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版】CJJ 303-2020-T: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pdf

【书签版】CJJ 303-2020-T: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3.6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348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书签版】CJJ 303-2020-T: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pdf

0.1中低速磁浮交通 mediumandlowspeedmaglevtransit 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定子设在车辆上的常导磁浮轨道交通。

一种承受磁浮车辆悬浮力、导向力及牵引力的基础构件,由 F型钢和感应板组成。与悬浮电磁铁两磁极板对应的F型钢内腿 和F型钢外腿分别称为F型导轨的内磁极和外磁极。内磁极和 外磁极的两个端面称为磁极面。F型钢腹板下表面称为悬浮检 测面

车辆牵引用直线感应电机次级的组成部分,是非磁性导电材 料,安装在F型钢上。

2.0.4轨枕sleeper

用来连接F型导轨GB/T 4325.3-2013 钼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铋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使F型导轨与梁体之间保持相对位置 固定并传递载荷的基础构件

2.0.5 接头 joints

内伸缩节,是相邻轨排之间的连

2.0.6 轨排 track pane

构成中低速磁浮线路的基本功能单元,具有支承磁浮车辆、 承受车辆的悬浮力和导向力及牵引力的功能。轨排由F型导轨、 轨枕及紧固件等组成。

承受列车荷重、安装轨道结构的载体,同时也是供电、信 通信等缆线的载体。通常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在一些特 区段也可采用钢梁或几种材料组成的复合梁体,

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的安装道岔的专用桥式平台

轨道梁梁底接近地面线,介于高架线与地下线之间的线 结构。

敷设在走行轨一侧通过受流器为电动车辆授给电能的导电轨 系统。由导电轨、绝缘支架或绝缘子、绝缘防护罩、辅件等 组成。

0.1工程开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应经批准后组织 导施工及验收。

3.0.1工程开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应经批准后组织 指导施工及验收。 3.0.2 施工调查应包括下列文件: 1 工程招标文件及补充规定。 2 施工承发包合同文本。 3 施工图文件。 3.0.3 地下结构施工具备的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和地质面图。 2 施工图文件。 施工范围内地下管线、构筑物及临近建筑物的资料。 3.0.4 施工调查应满足编制项目工程和单项(单位)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要求,单项(单位)工程施工调查应结合施工放样测量 进行。

3.0.5当施工调查发现现场情况与勘察、设计文件不符

工单位应及时以书面形式与勘察设计单位联系,会同相关单 成设计变更并经批准后再施工。

3.0.6施工调查前应编制施工调查计划,明确施工调查的依据、 调查内容及方法、参加调查的人员及分工等。

3.0.6施工调查前应编制施工调查计划,明确施工调查的依据

.0.7施工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客

1 线路位置、地形、周边既有建筑物、交通运输及跨线工 程情况。 2可供利用的场地和拆迁的建筑物,施工期内对交通设施 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3劳力和生产物资供应、工业加工、水源和电源等供应能 力、砂石料源、可供利用的房屋数量、生活物资等供应情况,

4风俗习惯、有无地区性的病疫和卫生防疫状况等。 5修建各项临时工程、施工机械运输组装场地、施工防排 水措施的资料。 6桥梁附近地形地貌、河床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当地最 大的冻结深度、地震烈度等,并提出可行性施工方案。 7跨越河流的桥梁,了解最高洪水位、最低水位、常年水 立及相应水位的流速,河道通航条件及标准,河流洪水期和枯水 期,当地降雨、降雪量,冰冻期,风向和水速,全年的天气温度 及气候状况。 8当现场桥位制梁时,应调查地基承载力、排水条件、桥 下通行和通航条件等。 9根据现场调查内容制定桥梁预制和运输架设施工方案。 3.0.8 施工调查时应采用现场踏勘和沿线走访等形式。 3.0.9 当现场调查工作完毕,应编写施工调查报告,并应包括 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 2 施工条件。 3 建议的施工方案。 3.0.10开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任务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 计,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施工方案。 2 施工进度计划。 3 施工现场的布置。 4 资源配置的方案。 5管理的措施。 3.0.11分部、分项工程及工艺复杂或技术难度大的工程,应结 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 3.0.12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并应形成书面记录,交底资料 应签字齐全,留存备查。

进行考核,并应持证上岗。 3.0.14施工单位应按规定进行现场交接桩,并应根据设计交桩 文件进行测量控制桩复测和保护。 3.0.15工程的基础网络设施、信息系统等应实行国家网络安全 等级保护制度。密码产品和密码技术的使用和管理应符合国家信 息管理主管部门的规定

