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17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17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8.9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3175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17

1剔凿检测方法应剔南出钢筋直接测定钢筋的剩余直径。 2电化学测定方法的检测操作应按SL352及GB 50344一2004附录D的规定执行,并宜配合剔凿检测方法进 验证。

3.4.10结构构件裂缝检测应遵

1检测项目应包括裂缝位置、长度、宽度、深度、形态和 数量SH/T 3607-2011 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规程,检测记录可采用表格或图形的形式 2裂缝深度可采用超声法检测,必要时可钻取芯样予以验 证。超声法检测操作应按SL352的规定执行。,重客用口吨 3对于仍在发展的裂缝,应定期观领 3.4.11侵蚀性介质成分、含量及结构腐蚀程度检测,应根据具

3.5砌石结构安全检测

3.5.1砌石结构安全检测宜包括下列项目,具体可根据安全评 价工作需要与现场检测条件确定: 达1石材检测。園 2 砌筑砂浆(细石混凝土)检测

3砌石体检测。 4砌筑质量与构造检测。 5砌石结构损伤与变形检测。 3.5.2检测单元、测区和测点要求可参照GB/T50315的规定

能、石材品种等检测项目。 石材强度检测可采用钻芯法或切割成立方体试块的方法,检 测操作应按GB/T50344的规定执行。

3.5.4砌筑砂浆(细石混凝土)检测包括砂浆强度、品种、抗 冻性和抗渗性等检测项目。

3.5.4砌筑砂浆(细石混凝土)检测包括砂浆强度、品种、抗

砂浆强度检测可采用推出法、筒压法、砂浆片剪切法、砂浆 回弹法、点荷法、砂浆片局压法,检测方法选用原则及检测操作 应按GB/T50315的规定执行。 砂浆抗冻性和抗渗性检测操作应按SL352的规定执行。

3.5.5砌石体检测包括砌石体强度、容重、孔隙率、密实性等 检测项目

3.5.5砌石体检测包括砌石体强度、容重、孔隙率、密实性等

砌石体强度检测可采用原位轴压法、扁顶法、切制抗压试件 法,检测方法选用原则及检测操作应按GB/T50315的规定 执行。 砌石体容重、孔隙率、密实性检测操作应按SD120的规定 执行。 3.5.6砌石结构砌筑质量与构造检测可参照 GB/T 50344 及其

3.5.6砌石结构砌筑质量与构造检测可参照GB

他相应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

3.5.7砌石结构变形与损伤检测包括裂缝、倾斜、基础不均匀

1测定裂缝位置、长度、宽度和数量。 2、必要时剔除抹灰,确定砌筑方法、留槎、洞口、线管及 预制构件对裂缝的影响。

3对于仍在发展的裂缝,应定期观测。

对于仍在发展的裂缝,应定期观测

3.6金属结构安全检测

3.6.1钢闸门、拦污栅和启闭机的现场安全检测项目、抽样比 例、检测操作、检测报告应按SL101的规定执行。 3.6.2压力钢管现场安全检测项自、抽样比例、检测操作、检 测报告应按DL/T709的规定执行。 3.6.3过船和升船等其他金属结构安全检测可参照以上规定 执行。

4。1.1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的目的是通过水位、气温、降水 量等环境量与变形、裂缝开度、应力应变、渗流压力、渗流量等 效应量监测资料的分析,评估大坝安全性态是否正常或发生 转异

4.2.2监测数据可靠性评价应包括下列要点:

1监测仪器选型是否合适,理设安装是否满足SL531及 SL551或SL601的相关规定。 2监测仪器性能是否稳定或完好,仪器观测精度是否满足 设计或规范要求。

3自动监测系统运行是否稳定,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和米 集数据缺失率是否符合SL268的规定。 4监测数据物理意义是否合理,是否超过仪器量程和材料 的物理限值,检验结果是否在限差内。同出游滑 5监测据是否符合连续性、一致性、相关性等原则。

4.3.1监测资料分析可采用比较法、作图法、特征值统计法、 数学模型法,具体可参见SL551或SL601

.3.2、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应主要包活下列工作: 1分析历次巡视检查资料,通过大坝外观异常现象及其部 位、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定性判断与工程安危的可能联系。 单2分析效应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考察相同运行条件下的 变化趋势和稳定性,以判断大坝运行性态有无异常和存在向不利 安全方向发展的时效作用 3分析效应量在空间分布上的情况和特点,判断大坝是否 存在异常区或不安全部位。 4分析各效应量的特征值和异常值,并与相同条件下的设 计值、试验值、模型预报值,以及历年变化范围相比较。当效应 量超出警戒值时,应分析原因及对大坝安全的影响。 5利用相关图或数学模型,分析效应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 其定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以寻求效应量异常的主要原因,考察效 应量与原因量相关关系的稳定性,预测效应量的发展趋势,并判 断其是否影响大坝安全运行。当监测资料序列较长时,可采用统 计模型有条件时亦可采用确定性模型或混合模型。

4.4大坝安全性态评估

4.4.1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应做出下列明确结论: 目不然人航机和控主稳定,大圳渗流场是

4.4.1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应做出下列明确结论:

1大坝变形是否符合一般规律和趋于稳定;大坝渗流场是 否稳定,十石坝的浸润线(面)及混凝土坝的坝基扬压力是否正

常;大坝应力(压力)、应变是否小于规范或设计充许值。在此 基础上,综合评价大坝安全性态。 2巡视检查或监测资料应反映大坝安全性态异常的部位 性质、特征和出现的时间、运行条件,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情况 与效果。智美肺 3根据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监测设备、方法、测次 等提出改进意见。 4根据监测资料分析结果,指出可能影响大坝安全的潜在 隐惠与原因,并针对性提出改善大坝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或除险 加固的建议

测设备、方法、测伙 等提出改进意见。 4根据监测资料分析结果,指出可能影响大坝安全的潜在 隐患与原因,并针对性提出改善大坝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或除险 加固的建议。 4.4.2根据监测资料分析结果对大坝安全性态进行分级应遵循 下列原则: 1当所有监测资料变化规律正常,测值在经验值及规范 设计、试验规定的允许值内,运行过程中无异常情况,可认为大 坝安全性态正常。 2当局部监测资料存在趋势性变化现象,但测值仍在警戒 值或经验值及规范、设计、试验规定的允许值以内,可认为大坝 安全性态基本正常。 3当监测资料有向大坝安全不利方向发展的明显趋势性变 化,或测值发生突变,超出警戒值或经验值及规范、设计、试验 规定的允许值,可认为大坝安全性态异常。

5.1.1工程质量评价的目的是复核天坝基础处理的可靠性、防 渗处理的有效性,以及大坝结构的完整性、耐久性与安全性等是 否满足现行规范和工程安全运行要求,

工程质量评价应包括下列主要

规汇 要求。 2评价大坝工程质量现状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根据运行表现,分析大坝工程质量变化情况,查找是否 存在工程质量缺陷,并评估对大坝安全的影响。 4为大坝安全评价提供符合工程实际的参数

2评价大坝工程质量现状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根据运行表现,分析大坝工程质量变化情况,查找是否 存在工程质量缺陷,并评估对大坝安全的影响。 4为大坝安全评价提供符合工程实际的参数。 5.1.3对勘测、设计、施工、验收、运行资料齐全的水库大坝, 应在相关资料分析基础上,重点对施工质量缺陷处理效果、验收 遗留工程施工质量及运行中暴露的工程质量缺陷进行评价。 对缺之工程质量评价所需基本资料,或运行中出现异常的水 库天坝,应补充钻探试验与安全检测(查),并结合运行表现 对大坝工程质量进行评价。 5.1.4工程质量评价应采用下列基本方法:就 1现场检查法。通过现场检查并辅以简单测量、测试及安 全监测资料分析,复核大项形体尺寸、外观质量及运行情况是否 正常,进而评判天坝工程质量。 2历史资料分析法。通过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质量检测

5.1.3对勘测、设计、施工、验收、运行资料齐全的水库大坝, 应在相关资料分析基础上,重点对施工质量缺陷处理效果、验收 遗留工程施工质量及运行中暴露的工程质量缺陷进行评价。 对缺之工程质量评价所需基本资料,或运行中出现异常的水 库天坝,应补充钻探试验与安全检测(查),并结合运行表现 对大坝工程质量进行评价。

5.1.4工程质量评价应采用下列基本方法:

1现场检查法。通过现场检查并辅以简单测量、测试及安 全监测资料分析,复核大项形体尺寸、外观质量及运行情况是否 正常,进而评判大坝工程质量。 2历史资料分析法。通过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质量检测 (查)、验收以及安全鉴定、运行、安全监测等资料的复查和分 析,对照现行规范要求,评价大坝工程质量。 新3钻探试验与安全检测法。当上述两种方法尚不能对大项 工程质量做出评价时,应通过补充钻探试验与安全检测取得原体

参数,并据此对大坝工程质量进行评价

参数,并据此对大坝工程质量进行评价。 5.1.5当评价发现大坝工程质量不满足规范要求或存在重大质 量缺陷时,应评估其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措 施进行处理

5.1.6对超高坝或新型材料坝,应评价其工程质量是否满足设

5.1.6对超高坝或新型材料坝,应评价其工程质量是否满足设 计与论证要求。对运行中暴露工程质量缺陷或隐患的大坝,应进 行专题研究。

5.2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5.2.1应对枢纽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水 文地质等进行评价,查明是否存在影响工程安全的地质缺陷和问 题,以及重大工程是否开展了地震危险性评价。 5.2.2对运用中发生地震或工程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水库 大坝,应评估工程地质条件变化及其对工程安全的影响。 5.3土石坝工程质量评价 5.3.1土石坝工程质量评价应复核坝基处理、筑坝材料选择与 填筑、坝体结构、防渗体施工以及坝体与坝基、岸坡及其他建筑 物的连接等是否符合现行相关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SL176的 要求。 5.3.2坝基处理质量复核应查明坝基及岸坡开挖、砂砾石坝基 渗流控制、岩石项基处理,以及易液化土 车黏土和湿陷性黄土 坝基的处理等情况,大中型水库及坝高天于30m的小型水库土 石坝应符合SL274要求;其他小型水库土石坝应符合SL189要 求:面板堆石坝应符合SL228要求。同时,坝基及岸坡开挖还 应符合SL47要求;砂砾石坝基渗流控制及岩石坝基处理还应符 合SL62、SL174、DL/T5129要求。 5.3.3筑材料选择与填筑质量复核应查明筑坝材料的土性 颗粒含量、渗透性以及填土的压实度、相对密度或孔隙率,大中

