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技术交底.docx灭蚁工安全技术交底 第 935 页
打蜡工安全技术交底 第 936 页
绿化工安全技术交底 第 937 页
交通标志牌、公交站亭站牌、人行道护栏投标施工组织设计装卸工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第 938 页
人货电梯装拆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第 939 页
电梯安装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第 941 页
饰品工程安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第 942 页
饰面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第 943 页
楼地面装饰工程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第 944 页
裱糊工程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第 945 页
吊顶、隔断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第 946 页
管道工班前安全技术交底 第 947 页
管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第 948 页
地下室、管沟和管井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第 949 页
管道安装安全技术交底 第 950 页
管道施工工具及设备使用的安全技术交底 第 951 页
管道试压清洗、吹扫、脱脂安全技术交底 第 952 页
管道堆放安全技术交底 第 953 页
8.吊放钢筋入桩孔时,应绑紧系牢(下口宜用铁盘兜住),确保不溜脱坠落。应待钢筋吊入孔底后,才能下人进入桩孔解钩。
9.在桩孔内绑扎钢筋骨架时,操作平台方木必须放在实处(可放在混凝土护壁突出面上或钢筋骨架加强环筋上),并与平台木板钉牢,防止方木滑动位移,平台坠落。
10.桩孔下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 12V 低压电源。进入桩孔内的所有电器及用电设备均应接零接地,电线必须绝缘。拉动电线时禁止与一切硬物产生摩擦。电器开关应集中在桩孔口,并应装置漏电保护器,防止漏电触电事故,一旦发现漏电,必须迅速拉闸断电,值班电工必须对所有电器设备及线路加强检查维修,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
11.桩孔内的抽水管、通风管、电线等应妥加处理并临时固定,一般应沿壁敷设,以防装渣 桶及吊篮(吊桶)上下时挂住或撞断,引起事故。
12.由桩孔中排出的土渣,应及时运走,不得堆在孔口周围,如须临时堆放,应距孔口 5m 以外,且不得堆积过多,以防塌孔。
13.桩孔内爆破处理孤石或基岩时,应由取得爆破操作证的技术工人操作。爆破后间歇时间 不得小于 45min,经检查确认桩孔壁无松动石块、土块,护壁完好后方可下桩孔作业。
14.成孔间隙期及混凝土浇灌完成后孔口应加盖。
11.当层间高度大于 5m 时,宜选用桁架支模或多层支架支模。当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架
的横垫板应平整,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12.支设高度在 3m 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 3m 的可用马凳操作。
13.支撑、牵杠等不得搭在门窗框和脚手架上。通路中间的斜撑、拉杆等应设在 1.8m 高度以上。
14.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应用索具系牢,采用垂直升降 机械运输,不得乱抛,组合钢模板装拆时,上下有人接应。钢模板及配件应随装拆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掷下。高空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地面应标出警戒区,用绳子和红白旗加以围拦,暂停人员过往。
15.模板上施工时,堆物(钢模板等)不宜过多,且不宜集中一处。
16.大模板施工时,存放大模板必须要有防倾措施。封柱子模板时,不准从顶部往下套。
17.地下室顶模板,支撑还另需考虑机械行走、材料运输、堆物等额外载荷的要求,顶撑及 模板的排列必须考虑施工荷载的要求。
19.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雪雷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待地面略 干不滑时再恢复工作。
注:参考文献[5][2]
9.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的拆除,除应符合规范 GB50204—92 第 2.4.1 条或 2.4.2 条的
规定外,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10.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 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11.预制构件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
2)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坍陷和裂缝后,方可 拆除;
3)底模,当构件跨度不大于 4m 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标准值 50%的要求后, 方可拆除;当构件跨度大于 4m 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 75%的要求后, 方可拆除。
注:参考文献[5][27]
大模板的堆放、安装和拆除施工的安全技术交底
室内满堂脚手架搭设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竹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3)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置在下列部位:
① 设计上不允许留脚手眼的部位;
② 过梁上与过梁两端成 60º 角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度 1/2 的高度范围内;
③ 宽度小于 1m 的窗间墙;
④ 梁或梁垫下及其两侧各 500mm 的范围内;
⑤ 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 200mm 和转角处 450mm 的范围内;其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
300mm 和转角处 600mm 的范围内;
当脚手架施工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上一层连墙件搭设完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14.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 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15.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φ48 或φ51)相同;
2)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 40N·m,且不应大于 65N·m;
3)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 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 150mm;
4)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m。