4.1.1路基施工应核对施工图及有关水文地质资料,并应调查 和收集地下管线、构筑物资料。 4.1.2路基开工前,应做好截水、排水设施,并应测放出路堤、 收新位墨和高积施工中应复测

路堑位置和高程,施工中应复测

路堑位置和高程,施工中应复测。

4.2.1施工前应测放出路基中心线、路堑开挖上口位置,开 过程中应复测开挖坡度及高程

过程中应复测开挖坡度及高程。 4.2.2路堑开挖前应做截水、排水设施,施工场地有条件时应 提前做永久天沟。临时排水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开挖区应保持排水系统畅通,临时排水设施宜与永久性 排水设施相结合,应与原有排水系统相适应。 2当堑顶为土质或有软弱夹层的岩层时,截水、排水天沟 应铺砌或采取其他防渗漏措施。 3排水不能损害周围建筑物及地下建筑物、道路、农田。 4开挖的路堑路基面不应积水。当地下水发育路堑施工过 程中,开挖表面应设排水坡、支撑渗沟、盲沟等,并应根据地下 水出露情况进行施工

4.2.3路开挖前应先检香坡顶、坡面,并应对危石、

其他不稳定情况进行处理。路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路堑开挖前,应先检查边坡及坑底有无洞穴,当发现与 设计不符时,应向相关各方报告,按变更要求处理。 2对岩石走向、倾斜不利边坡稳定及施工安全地段,应采 取减弱扰动岩层措施;在设有支挡结构地段,应采用短开挖或马

口开挖,并应进行临时支护。 3路堑边坡应密实平整,对高低差、凸悬危石、浮石、渣 堆和杂物、平台平面应进行防护。 4.2.4路堑开挖完成后应完成排水设施和边坡防护。 4.2.5强风化硬质岩石、软质岩石及土质路堑基床换填处理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当开挖至基床换填底面标高时,开挖表面应平顺整齐, 基床换填底面应设置排水坡度,并应核对地质状况,开挖施工不 应扰动换填底面以下的土层。 2基床填筑完成后,侧沟应及时跟进,并应保持排水系统畅通。 4.2.6对于半填半挖路基,当填挖结合部基底为土质或风化岩 时,应按要求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当基底为岩石 时,应先将覆盖层表土清除,并应将基岩表面爆破开挖成不小于 2m宽的台阶,再进行填筑。 4.2.7爆破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的有关规定,

4.3.1明挖基础和路堑基底应进行基底平面位置、

表4.3.3条形基础各部位允许偏差

4支墩施工充许偏差宜符合表4.3.4的规定

4.3.4支墩施工允许偏差宜符合表4.3.4的规定

表4.3.4支墩施工允许偏差

4.3.5低置路基结构任意地段20m长度范围的工后沉降、不均 沉降、沉降差异造成的错台和路桥、路隧过渡段或任意两段路 基沉降造成的折角应符合表4.3.5路基沉降控制值规定。

表4.3.5路基沉降控制值

。4.1排水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类排水设施的位置、断面尺寸、坡度高程及材料应符 合要求。 2沟渠边坡应平整、稳定。 3排水设施应纵坡顺直、沟底平整、排水畅通、无冲刷和 阻水现象。 4排水沟、天沟应线型美观,直线线形顺直,曲线线形 圆顺。 4.4.2排水设施施工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

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1的 规定。

进行中间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路堑开挖过程中,坡顶天沟砌筑和开挖边坡坡度、宽度 及高程应符合规定 2明挖基础开挖过程中,基坑边坡支护、放坡开挖坡度 基坑宽度及高程应符合要求。 3特殊基底处理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 范》JGJ79规定执行。 4低置结构基坑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坑应及时回填,分层夯实。

2)基坑回填面应平顺,并达到原地面或路堑开挖

排水坡面不得有局部凸凹现象。 .5 工程竣工验收应提供的资料包括下列 1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质量合格证。 2 各种试验、检验报告和质量评定记录。 3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 工程测量定位记录。 5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 6 图纸会审记录、变更设计或洽商记录。 7 开竣工报告。 8 工程大事记。 9 工程影像资料。 10 竣工图。

5.1.1高架结构的轨道梁应根据现场条件进行现浇或预制,预 制构件宜在工厂制作,应现场安装或拼装。 5.1.2轨道梁的生产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技术资源和生产条件 在工厂制作应制定详细的工艺细则,在现场制作除应依据厂制工 艺细则外,还应制定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5.1.3高架结构工程施工的钢筋、模板、混凝土、预应力工程 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和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的规定

