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J 32 J 08-2015 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DGJ 32 J 08-2015 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0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3621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GJ 32 J 08-2015 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2.0.11自然循环系统

0.12强制循环系统forced circulation

2.0.12强制循环系

利用机械设备等外部动力迫使传热工质通过集热器与储热器 (或换热器)进行循环的循环系统。

HJ 710.11-2014发布稿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大型真菌 发布稿2.0.13辅助热源auxiliarythermal source

太阳加热系统中,为了补充太阳能系统的热输出所用的非太 阳能加热部件。其中常以电能或燃气、燃油为能源。

2.0.14敲开式系统opensystem

传热工质与大气有接触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接触面主要在贮 水箱的散开面。

2.0.15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

传热工质被完全密封在装置内,不与大气相通的太阳能热 系统。

集热器与贮热水箱合为一体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集热器与贮热水箱相互分开一定距离安装的太阳能热水 系统。

2.0.18太阳能供热量solarcontributio

在太阳集热器中加热某种传热工质,再使该传热工质通过换 热器加热水供给用户的太阳能集热系统 2.0.28控制器controller

2.0.28控制器controller

对太阳加热系统及其部件进行调节,使之正常运行所需的部 件。可为手动或自动。

2.0.29温差控制器differentialtemperaturecontroller

3.0.1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符合节约用 水、节约能源、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 3.0.2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类型及产品选择,应根据建筑类型、 建筑规模、建筑功能、地理位置、使用要求、气候条件和安装条 件等综合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与建筑物整体及周围 环境相协调。

3.0.3太阳能热水系统应配置辅助热源及辅助加热装置。

3.0.5太阳能集热器的布置应规则有序、排列整齐。太阳能热 水系统配备的输、配水管和配电、控制设备及线路应与建筑物其 他管线、设备统筹安排,同步设计、施工,便于安装维护,做到 安全、隐蔽、集中布置。 3.0.6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防雷设计应与建筑物防雷设计同步 进行。 3.0.7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所有设备、部件及材料应符合国家 行业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3.0.11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已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必

3.0.11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已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必 须经建筑结构安全复核,并应满足建筑结构及其他相应的安全性 要求。

4.2热水用水定额、水温和水质

4.2.1热水用水定额应根据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地区条件,折

4.2.1热水用水定额应根据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地区条件,按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采用。 4.2.2热水供应系统中赠热水箱的出口最高水温宜为60℃,配

4.2.2热水供应系统中赔热水箱的出口最高水温宜为60℃,配

4.2.2热水供应系统中赠热水箱的出口最高水温宜为60℃,配

水点的最低温度宜为50℃。采用集中供热水系统的住宅,配水 点的水温不应低于45℃。 4.2.3冷水计算温度应以当地最冷月平均水温资料确定,按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采用。 4.2.4生活热水水质的卫生指标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的规定。

4.3耗热量、热水量的计算

4.3.1设计小时耗热量应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的规定计算。 4.3.2日均用热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4.3.2日均用热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4.3.2日均用热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Q.=m·g,·bi

Qw 一一日均热水量(L); m 用水计算单位数(人数或床位数); q 平均日热水用水定额[L/(人·d)或L/(床·d)」, 应按《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的规定 采用; 61一同日使用率,无因子。同日使用率的平均值应按实际 使用工况确定,无条件时可按表4.3.2取值

表4.3.2不同类型建筑物的b.推荐取值范围

4.3.3设计小时热水量应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的规定计算。

4.4太阳能集热循环系统设讯

1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应符合《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 GB/T17581或《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GB/T6424的规定。 2构成(嵌人)建筑屋面、阳台、墙面或建筑其他围护结 沟的太阳能集热器,应满足建筑围护结构的承载、保温、隔热、 隔声、防水、防护等要求。 3由太阳能集热器构成的阳台栏板,应满足其刚度、强度 及防护功能要求。 4架空在建筑屋面、附着在阳台或墙面的太阳能集热器 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和相对于主体结构的位移 能力。 5太阳能集热器应具有抗冻、抗雨雪、抗冰的能力。 6太阳能集热器应方便安装与维修。 4.4.5太阳能集热器总采光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分散供热水系统的太阳能集热器总采光面积可按下式 计算:

式中As太阳能集热器总采光面积(m); Q—日均热水量(L),按本规范公式(4.3.2)计算确定; s——集热器单位采光面积平均日产热水量[L/(m²·d)] 由通过检测的样本提供,也可参考表4.4.5取值。

