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桩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17.7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桩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水准仪(最上部500mm不计入)

4.2特殊工艺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

特殊工艺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

成桩7d后大型平板钢闸门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采用浅部开挖桩头,检查

成桩3d内,用轻型动力触探(N10)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

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单桩载荷试验

4.3.1 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复检证明;

4.3.2 钢筋的出厂合格证以及钢筋试验单抄件;

4.3.3 试桩施工记录、检验报告;

5施工中注意的质量问题

处理范围应大于基底面积。对一般地基,在基础外缘应扩大1~2排桩,并不应小于及底下处理土层厚度的1/2。对可液化地基,处理范围可按上述要求适当加宽。

在桩顶部应铺设200~300mm厚砂卵石垫层。柱锤冲扩法是从地下向地表进行加固,由于地表约束减少,加之成桩过程中桩间土隆起造成桩顶及槽底土质松动,因此为保证地基处理效果及扩散基底压力,对低于槽底的松散桩头及松软桩间土应予以清除,换填砂石垫层。

成孔和填料夯实的施工顺序,宜间隔进行。因为柱锤冲扩桩法夯击能量较大,易发生地面隆起,造成表层桩和桩间土出现松动,从而降低处理效果。

6.0.1基槽开挖后,应进行晾槽拍底或碾压,随后铺设垫层并压实。

6.0.2基础底面以上应预留0.7~1.0m厚的土层,待施工结束后,将表层挤松的土挖除,或分层夯压夯实后,立进下道工序施工。

6.0.3雨季或冬季施工,应采取防雨,防冻措施,防止水泥料受雨水淋湿或冻结。

7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7.1施工过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成孔时,距振动锤,落距,冲击锤6m范围内,不得有人员走动或进行其他作业

振动或锤击沉桩机,冲击机操作时,应安放平稳,防止成孔时,突然倾倒或锤头突然下落,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在桩架上装拆维修机件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

已成的孔尚未填夯灰土前《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pdf,应加盖板,以免人员或物件掉入孔内。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7.2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

道路要经常维护和洒水甘亭新农村小高层屋面模板施工方案,防止造成粉尘污染

施工现场使用和维修机械时,应有防滴漏措施,严禁将机油等滴漏于地表,造成土地污染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