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双块式无砟轨道首段施工组织方案②路基调整段单元板式道床板采用分块浇注,板长采用10.8m~19.5m。
③桥梁地段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结构,道床板的宽度均为2800mm,高度为260mm.
路基上双块式轨道结构高度如下(单位mm):
线间采用级配碎石填充,并用C25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封闭(每方混凝土掺入纤维1kg),封闭层100mm。纵向每隔3m设置一道横向假缝,假缝宽10mm,深不小于30mm,采用聚乙烯泡沫板填充并表面10mm采用树脂嵌缝胶封闭。封闭层两侧纵向与道床板接缝处设置10mm宽伸缩缝DB61/T 991.2-2015 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2部分:土地平整,伸缩缝下部90mm采用聚乙烯泡沫板填充,上部10mm采用树脂嵌缝胶缝补。
(8)无砟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正线无砟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相对与标准轨距1435mm
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高值
包含缓和曲线上由超高顺坡所造成的扭曲量
工区配齐施工管理和技术专业人员,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成立以吴操亮为组长,刘大海、刘鹏举为副组长,李大清、闫磊、贺波、程永、刘成、沈同波、王清伟、江鸿、王连平为组员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小组。组长负责全面管理工作,日常现场管理由刘大海负责;施工安全由程永负责;现场技术由刘鹏举负责;施工质量由李大清、刘成、沈同波负责;试验由贺波负责,试验员向雯、夏天跃配合;测量由闫磊负责,测量员王波、郑玉有配合;设备保养、维修由王清伟负责;物资采购及运输由江鸿负责;施工用电由王连平负责。
工作面是由大里程向小里程施工。配备成套的无砟轨道施工设备,不包括轨枕运输、混凝土搅拌及其他辅助工作。
①支承层施工作业人员组织表
②道床板每个工作面人员配置表
③滑模摊铺机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④道床板每个工作面每天施工150单延米设备工装配置表:
L=6.5m,含60型标准重轨、调整装置、轨向锁定器、中心标、钢轨夹板、鱼尾螺栓
跨径13.3米,用于吊运轨排及模板
采用长0.5米的枕木,间距50cm一根,并用道钉与轨道连接牢固
浇筑混凝土时保护轨枕及工具轨不被污染
配合水准仪精测轨面标高配合弦线测钢轨正矢
CPⅢ测量,模板定位放线,轨道精调
10m3混凝土罐车,用于混凝土运输
50型振捣棒2个,30型振捣棒1个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是一项新技术,所有参建人员没有成熟的经验,培训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我工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选配专业测量人员参加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及现场实际操作培训,培训合格后固定无砟轨道施工专业测量人员;根据现有资料,组织内部培训,逐步了解无砟轨道的施工技术、工艺流程、工艺标准等;工区管理人员参加兰新公司组织的无砟轨道培训会;组织现场操作人员参观学习其他标段的试验段,详细了解操作过程。
3.4原材料进场检验与存放
无砟轨道原材料及轨道部件进场时必须提供质量证明文件,并由安质部逐一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所有原材料及轨道部件进场后须分类、标识存放,存放场地及措施应满足相关技术条件要求。
4.1无砟轨道首段施工节点工期
无砟轨道首段施工计划安排:2012年7月22日~2012年8月25日。
支承层施工计划:采用模筑法施工,计划7月22日开始施工,每天铺筑200米计,7月28日完成。
