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299-2017 页岩气调查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技术规程

DZ/T 0299-2017 页岩气调查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技术规程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Z/T 0299-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34857
VIP资源

DZ/T 0299-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Z/T 0299-2017 页岩气调查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技术规程

发、接收条件。 5.1.3.4踏勘结束后,应及时完成踏勘报告的编写,提出资料采集施工难点,测线部署调整方案,营地设 置及健康安全环保建议

5.1.4地震测线/测网部署原则

5.1.4.1二维地震测线部署

5.1.4.1.1地震测线应根据地质任务要求,按区域地质单元进行整体规划。一般采取先设计骨干测网、 后逐步加密的部署原则。 5.1.4.1.2宜在构造简单、断裂不发育、主要富有机质贞岩层系(段)稳定区部署地震测线。主测线部署 应参照已有地质成果,应垂直工区主断裂带走向或沿区域主应力方向,考虑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 分布及构造变化特征。 5.1.4.1.3地震测线宜通过.工区的主要探井。 5.1.4.1.4 测线按直线部署,无法按直线部署时,可按折线部署。 5.1.4.1.5在直测线、折测线无法部署时,在满足地质任务前提下可采用弯线部署。 5.1.4.1.6 根据不同山露岩性的激发效果,结合踏勘结果,优选较好的激发岩性,调整测线部署。 5.1.4.1.7 相邻工区、不同年度、不同野外采集方法的两条测线连接时,其连接点宜在各自的满覆盖段 内;相同野外采集方法的两条测线连接时,宜以满覆盖边界点作为连接点。 5.1.4.1.8两条测线相交点须为整桩号

SZDBZ 281-2017 社会管理要素统一地址规范5.1.4.2二维地震测线命名及编排

5.1.4.2.1测线命名。二维地震测线命名应遵

4.3三维地震测网部署

5.1.4.3.1三维地震工区边界应尽可能规则,边界拐点尽可能少。 5.1.4.3.2三维地震采集线束方向宜垂直构造走向或沿区域主应力方向。 5.1.4.3.3 三维地震采集满覆盖面积应满足页岩气调查的先导性试验阶段、产能建设和生 任务要求。

1.4.4.1编号原则。三维地震测网编号应遵循下

a)东西线,方位角范围45°士180~135°士180°,含45°、135°。 b)南北线,方位角范围135°±180°~225°土180°,不含135°、225° c)桩号大小规定:南小北大,西小东大,斜测线以它的方位角规定 5.1.4.4.2编号规定。三维地震测网编号应遵循下列规定:

a) 全区接收点编号采用8位数表示,第1~4位数表示接收线号,第5~8位数表示接收点号。接 收线号采用1001~4999,接收点号采用5001~9999,编号按西小东大、南小北大的原则编排;接 收线号及接收点号的增量“1”代表一个网格增量,网格增量大小宜采用面元的最小值。 b 全区激发点编号采8位数表示,第1~4位数表示激发线号,第5~8位数表示激发点号。激 发线号采用5001~9999,激发点号采用1001~4999,编号按西小东大、南小北大的原则编排;激 发线号及激发点号的增量“1代表一个网格增量,网格增量大小宜采用面元的最小值。

5.1.5观测系统设计

5.1.5.1采集参数确定方法

采集参数的确定应在分析以往资料的基础上,以试验和方法论证结果为依据;通过AVO(

5.2根据不同的垂向分辨率要求,确定出需要保

紧虑垂向分辨地层厚度时,可用下式计算:

需保护的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地震反射波最高频率,单位为赫[兹](Hz); fian 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地震反射波主频,单位为赫[兹」(Hz); d 需要分辨的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垂向厚度,单位为米(m); 第i层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层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5.1.5.3二维地意观测系统设计