5.1.4高架结构施工中应观测、核对其位置和高程,且定

则中线桩和水准点,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工程测量判 范》TB10101 的规定。

5.1.5在高架结构施工期间,应限制线路两侧地下水的抽取,

.1.6当高架结构施工时,应采取措施减少对城市正常生活科 序和交通的干扰

5.2.1基坑开挖应符合下列规

1施工前应根据地质和现场环境条件,确定基坑开挖坡度 或支护形式及降、排水措施。当桥基附近有建筑物或遇地下管线 时,应先支护再开挖,宜采用围护桩、钢板桩等防护措施。 2在天然土层放坡开挖,当基坑开挖深度在5m以内时, 基坑坑壁坡度应符合表5.2.1的规定。当基坑深度大于5m时, 应将坑壁坡度放缓或加做平台。

表 5. 2. 1 基坑坑壁坡度

3当基坑坑壁坡度不易稳定开有地下水影响或放坡开挖场 地受到限制、工程量大时,应根据要求进行支护。 4基坑上边缘临时堆土不得影响基坑开挖和坑壁稳定,距 基坑边缘不宜小于基坑深度。当基坑顶有动载时,坑顶缘与动载 间应留有大于1m的护道。 5随基坑开挖应及时刷坡,边坡应平顺。无水土质基坑底 面宜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500mm;有水基坑底 面应满足四周排水沟与汇水并的设置需要,每边放宽不宜小 于800mm。 6基底应避免超挖,松动部分应清除。当使用机械开挖时 应在设计高程以上保留200mm厚度土层用人工开挖 7当基础底面处于软硬不匀地层时,应由勘察设计单位提 出处理方案。 8基坑宜在枯水或少雨季节连续开挖,达到设计高程应及 时砌筑基础,雨期施工应做好防排水。冬期施工应采取措施使基 底不受冻。 9土质基坑中深度大于5m且地下水位较高的基坑、临近 既有建筑的基坑和基坑顶缘动荷载较大的基坑,应进行边坡稳定 计算,并应根据检算结果确定边坡坡度、防护宽度和边坡加固 措施。

10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m时,应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 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

10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m时,应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 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 5.2.2基坑护壁、基坑围堰、基坑排水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 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的规定执行。 5.2.3基底处理完毕应及时进行检验,回填,分层夯实。

5.3.3钻孔桩的作业平台、泥浆护壁、钻孔施工、清孔、

水下混凝土等工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 量验收规范》CII2的有关规定

5.3.4水下混凝土的配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5.4.1模板的设计、制作、安装、预压、拆除等要求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2的有关规定。 5.4.2模板安装充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宜按表5.4.2的规定执行

表5.4.2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h为柱高(mm);1为梁、板跨度(mm

5.4.3预理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按表5.4. 的规定执行。

表5.4.3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5.4.4拆除承重模板及支(拱)架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 5.4.4的规定。

表5.4.4拆除承重模板及支(拱)架时混凝土强度要求

5.5.钢肋混链土结构用钢肋应付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 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钢筋混凝 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和《钢筋混 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的规定。当钢筋进场时,应检 查外观及质量证明书,并应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 货状态钢筋每60t为一批进行质量检验,不足60t按一批计,

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钢筋混凝 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和《钢筋混 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的规定。当钢筋进场时,应检 查外观及质量证明书,并应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 货状态钢筋每60t为一批进行质量检验,不足60t按一批计。 5.5.2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铁路工程抗震 设计规范》GB50111的有关规定。当钢筋规格不能满足施工图 图纸的要求需要代换时,应经设计单位同意,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不同级别、强度等级、直径的钢筋的代换,应按钢筋受 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 2当构件受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 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的验算。 3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根数等应满足设 计图纸要求。 4重要受力构件不宜用热轧光圆钢筋代换热轧带肋钢筋 5.5.3钢筋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压弯 钢筋应按厂名、级别、规格分批架空堆置在仓库(棚)内,并应 分类设立标牌

钢筋应按厂名、级别、规格分批架空堆置在仓库(棚)内, 分类设立标牌

5.5.4钢筋的加工、焊接、绑扎、安装等施工应符合现行

5.6.1混凝土工程施工应根据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环境类别 及作用等级和混凝土的耐久性等规定组织实施

混凝土工程施工应根据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环境类别 用等级和混凝土的耐久性等规定组织实施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的选定以及混凝土的搅拌 淡筑差护拆模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温土结构工

