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通榆路南屏大桥工程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设计

海安县通榆路南屏大桥工程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82.99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海安县通榆路南屏大桥工程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设计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检测仪器设备配备表

0~5kg/0.1~0.001

2.3.1水泥水泥南通产华新牌42.5缓凝普通硅酸盐水泥,快硬.早强和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水泥各龄期强度.安定性等应符合规定;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进场入罐时,要停放七天,安定性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大于3h医院迁建工程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终凝时间大于6h,目前已经检验合格。水泥储存量在拌和设备处有50t储备罐2个2.3.2碎石采用盱眙产的碎石,集料的级配、压碎值、针片状、含泥量匀符合规范要求。目前材料已进场1.5万吨,料场储存能力约4万吨。

2.3.3混合料级配水泥稳定碎石的集料级配范围严格执行本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图纸指导意见。即:碎石的最大粒径为31.5mm,按粒径分为四种规格,其中1号料9.5~31.5mm,2号料4.75~9.5mm,3号料2.36~4.75mm,4号料0~2.36mm。碎石压碎值应不大于28%,集料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5%,液限指数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合成碎石的颗粒组成

2.3.4水采用拼茶河的水源。如遇有可疑水质时,委托有关部门进行化验鉴定,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使用。

熟悉图纸资料和有关文件,组织参建人员认真学习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指导意见及相关的规范、规程。设计图纸是施工的依据,全体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图纸并严格按图施工,未经业主和总监办工程师同意,不得擅自修改设计图纸。如有疑问或发现差错及时提出,请有关部门给予解答。

根据施工图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几何尺寸进行施工放样,其放样宽度为:基层总厚度32cm分二层等厚摊铺,即每层摊铺16cm。

六、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本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坚决杜绝不合格项目,不论是自检,还是监理组、质检站的抽检、终检、任何时候都应达到95%的优良率,获取良好的信誉。

(二)质量控制机构和创优计划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管理机构

(三)强化质量意识,健全规章制度

1、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1.1基层开工报告应在开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

1.2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各级审批并最后由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并且按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方可进行施工。

2、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2.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技术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

2.2工程技术内容见下表。

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厚度、宽度、横坡度、水泥剂量、级配、强度、含水量

2.3技术复核结果应填写《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复核记录》,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归档。

3、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形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3.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业主和总监办审批确认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等技术进行书面交底,列出施工要点。

3.2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的原则,各分项工程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4、二级验收及分部分项质量评定制度

4.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先由班组做好自检工作,确保当天发现问题当天整改完毕。

4.2当一个评定断面施工完毕后,施工质检负责人必须及时组织班组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交技术负责人确认,最终评定的质检部专职质检员检定。

4.3施工队要经常组织对断面与断面之间的质量互比,并进行质量讲评。

4.4质检员对各个施工作业面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发现问题以书面形式发出限期整改指令单,施工队负责在指定期限内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到质检科。

5.1严格控制外加工及采购材料的质量。

各种地方材料、外购材料到现场后必须由试验室和材料科有关人员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货商联系,直到退货。

5.2搞好原材料二次复试取样、送样工作。

水泥必须取样进行物理试验,有效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必须重新取样进行物理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1工程部和试验室负责所有计量器材的鉴定、督促及管理工作。

6.2现场计量管理器具必须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的损坏。

6.3损坏的计量器具必须及时申报修理调换,不得带病工作。

6.4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校对、鉴定;严禁使用未经校核的器具。

7.1遵循“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对各施工队,班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追踪管理。

7.2凡各班组在施工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项目部及时对其进行处罚,处罚形式为停工整改、罚款及清退主要责任人。

7.3凡各班组在施工过程中,按图施工,质量优良且达到优质,项目部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形式为表扬、表彰、奖金。

7.4施工队在实施奖罚时,以平常检查、抽查、业主大检查、监理工程师评价等形式作为依据。

8、施工班组操作质量的保证

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人,故从施工操作人员自身素质以及他们的管理均要有严格的要求,对操作人员加强质量意识的同时,加强管理,以确保各工序在操作过程中质量达到要求。

8.1对每个进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人员,均要求达到一定的技术等级,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对每个进场的劳动力进行考核,同时,在施工中进行考察,对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坚决退场,以保证操作者本身具有合格的技术素质。

8.2施工队伍进场严格执行入场教育制度。安全、质检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对他们分别进行安全管理制度教育,质量意识教育和操作技能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自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质量控制上加强其自觉性。

8.3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施工班组组长及质检人员,应随时对操作人员所施工的内容,过程进行检查,在现场为他们解决施工难点,进行质量标准的测试随时指出达不到质量要求及标准的部位,要求操作者整改。

8.4加强岗位培训,对一些高、难、新技术的岗位施工人员必须先由公司劳务部门先行培训合格后,才能由熟练工人带领上岗操作。

8.5指定专人管理,随施工、随检查、随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8.6保持队伍相对稳定,从生活上关心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8.7实行优质优价,调动他们创优质工程的积极性,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四)分项工程质量控制

1、影响质量因素的控制

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即:“人.机.料.法.环”,施工过程中紧紧围绕五个影响因素,采取因果分析图的办法。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为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采取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2.1坚持“以技术人员为核心,广大职大为主体”;

2.2坚持“以预防为主”;