2直接系统太阳能集热器总采光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热器产品的实际测试结果确定,无实测数据时可 根据经验取值宜为50%~60%; 1一—集热循环水箱(贮热水箱)和循环管路的热损失 率(%),根据经验取值为15%~30%。 3 间接系统太阳能集热器总采光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Ab一补偿后的集热器总采光面积(m); Az——直接或间接系统集热器总采光面积(m²),按本规

太阳能集热器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自然循环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应采用并联连接方式。 2非自然循环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可采用并联或串并联 的莲接方式。当在同一斜面上采用多层布置方式(横插式太阳能 集热器)时,串联的太阳能集热器不宜超过3个(每个集热器联 箱长度不大于2m)。 3太阳能集热器组之间采用并联连接方式时,各集热器组 包含的集热器数应该相同。 4太阳能集热器组之间的连接宜采用同程连接。当采用异 程连接时,每组太阳能集热器的支管上应设平衡阀调节流量。 4.4.7集热循环水箱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集中集热系统中,集热循环水箱的有效容积,应根据当 地日照条件、太阳能集热器产品性能、太阳能集热循环系统规模

1集中集热系统中,集热循环水箱的有效容积,应根据当 地日照条件、太阳能集热器产品性能、太阳能集热循环系统规模 等因素确定。宜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V一集热循环水箱有效容积(L); B,太阳能集热器单位采光面积平均每日产热水量 [L/(m²·d)],具体数据应根据当地日照条件、 太阳能集热器产品的实际测试结果而定,无实际测 试资料时可根据太阳能行业的经验数值选取:直接 加热系统,B,=50~60L/(m·d);间接加热系 统,B=40~50L/(m²d); Az一太阳能集热器总采光面积(m²):直接系统,Az=

1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循环管与集热循环水箱的连接:上 循环管应由太阳能集热器出水端接至循环水箱的上部;下循环管 应由循环水箱的底部引出接至太阳能集热器的进水端。

上、下循环管管径应按循环流量计算确定。循环流量宜按下 式计算:

式中qx——集热循环流量(L/s); B2——单位采光面积太阳能集热器对应的工质流量 [L/(m²·s)],应由产品生产厂家提供产品实测 数据,若无资料,可按Bz=0.015~0.02L/(m².s) 采用; Az一太阳能集热器总采光面积(m);直接系统,Az =As间接系统,AzAn。 2集热循环管内热水流速宜按表4.4.8选用

表4.4.8集热循环管内水流速度

3集热循环管路应同程布置。上、下循环管(横管段)敷 设时,坡度不应小于0.3%,坡向应便于排除管内气体,在管路 最高点应设自动排气阀,最低处应设排空阀。 4在闭式循环系统中,应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的规定设置压力式膨胀罐或泄压阀。 4.4.9采用强制循环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应设置集热循环水泵, 并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用低噪声热水泵。 2水泵循环流量宜按本规范公式(4.4.7)计算确定。 3水泵扬程必须满足克服集热系统的最大阻力。 4直接系统中,集热循环水泵扬程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太阳能集热系统闭式循环水泵扬程,宜按下式计算:

H=h,十ha十h十hr

4.5.1辅助热源及辅助加热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4.5.1辅助热源及辅助加热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4.5辅助热源和辅助加热装置

1选择辅助热源,应根据工程建筑类别、建筑规模、建筑 功能及用热水要求并结合现有热源条件,经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宜采用热泵、燃气、燃油、电等作为辅助热源,集中供热水系统 不宜采用电热设备直接补热。 2辅助加热装置的供热能力,当内置辅助加热装置时,应 按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最大小时耗热量配置;外置辅助加热装置的 供热能力应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计算。 4.5.2采用电水加热器,安全保护措施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必须有安全可靠的接地保护。 2电源的线路上必须设有短路、过载、接地等故障保护。 3 应有过热安全保护措施。 4 应有电源开关指示、水温指示等信号装置。 应有功率调剂功能。 4.5.3 辅助加热循环水泵的流量及扬程应与系统匹配。

4.6.1:热水供应系统选择应根据使用要求、耗热量及用水点分 布情况,结合热源条件确定;居住小区内太阳能热水系统集中供 应的范围应根据住宅建筑的类型、规模、小区地形、地貌和管网 布置等确定

1、集中供热水系统应采用机械循环,保证干管、立管或干 管、立管和支管中的热水循环。 2设有3个以上卫生间的公寓、住宅、别墅共用水加热设 备的局部热水供应系统,应设回水配件自然循环或设循环泵机械 循环。 3全日集中供热水系统中循环系统的不循环支管长度,住