16.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脚板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2)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 1.2m;
3)挡脚板高度不高小于 180mm;
4)中栏杆应居中设置。
17.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 120~150mm;
2)采用对接或搭接时均应符合规定;脚手板探头应用直径 3.2mm 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3)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4)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往下计,宜每隔 12m 满铺一层脚手板。
4)连墙件应连于上、下两榀门架的接头附近。
8.加固件、连墙件等与门架采用扣件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宜为 50~60N·m,并不得小于 40N·m;
3)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不应小于 100mm。
9.脚手架应沿建筑物周围连续、同步搭设升高,在建筑物周围形成封闭结构;如不能封闭时, 在脚手架两端应按 JGJ128—2000 第 6.5.2 条的规定增设连墙件。
14.构配件制作应制定制作质量评定标准,有焊接工艺、油漆电镀工艺的还应另行制定焊接
质量评定标准和油漆电镀质量评定标准。质量评定标准中对各分项各等级的质量标准应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作出明确规定。
15.制作单位应制定全面的制作质量检验制度,对每一部件及每一组装件均应达到 100%的抽检率,按质量评定标准评定质量等级。
16.附着升降脚手架构配件出厂时,制作单位应提供出厂合格证等书面资料。
17.构配件合格证宜包括下列内容:
1)名称、型号、规格、基本技术性能参数;
5)单件最大尺寸与质量;
6)质量检验人员的编号、印章。
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和使用一般规定技术交底
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搭设施工技术交底
置、标高和预留螺栓孔的孔径、垂直度等,还应核实预留螺栓孔或预埋件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预留螺栓孔或预埋件的中心位置偏差应小于 15mm,预留螺栓孔孔径最大值与螺栓直径的差值应小于 5mm,预留孔应垂直于结构外表面。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合理可行的补救措施。
8.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搭设前,应设置可靠的安装平台来承受安装时的竖向荷载。安装平台 上应设有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平台的水平精度应满足架体安装精度要求,任意两点间的高差最大值不应大于 20mm。
9.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安装搭设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程序进行。
10.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平支承结构与竖向主框架的安装偏差,水平支承结构相邻两机 位处的高差应小于 20mm;相邻两榀竖向主框架的水平高差应小于 20mm;竖向主框架的垂直偏差应小于 3‰;若有竖向导轨,则导轨垂直偏差应小于 2‰。
11.安装过程中架体与工程结构间应采取可靠的临时水平拉撑措施,确保架体稳定。
12.扣件式或碗扣式脚手杆件搭设的架体,搭设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13.扣件螺栓螺母的预紧力矩应控制在 40~50N• m 范围内。
14.作业层与安全围护设施的搭设应满足设计与使用要求。
15.架体搭设的整体垂直偏差应小于 4‰,底部任意两点间的水平高差不大于 50mm。
16.脚手架邻近高压线时,必须有相应的防护措施。
4)电动动力系统的用电安全性能检验
①电控柜有电安全性能检验;
③接地电组测试。4.检验标准
①架体主尺寸与计算书上的相应尺寸误差不得超过 5%;
②主要构件应力与设计值基本一致;
③大横杆最大跨度挠度不得大于跨度的 1/150,水平支承结构最大跨度挠度不得大于跨度的 1/350;
④使用工况的水平荷载作用下或升降工况的水平荷载作用下,竖向主框架的顶端水平变形均不得大于相应悬臂高度的 1/80。
2)升降同步性能检验标准
①非人工动力设备在行程不小于 1000mm 的情况下,相邻机位之间的高差不得大于 20mm,最大倾斜度不得大于跨度的 2.5‰;
②限载装置应具有超载保护和失载保护功能,载荷超载或失载 50%以上应能停止上升、下降动作并通过声光报警。
3)防坠装置检验标准参照(DGJ08—905—99)附录 A。
4)电动动力系统的用电安全性能检验标准
①电控柜应有缺相保护、短路保护及超失载断电报警等功能;
②绝缘电阻不得小于 0.5MΩ;
③ 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4Ω。
电梯井道内架子、安全网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自然地面以下钢筋绑扎)
注:参考文献[1][5]
注:参考文献[1][5]
12.在上料平台上的卸料人员不得将头、手、脚伸入井架内;严禁在拔杆下站人。运行中途
若发生故障,必须停车修理。
13.浇筑离地 2m 以上的框架、过梁、雨篷和小平台时,应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
14.浇筑拱形结构,应自两边拱脚对称地相向进行,浇筑储仓,下口应先行封闭,并搭设脚 手架以防人员坠落。
15.特殊情况下如无可靠的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或架设安全网。
16.地下工程深度超过 3m 时,应设混凝土溜槽。滑放混凝土时,应上下配合。
17.浇筑无板框架的梁、柱混凝土时,应搭设脚手架,并应附设防护栏杆,不得站在模板上 操作。
18.浇捣圈梁、挑檐、阳台、雨篷混凝土时,外脚手架上应加设护身栏杆。
19.使用振动机前应检查:电源电压,输电必须安装漏电开关;保护电源线路是否良好,电 源线不得有接头;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振动机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他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20.用草帘或草袋覆盖混凝土时,构件表面的孔洞部位应有封堵措施并设明显标志,以防操 作人员跌落或受伤。草帘和草袋等用完后应随时清理,堆放到指定地点,并应在堆置地点设置消防设施。
21.在大风雪或暴风、雷雨的情况下(六级风以上)国道210线达州至重庆高速公路三期工程大竹至川渝界段D10合同段西落滩御临河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不得在露天进行高空作业;气温较低
(-15℃左右),又在高空或迎风方向连续作业时,应加强保暖,必要时休息取暖。
22.应经常检查脚手架的接头处是否牢固,检查安全防护设置是否齐全,是否因冰、雪、风、 雨的影响而松动下沉。走道及跳板通道,应经常清扫或进行防滑处理。
23.酒后及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症的人员,严禁参加高空作业。
混凝土浇捣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商品混凝土)
13.泵送工作应连续作业,必须暂停时应每隔 5~10min(冬季 3~5min)泵送一次。若停止
较长时间后泵送时,应逆向运输 1~2 个行程,然后顺向泵送。泵送时料斗内应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不得吸空。
14.应保持水箱内储满清水钢筋施工方案(长城杯检查后修改方案),发现水质混浊并有较多砂粒时应及时检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