷,并不得有肉眼看得出偏心度。

B焊接过程中,电弧应燃烧稳定,药皮熔化均匀,无成块脱落现象:

c焊条必须根据要求烘干后再用。

主要工器具有:电焊机、电缆、电焊钳、面罩等

(一)钢筋电弧焊接头外观质量要求

1、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焊瘤。

2、接头区域不得有裂纹。

3、横向咬边深度不大于0.5mm,在长2d焊缝表面上的气孔个数不多于2个、夹渣面积不大于6mm2。

4、接头轴线偏移不大于O.1d或3mm,弯折角不大于7/100(40)。

5、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经修整或补强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二)施工过程中钢筋电弧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

在现场安装条件下,每一至二层楼中以300个同接头型式、同钢筋级别的接头作为一个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仍作为一批。每批应随机从成品中切取3个试件作拉伸试验。

选定焊接参数焊定位焊缝引弧、施焊、收弧清渣检查

1、搭接焊适用于I、II、III级钢筋。宜采用双面焊。

2、焊缝长度要符合表1规定。

3、搭接焊的焊缝高度h不应小于O.3d,焊缝宽度b不小于O.7d。

4、搭接焊时,钢筋应预弯,以保证两根钢筋的轴线在同一轴线上。弯折角度控制:单面

焊1:10,双面焊1:5。

5、搭接焊时,先在离端部20mm以上部位焊接两个定位焊缝。

6、接焊时,引弧应在搭接钢筋形成焊缝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搭接钢筋的端头上。弧坑应填满。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应熔合良好。不得烧伤主筋。

7、预埋件T型接头电弧焊:分为贴角焊和穿孔焊。

1)钢板厚度不小于0.6d,并不宜小于5mm。

2)钢筋应采用I、II级。受力锚固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构造锚固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锚固钢筋直径在6~25mm以内,可采用贴角焊,锚固钢筋d≥28mm应采用穿孔塞焊。

3)采用I级钢筋时,贴角焊缝焊脚k不小于O.5d;采用1I级钢筋时,k不小于0.6d。d为T型件锚固钢筋直径。

1、钢筋帮条焊适用于I、II、III级钢筋。宜采用双面焊。不能进行双面焊时,也可以采用单面焊。帮条长度同搭接焊焊缝长度。当帮条级别与主筋相同时,帮条直径可与主筋相同或小一个规格;当帮条直径与主筋相同时,帮条级别可与主筋相同或低一个级别。

2、帮条焊焊缝厚度h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b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7倍。

3、两主筋端面的间隙应为2~5mm,帮条与主筋之间应用四点定位焊固定,定位焊缝与帮条端部的距离应大于等于20mm。

4、引弧应在帮条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帮条钢筋端部,弧坑应填满。主焊缝与定位焊缝应熔合良好。不得烧伤主筋。

1、应根据钢筋的级别、直径、接头型式,选择焊条、焊接工艺。焊接参数应采用班前焊确定的参数。

2、焊接地线与钢筋应接触紧密,休息期间要断开电源,以避免焊条接触钢筋发生电弧,烧伤钢筋。

3、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弧坑应填满。

交底提要:钢筋砼预制桩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

1、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已测定完毕,并经过检查办完预检手续。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要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妥善保护。

2、处理完高空和地下的障碍物。如影响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或安全时,要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3、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志,以便于施工。

4、场地要碾压平整,排水畅通,保证桩机的移动和稳定垂直。

5、打试验桩。施工前必须打试验桩,其数量不少于2根,确定贯人度并校验打桩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

6、要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的打桩顺序,制定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底。

1、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成品购买的有出厂合格证,现场预制的有相关的试验资料。

2、焊条(接桩用):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一般采用E4303牌号。

3、钢板(接桩用):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采用低碳钢。

主要工器具:打桩机、电焊机、桩帽、运桩小车、索具、钢丝绳、钢垫板或槽钢,以及木折尺等。

(一)混凝土预制桩(钢筋骨架)质量要求

(1)主筋距桩顶距离的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5mm。

(2)多节桩锚固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5mm。

(3)多节桩预埋铁件的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3mm。

(4)主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5mm。

(1)主筋间距的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5mm。

(2)桩尖中心线的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10mm。

(3)箍筋间距的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20mm。

(4)桩顶钢筋网片的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10m。

(5)多节桩锚固钢筋长度的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lOmm。

(二)混凝土预制桩质量要求

(1)桩体质量检验: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预制桩钢筋骨架质量标准(mm)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检验标准

见GB50202中表5.1.3

砂、石、水泥、钢材等原材料(现

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现场预时)

表面平整,颜色均匀,掉角深

度<10mm,蜂窝面积小于总面积<0.5%

成品桩裂缝(收缩裂缝或起运、堆放引起的裂缝)

深度<20mm,宽度<0.25mm,横向裂缝不超过边长的一半

见GB50202—2002中表5.4.2

硫磺胶泥接桩:胶泥浇注时间

(1)砂、石、水泥、钢材原材料质量(现场预制时才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检查产品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2)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现场预制时才检查)。通过试验的配合比单配制的计量记录。按规定留置试块,28天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配合比单、计量记录、试验报告。

(3)成品柱外形。表面平整、掉角深度

(4)成品桩裂缝(收缩或起吊、运输、堆放引起的裂缝)。深度<20mm,宽度

(5)成品桩尺寸。横断面边长±5mm,桩顶对角线差

GBT51109-2015 氨纶设备工程安装与质量验收规范1)上下节端部错口(外径>1700mm、外径<700mm)允许偏差≤3。

2)焊后停歇时间>1min。秒表测定。

3)上下节平面偏差

4)节点弯曲矢高

1)胶泥浇注时间<2min,秒表测定。

2)浇注后停歇时间>7min,秒表测定。

(8)桩顶标高。±50mm。水准仪测定。

(9)停锤标准。符合设计要求皖2018JZ128 岩棉带保温防火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pdf,现场实测或检查沉桩记录。

就位桩机起吊预制桩稳桩打桩接桩送桩中间检查验收移桩机到下桩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