5.6.2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的选定以及混凝土的

5.6.2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的选定以及混凝

1普通混凝土结构表面的非受力裂缝宽度不得大于 0.2mm,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区域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现 裂缝。 2当对实体混凝土强度有疑问时,可依据现行行业标准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采用后装拔出 法间接测定结构表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定宜在56d的龄期进 行,测得的强度均值不应小于设计值或规定的数值。 3应采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仪测定现场混凝土保护层的 实际厚度,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实际厚度不应超出设计充许 偏差。 4当对实体混凝土耐久性有疑问时,可在现浇混凝土实体 结构上合适位置随机钻芯抽取混凝土芯样,测定实体混凝土的电 通量。

5.7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5.7.2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应对其与钢筋混凝土工程相同的项

5.7.8张拉端预应力筋内缩量限值和检验方法应符

5.7.8张拉端预应力筋内缩量限值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7. 的规定。

长拉端预应力筋内缩量限值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7.8

表5.7.8张拉端预应力筋内缩量限值和检验方法

5.7.9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部分应采用机械切割,不得使用 电弧或气焊切割。后张法预应力筋外露长度不宜小于直径的1.5 倍,且不宜小于30mm。

5.8装配式混凝土构件

5.8.1预制场地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构件制作场地应坚实、平整及排水畅通 2轨道梁预制场的布置应有利于轨道梁的预制、存放、运 输及架设。 3制梁台座、存梁台座、运梁线路的地基应具备足够的承 载能力。制梁台座两端顶梁部位的地基应特殊处理,不得因集中 受力而引起地基下沉。

5.8.2混凝土构件预制应符合下列规

预制轨道梁预埋(留)管道及钢解

4预制轨道梁梁体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一次成型,具有良 好的密实度,并应在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混凝土固应采 用附着式振动器侧振、振捣棒插入振捣,振捣时振捣棒不应碰撞 模板和预应力筋管道,

8.3混凝土构件运输和存放应

1轨道梁初张拉后吊运滑移时不得在梁上堆放其他重物: 二次张拉后的吊运应在管道压浆达规定强度后进行。 2轨道梁之外的其他混凝土构件应检查合格,其混凝土达 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吊运。吊运方法应根据受力要求 确定,并应固定牢固。 3轨道梁移运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四支点的受力应在允许 范围内。 4存梁支承台座应坚固稳定,并应附设相应的排水设施 轨道梁在存放期间不得因支承下沉受到损坏。 5轨道梁的吊运、存放应按铺架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的顺序 编号,吊运(滑移)存放。 6当轨道梁存放及运输时,支点距梁端的距离应符合施工

图纸要求。 7移运过程中应采取保护轨道梁不受损伤的措施。预制构 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拉处理的工级热轧光圆钢筋 8轨道梁之外的其他混凝土构件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场地应坚实、平整、排水流畅,支垫应稳固。 2)应按吊运、安装顺序和型号分别堆码,堆垛间应留运 输通道,并应满足吊车的吊距要求。 3)构件本身受力应平放或立放,并应保持稳定。 4)构件重叠分层存放时,吊环面应朝上,层间应采用垫 木垫平、垫实,上下层垫木应在一条垂线上。 5.8.4混凝土构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构件吊装机械的起重能力应与构件相适应 2混凝土构件应在承重结构和构件本身混凝土分别达到设 计强度的70%和100%时进行安装。安装前应测放位置,就位后 应固定。 3预制墩柱安装前,应将预留孔洞凿毛并清理十净,就位 后应支撑牢固,并应采用同强度砂浆或混凝土将缝隙填筑密实。 4预制轨道梁安装前,应检查其长度、宽度、预理件位置 并应在墩台上测放出梁的安装位置。 5当采用架桥机架梁时,架桥机的安装、调试和架梁作业 应按操作规程和使用说明书进行。 6当架桥机架梁时,梁体到达设计平面位置后,应先落在 临时支点干斤顶上调整支点高程及反力,使每个支点反力不超过 4个支点平均反力的5%,后采用流动性强的支座砂浆在支座与 支承垫石之间进行重力灌浆填满空隙。待浆体材料强度达到 20MPa后,可撤除千斤顶。临时支点干斤顶撤除前架桥机不得 过孔。同一梁端的千斤顶油压管路应采用单端并联,同端的支座 受力应一致。

5.8.5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

轨道梁外观质量控制标准应符合表5.8.5的规定。

表5.8.5轨道梁外观质量控制标准

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静载抗裂性试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简支梁试验方法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弯曲试验》TB/T 2092的规定,并应满足设计要求。

5.9.2钢结构(桥)制造使用的材料应有材料质量证明,并应

进行复验;钢材应按同一炉批、材质、板厚每10个炉(批)号 抽验一组试件,焊接与涂装材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的规定抽样复验,复验合格后方 可使用。

