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省道复线南延至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特大桥盖梁专项施工方案2.3.4水、电、燃料情况
采用当地自来水作为本工程施工用水。
施工用电使用电力供电《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pdf,当停电或临时用电未接通时采用自发电。
燃料供应充足,施工机械使用的燃料可就近购买。
2.3.5交通运输情况
本工程可利用的主要公路为省道、县道、市内公路,形成了公路网,本线的大批材料都可通过以上公路及新建的临时便道运输至工地
2.3.6人员准备情况
为了优质、高效地完成盖梁的施工任务,我项目部组建了桥梁工区,该工区由项目经理部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动。工程项目的管理采用分层管理(设三级管理层),即项目部管理层、工区管理层、施工作业队管理层。桥梁工区盖梁施工采用流水施工(设四个施工班组),即第一施工班组:钢筋班组,第二施工班组:模板班组,第三施工班组:砼浇筑班组,第四施工班组:养护班组。
(1)施工组织机构的组成
项目部共分8个科室,即项目经理室、总工室、工程科、安全科、质检科、试验科、合同科、物质科。人员共20人,即项目经理(1人)、总工(1人)、工程技术人员(4人)、安全管理人员(3人)、质检人员(4人)、试验人员(3人)、合同科人员(1人)、财务人员(1人)、采购人员(2人)。
桥梁工区共设管理人员为8人,即工区负责人1人,工区调度负责人1人,工区生产负责1人,工区安全负责人1人,盖梁施工的4个施工班组各设一名施工班组长。
(2)盖梁施工分组情况及人数:
盖梁施工由项目部统一协调、指挥,工区管理人员进行相应工作的执行。
盖梁施工班组共设四个,参建人员约47人,第一施工班组约为15人,第二施工班组约为15人,第三施工班组约为12人,第四施工班组约为5人。
各施工班组设置班组长一名,负责开展、协调、执行相关工作。
(3)盖梁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及施工人员配置情况
质量、测量、材料及后勤等人员
各类机械(汽车吊等)操作工作
(4)施工安全管理人员配置
(5)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及施工队、班组主要成员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主要人员表
13806638202
13626844025
18858007188
13857808389
13819886749
15857496537
15957496396
15869312941
13685832689
18668295705
桥梁工区及施工班组主要人员表
18658252308
13858557656
13967507211
13588514451
第一施工(钢筋)班组长兼安全负责人
13587354263
第二施工(模板)班组长兼安全负责人
13606577175
第三施工(砼浇筑)班组长兼安全负责人
13587354263
第四施工(养护)班组长兼安全负责人
13606577175
(1)施工配合比已经完成,施工所需建材主要为钢筋、粗骨料(石子)、细骨料(黄沙)、水泥、粉煤灰、矿粉、外加剂等。项目已制定了相应的采购计划周期。
(2)施工所需建材主要来源于宁波、台州等,均采用陆运进场,用汽车由材料产地或供应点通过现场既有公路和施工便道运输至工地(自制料除外)。建材进场后统一存放于施工现场附近的存放点进行统一管理、调运。
(3)为确保所需建材的充足与及时到位,项目在工程开工前,及时调查材料来源,选择货源供应充足的供货商,提前与供应商签定供货合同。制定建材采购计划、安排,特别是节假日来临之前,提前对各种施工材料进行储备。在施工前7天通知供货商做好准备,并准时运货到现场,保证材料供应的连续性,从而不影响到工程施工。
(4)盖梁首批进场主要建材:
计划进场主要建材表(首批次)
盖梁施工工序:搭设支架→测量放样→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
盖梁底模支撑采用两根双拼I32a工字钢承重梁外加25cm一道方管(10*10cm),直接架设于立柱抱箍之上,具体荷载布置及计算见第六章安全验收。铺装完10*10㎝方管后即可铺设底模板。底模采用10㎜厚度的高强度镀膜板,侧模板采用大块整体钢模板(6.4*2.35)。模板采用8㎜厚钢板,内楞为[8,间距为0.3m一道,外楞为双拼[14,间距为1m一道。采用吊车分块吊装拼组。上下设拉杆固定。底模和侧模间夹凹形橡皮垫或泡沫剂,防止漏浆。
3.2、模板的制作与安装
(1)、模板的制作:模板采用定制钢模板,由专门的模板加工厂根据盖梁的尺寸进行加工,制作。模板进场后应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模板采用吊车进行安装,模板之间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安装好的模板应线型顺适,接头紧密平整,位置准确。
(3)、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
①、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钢筋绑扎的模板待钢筋完毕后安设,模板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避免引起模板变形。
②、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位移和凸出。侧模板设拉杆固定。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按拉杆拔出的要求,采用PVC管套装。
③、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拆膜后结构物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
④、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保证混凝土面整洁,色泽一致。
⑤、浇筑混凝土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变形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3.3、钢筋制作及安装
(1)、根据图纸设计要求,钢筋工长应熟悉图纸进行钢筋抽样,抽样完毕后,方可交付钢筋工下料。在钢筋下料过程中,应严把质量关,项目部质检员应不定期抽查后台下料长度与钢筋下料单长度进行比较,误差大于规范要求的应重新制作。
(2)、成品堆放应标明所用部位、长度、规格。
(3)、钢筋在支架施工完成铺好底模后就可进行,用粉笔在底模上按设计要求划出主筋间距,逐个进行绑扎。
(4)、钢筋绑扎时,箍筋应与受力筋垂直,箍筋搭接钢处承受力筋方向相互错开。绑扎钢筋时应满绑,不得缺扣或漏绑。
(5)、钢筋绑扎完毕后,应在梁底和钢筋外侧垫齐同标号细石混凝土垫块,以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不露筋。且其绑丝的丝头不应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6)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应错开布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对绑扎接头两接头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
①、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混凝土拌制完毕后,应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
②、应检查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混凝土拌合物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浇筑所需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搅拌时间为120s。利用搅拌车运输至现场并使用吊车吊灰斗分层施工入模,控制落口至混凝土面的高度不得大于2m,超过2m则布置串筒。混凝土应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且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浇筑层厚不得超过30cm,挡块部位混凝土由于钢筋较密,浇筑厚度不宜超过20cm。
(3)、混凝土浇筑振捣
