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469-2019 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DB34/T 3469-2019 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3843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4/T 3469-2019 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延性混凝土加固后构件的耐火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1.0.4高延性混凝土的加固设计及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

2.1.1 高延性混凝土 high ductile concrete

由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合成纤维等原材料组成NY/T 2454-2013 机动喷雾机禁用技术条件,按一 定比例加水搅拌、成型以后,具有高韧性、高抗裂性能和高耐损 伤能力的特种混凝土。

2.1.2合成纤维 synthetic fiber

2.1.3当量直径 equivalent diameter

纤维截面为非圆形时,按截面积相等原则换算成圆形 的直径。

2. 1. 5 纤维用量 fiber conten

试件单轴受压试验时,采用等效受压荷载计算所得的 抗压强度。

试件单轴受压试验时单位体积的变形能,可作为高延性混 凝土抗压韧性的评价指标

试件弯曲韧性试验时,采用等效弯曲荷载计算所得的抗弯 强度,

2. 1.9 等效弯曲韧性 equivalent flexural toughness

效弯曲强度一起作为高延性混凝土弯曲韧性的评价指标。

2.1.10材料强度利用系数 strength utilization factor of m

考虑加固材料自身变形能力高于砌体及在二次受力条件 下其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所引入的折算系数

strengthening with reinforced high ductile concrete layer 在原结构构件表面增设一定厚度的配筋高延性混凝土,提 高结构整体性、结构构件承载力和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

fau一高延性混凝土抗压强度(边长100mm的立方体抗压 强度试验值)(N/mm²); 催信息服 faf 高延性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值(N/mm²); fe 等效弯曲强度(N/mm"); W 等效弯曲韧性(kJ/m"); fue 等效抗压强度(N/mm²); W 等效抗压韧性(kJ/m3); Cd 高延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αdl 高延性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 比值; fdu,k 高延性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 fak 高延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N/mm); fa 高延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fat 高延性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N/mm²); E. 高延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N/mm²);

fau一高延性混凝土抗压强度(边长100mm的立方体抗压 强度试验值)(N/mm²); 催信息服 faf 高延性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值(N/mm²); fe 等效弯曲强度(N/mm"); W 等效弯曲韧性(kJ/m"); fue 等效抗压强度(N/mm²); W 等效抗压韧性(kJ/m3); Ca 高延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αdl 高延性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 比值; fdu,k 高延性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 fak 高延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N/mm); fa 高延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fat 高延性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N/mm²); E 高延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N/mm²);

3.0.1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3.0.1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延性混凝土材料生产厂家应提供型式检验报告、使 用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或产品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 2高延性混凝土用于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加固时,应 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复验; 3高延性混凝土在施工时,应按产品要求的用水量拌合 不得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添加水; 4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应避免操作人员吸 入粉尘和造成环境污染。 3.0.2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和加固混凝土构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砌体结构或混凝土构件经可靠性鉴定或抗震鉴定确认 需要加固时,应根据鉴定结论和委托方提出的要求,由有相应 资质的设计和施工单位按本规程的规定和业主的要求进行加 固设计和施工,同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加固后结构的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 性、结构的重要性和加固设计使用年限,由委托方和设计方按 买际情况共同商定; 3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和加固混凝土构件的设 计,应综合考虑其技术经济效果,避免不必要的拆除和更换: 4对加固过程中可能出现倾斜、失稳、过大变形或塌的 结构,应在加固设计文件中提出相应的临时性安全措施,并明 确要求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 5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加固后结构的用 途和使用环境。

4.1.1高延性混凝土采用合成纤维作为增韧材料,合成纤维 应为单丝纤维或粗纤维。纤维不应对人体、生物和环境造成危 害,涉及与生产、使用有关的安全与环保问题,应符合我国相关 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4.1.2制备高延性混凝土所用合成纤维的规格宜符合表 4. 1. 2 的规定。

4.1.2制备高延性混凝土所用合成纤维的规格宜

表 4. 1. 2合成纤维的规格

表4.1.3 合成纤维的力学性能

4.1.4合成纤维的密度、熔点、吸水率等主要物理性能参数宜 经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合成纤维可按表4.1.4取值

表 4. 1. 4合成纤维的物理性能

续表 4. 1. 4

4.1.5合成纤维的耐碱性能(极限拉力保持率)不低于95%。 合成纤维主要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混凝 土和砂浆用合成纤维》GB/T21120的相关规定。

