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监理细则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园林绿化监理细则园林绿化工程监理细则是为了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而制定的具体操作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以实现项目预期目标。
首先,监理细则要求明确各方责任,监理单位需依据合同文件、设计图纸及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在施工准备阶段,监理人员要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并参与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计划合理可行。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监理重点检查苗木规格、土壤质量、灌溉系统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监督种植、养护工序,如树木栽植深度、浇水频率、病虫害防治等。此外,还需定期巡查施工现场,记录工程进展,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再者,监理还负责验收环节,严格把关隐蔽工程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最后,强调安全文明施工,督促落实环保措施,减少噪音污染与扬尘问题,保护周边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园林绿化监理细则旨在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佛山市某厂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为打造高品质绿化景观提供保障。
2.2.3土方回填:主要指绿化种植区中原始高程低于设计高程的土方回填,不包括道路、广场、建筑小品等土建工程基础开挖后的回填。土方回填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控制:
2.2.4地形整理:土方回填或开挖完成后,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形细整,整理时应按设计要求构筑地形,并应施足基肥,地形整理后平整度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控制重点是地形表面的高程、等高线的走向、顺滑度、平整度,确保出现地形塑造的效果。
2.3.1 种植材料控制
绿化工程属于生命工程,所有种植材料包括树木、花卉、草坪、地被植物等的栽植,不仅是一项建设工程施工,而且还有一个成活的问题,这也是绿化工程区别于其他建设工程的显著特点。
2.3.1.1所有进场植物材料的规格必须符合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的不得使用。
2.3.1.2植物材料应根系发达,树形美观,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
2.3.1.3 植物材料应无病虫害。购入苗木应有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检验检疫报告。若为分批进苗,每一批量都必须有,不可只拿第一次或非当次的。
2.3.1.4播种用的植物种子均应注明品种、品系、产地、生产单位、采收年份、纯净度及发芽率等。
2.3.1.5苗木起苗要规范。裸根苗木尽量多保留根系,特别是较大的主根系,所有根系不可截得过短或过长。带土球苗木土球规格要根据规范标准进行,起苗后要打好土球包装。
2.3.1.6 苗木在装卸车时应轻吊轻放,不可直接往车上或地下扔,防止损伤苗木和造成散球。起吊带土球苗木应用绳网兜土球吊起,不可捆绑根颈。土球苗木装车时应按车辆行驶方向,将土球向前,树冠向后码放整齐;裸根苗木装车时应顺序码放整齐,装车后应将树干捆牢,并应加垫层防止磨损树干,长途运输时,应覆盖并保持根系湿润。
2.3.1.7为提高苗木成活率,种植前应对苗木进行修剪,修剪包括修枝和修根。修根主要是将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剪除;乔、灌木修枝应由专业技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①剪口应平滑,不得劈裂;
②修剪直径2cm以上大枝和粗根时,截口必须削平并涂防腐剂。
2.3.2放线及种植穴的控制
2.3.2.1树穴的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必须准确,中心点、边线标记要明显。
2.3.2.2按照设计要求定点放线时,遇有障碍物影响株行距时,要及时与业主、设计单位取得联系,进行设计变更和调整。
2.3.2.3种植穴、槽挖掘前,应督促施工单位向业主了解地下管线和隐蔽物埋设情况,减少事故发生。
2.3.2.4种植穴、槽的大小,应根据植物类型、土球直径、苗木根系和土壤情况等按照规范标准而定。穴、槽必须垂直下挖,上口下底要相等。
2.3.2.5 穴、槽挖好后,应在底部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
2.3.3种植工程控制
种植工程是绿化工程的重要工序和环节。其控制要点是种植工序要科学合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
2.3.3.1各类苗木运到现场后应及时栽植,特别是裸根苗木必须当天种植,当天不能种植的苗木应及时进行假植。裸根苗木自起苗开始暴露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
2.3.3.2种植前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核对苗木品种、规格及种植位置。
2.3.3.3苗木置入种植穴、槽前,应先检查种植穴大小及深度,不符合根系要求时,应修整种植穴、槽。
2.3.3.4规则式种植应保持对称平衡,要求行列苗木应在一条线上,相邻植株规格应合理搭配,高度、干径、树形近似,种植的树木应保持直立,不得倾斜,应注意观赏面的合理朝向。