5.1.5.3.1设计原则

a)以满足不同埋深的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构造成像为重点,对道距、覆盖次数、排列长度等 方面开展观测系统参数论证和设计。 b)其他执行DZ/T0180及SY/T5314的要求。 5.1.5.3.2主要参数:道距、覆盖次数、最大炮检距、附加段等。 a)根据空间采样要求确定道距,防止频率一波数域处理中出现空间假频,道距△r应满足下式:

A 道距,单位为米(m); Uin 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上一层的层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max 主要富有机质贞岩层系(段)地震反射波最高频率,单位为赫[兹(Hz); 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最大视倾角,单位为度()。 b) 叠前二维地震滤波要求野外记录不出现空间假频,道距应小于或等于反射波中最小视波长的 半,即

.r.sing 2f (r±to·u· sing)

2f (r±to·u· sing)

式中: A 一道距,单位为米(m); U 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叠加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广 一 反射波的视频率,单位为赫[兹(Hz); 0 一一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双程旅行时,单位为秒(s); 最小炮检距,单位为米(m); 0 ·一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最大视倾角,单位为度(); 土 一当在上倾激发、下倾接收时取正号(十);当在下倾激发、上倾接收时取负号(一)。 在低信噪比地区,若工区存在较强的相十噪音时,依据有效信号无污染采样分析结果选择道距 道距应不大于干扰波视波长的一半。 d 覆盖次数应根据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资料品质、震源类型和投入成本经济性评估等因素 综合确定;信噪比低地区宜采用较高的覆盖次数,信噪比较高地区宜采用较低的覆盖次数。 最小炮检距的选择应考虑最浅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有效覆盖次数。 最大炮检距应不小于最深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埋深,同时考虑压制多次波、使主要富 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反射尽量避开直达波及初至折射波的千涉,见式(5)。宜保证叠加速度分 析精度误差小于6% X

2to.Um 式中: u3 最大炮检距,单位为米(m); 速度分析精度,k=△/V; qW Ums 均方根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一一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双程旅行时,单位为秒(s); 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优势频率,单位为赫[兹」(Hz)。 最大炮检距满足动校正拉伸畸变要求的关系见式(6)。动校正拉伸畸变宜小于12.5%。 Tmx=V2t··D (6 式中: max 最大炮检距,单位为米(m); D 一 一动校正拉伸百分比; V 叠加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双程旅行时,单位为秒(s)。 同时要求最大炮检距能满足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可进行AVO分析的要求。 附加段:设计的测线长度一般指剖面的满覆盖长度。为保证剖面的满覆盖长度达到设计要求 施工时在设计的激发线和接收线基础上,应适当延伸测线长度。 对于单边激发的观测系统,沿激发方向一端延伸的激发线长度见式(7);沿接收方向一端延伸的 接收线长度见式(8):

一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双程旅行时,单位为秒(s); fdm——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优势频率,单位为赫[兹」(Hz)。 最大炮检距满足动校正拉伸畸变要求的关系见式(6)。动校正拉伸畸变宜小于12.5%

式中: 文mx 最大炮检距,单位为米(m); D一一动校正拉伸百分比; 一叠加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双程旅行时,单位为秒(s)。 同时要求最大炮检距能满足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可进行AVO分析的要求。 附加段:设计的测线长度一般指剖面的满覆盖长度。为保证剖面的满覆盖长度达到设计要求, 施工时在设计的激发线和接收线基础上,应适当延伸测线长度。 对于单边激发的观测系统,沿激发方向一端延伸的激发线长度见式(7);沿接收方向一端延伸的 接收线长度见式(8):

d 炮点距,单位为米(m); mx最大炮检距,单位为米(m); L、一一每端延伸的激发线长度,单位为米(m); L,一一每端延伸的接收线长度,单位为米(m)。 对于中间激发的观测系统,可两端延伸激发线和接收线长度。每端延伸的激发线长度计算见式(9); 每端延伸的接收线长度计算见式(10)