渗流控制、岩石坝基处理,以及易液化土车软黏土和湿陷性黄土 坝基的处理等情况,大中型水库及坝高天于30m的小型水库土 石坝应符合SL274要求;其他小型水库土石坝应符合SL189要 求;面板堆石坝应符合SL228要求。同时,坝基及岸坡开挖还 应符合SL47要求;砂砾石坝基渗流控制及岩石坝基处理还应符 合 SL 62、SL 174、IDL/T 5129要求。

5.3.3筑坝材料选择与填筑质量复核应查明筑坝材料的土性

5.3.3筑坝材料选择与填筑质量复核应查明筑坝材米

颗粒含量、渗透性以及填土的压实度、相对密度或孔隙率,大中 型水库及坝高大于30m的小型水库土石坝应符合SL274要求;

其他小型水库主石坝应符合SL189要求;面板堆石坝应符合SL 228要求。坝体填筑质量同时还应符合DL/T5129要求。 5.3.4坝体结构应主要复核坝体分区、防渗体、反滤层和过渡 层、坝体排水、护坡等是否符合SL274、SL189、SL228等相 应规范要求。

501等相应规范要求外,惟幕灌浆还应符合SL62要求,土质防 渗体填筑还应符合DL/T5129要求,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还应符 合SL174要求,面板堆石坝的混凝王面板趾板施工还应符合 DL/T5144、.GB50204CB/T50107的要求

5.4.2坝基处理质量复核应查明坝基开挖、固结灌浆、坝基防

渗和排水、断层破碎带和软弱结构面处理、岩溶防渗处理等情 况,混凝土重力项应符合SL319要求;混凝土拱坝应符合SL 282要求。同时,项基开挖还应符合SL47要求;固结灌浆和唯 幕灌浆还应符合SL62要求;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还应符合SL 174要求。

5.4.3坝体构造应主要复核坝顶、坝内廊道及通道、坝

坝体止水和排水、大坝混凝土材料及其分区等是否符合SL319、 SL282、SL314等相应规范要求

(标号),抗冲、抗磨蚀、抗溶蚀性能,以及变形模量等是否符合 SL 319、SL 282、SL 314等相应规范要求。同时,常态混凝土 还应符合DL/T5144、GB50204、GB/T50107的要求;碾压混 凝土还应符合 SL 53、SL 48 的要求。使用外加剂的,还应符合 GB8076、DL/T5100和GB50119的有关规定。 5.4.5坝体温度控制及防裂措施应符合 SL 319、SL282、SI 314等相应规范要求。 5.4.6对运行中出现裂缝、剥蚀、碳化、倾斜及漏水等现象的 关评仕对

5.4.61对运行中出现裂缝、剥蚀、碳化、倾斜及漏水等现象的 混凝土坝,应进行调查和检测,分析查明质量缺陷,并评估对大 稳定性耐久性以及整体安全的影响。

5.5砌石坝工程质量评价

5.5.1砌石坝工程质量评价应复核坝基处理、筑坝材料、坝体 防渗、坝体构造、坝体砌筑、温度控制等是否符合SL25、SL 120以及SL176的要求

修 120以及SL176的要求。 5.5.2坝基处理质量复核,砌石重力坝可参照混凝土重力坝执 行,砌石拱坝可参照混凝土拱坝执行;筑坝材料主要复核石料和 胶凝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当采用混凝土防渗面板和心墙进行坝体 防渗时,其浇筑质量复核可参照5.4.4条执行;坝体构造主要复 核坝顶布置和交通,坝内廊道和孔洞,坝体分缝、排水和基础垫 层是否符合要求

5.5.3坝体砌筑质量应复核胶结材料的强度、抗渗、抗冻等级 (标号)、抗溶蚀性能以及砌体强度、砌体容重与空隙率、砌体密 实性等是否符合要求。

5.5.4对运行中出现裂缝、漏水等现象的砌石坝,应进行调查和 检测,分析查明质量缺陷,并评估对大坝稳定性及整体安全的影响。

5.6泄水、输水及其他建筑物工程质量评价

5.6.1泄水、输水建筑物包括溢洪道、泄洪(隧)洞、输水

5.6.1 泄水、输水建筑物包括溢洪道、泄洪(隧)

(隧)洞(管)及其金属结构,其他建筑物包括过船(木)建筑 物、鱼道以及影响大坝安全的近坝岸坡。 5.6.2泄水、输水及其他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评价可 参照5.4节执行,并应符合SL253、SL279、SL285、GB 50288、SL191、SL379以及DL/T5144、GB50107、GB 50204、SL47、SL62、SL176等标准的有关规定。 5.6.3泄水、输水及其他建筑物的砌石结构工程质量评价可参 照5.5节执行,并应符合SL253、SL379、SD120、SL47、SL 62、SL176等标准的有关规定。 5.6.4建筑物边坡工程质量评价应复核开挖和压脚、地面排水、 地下排水、坡面支护、深层加固、灌浆处理、支挡措施等是否符 合SL386、SL46、SL377以及SL47、SL62、SL176等标准 的有关规定。 5.6.5泄水、输水及其他建筑物金属结构工程质量评价应重点

