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长江大桥和两岸共计604m的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大佛寺长江大桥和两岸共计604m的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74.9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大佛寺长江大桥和两岸共计604m的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7)成孔孔壁无须修成光滑面,应使之凹凸不平,有利于增大桩周摩阻力,但不平整度不得超过2cm;

(8)孔底距离设计值0.5~0.8m时,不得采用爆破,须采用机械、人工清孔;

(9)成孔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成孔质量:平面位置、桩径及垂直度。经常检查提升设备摩损情况,达到报费标准时应及时更换;

(10)成孔达到设计标高时,联系专业地质钻探队取岩样作试验,检验基岩强度是否达到设计值。孔底基岩获得认可后,采用人工彻底清除孔底松动层和残渣;

(11)因桩距较大防洪施工方案,原则上所有桩基可以同时开挖,但应视施工具体情况而作适当调整。如成孔过程中渗水量大的桩孔可较其他孔提前成孔,以集中抽水,降低其他孔的渗水量;

按招标文件第一册《技术规范》第607.06执行。桩基混凝土按30号砼泵送混凝土设计。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

1:1.729:2.595:0.44:0.006

(1)采用江津水泥厂生产的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选用重庆黄角垭石灰岩碎石,粒径0.5~3.1cm;

(3)细骨料采用中砂,产地简阳;

(5)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18cm。

桩基主筋接头只允许采用对接焊。桩基钢筋笼在同一截面接头数不得超过总根数的50%。

桩基钢筋笼安装可在孔内进行,在每道加劲箍处沿钢筋笼外周边设置四个“耳朵式”定位钢筋(亦形成钢筋笼保护层)。

为保证避雷装置线路畅通,与避雷针形成通路的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比较醒目的标志。以便正确地将指定钢筋作好连接接头,该钢筋连接必须采用对接或双面焊。桩底镀锌钢板至少与一根竖向钢筋焊接。

所有避雷装置均应测其接地电阻,电阻值不得大于10欧姆,避雷针接地极间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5m。

采用拌合机工厂集中搅拌,混凝土泵输送方案灌注桩基混凝土。

水、水泥、附加剂允许偏差为±1%,砂、石允许偏差为±2%。

2、搅拌时间:不少于1.5分钟。

当也底及孔壁渗水量较小(小于6mm/min)时砼可采用在空气中灌注。开始灌注时,孔底下积水深不得超过5cm,灌注速度尽可能加快,使混凝土对孔壁的压力尽快地大于渗水压力。如多孔渗水量大,可将其中一孔集中抽水,先将其它孔灌注,最后将该孔采用水下导管法灌注混凝土。

桩顶4m以下的混凝土可领先自由坠落捣实,不必再用人工振捣,以此线以上灌注的混凝土应采用振捣器捣实。灌注标高应高出设计值3~5cm,以便凿毛清除浮浆。

4#墩桩基施工开始时间1997年12月12日,完成时间1998年1月16日;桩基施工前填筑围堰20天,抽水、清淤14天;桩基开挖25天,绑扎钢筋笼4天,灌注桩基砼6天。

(四)施工作业劳动组织

李汉生、杨国胜、李建伟

4#墩承台为嵌固式钢筋砼基础,长38.5m,宽19.6m,厚5m,砼强度等级C30,设计砼浇注量3773m3。承台砼内布置五层循环冷却水管,预埋墩身钢筋、避管针等结构物。本工程为超长、超厚大体积砼施工,要求采用一次性连续浇注,不留施工缝。因此对施工准备、组织设计和现场监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严格控制大体积砼在硬化过程中水化热而引起的内外温差,防止温度裂缝产生。

水泥:425#矿渣硅酸盐水泥,重庆市江津水泥厂,3天水化热187J/kg,7天水化热255J/kg,3天抗折强度6.72Mpa,3天抗压强度40.1Mpa,28天抗折强度8.67Mpa,28天抗压强度54.5Mpa。0.08mm筛筛余7%,标准稠度用水量24.8%,初凝时间2小时30分,终凝时间6小时30分,安定性合格;

掺和料:Ⅱ级粉煤灰,重庆市江津珞璜电厂,其三氧化硫含量1.036%,烧矢量2.152%,含水量0.25%,细度0.045;

粗骨料:碎石,级配优良,粒径5~31.5mm,重庆市江津小南海碎石,表观密度2730kg/m3,堆积密度1480kg/m3,紧密密度1508kg/m3,针片状含量9.0%,压碎指标11.4%,含泥量0.4%;

细骨料:中砂,重庆市简阳,细度模数2.4,视比重2650Kg/m3,堆积密度1630kg/m3,紧密密度1730kg/m3;

附加剂:江韵MS系列缓凝剂,初凝时间28小时;

(三)砼理论配合化选用

配合比选用原则:符合规范要求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采用“双掺”技术,增大粉煤灰用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可泵性,初凝时间控制在20小时以上。共进行14组配合比试验,确定最终配比结果如下:

从对比试验知道:掺加粉煤灰既可以取代部分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又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加流动性,延迟混凝土终凝时间,降低混凝土温升速率大有好处。

承台浇注以开挖基坑为模板(除北侧少部分以40mm木模加固),测量基坑尺寸、中线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注意安装承台钢筋、墩身予埋钢筋冷却管、布设测温元件。注意坑壁清洗和湿润,做好大深度基坑的防坍塌加固处理。

2、施工浇注区域平面划分、混凝土浇注与震捣

平面上分两部分,水上混凝土工厂泵送混凝土覆盖3/4浇注量,另外1/4由两台350L3搅拌机完成,平面布置图如下:

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注、逐渐覆盖、一次到顶、局部补充”的薄层浇注方法。在初凝时间内上层混凝土必须覆盖下层混凝土且分层厚度小于30cm,由两台1500L3强制式拌合机,和两台350L3自落式搅拌机生产供应混凝土。

大流动性混凝土在浇注、震捣过程中,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事先在北侧予留汇水井,通过潜水泵排出。

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在浇注中自然流淌形成的一个坡度,保持这一坡度层层浇注,逐渐覆盖,一次到顶,加强全面震捣,保证上下层在初凝时间内连续浇注。

混凝土出口处布置3~4台插入式震捣器,引导混凝土流向,确保混凝土密实,提高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减小内部微裂缝和混凝土的徐变。

掺加了粉煤灰的泵送混凝土,水泥浆较多,在浇注2~4小时后,按设计标高用长木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搓板反复搓压,使表面密实,闭合收缩裂缝,在初凝前用铁抹子压光。这样较好的控制了表面裂纹,减少表面水分的散发,改善了养护。

为了防止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温度应力大于同期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纹,养护工作尤其重要,应加强混凝土保温保湿的养护。先在表面覆盖一层薄膜,一层草袋,再一层薄膜,最后一层草袋。下层薄膜防止水分蒸发,上层薄膜隔离低温雨水,同时使表面已升高的温度不易散失,有效的减小内外温差。覆盖时间为在顶层混凝土开始降温时予以覆盖。

承台施工开始时间1998年1月20日,完成时间1998年2月28日,基坑开挖用25天,绑扎钢筋5天,灌注承台砼用10天完成。

(六)施工作业劳动组织

李汉生、杨国胜、李建伟

该墩是全桥总工期控制工程,受洪水控制。必须在1998年4月30日前墩身抢出洪水面(标高+180.0m)以上,才能保证连续施工,否则总工期将推迟一个枯水期。

墩身全高4200cm(标高+157.70m~199.70m)。

墩底尺寸:3800cm×1264cm,横桥向设底宽80cm,高200cm的倒角,并在上下游设有宽200cm的三角形分水角。

墩顶尺寸:3800cm×1144cm。

墩内设有6个空箱。五个内隔墙底部设有高140cm,宽80cm的过人孔。墩顶450cm高范围内为实体段,其内预埋有下塔柱劲性钢骨架并设有水平予应力束箍。墩身四周及隔墙上分布有φ12cm通风孔。

墩身施工采用翻模施工,施工操作平台采用轻型门式脚手架搭设,砼由砼工厂集中拌制,用砼泵输送至施工平台顶,然后利用软管入模。具体说明如下:

1、将承台顶墩身范围内的砼表面凿毛、钢筋表面清理干净,立内模;

2、接长和绑扎钢筋,同时拼装门式脚手架;

4、砼灌注前的准备工作:砼输送管的铺设,砼工厂及砂、石料、水泥的准备,调整拉杆松紧程度;

6、利用砼养生期间接长主筋及绑扎其他钢筋,接高脚手架;

7、立内模并完善钢筋绑扎工作;

8、立外模,装拉杆,布置施工平台,铺设砼输送管;

墩身砼采用30#砼。墩顶4.5米实体段为40#砼。

水泥:砂:碎石:水:粉煤灰:外加剂

1:2.155:3.529:0.493:0.111:0.008

(1)水泥:采用江津水泥厂生产的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2)碎石:粗骨料选用重庆黄角垭石灰岩碎石,粒径0.5~3.1cm;

(3)砂:细骨料采用中砂,产地简阳;

(4)外加剂:重庆江韵外加剂厂MS系列缓凝剂;

(5)粉煤灰:江津珞磺电厂II级粉煤灰;

(6)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18h。

水泥:砂:碎石:水:粉煤灰:外加剂

1:1.871:2.583:0.4:0.08:0.01

(1)水泥:采用江津水泥厂生产的5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2)碎石:粗骨料选用重庆黄角垭石灰岩碎石,粒径0.5~2.5cm;

(3)砂:细骨料采用中砂,产地简阳;

(5)粉煤灰:江津珞磺电厂II级粉煤灰;