L,=N·d L',=N·d+Imux+等

式中: N 一覆盖次数; d 一炮点距,单位为米(m); AT 道距,单位为米(m); L 每端延伸的激发线长度,单位为米(m); L 每端延伸的接收线长度,单位为米(m); .max 最大炮检距,单位为米(m)。 弯线设计时,应论证共中心点位置的离散程度,同一面元叠加中心线上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 的反射波时差要小于其视周期的四分之一,最小覆盖次数不小于设计要求的三分之二。 h)采用多线接收观测系统采集时,接收线距不宜过大,一般选择为道距的整数倍,横向总宽度应小 于最浅主要富有机质岩层系(段)的菲涅尔带半径,以保证最浅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 反射同相叠加及有利于压制干扰波。 1) 通过正演模拟,论证设计的观测系统的合理性;对不同的道距、覆盖次数、炮检距进行照明分析, 使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获得足够的照明能量,满足成像要求。

5. 1. 5. 4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

5.1.5.4.1设计原则

a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在确保炮检距、方位角、覆盖次数分布均勾的前提下,宜采用宽/全方位、高覆 盖、长排列、小面元的观测系统进行采集,满足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高精度构造成像、裂 缝发育强度及方向预测,以及有机质含量、矿物组分、应力场预测工作要求。 b) 布设的观测系统宜尽量满足接收线距等于炮线距、道距等于炮点距,波场连续性好,以满足 (VT(偏移向量矢量片)处理对观测系统的要求。 c)应满足AVO)分析及叠前属性反演的要求。 d)其他执行DZ/T0180及SY/T5314的要求。 5.4.2主要参数:面元大小、覆盖次数、最大的最小炮检距、最大炮检距、偏移孔径、覆盖次数渐减 方位角等。 a) 面元大小:指相邻叠加道的距离。面元边长应满足防止出现空间假频(混叠频率)和满足横向分 辨率的要求,

5.1.5.4.2主要参数:面元大小、覆盖次数、最大的最小炮检距、最大炮检距、偏移孔径、覆盖次数渐

面元大小:指相邻叠加道的距离。面元边长应满足防止出现空间假频(混叠频率)利满足横向分 辨率的要求。 b)满足最高无混叠频率的计算见式(11)和式(12)

式中: b,一一纵向上面元边长,单位为米(m); b,一横向上面元边长,单位为米(m); 0,一纵向上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最大视倾角,单位为度(°); 0,一横向上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最大视倾角,单位为度(°); Um——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上一层的层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Jmx一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最高无混叠频率,单位为赫兹](Hz)。 c)在每个优势频率的波长内,至少有2个采样,与此相应的面元边长能有良好的横向分辨率,见式 (13):

式中: 6 面元边长,单位为米(m); U 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上一层的层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d) 总覆盖次数:指纵向覆盖次数与横向覆盖次数之积。 总覆盖次数最低不少于二维地震采集最佳品质资料的覆盖次数2/3,并保证地下共中心点覆盖 次数分布均匀,同时保证横向方向有足够的覆盖次数,其覆盖次数的计算见式(14)、式(15)、式 (16):

式中: 6 面元边长,单位为米(m); fdom—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主频,单位为赫[兹了(Hz); m 一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上一层的层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d) 总覆盖次数:指纵向覆盖次数与横向覆盖次数之积。 总覆盖次数最低不少于二维地震采集最佳品质资料的覆盖次数2/3,并保证地下共中心点覆盖 次数分布均匀,同时保证横向方向有足够的覆盖次数,其覆盖次数的计算见式(14)、式(15)、式 (16):