4.1.5合成纤维的耐碱性能(极限拉力保持率)不低于95%。 合成纤维主要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混凝 土和砂浆用合成纤维》GB/T21120的相关规定。

4.1.5合成纤维的耐碱性能(极限拉力保持率)不低于95%。

4.2.3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并不得使 用含氯盐的外加剂,

4.2.4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和《用于水 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规定。

4.2.5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4.2.5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

5.1.1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不得离析、 泌水,纤维不得聚团,并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5.1.2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应符合 表5.1.2的规定,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宜符 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JGJ/T 322的规定。

表 5. 1.2高延性混凝士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

5.1.3本章的性能要求适用于纤维体积掺量为0.5%~2.0% 的高延性混凝土。

5.2.1高延性混凝土主要用于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加固 与修复工程。高延性混凝土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如表5.2.1 所示:

高延性混凝土的主要力学性能指

主:(1)表中性能指标均指试验值

(2)测试等效弯曲韧性、等效弯曲强度和抗折强度的试件尺寸为 40mm×40mm×160mm;测试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试件尺 寸为100mm×100mm×100mm,且不考虑尺寸换算系数。 5.2.2强度等级为C.50的高延性混凝土,其轴心抗压强度设 计值为27.6N/mm²,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为3.8N/mm。 5.2.3强度等级为C.50的高延性混凝土,受压和受拉弹性模 量为2.20×104N/mm²。当有可靠试验依据时,弹性模量可根 据实测数据确定。 5.2.4高延性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4,当有可靠试验依据时 泊松比可根据实测数据确定

5.2.4高延性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4,当有可靠试验依据时

5.3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5.3.1高延性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在满足

满足设计要求。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 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有关规定。

侵蚀性能的等级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

侵蚀性能的等级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 准》GB50164的相关规定。

5.1.1高延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同时满足试配强度和韧性

6.1.1高延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同时满足试配强度和韧性 的要求,并应满足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 性能的设计要求。

6.1.2高延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

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要求。

6.2.1高延性混凝王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6.2.2高延性混凝王的骨料宜为中砂,细度模数宜为2.3~ 3.0。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含泥量不应大于1.0%泥块含 量不应大于 0. 3% ,

6.2.5高延性混凝土中纤维的体积率不宜小于0.5%

6.3.1高延性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在缺乏试验依据 的情况下,高延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 1高延性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宜于0.50,砂胶比不宜天 于0.80:

2高延性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可按表6.3.1选取,并 应经试配确定:

3.1高延性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

3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经过试配确定;矿 物掺合料掺量宜为20%~40%; 4水泥用量不宜大于450kg/m²。 5.3.2在试配过程中,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高延性 混凝土强度试验,其中一个可为依据表6.3.1计算后调整拌合 物的试拌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试拌配合比分 别增加和减少0.05。

6.3.3高延性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确定后,尚应采用该配合比

进行不少于三盘高延性混凝土的重复试验,每盘高延性混凝土 应至少成型一组试件,每组高延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 配制强度。

f du.0≥f du.k +1. 6450

式中fdu,o 高延性混凝土的配制抗压强度(N/mm²); fdu,k 高延性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²); 6 高延性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宜通过试验确 定;当无可靠试验依据时,可取0.08fau,k(N/mm)。

6.3.5高延性混凝土的配制抗折强度、等效弯曲强度和等效 弯曲韧性除应符合本规程5.2.1条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设计 要求。

7.1高延性混凝土的制备

7.1.1高延性混凝土应采用干混料(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 等)预拌方式制备,宜采用后加法加入纤维。原材料计量宜采 用电子计量仪器,使用前应确认其检定合格。每盘高延性混凝 土原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1的规定

表 7. 1. 1 原料计量的允许偏差

7.1.2高延性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机转速 不宜小于45r/min。

7.2高延性混凝土的施工和养

7.2.1高延性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一般规定: 1 搅拌好的高延性混凝土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不应离析和 泌水; 2高延性混凝土搅拌完成后宜在40min内用完,当施工 现场温度大于30℃时,应适当缩短使用时间。不应使用超过初 凝时间的高延性混凝土; 3现场浇筑高延性混凝土构件时,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 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应超过1.5m。当倾落高度大于1.5m时,应 加串筒、斜槽、溜管等辅助工具; 4高延性混凝土施工应保证纤维分布的均匀性和连续