5.7工程质量评价结论

5.7.1工程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且工程运行中未暴露明 显质量缺陷的,工程质量可评为合格。 5.7.2工程质量基本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且运行中暴露局部 质量缺陷,但尚不严重影响工程安全的,工程质量可评为基本 合格。

缺陷和问题,安全检测结果大部分不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严重 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的,工程质量应评为不合格

6.1.1运行管理评价的目的是评价水库现有管理条件、管理二 作及管理水平是否满足相关大项安全管理法规与技术标准的要 求,以及保障大坝安全运行的需要,并为改进大坝运行管理工价 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6.1.1运行管理评价的目的是评价水库现有管理条件、管理工 作及管理水平是否满足相关大坝安全管理法规与技术标准的要 求,以及保障大坝安全运行的需要,并为改进大坝运行管理工作 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6.1.2运行管理评价内容包括对水库运行管理能力、调度运用、 维修养护、安全监测的评价。 6.1.3运行管理的各项工作应根据相应的大坝安全管理法规与 技术标准,结合水库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有专人 负责实施。 8 6.2运行管理能力评价 6.2.1运行管理能力评价应主要复核水库管理体制机制、管理 机构、管理制度、管理设施等是否符合《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 例》及SL106等相关大坝安全管理法规与技术标准的要求。 6.2.2体制机制应复核水库是否划定合适的工程管理范围与保 护范围;是否建立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大坝安全责任制, 明确政府、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责任人;是否按照要求完成水库 管理体制改革任务,理顺管理体制,落实人员基本支出和工程维 修养护经费。 6.2.3管理机构应复核水库是否按照SL106及相关法规与规范 性文件要求组织建立适合水库运行管理需要的管理单位,并配备

6.1.2运行管理评价内容包括对水库运行管理能力、调度运用

护范围;是否建立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大坝安全责任制 明确政府、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责任人;是否按照要求完成水库 管理体制改革任务,理顺管理体制,落实人员基本支出和工程维 修养护经费

6.2.3管理机构应复核水库是否按照SL106及相关法规与规范

性文件要求组织建立适合水库运行管理需要的管理单位,并配备 足额具备相应专业素养、满足水库运行管理需要的行政管理与工 程技术人员。

6.2.4管理制度应复核水库管理机构是否按

护、防汛抢险、闸门操作以及行政管理、水政监察、技术档案等 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屋 6.2.5管理设施应复核水库水文测报站网、工程安全监测设施、 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防汛交通与通信设施、警报系统、工程维 修养护设备和防汛设施、供水建筑物及其自动化计量设施、水质 蓝测设施、水库管理单位办公生产用房等是否完备和处于正常运 行状态。管理设施完备性评价要点应包括下列内容心施 1大型及重点中型水库应按SL61要求,建立水文测报站 网及自动测报系统,并与上一级系统联网: 一般中小型水库至少 应设置库区降水观测设施 2全大中型水库应按SL551或SL601要求,设置满足水库 运行管理需要并能反映工程安全性状的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小型 水库应参照SL551或SL60I要求设置必要的安全监测设施。对 具有供水功能的水库,应设置供水水量计量设施以及水质监测 设施。 3大中型水库应建立对外以及水库 程管理范围内各建筑 物之间的交通道路,并配备足够数量的 的交通工具,满足水库日常 运行管理和防汛抢险需要,大型水库道路 准应达三级以上,中 型水库道路标准应达四级以上。对外道路应与正式公路相接。在 道路适当地点应设置回车场、停车场,并设置路标和里程碑。小 型水库应有到达枢纽主要建筑物的必要交通条件,防汛道路应到 达坝肩或坝下,道路标准应满足防汛抢险需要。 4大中型水库应配备可靠的对内、对外通信设施(备),满 足水库日常管理信息传递、汛期报汛及紧急情况下报警的要求。 对外通信应建立与主管部门和上级防汛指挥部门以及水库上、下 游主要水文站和上、下游有关地点的有线及无线通信网络。小型 水库应配备必要的通信设施,满足期报汛及紧急情况下报警的 要求。重要小型水库应具备两种以上有效通信手段,其他小型水 库应具备一种以上的有效通信手段。至道 5.大中型水库应根据水库工程规模和特点,按SL106等规

范要求配备工程维修和防汛设施,包括备用电源、照明设备、工 程维修养护和防汛抢险物资与设备、应急救援设备,以及用于储 备物资和设备的仓库、料场等。小型水库应结合防汛抢险需要, 诸备必要的防汛抢险与应急救援物料器材。 6大中型水库及设有运行管理机构的小型水库,应根据管 理人员数量与水库日常管理和防汛抢险需要,按SL106确定的 标准配备办公、生产用房和办公设施(备):其他小型水库应配 备必要的管理用房,满足管护人员汛期值守要求。

6.3.1调度运行评价主要复核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安全监测、 应急预案编制、运行大事记、技术档案等工作是否符合相关大坝 安全管理法规与技术标准的要求,以及能否按照审批的调度规程 合理调度运用

6.3.2水库管理单位或主管部门(业主)应根据相关要求,组 织编制水库调度规程,并按管辖权限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执 行。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应由有调度权限的防汛抗旱指挥部门 审批。