N=P.R 2dy N=N,·N

式中: N 纵向覆盖次数: 一单个排列片的接收道数; 一排列片移动时,纵线方向激发点移动距离所相当的道距倍数; N一 横向覆盖次数; P一一单个排列片的总激发点数; R一一单个排列片的接收线数; d,一一排列片移动时,线束滚动距离相当于横向激发点距的倍数; N 总覆盖次数。 「)横向覆盖次数的选择应充分考虑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在横向的均匀性及地质任务的要 求,同时考虑后续处理中横向上自动剩余静校正和速度分析的精度,并结合以往和邻区不同覆 盖次数叠加剖面的效果综合确定。 g) 最大的最小炮检距:是由两条相邻接收线和两条相邻激发线构成的中心点的CMP(共中心点) 面元中最小炮检距,一般不大于1.0~1.2倍的最浅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埋深。在线 束状观测方式时,最大的最小炮检距按式(17)求取:

Xmin 一最大的最小炮检距,单位为米(m):

Xin VRLI2+ SLI

RLI一一接收线距,单位为米(m)); SLI—激发线距,单位为米(m)。 最大炮检距:同5.1.5.3.2d)。 h)偏移孔径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原则: 大于第一菲涅尔带半径,见式(18):

一接收线距,单位为米(m); SLI—激发线距,单位为米(m)。 最大炮检距:同5.1.5.3.2d)。 h)偏移孔径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原则 大于第一菲涅尔带半径,见式(18)

氏T M 偏移孔径,单位为米(m); U 一最深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叠加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o 一最深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双程反射时间,单位为秒(s); fdom 最深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主频,单位为赫[兹}(Hz)。 i)满足绕射波能量能较好收敛的原则,见式(19)

M≥Z.tan30°

偏移孔径,单位为米(m); 最深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埋深,单位为米(m); 30°——30°范围可包含绕射能量的95%。 大于倾斜最深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偏移的横向移动距离,见式(20)

M≥Z.tanoma

式中: M一偏移孔径,单位为米(m); Z一一最深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埋深,单位为米(m); 0mx一最深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最大倾角,单位为度()。 k)偏移孔径应选择上述因素中的最大值。 覆盖次数渐减带:一般要求大于偏移孔径且不小于0.2倍最大偏移距。 m)宜采用宽方位观测系统,保证各炮检点分布均匀,以利于预测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储层 的裂缝分布。 n)建立地球物理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和照明分析,论证和优选观测系统方案。

5.1.5.5特殊观测系统设计

5.1.5.5.1在遇到大型障碍物无法理论布设规则的激发和接收点(线),主要富有机质岩层系(段)有 效覆盖次数较低,无法满足地质任务要求时,应设计特殊观测系统。 5.1.5.5.2特殊观测系统与正常观测系统的CMP点(网格)应正常拼接 5.1.5.5.3接收和激发点(线)主要根据地表条件布设。布设时应充分利用卫星照片、航片等地理信息 详细踏勘,实测地表各种障碍的位置和范围,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激发点、接收点布设。 5.1.5.5.4物理点偏移应坚持就近偏移的原则;偏移后的物理点应保证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同 一CMP道集内的反射波观测时差不大于反射波视周期的四分之一。 5.1.5.5.5当沿接收线方向障碍物大于最浅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埋深或遇到大型障碍物致使 激发点无法按照理论位置布设时,宜采用灵活变化的观测系统。变观后CMP面元道集内炮检距分布和 方位角分布尽量均匀,变观后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覆盖次数不低于设计的四分之三,各项采集参 数符合设计要求

5.1.5.5.6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障碍物区布设激发点和接收点。 5.1.5.5.7对各CMP面元的覆盖次数、炮检距及方位角的分布情况进行计算,及时调整激发点、接收点 位置,最大限度地保证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覆盖次数和炮检距分布均匀,保证主要富有机质页岩 层系(段)的成像精度。

5. 1. 5. 6激发因素

5.1.5.6.1激发因素设计时,针对高信噪比地区,在保证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弱反射有较高信噪 比的前提下,宜选择激发频带较宽的参数,以获得较高的分辨率。 5.1.5.6.2激发深度应保证在较好的激发岩性或高速层中激发,单深井不能达到要求时,宜选择组合井 激发。 5.1.5.6.3组合井激发时,井间距应大于爆炸半径的1.5倍,并进行组合特性分析。组合激发井间距应 依据式(21)求取:

5. 1.5. 7接收因素

5.1.5.7.1检波器类型选择应考虑工区的地质任务要求、表层地震地质条件。 5.1.5.7.2检波器组合方式的设计应保护高频有效信息,在有效波基本不被削弱的前提下,考虑压制规 则干扰和环境噪音。 5.1.5.7.3根据工区表层结构参数对组合高差进行分析,组内高程时差应小于反射波视周期的四分之 一,组合高差按式(22)计算:

式中: 同一道内检波器组合高差,单位为米(m); C 近地表地层的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最浅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反射波主频,单位为赫[兹](Hz)。 5.1.5.7.4检波器埋置应保证与大地耦合良好。 5.1.5.7.5 三维地震采集时,接收组合图形应考虑沿主测线方向和垂直主测线方向的组合响应特征基 本相同。 5.1.5.7.6当采用可控震源采集时,检波器宜采用点接收,施工时应注意避开环境干扰影响

5. 1. 5. 8 仪器因素

1.5.8.1仪器类型应根据采集方法、技术要求和环境条件等选择,采用较高灵敏度和较宽动态范

入T 5.1.5.8.2仪器施工参数应根据勘探口标、地震信号特征、仪器特点等合理地选择。 5.1.5.8.3记录长度应满足最深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成像需要,宜在最深主要富有机质页岩 层系(段)的反射时间t。基础上延长2s或以上。 5.1.5.8.4当采用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时,仪器应记录相关前的数据,还应配备相应的软件对记录的辅助 道信号,可控震源的DGPS(差分GPS技术)坐标、相位和畸变进行实时监控

5. 1. 6 表层结构调查和野外静校正

5. 1. 6. 1 表层调查

5.1.6.2野外静校正

5.1.6.2.1基准面确定

a)一般情况下,静校正选择水平基准面,或用浮动基准面过渡,再校正到水平基准面。 b)二维地震T.区和三维地震工区应建立全区统一水平基准面,水平基准面的选取遵循"少剥多填” 的原则,一般选择工区内海拔高程的最大值的整数(整数取到百位)。

5.1.6.2.2静校正量计算

a)一般可采用模型法计算静校正量。当地形起伏较大且有较稳定的折 米用折射静 正法;当地形起伏较大且表层结构不稳定时,宜采用层析静校正法或者综合建模静校正方法等, 通过对比试验确定野外最佳静校正方法。 b)二维地震静校正计算时,应保证在测线交点处表层模型的闭合和静校正量数据的一致。 c)进行不同静校正方法试验对比,优选最佳静校正方法

5.1.7.1试验工作目的及内容

5.1.7.1.1在充分调查T区内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及参数论证的基础上,为正确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法 和采集参数提供依据。 5.1.7.1.2试验日的、试验项日、试验内容应明确,试验参数应具体,针对性及统计性强。要对室内分析 无法确定和对采集质量有影响的施工参数进行重点试验。 5.1.7.1.3试验内容应根据试验目的、地质任务、工区地震地质条件、以往资料存在的问题而拟定。试 验内容包括表层结构调查、干扰波和环境噪音调查、激发因素、检波组合、仪器因素、观测系统等,并符合 SY/T5314的规定。采用可控震源激发时应对扫描长度、台数、振次、驱动幅度和扫描频带等参数进行

试验。 5.1.7.1.4若工区内以往的地震资料能满足地质任务要求时,可充分借鉴以往的采集方法,在生产中可 进行验证性试验。 5.1.7.1.5系统试验点应选择在测线交点处或有代表性的激发岩性处。试验考核点或试验段(束)应选 择在不同表层、深层地震地质条件,能较好地代表全区的位置,

