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746-2016 泵站计算机监控与视频监视系统设计规范

DB34/T 2746-2016 泵站计算机监控与视频监视系统设计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17.4K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3004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4/T 2746-2016 泵站计算机监控与视频监视系统设计规范

5.1.2站控级设备的配置和选择

DB34/T27462016

5.1.2.2站控级设备数量宜参照表1配置。当机组台数少于4台或总装机容量接近对应泵站规模下限 时,设备数量按表1的下限配置。当装有Web服务器时,应通过安全隔离设备将Web服务器与监控网络 隔离。

表1站控级主要设备配置建议

注1:根据工程规模等具体情况DBS22 001-2012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中D-异抗坏血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不设其中的某些设备,其功能由其它设备承担; 注2:大屏应选用市场主流产品,包括:DLP拼接屏、LCD拼接液晶显示屏、小间距LED屏和超大屏幕(单屏)超 高清显示器等 2.3泵站主计算机宜采用工作站或服务器;操作员工作站和站控级的其它计算机宜采用工作站或 几;接入调度系统的通信工作站的配置应符合调度部门的要求。

5.1.3网络配置与设备选择

DB34/T 27462016

5.1.4现地控制单元的配置与设备选择

5.1.4.1现地控制单元按监控对象设置

a)当泵站主电动机为低压异步电机时,全站机组宜设置1个现地控制单元,当机组台数为6台及 以上时,宜增加1个现地控制单元; 当泵站主电动机为中压异步电机时,全站机组宜设置1个现地控制单元,当机组台数为4台及 以上时,宜增加1个现地控制单元; 当泵站主电动机为中压同步电机时,每台机组宜设置1个现地控制单元; 开关站宜与站用电和公用设备共用1个现地控制单元;开关站电压等级为110kV及以上时,可 根据实际情况增设; e 站用电和公用设备宜设置一个现地控制单元;大(1)型泵站公用现地控制单元可根据实际情 况增设; f 采用卷扬式启闭机的机组出口快速闸门或事故闸门应与机组合用1套现地控制单元;采用液压 启闭机的机组出口事故闸门宜按每套液压站设置1套现地控制单元;启闭机控制设备与机组现 地控制单元之间的控制命令应采用硬接线连接: 进水闸、出口防洪闸宜单独设置现地控制单元: h 自动清污机宜单独设置现地控制单元。 5.1.4.2现地控制单元的基本组成宜在下列型式中选取: a 通用可编程控制器; b 专用控制器。 5.1.4.3现地控制单元宜配液晶显示器作为人机接口,宜配置必要的仪表、指示灯、控制开关和按钮。 机组现地控制单元上应配置简易常规接线的紧急停机回路,紧急停机回路控制电源应与现地控制单元电 源相互独立。现地控制单元宜配置通信接口,以实现与被监控设备、便携式调试设备的数据通信。 5.1.4.4现地控制单元发出的机组操作命令、机组事故断流设备的操作命令、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分 合命令、现地控制单元接受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位置、继电保护动作总信号等重要信号应采用硬接线传 送。 5.1.4.5现地控制单元和被监控的各种智能电子设备之间宜采用数字通信方式传送设备的状态和报警 的详细信息。

5. 2. 1数据采集

5.2.1.1监控系统应

5.2.1.2监控系统应采集下列模拟量: 需经常监视的量; b 需调节的量; 需记录、制表上报或存档备查的量; d 完成监控系统功能所需要的其它量。 5.2.1.3监控系统应采集下列电量: a 机组(含励磁装置)、变压器、母线、线路、电容器、软启动器、变频调速装置等设备的主要 运行参数; b) 站用电电源及母线的主要运行参数; 直流电源系统的主要运行参数

5.2.1.4监控系统应采集下列非电量

DB34/T27462016

a 机组的主要运行参数: b 变压器、电容器、软起动器、变频调速装置等设备的主要运行参数; C 机组附属设备及全站公用系统设备的主要运行参数; 进、出侧水位; e 需要调节的闸、阀门开度、荷重, 注:如果设置了机组在线监测装置,监控系统可不采集振动、摆度等模拟量,而是采集在线监测装置输出的越限报 警触点信号