6.3.2水库管理单位或主管部门(业主)应根据相关要求,组

当水库调度任务、运行条件、调度方式、工程安全状况发生 重大变化时,应适时对调度规程进行修订,并报原审批部门审查 批准。

3.3王石项、工项应刀别 坝参照SL601要求,定期开展大坝安全巡视检查与仪器监测工 作,并及时对监测资料进行整编分析,用于指导大坝安全运行。 对具有供水功能的水库,应对水质进行监测。

6.3.4水库管理单位或主管部门(业主)应根据相关要求,组 织编制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并履行相应的审批和备案 手续。

6.3.5水库管理单位或主管部门(业主)应编写完整、翔实的

与管理,建立水库工程基本情况、建设与改造、运行与维护、 查与监测、安全鉴定、管理制度等技术档案。对缺失或存在问是 的资料应查清补齐、复核校正。

6.4工程养护修理评价

6.4。1工程养护修理包括对水库枢红水工建筑物、闸门与启闭 设备、监测设施、防汛交通和通信设施、备用电源等的检查、测 试及养护和修理,以及对影响大项安全的生物破坏进行防治。 6.4.2工程养护修理评价主要复核水库管理单位和主管部门 (业主)是否按照相关大坝安全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制订 维修养护计划,落实维修养护经费,对大坝和相关设施(备)进 行经常性的养护和修理,使其处于安全和完整的工作状态。 6.4.3工程养护修理应按SL210、SL230等相关标准的要求执 行。对设备还应定期检查和测试,确保其安全和可靠运行。 6.4.4对大坝以往开展的修理和加固改造工程及其效果应做详 细记载和评价。

6.5.1运行管理评价应做出下列明确结论: 1水库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人员职责是否 明晰。 2大坝安全监测、防汛交通与通信等管理设施是否完善。 3水库调度规程与应急预案是否制定并报批。 4是否能按审批的调度规程合理调度运用,并按规范开展 安全监测,及时掌握大坝安全性态。 5天坝是否得到及时养护修理,处于安全和完整的工作

6.5.2当6.5.1条中五方面均做得好,水库能按设计条件和功 能安全运行时,大坝运行管理可评为规范。 6.5.3当6.5.1条中大部分做得好,水库基本能按设计条件和 功能安全运行时,大坝运行管理可评为较规范。 6.5.4当6.5.1条中大部分未做到,水库不能按设计条件和功 能安全运行时,大坝运行管理应评为不规范

7.1.1防洪能力复核的自的是根据水库设计阶段采用的水文资 科和运行期延长的水文资料,并考虑建坝后上下游地区人类活动 的影响以及水库工程现状,进行设计洪水复核和调洪计算,评价 大坝现状抗洪能力是否满足现行有关标准要求。

7.1.6当大坝控制流域内还有其他水库时,应研究各种洪水

合,并按梯级水库调洪方式进行防洪能力的复核。考核上游水 兰洪作用对下游水库的有利因素时应留有足够余地,并应考虑 游水库超标准泄洪时的安全性

7.1.7对设有非常溢洪道的水库,应根据非常溢洪道下游的现状

能效益指标,复核水库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和防洪标准是否符 合 GB 50201和 SL 252 的规定。

GB50201和SL252要求,应根据《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近期 非常运用洪水标准的意见》(详见附录B),确定水库近期非常运 用洪水标准,并按GB50201和SL252对防洪标准进行调整,作 为本次防洪能力复核调洪计算与大坝抗洪能力复核的依据。

7.3设计洪水复核计算

7.3.1设计洪水包括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设计洪水 过程线、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和分期设计洪水等。按拥有的资料 不同,设计洪水可分为由流量资料推求和由雨量资料推求。 对天然河道槽蓄能力较大的水库,应采用人库洪水资料进行 设计洪水计算;若设计阶段采用的是坝址洪水资料,宜改用入库 洪水资料,或估算入库洪水的不利影响。 对于难以获得流量资料的中小型水库,可根据雨量资料,计 算流域设计暴雨,然后通过流域产汇流计算,推求相应频率的设 计洪水。对于缺之暴雨洪水资料的水库,可利用邻近地区实测或 调查洪水和暴雨资料,进行地区综合分析,计算设计洪水。

7.3.2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应采用下列步骤:

1利用设计阶段坝址洪水或入库洪水实测系列资料、历史 调查洪水资料,并加入运行期坝址洪水或人库洪水实测系列资 料,延长洪峰流量和不同时段洪量的系列,进行频率计算。当运 行期无实测入库洪水资料时,可利用实测库水位和出库流量记录 以及水位一库容曲线反推求算入库洪水系列资料。 度2频率曲线的线型宜采用皮尔逊型,对特殊情况,经分 析论证后也可采用其他线型。可采用矩法或其他参数估计法初步 估算频率曲线的统计参数,然后采用经验适线法或优化适线法调 整初步估算的统计参数。当采用经验适线法时,宜拟合全部点 据;拟合不好时,可侧重考虑较可靠的大洪水点据。