性,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加水; 5高延性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保证其振捣密实,同时应 避免离析和分层; 6高延性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及时覆盖保湿养护; 7高延性混凝土可采用手工压抹方式进行施工,应保证 纤维分散的均匀性,注意构件转角处连续施工,不应在阳角处 留施工冷缝。手工压抹宜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大于15mm。 7.2.2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或加固混凝土构件的 施工,除应满足本规程7.2.1条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附录C 或附录D的相关规定

7.2.3采用高延性混凝土进行砌体结构或混凝土结构构件修

复时,应在施工前将原有构件损伤部位的松散部分或已经遭受 风化、腐蚀等影响的部位剔除干净。对于混凝土构件的修复, 尚应将原混凝土面凿毛,并在加固部位混凝土表面涂刷混凝土 界面剂,

土终凝后进行保湿养护。

制的高延性混凝土的湿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夏季应防止阳 光暴晒,冬季施工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且冬季养护时间宜适 当延长。

8. 1. 1 高延性混凝土材料进场时应复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 工。 8.1.2复验项目应包括高延性混凝土材料性能和净含量。 8.1.3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包装净含量误差不应超过标识质量 的±2%。

8.1.3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包装净含量误差不应超过标识质量 的±2%。 8.1.4进场的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应查验和收存型式检验报 告、使用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或产品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 件。

告、使用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或产品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 件。

效弯曲强度和等效弯曲韧性、抗折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

效弯曲强度和等效弯曲韧性,抗折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以本 规程表5.2.1中3d龄期的性能指标作为进场复验指标要求,

8.2.1高延性混凝土材料性能检验每100t应为一个检验批, 不足100t的应按一个检验批计,每一检验批应为一个取样单 位。

不足100t的应按一个检验批计,每一检验批应为一个取样单 位。 8.2.2取样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取样方法》GB/1 12573执行。取样应有代表性,每一检验批取样总量不宜少于 40kg。

8.2.2取样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取样方法》G

8. 2.3 每一检验批取得的过

其中一份应按本规程第5.2.1条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另一份 应密封保存至有效期,以备仲裁检验。

的标准试件制作和性能测试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照《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中抗压强度试验方法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高延性混凝土 标准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100mm,以该尺寸试件的强 度测试结果确定高延性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且不考虑尺寸 换算系数; 2按照《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 制作尺寸为40mm×40mm×160mm的标准试件,进行三点抗 折试验,确定高延性混凝土的抗折强度; 3按照《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 制作尺寸为40mm×40mm×160mm的标准试件,按本规程附录 3的方法确定高延性混凝土的等效弯曲强度和等效弯曲韧性。 8.3.2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检验应按本规程8.3.1条 规定测试试件标准养护60d的力学性能; 2同一批次每种类型的试块应留置不少于3组,每组3个 试块; 3对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检验,除应留置以上试 快进行标准养护测试力学性能外,尚应留置同等数量和规格的 高延性混凝土试块进行同条件养护,同条件养护时的等效养护 龄期可取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1200℃·d时所对应的龄 期。日平均温度为0℃以下的龄期不计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 度检验的具体规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204相关规定执行。 8.3.3高延性混凝土的主要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评定方法应符 合下列规定: 1高延性混凝土的等效弯曲强度试验值和等效弯曲韧性 试验值计算: 1)取3个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等 效曲韧性或效查曲强度试验值:

的标准试件制作和性能测试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照《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中抗压强度试验方法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高延性混凝土 标准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100mm,以该尺寸试件的强 度测试结果确定高延性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且不考虑尺寸 换算系数; 2按照《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 制作尺寸为40mm×40mm×160mm的标准试件,进行三点抗 折试验,确定高延性混凝土的抗折强度; 3按照《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 制作尺寸为40mm×40mm×160mm的标准试件,按本规程附录 B的方法确定高延性混凝土的等效弯曲强度和等效弯曲韧性。

1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检验应按本规程8.3.1条 规定测试试件标准养护60d的力学性能; 2同一批次每和种类型的试块应留置不少于3组,每组3个 试块; 3对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检验,除应留置以上试 块进行标准养护测试力学性能外,尚应留置同等数量和规格的 高延性混凝土试块进行同条件养护,同条件养护时的等效养护 龄期可取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1200℃·d时所对应的龄 期。日平均温度为0℃以下的龄期不计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 度检验的具体规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204相关规定执行。