警触点信 .2.1.5监控系统应采集下列开关量: a) 机组的运行工况; b) 机组故障、事故信号; c) 机组进出口闸、阀的位置信号和故障信号; d) 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位置信号; e) 主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分接头位置信号; f) 机组附属设备及全站公用系统设备的运行工况; g 主辅机电设备的事故、故障信号; h)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信号; i) 火灾报警的总报警信号; j) 火灾报警、通风系统、视频监视系统的故障信号; k) 监控系统的故障信号。 5.2.1.6监控系统宜通过数据通信采集泵站内相关的电能量

5.2.1.5监控系统应采集下列开关量:

a) 机组的运行工况; b) 机组故障、事故信号; c 机组进出口闸、阀的位置信号和故障信号; dy 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位置信号; e 主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分接头位置信号; f 机组附属设备及全站公用系统设备的运行工况; g) 主辅机电设备的事故、故障信号; h)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信号; i 火灾报警的总报警信号; j) 火灾报警、通风系统、视频监视系统的故障信号 k) 监控系统的故障信号。 2.1.6监控系统宜通过数据通信采集泵站内相关的电

5. 2. 2 数据处理

5.2.2.1监控系统应处理采集到的数据并生成实时数据库,实现对泵站各主要设备的工况和参数的巡 回检测、记录、计算、越限报警、复限提示和显示、打印等功能。监控系统应建立数据库,并能将必要 的运行参数和状态存入历史数据库中。 5.2.2.2监控系统的模拟量处理功能应包括:断线监测、信号抗干扰、数字滤波、数据合理性检查、 工程单位交换、越复限检查,并根据要求产生报警信号,记录变量的变化曲线。监控系统还应能对重要 的模拟量(如机组轴瓦的温度)实现变化梯度的计算、记录和报警。

告和根据要求报警。h++r

DB34/T27462016

5.2.2.7监控系统宜具有事故追忆(即对事故发生前、后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的功能。启动事故

5.2.2.8监控系统应能实现下列计算功能:

a)用电量分时累计; b)全站总有功功率、总无功功率、站用电总有功功率、全站站用电率; c)全站机组装置效率(条件具备时); d)全站总流量及抽水总量(条件具备时)

5. 2. 3 控制与调节

5.2.3.1监控系统能实现如下方式的控制调节,并能在相关方式之间进行切换: 远程调度级控制调节(需要时); b) 站控级控制调节; C 现地控制级控制调节。 注:三种控制调节方式的优先权:现地控制级优先于站控级;站控级优先于远程调度级。事故停机不受上述三种方 式选择的约束。 5.2.3.2监控系统应能根据预定的决策原则和泵站运行人员输入的指令(或远程调度级输入的指令)实 现机组工况的自动转换、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开断、关合和变压器有载调节开关操作等。监控系统应有符 合“五防"要求的逻辑闭锁条件,在通过监控系统手动或自动操作时应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 注1:在机组工况转换自动操作过程中,监控系统应显示各主要阶段依次推进的过程。过程受阻时应显示原因并将 机组转换到安全工况; 注2:大型泵站应制定与泵站工艺相一致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程序框图: 注3:计算机监控系统程序框图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机组静止状态;抽水运行状态;机组起动条件;机组静止→抽 水工况;抽水工况→机组静止:紧急停机;各台断路器的控制与闭锁;液压启闭机的控制:公用设备的控制: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等。 5.2.3.3监控系统应实现机组的事故停机和紧急事故断流装置的功能。 5.2.3.4监控系统应对全调节机组的水泵叶片角度进行调节)并在屏幕上显示调节过程。 5.2.3.5 监控系统应对变频调速装置进行控制以实现机组转速调节,并应能在屏幕上显示调节过程。 5.2.3.6 当泵站机组为同步电机时,监控系究应能对励磁调节装置进行控制,根据需要调节机组的无 功功率。 5.2.3.7 监控系统宜对全站机组辅助设备和全站公用设备进行控制。 市.2.3.8监控系统宜实现进水闸、防洪闸等相关涵闸的控制。 5.2.3.9控制信号宜采用短脉冲方式,由各被控子系统进行自保持。 5.2.3.10监控系统应具备故障安全功能