5. 1.7.2 试验方案编制

5.1.7.2.1试验方案编制前要收集本区或区以往的资料,分析工区存在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向题,分析 工区表层、深层地震地质条件,进行技术方法论证和现场踏勘。 5.1.7.2.2针对要解决的地质和地球物理问题及表层、深层地震地质条件,对激发因素、组合参数、观测 系统、仪器因素等采集参数进行预测分析,编制试验方案。 5.1.7.2.3试验方案编制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区的地质情况、地震工作程度及存在问题、方法论证 结果、试验点或试验段(束)位置、试验方案及参数、试验工作要求及工作量、试验资料现场处理分析项目 及要求。

5. 1. 7.3试验工作要求

5.1.7.3.1试验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因素单一。 5.1.7.3.2试验点、试验段(束)须实测并提交相应测量成果。 5.1.7.3.3各种因素的试验排列长度应与采集设计的最大炮检距相当。 5.1.7.3.4 以往未进行地震勘探地区应做系统试验,全面分析试验资料。 5.1.7.3.5试验资料应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5.1.7.3.6若试验过程中发现试验效果不理想,应分析原因,重新调整试验方案。 5.1.7.3.7 试验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试验丁作总结的编写,同时规范整理试验分析资料,记录备案。 5.1.7.3.8试验段(束)在试验点分析内容的基础上应进行观测系统参数分析。 5.1.7.3.9试验工作的其他要求应执行SY/T5314的规定

5.2.1采集设计内容

设计名称为×X盆地(XX地区)XXXX年度二维(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施工)设计”,具体设计内 容参见附录A。

5. 2. 2设计附图

5.2.2.1二维地震设计应提交如下附图

a)二维地震部署图。图名为“××××年度××地区(××盆地)页岩气区块二维地震勘探部署 图”,图面以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深度构造图为背景,并标出工区内主要地物和探井、测 线位置和测线号,图框应有坐标或经纬度,并有图例说明、责任表和日期,设计图比例尺宜为 1:50000,在地震资料空白区可采用地质图或其他地球物理方法(重磁、电法等)的成果图作为 部署图的背景。 ) 二维地震设计图。图名为“××××年度××地区(X×盆地)页岩气区块二维地震测线设计 图”,图面以地质图或卫片为背景,标出测线位置、测线号、起止桩号,图框应有坐标或经纬度,并 有图例说明、观测系统参数表、责任表和日期,比例尺宜为1:50000

5.2.2.2三维地震设计应提交如下附图

a)三维地震部署图。图名为“×××X年度×X地区(×X盆地)页岩气区块三维地震勘探部署 图”,图面以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等t图或深度构造图为背景,标出施工面积、资料面 积、满覆盖面积,并标出.工.区内主要地物和探井、测线位置和测线号,图框应有坐标或经纬度,并 有图例说明、责任表和日期,设计图比例尺宜为1:50000。 b) 三维地震设计图。图名为×××年度×X地区(×X盆地)页岩气区块三维地震测网设计 图”,图面以地质图或卫片为背景,标出测网位置及编号,图框应有坐标或经纬度,并有图例说 明、观测系统参数表、责任表和日期,比例尺宜为1:50000。 C 采用不规则观测系统施工时,应单独绘出三维地震施T设计图、CMP点位置图和最浅主要富有 机质页岩层系(段)覆盖次数平面分布图

设计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设计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料采集设计应按要求提交纸质和电子的存档资料

5.3.1健康、安全、环保要求

野外施工作业的健康、安全和环保(HSE)工作应符合SY/T6280的规定。

5.3.2施工前准备工作

根据采集技术设计编制施工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制定质量、健康、安全和环保具体控制措施和项日完 我的具体保证措施以及项目运行计划。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具体内容包括: 仪器(含采集站)的年检或月检。 b) 爆炸系统的同步精度检测。 c) 可控震源振动性能测试与信号校正、一致性测试。 d) 电缆、检波器的测试及与仪器连接后的极性检查。 e) 测量仪器的校验和检定。 f) 其他装备的检修和检验。 g) 人员、装备配备到位情况。 h) 所有检测、校验和检查资料完整齐全情况。 质量管理、培训。 j HSE管理、培训。 所有在用的勘探设备都应按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取得合格检测记录或检定合格证后,方可进行试 检和投人生产