2)当一组试件中试验结果中有1个低于表5.2.1中对应 等效弯曲韧性指标的15%时,应剔除该值后再取平均 值作为本组试件的等效弯曲韧性或等效弯曲强度试验 值; 3)当一组试件中试验结果中有2个均低于表5.2.1中对 应等效弯曲韧性指标的15%时,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 不应作为评定的依据。 2高延性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试验值的计算: 1)取3个试件强度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 的强度试验值; 2)当一组试件中强度试验结果中有1个超出平均值的土 15%时,应剔除该值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本组试件的强 度试验值; 3)当一组试件中强度试验结果中超出平均值的土15%的 试件多于1个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作为评定的依 据。 3高延性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应符合现 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的有关规 月不考虑尺寸换算系数

8.3.5实际工程需要检验高延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

8.3.6当设计需要时

8.3.6当设计需要时,高延性混凝土的等效抗压强

8.4高延性混凝土质量验收

8.4.1高延性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除应满足本规程5.2.1条 规定外,尚应符合设计要求。

8.4.2实际工程对高延性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抗水渗透性能

8.4.2实际工程对高延性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抗水渗

附录A高延性混凝土抗压韧性试验方法

A.0.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高延性混凝土等效抗压强度和 抗压韧性的测定。

A.0.2试验设备(图A.0.2)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伺服式方能试验机,量程不超过5000kN,测试相对误 差不大于1%,试验时的最大荷载应在量程的10%~40%范围 内; 2应具有加荷速度指示装置或加荷速度控制装置,并能 均匀、连续地加荷; 3应具有有效期内的计量检定证书; 4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承压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4mm, 表面硬度不小于55HRC,钢垫板的平面尺寸应不小于试件的承 压面积,厚度应不小于25mm; 5变形测量采用电子位移计,精度不低于 0.001mm。

A.0.3试件成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A.0.2抗压试验加载装置 加载板;2——位移计:3——试件

的长度方向分两层均、连续浇

凝土,装填宜在试件振实后与试模上沿平齐; 2试件宜采用振动台振实,振动时间应以试件表面开始 泛浆为止; 3振实后应及时抹平混凝土表面,纤维不得露出混凝土 表面。 A.0.41 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件尺寸宜采用100mm×100mm×300mm; 2每组试验至少应制备6个试件,其中3个用于测试抗压 强度,其余3个用于测试受压应力一应变全曲线; 3试件养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 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规定的标准养护条件,并养护至规 定龄期。

疑土,装填宜在试件振实后与试模上沿平齐; 2试件宜采用振动台振实,振动时间应以试件表面开始 泛浆为止; 3振实后应及时抹平混凝土表面,纤维不得露出混凝土 表面。 A.0.4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件尺寸宜采用100mm×100mm×300mm; 2每组试验至少应制备6个试件,其中3个用于测试抗压 强度,其余3个用于测试受压应力一应变全曲线; 3试件养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 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规定的标准养护条件,并养护至规 定龄期。 A.0.5试验测试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从养护地点取出试件后及时试验,用十毛币将试件表 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于净; 2将试件直立放置在试验机的下压板和钢垫板上,并使 试件轴心与下压板中心对准。按图A.0.2所示; 3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整球 座,使接触均衡; 4开动试验机进行预压,预压荷载约相当于破坏荷载的 40%。预压时,加荷速度取0.5~0.8MPa/s。进行物理对中 调整和受压稳定性调整,直至试件各边变形相差不大于15% 及相邻两次加载试件四边变形平均值相差不超过0.003mm为 止,否则应调整荷载传递装置,继续预压,直至达到要求; 5对试件连续、均匀、按变形控制加荷,加载速率取0.1 nm/min ~0.2mm/min; 6绘制荷载一变形曲线。

A.0.5试验测试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0.5试验测试应按下列步骤

工灰养护地点仪出试件后及 , 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 2将试件直立放置在试验机的下压板和钢垫板上,并使 试件轴心与下压板中心对准。按图A.0.2所示; 3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钢热板接近时,调整球 座,使接触均衡; 4开动试验机进行预压,预压荷载约相当于破坏荷载的 40%。预压时,加荷速度取0.5~0.8MPa/s。进行物理对中 调整和受压稳定性调整,直至试件各边变形相差不大于15%以 及相邻两次加载试件四边变形平均值相差不超过0.003mm为 止,否则应调整荷载传递装置,继续预压,直至达到要求; 5对试件连续、均匀、按变形控制加荷,加载速率取0.1 mm/min ~0.2mm/min; 6绘制荷载一变形曲线。 A.0.6试件的等效抗压强度fce应按下式计算(图A.0.6):