3在分析洪水成因和洪水特性基础上,选用对工程防洪运 用较不利的大洪水过程作为典型洪水过程,据以放大求取各种频 率的设计洪水过程线。 7.3.3由雨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应采用下列步骤: 1当流域内雨量站较多、分布比较均匀、且具有长期比较 可靠的暴雨资料时,可直接选取各种历时面平均暴雨量系列,进 行暴雨频率计算,推求设计暴雨。设计暴雨包括设计流域各种历 时点或面暴雨量、暴雨的时程分配和面分布。当流域面积较小, 且缺少各种历时面平均暴雨量系列时,可用相应历时的设计点雨 量和暴雨点面关系间接计算设计面暴雨量,当流域面积很小时, 可用设计点暴雨量作为流域设计面平均暴雨量。 2在设计流域内或邻近地区选择若干个测站,对所需各种 历时暴雨做频率分析,并进行地区综合,合理确定流域设计点雨 量。也可从经过审批的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上查算工程所需历 时的设计点雨量。 3设计暴雨量的时程分配应根据符合大暴雨雨型特性的综 合或典型雨型,采用不同历时设计暴雨量同频率控制放大。 4,设计暴雨的面分布应根据符合大暴雨面分布特性的综合 或典型面分布,以流域设计面雨量为控制,进行同倍比放大计 算。也可采用分区的设计面雨量同频率控制放大计算。 5,根据设计暴雨计算结果,采用暴雨径流相关、扣损等方 法进行产流计算,求得设计净雨过程。根据设计净雨过程,可采 用单位线、河网汇流曲线等方法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如流域面 积较小,可用推理公式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 6当流域面积小于1000km、且又缺少实测暴雨资料时, 可采用经审批的暴雨径流查算图表计算设计洪水。必要时可对参 数做适当修正。 7对于采用可能最大洪水作为非常运用洪水标准的水库, 应复核可能最大暴雨和可能最大洪水的计算成果。

7.4.1应根据水库承担的任务以及运行环境和功能变化,复核 水库调度运用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洪水调节计算,按照复核确 定的水库防洪标准及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确定水库的防洪库 容、拦洪库容和调洪库容以及相应的防洪特征水位。 7.4.2调洪计算前应做好计算条件的确定和有关资料的核查等

1核定起调水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坝设计未经修改的,应采用原设计确定的汛期限制 着润水位。 商点12)大坝经过加固或改、扩建或水库控制流域人类活动对 设计洪水有较大改变的,应采用经过审批重新确定的 汛期限制水位 3)因各种原因降低汛期限制水位控制运用的,应仍采用 大原设计确定的汛期限制水位。 2复核设计拟定的或经主管部门批准变更的调洪运用方式 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了解有无新的限泄要求 3复核水位~库容曲线。对多泥沙河流上淤积比较严重的 水库,应采用淤积后的实测成果,且应相应缩短复核周期。 4复核泄洪建筑物泄流能力曲线。对具有泄洪功能的输水 建筑物,其泄量可加入泄流能力曲线进行调洪计算,但是否全部 或部分参与泄洪,应根据SL104的规定确定。 7.4.3调洪计算宜采用静库容法。对动库容占较大比重的重要 大型水库,宜采用入库设计洪水和动库容法进行调洪计算,当设 计洪水采用坝址洪水时,仍宜采用静库容法。 7.4.4调洪计算时不宜考虑气象预报。但对洪水预报条件好 预报方案完善、预报精度较高的水库,在估计预报误差留有余地 的前提下,洪水调节计算时可适当考虑预报预泄。

7.5大坝抗洪能力复核

7.5.1应在7.4节调洪计算确定的防洪特征水位基础上,加上 坝顶超高,求得满足防洪标准要求的最低坝顶高程或防浪墙顶高 程,并与现状实际坝顶高程或防浪墙顶高程比较,评判大坝现状 抗洪能力是否满足GB50201和SL252或《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 固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的意见》要求。 坝顶超高应按照相关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计算。 对土石坝,还应按SL274要求复核防渗体顶高程是否满足 防洪标准要求。

7.5.2应从下列儿个方面复核泄洪建筑物在设计洪水和校核法

7.6.1防洪能力复核应做出下列明确结论

1水库原设计防洪标准是否满足GB50201和SL252要求, 是否需要调整。 2水文系列延长后,原设计洪水成果是否需要调整。 3水库泄洪建筑物的泄流能力是否满足安全泄洪的要求。 4水库洪水调度运用方式是否符合水库的特点,是否满足 大项安全运行的要求,是否需要修订。 5大坝现状坝顶高程或防浪墙顶高程以及防渗体顶高程是 否满足规范要求。 7.6.2当水库防洪标准及大坝抗洪能力均满足规范要求,洪水

7.6.2当水库防洪标准及大坝抗洪能力均满足规范要求,洪水

7.6.3当水库防洪标准及大坝抗洪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但满 足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要求;或水库防洪标准及大坝抗洪能力 满足规范要求,但洪水不能安全下泄时,大坝防洪安全性可评为 B级。 光相北尚运田洲