2.3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

2.4坚持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3.3成立科技攻关小组,加强和设计单位及科研院所的联系,优化论证方案,建立专项资金,加大创优投入,搞好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攻关,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展QC活动,消除质量通病以提高工程质量。

3.4对全体职工定期组织质量教育,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在施工中坚持“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完善内部承包责任制,制定质量奖惩办法,建立内部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将每人所在的岗位工程质量与个人的效益挂钩。

3.5制订质量大纲,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图纸会审,坚持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坚持施工技术交底,坚持技术培训),把好“五个关”(施工程序关.过程控制关.操作规程关.原材料检验关,工序交接关)。

3.6严格执行“执行“三检一评”制度(三检:自检.互检.专业检查),一评(质量等级的评定),坚决做到“五不施工”(图纸不明.设计意图不明.材料质量不满足.设备不完善.工序交接不清)。工序交接必须有班组间的交接检查,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入正道工序的施工。班组自检后,方能进行专检并写质检评定表。隐蔽工程在内部检查合格后,再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对工程监理及设计人员提出的问题,应立即组织整改。

3.7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实行动态质量管理,关键工序及重要部位宜拍摄照片或进行录像,作为实态记录及保存资料的一部分。

3.8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总结.归纳,对好的方面要予以保持和发扬,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下一步施工中予以落实解决

3.9建立工地中心试验室达乙级标准,配备足够的测试人员及检测仪器,所有试验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10全面对工程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并按照现行的部颁规范.规程的要求,

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认定,指导施工生产。

3.11配备充足的质检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程序,接受现场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与抽检,与监理工程师共同把好质量关。对关键工艺.工序实行技术员跟班作业,指导和监督质量的实施,抓好施工控制。

4、水泥稳定碎石重点控制环节

水泥稳定碎石重点质量控制环节

石料:控制最大粒径,级配及含泥量

搅拌站严格控制,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坚决不收

配合比设计:控制级配和最佳水泥用量等

多次进行试配,确定最佳材料级配及水泥用量

拌和质量:搅拌均匀,不离析

严格控制拌合时间,出料卸料均按要求进行

摊铺厚度宽度:符合要求

严格控制摊铺宽度,可宽铺但不得少铺

外观:表面平整、均匀、不离析

对机械手进行认真培训,要求其按照规程操作

边线:边线顺直、整齐、无啃边

加强测量控制,对不顺直的地方进行开挖

严格按照施工组织得要求进行接缝处理

压路机配备:轻、重搭配,达到规定的碾压遍数

严格按照试验段确定的设备配置及碾压遍数

按照频率进行压实度检测,不合格重新碾压

平整度:无轮迹、涌浪现象

现场路面工程师进行严格控制

确保便道畅通,合理安排,避免等待时间过长

覆盖麻袋养生,确保养生时间

购买足够的麻袋,养生不少于7天

配足洒水车,确保基层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封闭交通,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为使本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按期完成,尽早发挥投资效益,我项目部主要采取下列措施:

1、施工工期的组织保证措施:

1.1我公司将本着“快进场.有秩序.早开工”的原则。加大资金.设备.人员投入,及时开展临时设施修建工作,确保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开工时间准时开工。

1.2项目经理全权代表公司组织.管理本合同段工程实施,在本工程范围内具有高度的指挥.调整及建议权,从组织上确保项目部的权威性和政令畅通。

1.3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所拟派的人员表,及时调派人员到位担任各级生产组织机构及主要部门的负责人。

1.4加强对全体参战人员的思想动员,工作树立一个“干”字,时间立足一个“抢”字,质量确保一个“好”字。做到好中求省,好中求快。树立时间就是效益,质量就是信誉的思想。

2、施工工期的制度保证措施

2.1建立健全工期岗位责任制,签订工期包保责任书。

2.2加强和完善计划的考核兑现落实制度,实行与进度计划挂钩的工资制度。

2.3开展以工期.质量.安全为主要考核指标,并以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2.4严格执行工地计划会议制度,工地每天由施工作业队召开各作业班组进度计划会议,落实当日的计划完成情况及确定第二天的工作计划,重大问题及时报项目部组织协调实施解决。

2.5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施工。项目部每月月底召开一次施工计划会,检查当月计划完成情况及落实下月计划现浇空心楼盖成孔用BDF薄壁箱体、薄壁盒施工方案,施工全过程按网络计划管理,确保关键线路上的工序按计划进行。

2.6配备与施工进度要求相适应状态良好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周转料具,储备足够零配件,配备相应数量的维修人员,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2.7根据施工计划的要求,编制每季的逐月物质采购流动计划,保证施工生产有充裕的物资作保证,防止发生停工待料。

3、施工工期的技术保证措施

3.1进一步深入进行工地调查,认真编制科学.先进.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以其作为施工指导,确保施工生产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均衡推进。

3.2严格按照项目法施工,工程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编制严谨的网络计划,抓关键线路,严格按网络计划组织安排施工,根据总网络计划编制“季.月.旬.日”的作业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完成情况,及时与原计划进行对比,并采取措施修正调整。

3.4根据总体目标和施工特点,充分利用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抓住重点上海市某工程外墙无机砂浆外保温施工方案,优化资源组合,合理调配劳动力及机械设备。

3.5加强同有关单位的联系和协调,确保工程施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增进同业主.监理工程师的联系。加强与各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工地邻近单位和居民的联系与协调,争取理解和支持,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3.6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的动态,以利指导施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