4.1监控系统应能根据需要与远程调度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实现“四遥功能。 4.2监控系统宜实现与机组励磁装置、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机组附属设备智能控制装置、全站 备智能控制装置以及智能电子装置等设备的数据通信。

DB34/T27462016

5.2.4.3在采取硬、软件安全措施的前提下,监控系统宜实现与泵站管理信息系统等的数据通信。

5. 2. 5 时钟同齿

控制单元等有关设备进行时钟校正;中型泵站可采用监控主机的时间信号作为基准,通过网络对有关设 备进行对时。 5.2.5.2卫星授时装置应包含卫星接收机和守时钟,以避免卫星失锁造成的时间误差。 5.2.5.3监控系统宜采用一钟多个授时口的方式以满足系统和智能电子设备的寻时要求。 5.2.5.4授时方式采用硬对时、软对时或软硬对时组合方式。在卫星时钟故障的情况下,应由泵站主 计算机的时钟维持系统正常运行。 5.2.5.5监控系统宜向泵站的继电保护、励磁系统等被监控设备提供统一的时钟信号

5. 2. 6 运行管理与指导功能

5.2.6.1监控系统应能实现自动统计主设备的运行时间及事故、故障次数,机组的工况转换次数,机 组附属设备及全站公用系统设备的运行时间和动作次数,继电保护装置或自动装置的动作次数等。 5.2.6.2监控系统应具有正常操作指导、事故处理指导及其它必要的运行管理指导功能。

5. 2. 7 系统自诊断与自恢复

5.2.7.1监控系统应具有硬、软件在线自诊断能力,发现异常时应自动定位并报警。

5. 2. 8 人机联系

盖正在显示的其它画面。主要画面包括: a) 泵站的电气主接线图; b) 机组附属设备运行状态图; c) 全站公用设备运行状态图: d 机组工况转换动态流程图: e) 监控系统设备运行状态图; f 设备控制操作流程图; g) 各类曲线; h) 各类棒图; 运行、操作记录统计表:

DB34/T 27462016

5.2.9.1大型泵站的监控系统宜具有运行人员操作培训功能,该功能宜由培训工作站或工程师工作站 实现。 5.2.9.2监控系统可具有仿真培训功能,该功能由培训工作站实现。培训工作站应设置与操作员工作 站相同的人机界面,还宜设置能够对泵站监控对象仿真的硬件和软件,其输入/输出控制逻辑和响应时 间应与实际生产过程相同,

5.2.10系统维护及软件开发

5.2.10.3监控系统应能允许得到授权的人员实现应用软件、显示画面和数据库等的编辑、调试、装入、

5.3.1监控系统应配备能够完成全部功能

5.3.1监控系统应配

5.3.2监控系统应酒

a) 应用程序开发杀箕软:习交流使用,请勿传播或具他用途 b) 交互式数据库编辑工具软件 C) 交互式画面编辑工具软件; d 交互式报表编辑工具软件: e 通信软件,应适用于工业控制的标准协议; f 诊断软件,包括在线周期性诊断、请求诊断、离线诊断。 5.3.3 应用软件应采用模块化结构,能扩展或修改。系统硬件升级时,软件应能方便地移植。 5.3.4 应用软件至少包括: a 数据采集软件; b) 数据处理软件;