.6.4当水库防洪标准及大坝抗洪能力不满足近期非常运用洪 水标准要求时,大坝防洪安全性应评为C级。

7.6.4当水库防洪标准及大坝抗洪能力不满足近期非常运

8.1.1渗流安全评价的目的是复核大坝渗流控制措施和当前的

1复核工程的防渗和反滤排水设施是否完善,设计与施工 (含基础处理)质量是否满足现行有关规范要求。 2查明工程运行中发生过何种渗流异常现象,判断是否影 向大坝安全。 3分析工程防渗和反滤排水设施的工作性态及大坝渗流安 全性态,评判大坝渗透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4对大坝存在的渗流安全问题分析其原因和可能产生的 危害。 8.1.3应在现场安全检查基础上,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渗流监 测、安全检测等资料,综合监测资料分析与渗流计算对大坝渗流 安全进行评价。对有渗流监测资料的大坝,首先应进行监测资料 分析;对运行中暴露的异常渗流现象应做重点分析;对设有穿坝 建筑物的土石坝,还应重点分析穿坝建筑物与坝体之间的接触渗 透稳定是否满足要求。 8.1.4对超高坝、新型材料坝及渗流性态复杂的大坝,必要时

测、安全检测等资料,综合监测资料分析与渗流计算对大坝渗活 安全进行评价。对有渗流监测资料的大坝,首先应进行监测资 分析;对运行中暴露的异常渗流现象应做重点分析;对设有穿均 建筑物的土石坝,还应重点分析穿坝建筑物与坝体之间的接触落 透稳定是否满足要求,

8.1.4对超高坝、新型材料坝及渗流性态复杂的大坝,必要时

.1.4对超高坝、新型材料坝及渗流性态复杂的大坝,必要时 应补充安全检测和原体监测,通过专题研究论证,对大坝渗流安 全做出评价。

8.2渗流安全评价方法

8.2.1渗流安全评价可采用现场检查法、监测资料分析法、计 算分析法和经验类比法,宜综合使用。

流安全状况。当工程存在下列现象时,可初步认为大坝渗流性态 不安全或存在严重渗流安全隐患,并进一步分析论证: 风1渗流量在相同条件下不断增大;渗漏水出现浑浊或可疑 物质;出水位置升高或移动等。 6.2土石坝上游坝坡塌陷、下游坝坡散浸,且软范围不断 扩大;坝趾区冒水翻砂、松软隆起或塌陷;库内出现漩涡漏水、 铺盖产生严重塌坑或裂缝。茶 3坝体与两坝端岸坡、输水涵管(洞)等结合部漏水,附 近坝面陷,渗水浑浊。封水睡断文 4渗流压力和渗流量同时增大,或者突然改变其与库水位 的既往关系,在相同条件下显者增 8.2.3监测资料分析法。 通过分析渗流压力和渗流量与库水位 之间的相关关系,判断大坝渗流性态是否正常 同时,通过渗流 压力和渗流量实测值或数学模型推算值与设计 试验或规范给定 的允许值相比较,判断大坝渗流安危程度。监测资料分析方法具 体见4.3节。 8.2.4计算分析法。 通过理论方法或数值模型计算大坝的渗流 量、水头、渗流压力、渗透坡降等水力要素及其分布,绘制流网 图,评判防渗体的防渗效果,以及关键部位渗透坡降是否小于允 许渗透坡降,浸润线(面)是否低于设计值,渗流出逸点高程是 否在贴坡反滤保护范围内。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多采用渗流有限 单元法。当有渗流监测资料时,应通过反演分析确定渗流参数。 8.2.5经验类比法。对中小型水库,当缺少监测资料和渗透证 验参数时,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项体结构与工程地质条件,依 据工程经验或与类似工程对比,判断大坝渗流安全性。出

8.3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

8.3.1.坝基渗流安全评价应包括下列要点:

1砂砾石层的渗透稳定性,应根据土的类型及其颗粒级酉 判别其渗透变形形式,核定其相应的允许渗透比降,与实际渗

比降相比,判断渗流出口有无管涌或流土破坏的可能性,以及渗 流场内部有无管涌、接触冲刷等渗流隐患。 2覆盖层为相对弱透水土层时,应复核其抗浮稳定性,其 允许渗透比降宜通过渗透试验或参考流土指标确定,当有反滤盖 重时,应核算盖重厚度和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3接触面的渗透稳定应主要评价下列两种情况: 1)复核粗、细散粒料土层之间有无流向平行界面的接触 冲刷和流向从细到粗垂直界面的接触流土可能性;粗 粒料层能否对细粒料层起保护作用。 2)复核散粒料土体与混凝土防渗墙、涵管和岩石等刚性 结构界面的接触渗透稳定性。应注意分析散粒料与刚 性面结合的紧密程度、出口有无反滤保护,以及与断 、层破碎带、灰岩溶蚀带、较大张性裂隙等接触面有无 妥普处理及其抗渗稳定性。 4应分析地基中防渗体的防渗性能与渗透稳定性。 8.3.2坝体渗流安全评价应包括下列要点 1对均质坝,应复核项体的防渗性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坝体实际浸润线(面)和下游坝坡渗出段高程是否高于设计值, 还应注意坝内有无横向或水平裂缝、松软结合带或渗漏通道等。 2对分区坝,应符合下列规定: 家 1)应复核心墙、斜墙、铺盖、面板等防渗体的防渗性能 书鲁及渗透稳定性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心墙或斜墙的上 ,贴下游侧有无合格的过渡层,水平防渗铺盖的底部垫层 或天然砂砾石层能否起保护作用,面板有无合格垫层。 2)应复核上游坝坡在库水骤降情况下的抗滑稳定性和下 游坝坡出逸段(区)的渗透稳定性,下游坡渗出段的 贴坡层是否满足反滤层的设计要求。 3)对于界于坝体粗、细填料之间的过渡区以及棱体排水 赢减褥垫排水和贴坡排水,应复核反滤层设计的保土条件 和排水条件是否合格,以及运行中有无明显集中渗流