(4)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泽就颜色一致,施工中采用同一品牌的水泥及脱模剂,另外我们施工中还将重视以下几点,即: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制计量工作;严格控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及搅拌时间;选用有经验的工人进行混凝土振捣,既防止欠振影响混凝土强度,表面出现气泡,又避免因过振而产生混凝土离析现象;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养生。
①、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初凝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
②、当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棉,不得向混凝土面洒水。
③、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与拌合用水相同。
④、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或缩短。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⑤、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以后方可拆除模板,随即进行表面修饰。
模板的拆除期限根据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决定。一般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拆除时严禁抛扔,模板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
(1)、施工进度计划表
前一道立柱工序的技术间隙未包含在工效时间内。
架设侧模等(包括拉杆)
(2)、设备、材料进场计划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杜绝较大及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控制和减少一般责任安全事故。
5.2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项目部安全组织结构图
盖梁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框架图
项目部及桥梁工区管理人员及安全职能
芦浦特大桥盖梁管理人员职责表
施工安全管理计划的制定、人员的配置等
编制或审核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相应交底等
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工区协调等
对工区安全工作进行相应的布置、实施、监督等
工区日常安全工作的监督、汇总并进行资料归档
参与编写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日常安全信息反馈
参与安全费用计量并进行日常安全信息反馈
为实现施工安全目标的要求配置相应资源
现场安全设施的设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岗位安全检查、安全值日并做好班组的安全记录
岗位安全检查、安全值日并做好班组的安全记录
岗位安全检查、安全值日并做好班组的安全记录
5.2.2安全制度及思想教育上的保证
(1)根据公司标准化管理办法,结合项目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各类机械的操作要求及安全作业制度,用电安全须知及电路架设制度;施工现场保安制度等。
(2)项目部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使参与盖梁施工的相关施工工作的人员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各道工序开工前要对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对从事起重、焊接等特殊工种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在获取《安全操作合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项目部结合现场和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由施工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监督实施,施工中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交通部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规定,根据盖梁施工特点,开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需经有关部门批准,确保施工方案的安全可靠性。
5.3.1安全用电技术保障措施
2)电工作业必须做到“装得正确、用得安全、修得及时、拆得彻底”。
3)所有电气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乱拉、乱接电线。
4)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每周一次对漏电开关作漏电动作试验,动作失灵的要及时更换。工地现场各配电箱要编号、上锁。
5)高压操作人员必须持有高压操作证,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做好高压开关室、低压配电室的清洁工作。安全用具和消防器材应完整。做好箱变和受电柜的五防工作。
6)高压电缆接头的制作,由经过培训、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并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严禁在潮湿环境中制作。
7)高压电缆送电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低压电缆送电前进行绝缘测试,合格后方可送电。
8)加强变压器的运行管理和检修工作。
9)线路敷设采用沿栈桥边缘敷设并设置明显的警告牌,必须穿越施工现场的电缆必须加槽钢保护。
10)无证人员不得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工作;非专业电气工作人员,严禁乱动电气设备;专业电工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和规定,严禁违章操作。
11)施工现场各配电箱必须完好,并经常保持整洁。熔断器必须选用符合要求的保险丝,严禁用多根熔丝或铝、铜线代替保险丝。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及三级配电二级漏电制度。交流电焊机必须有两次空载保护器、两级漏电保护,并作接零保护。
12)移动电具软电缆插头不得任意拆除、调换,软电缆不得任意加长截短。
13)移动照明灯具必须选用防潮防爆灯头,电压必须使用24V及以下安全电压。
14)设备使用完毕后,应断开电源。电动机要经常检查维修,及时清扫,保持清洁。
15)电气设备和用电装置的金属部分必须采取保护接零措施,本工程的水泥储料罐等已经进行接地处理。
16)电工有权拒绝执行违反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的指令,有权制止违反安全用电的行为。当发生电气工伤或火灾事故,必须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查处。
17)所有露天分配电箱必须采取防风雨措施,所有分配电箱立脚支架必须进行包裙边处理坡头隧道专项施工方案(新奥法)1,电箱内张贴定期检查记录表。
18)所有电气设备均进行落实责任制管理,做到谁管理,谁负责。
19)变配电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清扫,防止积尘。
5.3.2水上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
(2)、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3)、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
陕2012TJ 020 建筑绝热用白色无甲醛玻璃板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5)、新工人必须进行公司、施工队和班组三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