(6)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0~12cm。

1、主筋接长前必须清除其表面水泥浮浆;

2、主筋接长采用对接焊。同一截面主筋接头数宜不超过全部主筋接头数的25%。两层接头间的距离不小于30d(d为主筋直径),并且不小于50cm;

3、N5与N14形成闭合箍,用电焊连接;

4、作为避雷地线的主筋应用红油漆等做出明显标记,并且每次接长后均应进行通路测试(R不大于10Ω);

5、人孔、气孔及预埋件等钢筋与主筋有干扰时,其他钢筋可挪位避让,切不可切断主筋;

6、钢筋净保护层5cm。

内模采用钢模、木模,仅倒角处用木模,外模为钢模。

1、由于门式钢管脚手架抗水平力的能力很差,故模板的稳定只能靠其自身的稳定来保持。为防止模板变形,其内应设撑杆,外设拉杆;

2、立模板前应进行其表面情况检查,不得有影响砼表面质量的缺陷存在。且应在模板上涂脱模剂。选用的脱模剂不得污染砼表面留下永久印记;

3、模板间的缝隙不得大于1mm,并用胶带封死,以免漏浆。

(六)墩顶4.5m实体段施工及预埋件

墩顶4.5m段为实体段,加上向下的2m变截面段,体积达2200立方米,属大体积砼。实体段内设有冷却管,拟采用三次灌注方案。

1、在墩身标高+193.0m处预埋支点,安装实体段内模支架,灌注倒角部分2m高部分;

2、4.5m高分二次灌注。为便于下塔柱施工吊模安装时固定外侧模板应在施工墩身最顶一段时设立模用的预埋件,墩身顶部也布置有用于下横梁施工的预埋。

4#主塔墩塔高164.68m,为墩塔固结的钢筋砼和部分预应力配筋结构,分上、中、下塔柱和上、下横梁五个部分,上柱塔为锚索段,设环向预应力,上、下横梁均为空心箱,设横桥向预应力,中、下塔柱为难度截面空心柱,主塔壁中设有角钢构构成的劲性骨架,塔内设有人行爬梯,主塔砼标号为C50。

北塔离江边有一段距离,洪水期汽车无法靠近,材料、人员运输均由工程船舶完成,枯水期通过修筑施工便道,汽车可直驶至塔下。为保证主塔砼供给,配置水上砼工厂一座,产量为30m3/小时。主塔砼输送采用泵送,在浇筑中、上塔柱及上横梁砼时,在0#块上设接力泵一台。

为了满足塔柱砼灌注及立模、运送材料等需要,在下游侧设置南京中升起重机械厂生产的塔吊一台,上游侧设置电梯一台以保证人员的上、下,两者均通过附墙框和附墙杆与塔柱可靠连接。

上、下横梁施工均采用万能杆件支架现浇,同时也作为施工中、下塔柱斜腿的平衡架,上塔柱也设万能杆件脚手架作为两塔间的施工通道。

桥塔从受力及外形上都要求在施工中保证其精确的几何尺寸。为此,北塔采用国内较为先进的互爬式爬升脚手模板施工,该技术既能垂直爬升××县××分洪道工程堤防高喷施工组织设计,也能斜面爬升,架片与模板配合,互为支承,交替爬升,形成集脚手与爬架为一体的爬模系统。

施工节段划分:标准节劲性骨架及主筋每节加工高度均为9m,砼每次浇注高度为4.5m,每安装一次劲性骨架,爬架爬升两次,可浇注两节砼,为确保砼接缝不发生错台,节段砼浇注完后,保留上段2.25m模板,对接下节段2节2.25m模板,但在上、下横梁及塔顶段,节段高度作相应的调整。

(三)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根据主塔的结构特点,将主塔划分为下塔柱、下横梁、中塔柱、上横梁、上塔柱和塔顶段六个施工阶段,其中在上横梁浇筑前,穿插了主梁0#块的施工。

主塔竖向钢筋采用冷挤压接头,在岸上完成一端,在塔上再完成另一端,由于可直接检查挤压道数和压痕尺寸(完成)副斜井井底车场、及集中轨道大巷施工组织设计,既保证了质量,又加快了施工周期。

主塔模板采用整体定型大钢模,以满足主塔砼的质量和美观要求。对于变截面柱体采用收分钢模板,在桥塔断面有变化及需要开孔、锚固区等异型部位采用木模加以配合。

劲性骨架的制作与安装:劲性骨架是角钢制成的格构式结构,主要用于施工受力,可用来固定钢筋、模板,及作为爬架的受力支柱。为保证精度,劲性骨架在加工厂胎内制造,分片加工,在安装时再焊接水平联系杆件。劲性骨架的安装采用粗调、微调两个过程,先用塔吊吊装各片桁就位,利用线垂、倒链粗调,再通过仪器测量精确定位,焊接联系杆成一体。浇筑砼前复测一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