式中:fe 试件单轴受压的等效抗压强度(N/mm); 竖向变形量为时荷载一变形曲线下的面积(N :mm); u 荷载下降至极限荷载的u倍(可取0.85、0.50或 0.20)所对应的竖向变形量(mm); A一 试件单轴受压的面积(mm)。 高延性混凝土的等效抗压强度计算值应精确至0.1N mm

A.0.7试件的等效抗压韧性W应按下式计算:

A.0.7试件的等效抗压韧性W应按下式计算:

图A.0.6等效抗压强度计算

du =× Wu= fe X L .A LAI

式中:W 等效抗压韧性(kJ/m)GB/T 21977-2022 骆驼绒,精确至0.1k/ml 试件的长度(mm)

附录B高延性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方法

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高延性混凝土弯曲韧性的测定 2 试验装置(图B.0.2)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B.0.2抗弯试验加载装置

1试验机宜采用液压伺服力能试验机或带有弯曲试验台 的伺服式压力试验机,量程不超过100kN,示值相对误差不大 于1.0%,试验时的最大荷载宜在量程的80%以内: 2加载分配梁,试验机自带或者专门制作,分配梁中点为 加载点,在试件标距三分点处设有两个加压辊轴,辊轴直径 10mm~12mm; 3与试件接触的两个辊轴铰支座,辊轴弧形直径10mm~ 12mm,支座长度比试件宽度长10mm; 4挠度测量装置应符合图B.0.2的要求,并应包括固定 测量挠度仪表的支座;挠度测试系统包括电阻位移计或者 LVDT位移计以及配套的电测信号放大器,量程不小于20mm, 精度不应低于0.0o1mm,测试点位于试件底部跨中位置; 5荷载测量传感器应准确测量施加于试件上的荷载,测 量精度不应低于0.1kN:

6测试数据采集应连续自动完成,可通过模数转换器与 计算机连接,有程序控制,采样频率不宜低于10Hz; 7其他:钢直尺、游标卡尺、直角规等。 B.0.3试件成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沿试模的长度方向从中间向两边均匀、连续装填高 延性混凝土,装填至试件振实后与试模上沿平齐; 2试件宜采用振动台振实,振动时间应以试件表面开始 泛浆为止; 3振实后应及时抹平高延性混凝土表面,纤维不宜露出 混凝土表面; 4试件养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 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规定的标准养护条件,并养护至规 定龄期; 5每组试验至少应制备3个试件。 B.0.4试件尺寸为40mm×40mm×160mm,试验跨度取L= 150mm。 B.0.5试验测试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从养护地点取出试件,擦净后检查外观,不得有明显缺 损,在跨中3的纯弯段内不得有直径大于5mm、深度大于 2mm的表面缺陷; 2将试件成型时的浇筑侧面作为承荷面,安放在支座上 按图B.0.2规定尺寸和三分点位置加荷的规定,检查支座及分 配梁位置,所有间距尺寸偏差不应大于士1mm; 3试件放稳对中后启动试验机,当分配梁辊轴与试件接 近时,调整分配梁和支座,使接触均衡。压头及支座不能前后 倾斜,各接触不良处应予以垫平; 4试件安放好后,施加一定的预压荷载,停机检查试件与 压头及支座的接触情况,确保试件不发生扭动,然后安装测量 跨中度的位移计; 5安装测量变形的仪表时首先接通测试线路并作空载调

B. 0.5 试验测试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从养护地点取出试件,擦净后检查外观,不得有明显缺 损,在跨中3的纯弯段内不得有直径大于5mm、深度大于 2mm的表面缺陷; 2将试件成型时的浇筑侧面作为承荷面,安放在支座上 按图B.0.2规定尺寸和三分点位置加荷的规定,检查支座及分 配梁位置,所有间距尺寸偏差不应大于士1mm; 3试件放稳对中后启动试验机,当分配梁辊轴与试件接 近时HJ 1049-2019 水质 4 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调整分配梁和支座,使接触均衡。压头及支座不能前后 倾斜,各接触不良处应予以垫平; 4试件安放好后,施加一定的预压荷载,停机检查试件与 压头及支座的接触情况,确保试件不发生扭动,然后安装测量 跨中度的位移计; 5安装测量变形的仪表时首先接通测试线路并作空载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