4.6.3热水管网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集中供热水系统的居住小区室外热水干管的设计流量, 可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相关规定计算确定。 2建筑物的热水引入管可按该建筑物相应热水供水系统总 干管的设计秒流量确定。 3建筑物内热水供水管网的设计秒流量应按《建筑给水排 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相关规定计算确定。 4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应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相关规定计算确定

4.6.4账热水箱的设计应符金下列规定

1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应设置贮热水箱。 2集中供热水系统的贮热水箱有效容积,应根据日用热水 小时变化曲线及太阳能集热系统的供热能力和运行规律,以及常

规能源辅助加热装置的工作制度、加热特性和自动温度控制装置 等因素,按积分曲线计算确定。或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的规定计算确定。 3贮热水箱的布置、选用材质、水质保护、保温、管道的 设置、水位控制、排气、排空、安全自动控制等应符合本规范第 4.4.6条(集热循环水箱)的规定

4.6.5热水泵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4.6.6热水站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水站分独立设置和附设在建筑物内设置两种类型。独 立设置热水站时,宜设在热水负荷比较集中的地点;附设在建筑 物内的热水站,宜设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层(或半地下)。 机组运行噪声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集中供热水系统中,集热循环水箱、贮热水箱、辅助加 热装置、集热循环水泵、热水供水泵(机组)、自动控制设施, 宜集中设在热水站。 3热水站宜设自动控制中心室。 4热水站内机组的减震、防噪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用低噪声水泵(机组):

2)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应设置减震装置; 3)水泵(机组)的基础应设置减震装置; 4)管道支架、吊架和管道穿墙、楼板处,应采取防止固 体传声措施; 5)必要时,泵房的墙壁和天花板应采取隔声、吸音处理, 5热水站应设排水设施,通风应良好,不得结冻。 水泵(机组)的布置应符合表4.6.6的规定

表4.6.6水泵(机组)外轮廓面与墙和相邻机组间的间距

注:1水泵侧面有管道时,外轮廊面计至管道外壁面。 2水泵机组是指水泵与电机的联合体或是安装在金属座架上的多台水泵组合体

7水泵基础高出地面的高度应便于水泵安装,不应小于 0.10m;热水站内管道管外底距地面或管沟底面的距离,当管径 不大于150mm时,不应小于0.20m;当管径不小于200mm时, 不应小于0.25m(保温后)。 8热水站内宜有检修水泵的场地。检修场地尺寸宜按水泵 或机组外形尺寸四周有不小于0.70m的通道确定。 9热水站内宜设置手动起重设备,应预留设备进出的安 装孔。

5.1.1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 应综合考虑建筑场地条件、建筑规模、建筑功能、周围环境等因 素;在确定建筑布局、朝向、间距、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时,应 结合建设地点的地理、气候条件,并满足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和 安装的技术要求。 5.1.2太阳能集热器宜设置在建筑平屋面、坡屋面上,有条件 的可设置在阳台、墙面或建筑其他位置及空间,但不得影响该部 位的建筑功能,并应与建筑协调一致,保持建筑统一和谐的外 观,且应避免太阳能集热器的反射光对附近建筑物的光污染。 5.1.3在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建筑部位,应设置防止太阳能集 热器损环后部件坠洛伤人的安全防护措施。 5.1.4太阳能集热器总采光面积应根据热水用水量、建筑充许 的安装面积、当地的气象条件、供水水温等因素综合确定。 5.1.5建筑设计应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保 养等提供必要的条件。 5.1.6住宅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管线不得穿越其他用户的套 内空间。 5.1.7当太阳能集热系统安装在人员经常活动的部位(如住宅

5.2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

5.2.1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单体或建筑群体,主要朝向 宜为南向。 2建筑形体和空间组合应与太阳能热水系统紧密结合,并 为接收较多的太阳能创造条件。 3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景观,应避免其投影遮挡太阳能集热 器上的阳光。 4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设计应合理确定太阳能热水系 统各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置,并满足所在部位的防水、排水和 系统检修的要求。 KV 5建筑的体形和空间组合应避免安装太阳能集热器部位受 建筑物自身及周围设施和绿化树木的遮挡,并满足太阳集热器在 8:0016:00之间有不少号4h日照时数的要求。 6太阳能集热器不应跨越建筑变形缝布置。 5.2.2太阳能集热器在平屋面上阵列式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太阳能集热器的最佳设置方位是正南向,若受条件限制, 其偏差允许范围应在士15°以内。 2太阳能集热器最佳安装倾角应根据热水使用季节和当地 的地理纬度,宜按下式计算确定: 江苏地区常年使用时:

式中0: 太阳I能集热器安装倾角(°); ? 当地地理纬度()。 3当太阳能集热器为阵列式布置时,前后排间距宜按下式 计算:

式中D一太阳能集热器距遮光物或太阳集热器前后排的最小 距离(m); H一遮光物最高点与太阳集热器最低点之间垂直距离 (m); αs 计算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对全年使用的系统 宜取当地冬至日正午12时的太阳高度角αs; Y 一计算时刻太阳光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与集热器表 面法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江苏地区的、、、αs值按本规范附录A采用;的选 取可参照《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标准图集》苏J28 第8、9页。

1集热器的布置方向应为南向。 2集热器应采用真空集热管集热器,且真空集热管应东西 向布置。 3不受安装倾角限制,但应符合系统排气及屋面防水、排 水的要求。

1设置在建筑坡屋面上的太阳集热器宜采用顺坡架空设置 或顺坡镶嵌设置。 2设置在坡屋面的太阳集热器的支架应与埋设在屋面板上 的预埋件牢固连接,采取防水构造措施。 3太阳能集热器顺坡镶嵌在坡屋面上时,不得降低屋面整 体的保温、隔热、防水等性能。 4顺坡镶嵌在坡屋面上的太阳能集热器与周围屋面材料连 接部位应做好防水构造处理。 5各种管线穿过屋面时,应预设防水套管。

1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墙面时,应符合本规范第5.1.3条 的规定。 2设置太阳能集热器的外墙除应承受集热器荷载外,还应 对安装部位可能造成的墙体变形、裂缝等不利因素采取必要的技 术措施。 3集热器的支架应与墙面上的预埋件连接牢固,必要时在 预埋件处增设混凝土构造柱,并应满足防腐要求。

1集热循环水箱(贮热水箱)宜布置在室内。 2 设置水箱的位置应具有相应的排水、防水措施。 水箱上方及周围应有安装、检修空间。

5.3.1建筑主体结构或结构构件必须能承受太阳能热水系统传 递的荷载。

接件,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设计值应大于连接件本身

轻质填充墙不得作为太阳能集热器的支

5.3.5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主体结构采用后加镭栓连接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栓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QB/T 1733.2-2015 花生类糖制品

1锚栓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

2碳素钢锚栓应经过防腐处理。 3应进行承载力现场试验,必要时应进行极限拉拔试验 锚栓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大于其极限承载力的50%。 4每个连接节点不应少于2个锚栓。 5锚栓直径应通过承载力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10mm。 6不宜在化学锚栓接触的连接件上进行焊接操作。 5.3.6太阳能热水系统结构设计应计算重力荷载、风荷载及地 震作用效应。

5.4.1太阳能热水系统电气设计应满足《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的安全要求。 5.4.2露天安装的电气设备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保 护动作电流值不得大于30mA,切断故障的动作时间不得大 于0.1s。

5.4.2露天安装的电气设备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保

5.4.4太阳能热水系统电器控制线路应穿管暗敷QB/T 5426-2019 家用和类似用途蒸汽拖把,或在管道井

6管材、附件和管道敷设

6.0.1热水系统采用的管材和管件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的要求, 并能满足太阳能系统设计的要求。 6.0.2热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且安装连接方便可靠的管材,可 采用薄壁铜管、薄壁不锈钢管、塑料金属复合热水管等。太阳能 集热循环系统应采用薄壁铜管或薄壁不锈钢管。 6.0.3热水管道系统应有管道热胀冷缩的补偿措施。 6.0.4上行下给式系统配水干管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下行上 给式配水系统可利用最高点放气,在系统最低点应设泄水装置。 6.0.5下行上给式系统设有循环管道时,其回水立管可在最高 配水点以下(约0.5m)与配水立管连接。上行下给式系统可将 循环管道与各立管连接。 6.0.6热水系统上各类阀门的材料、阀型应符合《建筑给水排 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 6.0.7热水横管的敷设坡度不宜小于0.3%。 6.0.8热水供、回水管应做保温,保温层的厚度经计算确定 保温材料应能承受最高工作温度。 6.0.9热水管穿越建筑物、楼板和基础处应加套管,穿越屋面 及地下室外墙时应加防水套管。 6.0.10集中供应热水的住宅应装设分户热水表,且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住宅的分户热水表宜与冷水表统一设置。 2热水表口径宜与热水给水管道接口管径一致。 3热水表应装设在观察方便、不冻结、不被任何液体及杂 物淹没、不易受损坏的地方。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