5.3.3测量工作要求

5.3.3.1测线(束)实测应按照设计要求、SY/T5171和SY/T5314的相关规定执行。

1测线(束)实测应按照设计要求、SY 15314的相天规定1们, B.2按设计坐标进行激发点和接收点放样测量时,测量标志平面坐标与设计坐标之差不应超

5.3.3.3测量组开始作业时,技术人员应跟班完成一条测线(束)测量作业,以指导各种复杂地形的物理 点放样。测定的激发点和接收点应设立明显、牢靠的标志。 5.3.3.4野外测量点位成果应及时与理论坐标逐点比对,对任何偏离设计位置的物理点进行检查,野外 实测与原设计的物理点应正确反映到平面图上并列表说明。 5.3.3.5测量数据应及时上交技术组,技术人员应对物理点偏移情况及测线覆盖次数的分布情况进行 核查,对不能满足要求的点位应及时进行分析、调整,直至满足技术要求,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到测量组。 A2

5.3.3.6测线偏移和变

位角之差不大于8°(山地区不大于16°),偏移设计测线的最大垂直距离小于四分之一线距(山地 区小于二分之一线距),转折点必须是激发点或接收点,转折段长度应大于1km,测线端点应回 到原设计的位置上。根据偏移大小和主要富有机质页器层系(段)深度、倾角等进行方法论证 保证同一面元内CMP道集能同相叠加。 沙漠地区的施丁测线应尽量避开高大沙丘,沿起伏较小的方向布设。 二维地震采用折线或弯线施工时,应做好踏勘、选线工作,测线拐角和边长应根据限定的CMP 离散度确定,一般测线转折方位角应采用8°、16°、30°的递进方式,转折点为激发点或接收点,并 按比例绘出平面位置图。严重弯曲的地段应增加覆盖次数。 日)三维地震施干时,如遇障碍无法布设激发点,宜采用恢复性激发点。3个以上的恢复性激发点 应均匀布设于障碍物的两侧。同时优选激发点,不与其他正常激发点重合。 山地调查遇到地表障碍物实施小弯线施工时,应在相应方法论证的前提下确定可偏移理论点的 距离。 横向偏移量应小于第一菲涅尔带半径,见式(23):

式中: D一一横向偏移量,单位为米(m); 一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反射波长,单位为米(m); H一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埋深,单位为米(m)。 其他要求执行SY/T5314及DZ/T0180的规定

5.3.3.7二维地震测线实测一般要求

a)新老测线相接时,应收集老测线的测量成果,使用统一桩号或依据设计要求确保新老测线满覆 盖相接,放样实测的满覆盖端点与设计位置或相接老测线的端点的位移量不大于CMP点距(二 分之一道距)。 D 两条测线相交时,应联测相交点附近物理点的坐标和高程;若无物理点标志,应采用室内内插相 交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检查,也可采用物理点坐标放样,进行高程对比检查,高程闭合差应小于 2m。 c)在遇障碍物时应采用就近偏移实测的原则,物理点的偏移量沿测线方向应不大于十分之一道 距,垂直于测线方向应不大于1个道距

5.3.3.8三维地震测网实测一般要求:

a)三维地震测量应按设计的坐标位置对接收点、激发点进行放样测量,所有接收点、激发点的平面 坐标实测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宜大于半个面元边长。所有相邻接收点之间、激发点之间的距离以 及接收线之间、激发线之间的距离,其实测值与设计值之差,点距差应不大于1m,线距差应不大 于设计值的2%.且绝对值不大于5 m

a)三维地震测量应按设计的坐标位置对接收点、激发点进行放样测量,所有接收点、激发点的平面

b)当完成一束线时,测量数据经计算、检查无误,精度达到要求后,应及时展绘出测网物理点位置 图,并对偏移激发点列表,以供野外施工时使用。 C 三维地震测量工作完成后,应提交全部的接收点和激发点坐标、高程及完成的三维地震施工边 界、资料边界和覆盖边界的拐点坐标