2.3.3.5裸根苗木种植时,应将种植穴底部填土呈半圆土堆,置入树木填土至1/3时,应轻提树干使根系舒展,并充分接触土壤,随填土随分层踏实。种植深度应与原种植线一致。
2.3.3.6带土球苗木种植时必须踏实穴底土层,而后置入种植穴,填土踏实。
2.3.3.7种植绿篱株行距应均匀,树形好的一面应向外。
2.3.3.8种植胸径5cm以上的乔木时,应设支柱固定。
2.3.3.10 新栽植苗木应在当日浇透第一遍水,以后应根据土壤状况、当地情况及时补水。在北方地区种植后连续浇水不得少于三遍。
2.3.3.11 浇水时应防止因水流过急冲刷裸露根系或冲毁围堰,造成跑漏水。浇水后出现土壤沉陷,致使树木倾斜时,应及时扶正、培土。
2.3.3.12 浇水渗下后,应及时用围堰土封树穴。再筑堰时,不得损伤根系。
2.3.3.13 大树栽植,应制定详细的移植技术方案和措施,确保成活。
2.3.3.14 草坪、花卉的播种、栽植、铺设应遵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草坪播种工程控制重点是播种量、均匀度、浇水量和浇水频率等。
2.3.4栽后养护管理控制
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生命工程,主要特点之一是“三分种,七分管”。其栽后养护管理至关重要,决定着苗木成活率和景观绿化效果。
2.3.4.1 浇水。浇水是影响树木成活的关键因子,迟浇、浇水过多或过少均不适宜,都会影响树木的生长。日常浇水时,应根据土壤状况、天气情况、苗木长势等综合考虑。
①粘性土壤,宜适量浇水;
②苗木根系不发达的,浇水量宜加大;
③遇干旱天气时,应增加浇水次数。特别是在干热风季节,应对新发芽放叶的树冠喷雾,时间应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16时后进行。
④草坪出苗前要加大浇水次数,控制浇水量;出苗成坪后要减少浇水次数,加大每次浇水量。
2.3.4.2施肥。由于栽植时树穴已加入基肥,因而苗木种植当年可不必再施肥。若想追肥,可在第二年春季进行,施用无机肥即可。追肥时不要离苗木根系太近,以免伤根。
2.3.4.3修剪。新栽苗木当年一般不需修剪。若剪,可在当年冬季,仅对枯死枝、病虫枝进行清除。
2.3.4.4 除草。除草工作应在生长季节随时进行,可采用人工和生物除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冬季杂草枯死后,不可用火焚烧,以免损伤苗木。
2.3.4.5病虫害防治。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要早发现,早治疗,防止传播和感染。各施工单位项目部要设有植保专业技术人员,熟悉不同植物的不同病害和虫害,以便更好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
2.3.4.6日常保护。各施工单位项目部要配备专职人员数名,作好工地巡查保护工作,防止人为或其他因素损坏植物,保护好施工成果。
2.3园林建筑小品工程
2.3.1地基土方工程
因该工程施工正值雨季,必须做好建筑小品基槽的排水处理,特别对深度超过2米的深基础,做好边坡防护如放坡或支护并及时将槽边土清运出去。土方开挖后,预留20厘米厚土层,待钎探结束后清槽时挖出。
2.3.1.1 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且应避免漏水、渗水进入坑内;放坡开挖时,应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
2.3.1.2当机械挖土至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坡边沿时,应预留不少于50cm厚的土层,用人工开挖和修改,防止扰动坑底及边坡原土层,防止损坏已施工的桩头。
2.3.1.3基坑挖好后,应对坑底进行抄平修整,对发现的古墓洞穴,应及时汇报,待检查处理完后,再进行施工。
2.3.1.4基坑挖好后,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3.1.5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不准逆坡挖土,要严格按规划放坡,随时注意检查土壁的变动情况,发现坍塌及裂纹要及时处理。
2.3.1.6土方工程施工,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复测和检查。土方不应堆在基坑边缘。
2.3.1.8对回填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2.3.1.9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率控制、压实系数等。
控制好灰土掺的比例,将三七灰土样品放到每个建筑小品的槽边,凭色差控制掺加的比例,并注意石灰及粘土的粒径,粒土不大于5毫米,石灰不大于1.5毫米,并检查每步灰土的压实度、平整度,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的0.95,平整度控制在2厘米。
接缝应严密,目测应不透光,并在拐角处做到接缝顺直。模板表面刷水质脱模剂,模板支撑系统应做到排距及行距不大于80厘米窗台板施工工艺,方子木应不小于60×80毫米。
2.3.3.1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3.3.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玷污钢筋和砼接槎处。
2.3.3.3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砼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3.3.4浇筑砼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2.3.3.5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砼梁、板景宁县财税信息培训中心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2.3.3.6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
2.3.3.7模板安装的偏差应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