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细则

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细则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640.51K
标准类别:工程监理
资源属性:
VIP资源

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细则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细则

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措施,保证桩基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以下是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1.施工前准备:首先应对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地层特性及地下水情况。同时,对桩基设计图纸进行复核,确保其合理性与可行性。施工前还需检查机械设备的性能,确保其满足施工需求,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把控钢筋、混凝土等原材料的质量,确保其强度等级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对于预制桩05-土建工程师年终总结,应检查其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对于灌注桩,则需重点监控混凝土配合比和塌落度。

3.施工过程控制:在成孔阶段,需精确控制孔位、垂直度及深度,避免偏孔或塌孔现象。对于灌注桩,要防止泥浆污染,确保清孔彻底;混凝土灌注时应连续作业,避免断桩或夹泥问题。此外,锤击或静压桩施工中,应合理控制贯入度或压力值,防止桩身受损。

4.检测与验收:施工完成后,需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承载力和完整性检测。常用方法包括静载试验、低应变检测和超声波检测等。若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5.环境与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泥浆排放对周边的影响;同时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防范机械伤害和坠物事故。

综上所述,桩基工程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只有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标准和管理措施,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和建筑物的安全性。

⑴检查施工单位施工中各种报表管理准备。

⑵检查进场压桩设备的安装、调试。锤击桩桩锤采用≧6.2t。

⑶检查进场预制管桩的质量,内容包括:

①管桩出厂证明及质量保证书。

②管桩的外观质量、规格尺寸;如需接桩,检查焊接材料合格报告。合格者,认证并签字。

③检查工作场区“三通一平”准备情况,预防不利施工因素的出现。

④检查施工单位上岗人员配备情况,并参加施工单位组织的施工技术交底会。

⑤复核施工单位报送的桩基定位、测量放线的验收。

⑥对已具备开工条件的,由总监签署开工令。

在预制管桩施工中,监理组要安排人员进行旁站监理,具体的监理内容:

⑴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情况,及时向施工单位通报,并记录在案。

⑵施工过程旁站监督检查。

⑶复核桩基定位、确保桩基偏位在允许范围内。

⑷检查施工机组的压桩参数记录情况,如:每米压力值等,都要严格记录在压桩记录表上,并随时分析工作场区地质变化情况,为评价整个场区的压桩施工做好第一手资料。

⑸要督促施工单位在现场安装量测设备,如:经纬仪和水准仪。对于较深的桩以及接桩则必须在两个不同角度分别放置经纬仪进行同步观测,以控制桩垂直度。

⑹严格控制接桩材料、接桩位置及焊缝冷却时间。

⑺截桩方式要适合,严禁破坏桩身质量。

⑻作好值班跟踪记录和施工监理日志,对现场发生的问题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随时纠正偏差。

5、打桩顺序的确定原则:

⑴根据桩的密集程度,由中间向两边方向对称进行,或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由一侧向另一侧进行。

⑵根据桩的入土深度,宜先长后短。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                                                           

6、PHC管桩的焊接 

⑴管桩接长时,宜在桩头高出地面0.5m至1m处进行。

⑵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

⑶对接前,应清理干净接驳面和坡口。

⑷焊接时,先对称点焊4~6点,再由两个焊工对称施焊;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一层;焊接应饱满连续

⑸焊接后自然冷却时间不得少于8分钟;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

7、桩打好后,注意保护好高出地面的桩头,截桩头宜用锯桩器截割,严禁用大锤横向敲击或强行扳拉截桩。

8、打桩完后基坑开挖时,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位移和倾斜。机械开挖时,应制定对已完工程桩的保护措施。

9、监理人员对如下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

⑷焊接后的冷却时间控制;

a、主楼下桩基: 持力层为(6b)粉砂层,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5米,最终压桩力不小于5200KN;

b、非主楼桩基:桩端持力层(6a)粉砂层,进入持力层不小于4米,最终压桩力不小于4000KN;桩端持力层(6b)粉砂层,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5米,最终压桩力不小于4000KN;

c、抗拔桩,(6a)粉砂层或(6b)粉砂层,有效桩长不小于23米,最终压桩力不小于4000KN;

d、最大压桩力不大于设计图纸要求;

e、达不到要求报设计院处理;

g、焊接接头的冷却时间应满足规范要求。

a、采用锤重≧6.2t,锤落距1.8~2.2米;

b、进入持力层深度≧1.5米,持力层为(6b)粉砂层;

c、最后三阵贯入度≦30mm/10击,且不宜小于20mm/10击;

d、焊接接头的冷却时间应满足规范要求。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检验数量应满足验收规范要求。单桩必须全数进行低应变动力检测。

1.检测单位进场后,监理人员应及时核查试验人员的资格证书、法定计量部门对试验设备出具的计量检定证明及有效期限。

2.桩身质量的检测记录必须经监理人员签字确认,故监理人员必须跟踪监督检测的全过程;若采用静载荷试验应进行堆载重量的验算,应核查加荷的级数和时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每一级加荷均要见证。

3.桩位的检查,土方开挖后,检查桩位允许偏差必须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5.1.3和5.1.4两个条文。

4、管桩基础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和资料:

⑴桩基设计文件和施工图,包括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通知书等

⑵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程基线复核签证单;

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⑷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包括实施中的变更文件及资料;

⑸管桩出厂合格证及管桩技术性能资料(产品说明书);

⑹打桩施工记录汇总,包括桩位编号图;

⑼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2、桩基定位测量验收记录

6、锤击预制桩施工记录

7、锤击预制桩施工记录汇总表

8、静压预制桩施工记录

9、静压预制桩记录汇总表

11、静力压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2、预应力管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3、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4、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5、基桩低应变法检测报告

16、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报告

17、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记录

18、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报告

质控(建)表4.1.1-2 共 页 第 页

质控(建)表4.1.2-2 共 页 第 页

质控(建)表4.1.6.6 共 页 第 页

质控(建)表4.1.6.3-6 共 页 第 页

质控(建)表4.1.5.3 共 页 第 页

质控(建)表4.1.6.5-1 共 页 第 页

锤击预制桩施工记录汇总表

质控(建)表4.1.6.5-2 共 页 第 页

质控(建)表4.1.6.5-3 日 期: 共 页 第 页

质控(建)表4.1.6.5-4 共 页 第 页

旁 站 监 理 记 录

工程名称:福州仓山万达广场

静力压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预应力管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质控(建)表4.1.9-9 0104□□

1763.某商务中心空调施工组织设注:本表应附桩基检测报告。

质控(建)表4.1.8.2-9 共 页 第 页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报告

质控(建)表4.1.8.2-1 共 页 第 页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记录

质控(建)表4.1.8.2-2 共 页 第 页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报告

国际旅游度假区一期a区边坡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已论证 2020版)质控(建)表4.1.8.2-3 共 页 第 页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