5.3.3.9水陆交互带实测要求

a)水陆交互带中的滩涂及不流动的水网(如水库、江、河、湖泊、沼泽等)区域的激发点和接收点,实 测点与设计点的水平位置偏差一般小于5m,大于5m的实测点不超过单条线(束)总测点数的 10%,且不允诈连续两个点超过5m。对流动的水域偏差不大于10m。 b) 陆地与静止水域标志设置位置与所提供的实测坐标位置偏差不大于1m,流动水域部分标志设 置根据潮汐变化和水深变化适当设置。 流动水域部分所有的激发点、接收点应当日测量,当日施工;静止水域在测量标志设定后,若未 及时施工,遇到大风,施工时应重新测量。 d)测量标志设置应明显、可靠

CCECT 23-2003 显示器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5. 3. 4试验工作要求

5.3.4.1试验前应进行表层调查,指导激发参数试验的开深设计。 5.3.4.2试验中按照编制的试验方案项目实施,减少试验的盲日性。 5.3.4.3试验点选择要具有合理性和代表性,试验因素要单一。 5.3.4.4技术人员应在施工现场,布设井位、录井,掌握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5.3.4.5试验分析在结合地表结构和地下特征的前提下,认真做好定性和定量分析。 5.3.4.6针对试验和踏勘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试验结果达不到部署要求及时提出补充 试验方案。 5.3.4.7应及时对试验资料分析、对比,完成二次方法论证,撰写试验报告,并向甲方汇报,以便确定施 工因素。 5.3.4.8试验点资料应按照不同试验因素进行单炮分频扫描显示,频谱分析,能量、信噪比分析等;试验 段(束)应按照不同的试验因素,相同的处理流程和参数,独立进行静校正量计算及速度分析,对处理后的 剖面进行观测系统参数、频谱、能量、信噪比等分析。 5.3.4.9及时完成试验分析总结报告、整理有关资料,按照有关要求归档、上交

5.3.5表层结构调查工作要求

5.3.5.6低、降速带巨厚区,可采用小折射一微测并联合调查。 5.3.5.7采用重锤敲击的方式进行表层调查施T时,垫板与大地充分耦合。 5.3.5.8野外施工时,实测偏移距。 5.3.5.9及时填写施T班报,班报格式参见附录B。 5.3.5.10表层调查其他要求执行SY/T5314的规定

5.3.6钻井工作要求

5.3.6.1以激发点测量标志为中心,半径1m的范围内钻并,其并口与测定桩号的高程差应小于1m。 组合井炮线连接应采取串联方式;组合中心距激发点测量标志的平面距离不大于1m,组合激发井的井 底高程差小于1m。 5.3.6.2激发并深和激发药量应综合考虑该区的低、降速带变化和以往的激发因素等,最终激发因素应 根据试验资料确定,宜选择激发效果较好的岩性中激发,以减少面波、声波等干扰,提高资料的信噪比。 5.3.6.3药量的选择应使激发的频带较宽、高频部分具有足够的能量,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反射 有较高的信噪比。 5.3.6.4对钻完的每口炮井应及时填写钻井班报表,记录岩性柱状图及激发深度GB/T 39503-2020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 学校,提高静校正的准 确性。 5.3.6.5每口井的井深应达到设计要求,并做到井身直、井壁光滑。 5.3.6.6钻并点位及相关资料应及时上报技术组,技术人员应对实钻点与设计点位、测量放样的点位进 行检核,确认无误并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开展后续工作。 5.3.6.7钻井激发的其他要求执行SY/T5314的规定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