比降相比,判断渗流出口有无管涌或流土破坏的可能性,以及渗 流场内部有无管涌、接触冲刷等渗流隐患。 2覆盖层为相对弱透水土层时,应复核其抗浮稳定性,其 充许渗透比降宜通过渗透试验或参考流土指标确定,当有反滤盖 重时,应核算盖重厚度和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3接触面的渗透稳定应主要评价下列两种情况: 1)复核粗、细散粒料土层之间有无流向平行界面的接触 冲刷和流向从细到粗垂直界面的接触流土可能性;粗 粒料层能否对细粒料层起保护作用。 2)复核散粒料土体与混凝土防渗墙、涵管和岩石等刚性 结构界面的接触渗透稳定性。应注意分析散粒料与刚 性面结合的紧密程度、出口有无反滤保护,以及与断 层破碎带、灰岩溶蚀带、较大张性裂隙等接触面有无 补理及耳抗渗稳定性

8.3.2坝体渗流安全评价应包括下列要点:

和大量固体颗粒被带出等异常现象。 8.3.3对绕坝渗流,应复核两坝端填筑体与山坡结合部的接触 渗透稳定性,以及两岸山脊中的地下水渗流是否影响天然岩土层 的渗透稳定和岸坡的抗滑稳定,坝肩设有灌浆惟幕的,应分析灌 浆幕的防渗性能与渗透稳定性。

和大量固体颗粒被带出等异常现象。

8.3.4对渗漏水,应分析渗流量与库水位之间的相关关系,并 注意是否存在接触渗漏问题,以及渗漏水是否出现浑浊或可疑 物质,

8.3.4对渗漏水,应分析渗流量与库水位之间的相关关系,并

8.4混凝士坝与砌石坝渗流安全评价

1应分析灌浆幕的防渗性能与渗透稳定性,以及坝基排 水孔的有效性,并结合扬压力监测数据,复核坝基扬压力系数是 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及其对大坝抗滑稳定性的影响。 2坝基接触面有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和裂隙充填物时 应复核这些物质的抗渗稳定性,其允许抗渗比降宜由专项试验确 定,当软弱岩层中设有排水孔时,应复核其是否设有合格的反滤 料保护。 3对非岩石坝基,应分析地基中灌浆雌幕、防渗墙等垂直 防渗体的防渗性能与渗透稳定性,复核坝基接触处相应土类的水 平渗流和渗流出口的渗透稳定性。 8.4.2对坝体,应复核坝体、上游防渗面板或心墙的防渗性能 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存在坝体渗漏现象的砌石坝,应检 测砌筑砂浆的强度变化及抗渗性,并复核体强度和抗滑稳定安 全性。对设有防渗面板或心墙的砌石坝,还应复核防渗体与基础 防渗雄慕是否形成连续的封闭防渗体系

8.4.3对绕坝渗流及岸坡地下水渗流,应通过两岸地下水动态

分析,分析灌浆惟幕的防渗性能与渗透稳定性,以及两岸山脊中 的地下水渗流是否影响坝肩地质构造带的渗透稳定和坝肩抗滑 稳定。

8.4.4对渗漏水,应分析析出物和水质化学成分,并与库水的 化学成分做对比,以判断对混凝土建筑物或天然地基有无破坏性 化学侵蚀。

8.4.5在库水位相对稳定期或下降期,如渗流量和扬压力单独 或同时出现骤升、骤降的异常现象,且多与温度有关时,还应结 合温度和变形监测资料作结构变形分析。

GB/T 22850-2020 织锦工艺制品8.5泄水、输水建筑物渗流安全评价

8.5.1溢洪道、泄洪洞应分别按SL253、SL279,并参 节进行渗流安全评价。

8.5.2输水隧洞(涵管)的渗流安全评价,应检查洞(管)身 有无漏水、管内有无土粒沉积、岩(土)体与洞(涵管)结合带 是否有水流渗出、出口有无反滤保护,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外围 结合带有无接触冲刷等渗透稳定问题。

8.6.1大坝渗流安全复核应做出下列明确结论:

GB/T 29059-2012 超薄石材复合板8.6渗流安全评价结论

1大项防渗和反滤排水设施是否完善。 2大坝渗流压力与渗流量变化规律是否正常,坝体浸润线 (面)或坝基扬压力是否低于设计值。 3各种岩土材料与防渗体的渗透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4运行中有无异常渗流现象存在。 8.6.2当大坝防渗和反滤排水设施完善,设计与施工质量满足 规范要求;通过监测资料分析和计算分析,大坝渗流压力与渗流 量变化规律正常,项体浸润线(面)或项基扬压力低于设计值: 各种岩土材料与防渗体的渗透比降小于其充许渗透比降;运行中 无渗流异常现象时,可认为大坝渗流性态安全,评为A级。 8.6.3当大坝防渗和反滤排水设施较为完善;通过监测资料分 析和计算分析,大项渗流压力与渗流量变化规律基本正常,项体 A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