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的规定 进行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检验、抽查复验和与匹配的焊接材料做 焊接试验,不符合要求的钢材不得使用

5.9.4当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

GB/T 40432-2021 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pdf于该钢材厚度允许负偏差值的

钢桥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要求,当需修改设计时,应取

5.9.5钢桥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要求,当需修改设计

得原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应签署设计变更文件,设计变更内容应 在施工图中相应部位注明。 5.9.6用于主体工程的钢结构制造工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的规定 5.9.74 钢结构(桥)出厂时,应提交资料,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 2钢材和其他材料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 3施工图、拼装简图和设计变更文件。 4工地拴接板面出厂时摩擦系数试验资料即产品试板的试 验报告。 5焊缝重大修补记录。 6高强度螺栓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焊缝无损检验 报告及涂层检测资料。 7剪力连接器试验资料。 8工厂试拼装记录。 9构件发运和包装清单。 5.9.8钢桥现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梁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使用吊具,钢梁不得发生扭 转、翘曲和侧倾。钢梁吊装就位,应轻吊轻放,支垫平稳。 2钢桥安装前应对临时支架、支承、吊机等临时结构和 钢桥结构本身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 验算。 3钢梁安装前,应按照发送清单核对进场的构件、零件, 查验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材料的质量证明书。 4钢梁安装前,应对支承垫石高程、桥梁中线及各孔跨径 进行复测,误差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方可安装。 5钢梁在工地安装过程中矫正、制孔、组装、焊接和涂装 等工序的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标准》GB50205的有关规定 6拼装钢梁的临时支架顶部工作面应设有起顶位置和滑移

装直,开应满定钢梁就位后全价线型的调整。 5.9.9工地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组拼前应清除构件上的附着物,摩擦面应保持干燥 整洁。 2在支架上拼装钢梁时,冲钉和粗制螺栓总数不得少于孔 眼总数的1/3,其中冲钉不得多于2/3。孔眼较少的部位,冲钉 和粗制螺栓总数不得少于6个或将全部孔眼插入冲钉或粗制 螺栓。 3用悬臂或半悬臂法拼装钢梁时,连结处所需冲钉数量应 按所承受荷载计算决定,不得少于孔眼总数的一半,其余孔眼应 布置精制螺栓。冲钉和精制螺栓应均匀地安放。 4钢桥安装过程中,每完成一节间应测量其位置、标高和 预拱度。 5钢梁成联施拧前,钢梁拱度和平面位置应符合要求。 5.9.10高强度螺栓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梁安装前应复验构件摩擦面试件的抗滑移系数,合格 后方可安装。 2施前,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出厂批号复验扭矩系数 每批号抽验不少于8套,其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应符合要求。不同 批号高强度螺栓、螺母、垫圈应分类造册,同批号螺栓连接副应 进行扭矩系数复检,施工时应保持同一扭矩。 3高强螺栓初拧扭矩应由试验确定,宜为终拧扭矩 的50%。 4施拧高强度螺栓应按一定顺序,一般应从板束刚度大、 缝隙大之处开始,对大面积节点板应由中央向外紧,并应在当 天终拧完毕。施时,不得采用冲击拧紧和间断拧紧。终拧后的 螺栓应用红漆点标记。 5用扭角法施拧高强螺栓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 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82一2011的规定执行,终拧完毕应 按要求进行检查。

1钢梁(结构)焊接应按批准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 接工艺。 2钢梁各部位应按顺序依次拼装就位,调整好拱度、旁弯, 将组对连接件紧固后DB22T 2532-2016 口腔正畸治疗中微螺钉种植体使用的操作规程,进行定位焊接,待部件组拼完毕和检验合 格后可整体焊接, 3工地焊接应设立防风设施,遮盖全部焊接处。除箱型梁 内部,雨天不得焊接。当箱型梁内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时,应 使用通风防护安全设施 4工地焊缝应按工艺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对接焊缝全部进 行超声波探伤,并应抽样进行射线探伤。 5焊缝的缺陷修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 GB50661中有关规定执行

5.9.12工地涂装应符合下列规

3)厚膜涂层应进行针孔检测,针孔数不应超过测点总数 的20%。 喷涂金属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目视或用5倍~10倍放大镜观察,喷涂金属层应颗 粒细密、厚薄均,不得有固体杂质、气泡及裂缝等 缺陷。 2)当喷涂厚度达不到要求时,应进行补喷或重喷。 3)孔隙率检验面积宜占总面积的5%。 4)对喷涂金属层与钢结构的结合性能,可采用敲击或刀 刮进行检测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