轨道板施工计划:采用组合式轨排法施工,计划8月5日开始施工,每天施工60单延米,8月25日完成。
无砟轨道施工前由建设、设计、咨询、施工和监理单位共同对结构物沉降变形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认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无砟轨道施工。我工区10公里(路基和桥梁)沉降评估已通过兰新公司审查。
4.3.CPⅢ控制网工作安排
4.3.1.CPⅢ控制点预埋位置
建立CPⅢ测量控制网是进行无砟轨道施工的先决条件之一,以CPⅠ、CPⅡ、平面控制网和二等高程控制网为基准。CPⅢ点应成对布设,距离布置一般约为50~70m,个别特殊情况下相邻点间距最短不小于40m,最长不大于80m。CPⅢ控制点埋设于接触网杆旁加设CPⅢ桩柱顶位置。同一点对里程差不大于3m,CPⅢ点布设高度应大致等高,并应与设计轨道高程面0.3m以上。在预制接触网基础承台时预埋,埋入接触网基础内30cm,外露90cm,并在顶部10cm位置进行钻孔,埋入螺栓,做为施工无砟轨道时的后视棱镜的临时安放点,所有CPⅢ一次测量完成,必须使用高精密全站仪测量。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二标三工区
CPⅢ编号:1245301
4.3.2.CPⅢ点的编号原则
在一条线路上,CPⅢ控制点号和自由测站的编号应唯一、便于查找,CPⅢ编号采用7位编号形式(0000300)。
为避免长短链地段编号重复的问题,前4位采用四位连续里程的公里数,第5位正线部分为“3”,第6,7位为流水号,01~99号数循环。由大里程向小里程方向顺次编号。现场CPⅢ点名应清晰、明显地设置点号标志,如有图所示。
4.3.3.CPⅢ控制网计划完成时间
我工区计划7月20日开始测设,7月30日全部完成。
5.1.1.CPⅡ加密测量
CPⅡ加密网分段起闭于CPI和CPⅡ控制点,沿线路形成带状网,全网采用边联式构网。
观测执行的具体细则如下:
①作业前按要求进行仪器检校。对中设备采用精密对点器,对中精度小于1mm,在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对基座水准器、光学对点器进行检校,确保其状态正常。
②观测严格执行调度计划,按规定时间进行同步观测作业。
③采用同步静态观测模式,加密CPⅡ点与CPI和CPⅡ控制点进行联测。
⑤作业过程中,天线安置严格整平、对中,天线标志线指向正北。
⑥卫星高度角设定为≥15°;数据采样间隔设定为15秒;同步观测有效卫星总数≥4颗。
⑦每时段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误差小于2mm,取两次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⑧一个时段观测结束后,重新对中整平仪器,再进行第二时段的观测。
⑨观测过程中按规定填写了观测手簿,对观测点名、仪器高、仪器号、时间、日期以及观测者姓名均进行了详细记录。
(2)GPS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
GPS观测数据分别采用各自接收机自带的数据转换软件,将原始观测数据统一转换为标准的Rinex格式,然后再采用LGO或TBC软件统一进行基线解算,基线解算合格后输出基线向量文件以供平差计算。
①GPS网平差计算采用CosaGPSV5.2平差处理软件进行。
基线向量异步环闭合差:在解算出每一时段的同步基线向量后,以三角形作为构环图形,在不同时段间组成异步基线环,并计算该异步环闭合差。基线向量异步环闭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
其中,GPS网相邻点间弦长中误差σ用下式计算:其中a≤5mm,b≤1mm/km。
按照三等平面控制网重复基线边较差≤的限差要求进行重复基线边较差的检
5.1.2.二等水准加密测量
CPⅢ水准测量应附和于线路的水准基点,水准路线附和长度不能大于3km,所以当密度不满足CPⅢ水准联测要求时,采用同精度内插法对二等水准点进行加密。
5.1.3.CPⅢ平面复测
CPⅢ控制网测量设备的配置和精度应满足下表的相关要求。
轨道控制网CPⅢ测量全站仪精度要求:
轨道控制网CPⅢ测量辅助设备精度要求:
5.1.4.CPⅢ水准复测
CPⅢ控制点水准测量附合于线路水准基点,按精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测,水准路线附合长度不得大于3km。CPⅢ控制点水准测量按下图所示的矩形环单程水准网构网观测。CPⅢ水准网与线路水准基点联测时,按精密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往返观测。
5.2.1.施工队伍准备
我工区建立健全工程组织管理机构,并本着均衡生产、动态管理、组织专业化施工队伍的原则,安排本工程施工的施工队伍,并及时组织队伍进场。施工队伍要求具有从事铁路无砟轨道施工经验、身体健康、业绩良好的施工人员组成,确保施工队伍的人力资源,满足施工需要。
5.2.2.材料及设备准备
由甲方组织施工单位招标采购的构成工程主体的主要物资,及时签订供货合同,办理催运、验收和保管;自行采购的材料,及时联系生产厂家,对分供方进行采购评审,与合格的分供方签订供货合同,保证物资按计划供应,满足开工及正常施工的需要。对受季节影响的水泥、钢筋等材料,提前做好储备,及时提取原材料样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并将试验报告单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为确保铺设无砟轨道的施工质量,施工前将主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准备好并调试到最佳状态,备齐所需其他小型机具。
我工区工程技术部及架子队都配置专职资料员,对工程设计资料、文件、施工记录、验收资料、影像资料进行统一收集、整理,并按业主竣工资料编制办法要求进行归档和移交,确保内业资料真实完整。
5.2.4.施工通道状况
路基右侧设有宽度为6.5米贯通全线的便道施工便道,道路平坦可以作为轨枕运输、施工材料及设备运输的通道。
5.2.5.水、电设施
施工沿线无可利用的电力,计划配备发电机供现场设备及照明使用,施工用水采用我工区自打水井,利用施工队两台洒水车进行施工用水的运输。
5.2.6.混凝土供应
混凝土暂定由我标段二工区(里程桩号DK1225+500)供应,混凝土罐车利用现有便道运至施工现场。
5.2.7.轨枕检查和存放
我工区所用轨枕由三标中铁一局哈密轨枕场(DK1277+000)供应,利用现有便道进行轨枕的运输。轨枕装车时注意轨枕层间用10×10的木方支垫并捆绑牢固。进场卸车前对轨枕进行逐一检查,尤其注意轨枕套筒的封堵情况。发现套筒内有杂物、轨枕破坏或有潜在损坏的轨枕,应在其端部竖面用红油漆标注,不得使用。检查验收完成后及时办理验收交接签认手续。轨枕存放场地必须保持平整,摆放长度、方向与线路方向一致,存放层数不超过5层,并避让CPⅢ高程控制点。轨枕与地面、轨枕与轨枕之间要放置10×10垫木,放置位置在轨枕承轨槽中部。
5.2.8轨排的检查和存放
进场验收和定期验收,检测主要数据:轨距、轨向、轨高、轨道中线、轨面高程等。验收的标准为内控标准偏差值的一半,以此来确保工装的精度。
轨排单层直接存放在支承层上,使用时采用专用吊具吊装,所用的钢丝绳保证其等长,起吊均匀,确保轨排框架受力均衡,减少变形,满足周转使用的要求。使用过程中对框架进行编号,发现不合格的立即返厂维修。
相对与标准轨距1435mm
2mm/测点间距8a(m)
2mm/测点间距8a(m)
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高值
包含缓和曲线上由超高顺坡所造成的扭曲量
5.2.9钢轨垫板、扣件检查和存放
钢轨垫板和扣件是轨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件,为保证行车绝对安全和旅客乘坐的舒适性,要求钢轨垫板和扣件具有足够的扣压力,良好的绝缘性能、较低的刚度。进场后由安质部人员对垫板型号和扣件螺栓螺牙质量逐一检查,物资部清点入库并按每套用量堆放整齐,并指定专人保管。
CRTSI型双块式轨枕技术参数
兰乌二线通(轨)01《双块式轨枕设计图》
2470×288×243
CRTSI型双块式轨枕外观质量要求
承轨部位表面缺陷(气孔、粘皮、麻面等)
长度≤10mm、深度≤2mm
轨枕棱角破损和掉角破损长度
顶面缘、底面及坚向边缘表面缺陷(气孔、粘度、麻面等)
葫芦巷水系景观工程围堰施工专项施工方案长度≤50mm、深度≤5mm
CRTSI型双块式轨枕各部位尺寸允许偏差
钢筋桁架上弦距双块式轨枕顶面距离
承轨部位双块式轨枕顶部宽度
保持轨距的两套管中心距
同一承轨槽的两相邻套管中心距
GBT 39258-2020标准下载预埋套管距轨槽面120mm深处偏离中心线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