DB34/T27462016

d) 数据库接口软件; e) 控制和调节软件; f) 人机接口软件; g) 报警记录显示和打印软件; h) 系统时钟管理软件; i) 系统服务管理软件。

d)数据库接口软件; e) 控制和调节软件; f) 人机接口软件; g) 报警记录显示和打印软件; h) 系统时钟管理软件; i)系统服务管理软件。

5.5.1监控系统站控级设备供电可采用以下方

中型泵站宜配置一组不间断电源(UPS),大型泵站宜配置两组允余的、互为热备用的不间断电源 UPS),蓄电池作为直流输入电源,交流输入来自站用交流电源。 具体实施方案有两种: a) 备用元余方式; 两组相同的不间断电源的容量都可单独供给全部负荷,正常运行时,一组工作,一组备用; 当工作的不间断电源故障时,备用的不间断电源接续供电; b)并联穴余方式; 两组相同的不间断电源的容量都可单独供给全部负荷,正常运行时,两组不间断电源并联供电 当一组不间断电源故障时,另一组不间断电源向全部负荷供电。 5.2设置直流系统的泵站,不间断电源的真流输入电源宜取自直流系统C未设置直流系统的泵站, 5.3具有直流系统的象,监控系统现地控制单亮应采南置流双路供电途路取自站用电的交流 电源,一路取自泵站的直流电源。未设直流系统的泵站,监控系统现地控制单元宜取自不间断电源。 5.4非电量变送器宜采用现地控制单元的内部电源供电,

5.6.1电缆的选择和敷设应符合GB50217和NB/T35076的规定。 5.6.2传送开关量应采用总屏蔽电缆,屏蔽层应在两端接地。 5.6.3传送模拟量应采用对绞分屏蔽加总屏蔽电缆,屏蔽层应在现地控制单元侧一点接地。对绞的两 芯线应是同一信号的往返导体。 注:测温电阻采用三线制接线时,应采用三绞分屏蔽加总屏蔽电缆,绞合的三条芯线应是连接同一测温电阻的三根 导体。传送模拟量的长距离电缆的截面面积,应按变送器输出的负荷能力、现地控制单元输入模件的输入阻抗

5.6.1电缆的选择和敷设应符合GB50217和NB/T35076的规定,

芯线应是同一信号的往返导体

DB34/T 27462016

及电缆长度计算校核。 6.4同一电缆的各芯线应传输电

5.6.4同一电缆的各芯线应传输电平等级相同或相近的信号。 5.6.5监控系统的信号电缆敷设时应远离电力电缆和母线,减少二者平行敷设的长度,二者之间的最 小距离应符合表2的规定。以上电缆敷设时还应远离高频电流的入地点,如避雷器、避雷针的接地点、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和耦合电容器的接地点等。

表2计算机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含母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注:“电力电缆 栏内电压是各回路中的最高电压,电流是各回路中日 5.6.6监控系统的信号电缆应单独敷设在电缆桥架的最下一层,不宜与其它电缆混合敷设。如果必须 与其它控制电缆混合敷设时,可设金属隔板与控制电缆分开。 5.6.7电缆和光缆应为阻燃型,宜采用铠装、护套或其它预防机械损伤和虫鼠害的措施。 5.6.8监控系统电缆、光缆严禁与交流供电电源线缆同管敷设,不得与其它弱电电缆同管敷设。 5.6.9室外电缆或光缆宜采用电缆沟或地下配管敷设方式。采用地下配管敷设时,管材宜采用塑料管 或镀锌钢管。配管埋设深度(管顶至地面)、配管与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GB50373 的规定。

5.7.1监控系统应利用泵站的主接地网接地,不设监控系统专用接地网,泵站三

5.8.1监控系统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设备间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如以网络方式连接,则应 单向安全隔离装置。

DB34/T27462016

5.8.2监控系统如与远程调度中心相连, 其之间应配置纵向加密认证装置或纵向加密认证网关进行安 全防护。 5. 8. 3同一套卫星授时装 授时服务

6.2.1监视点位选择

6.2.2摄像设备的选择原则

摄像设备主要包括摄像机(含镜头)和云台等,应根据监控现场环境和监视范围合理选择摄 护监视区域不留死角;摄像机必须能全天候工作,白天和晚上都可以拍摄清晰的录像。 摄像机选择遵循下列原则进行:

DB34/T 27462016

6.2.3主要设备选型要求

6.2.3.1.1摄像机机芯

应符合下列要求: 图像传感器:CCD或CMOS; 图像像素:≥1280×720(720P); 图像顿频:≥25fpS; 最低照度:彩色模式≤0.05Lux, 黑白模式≤0. 005 Lux; 信噪比:≥50dB; 其它功能:支持自动聚焦、自动白平衡、背光补偿、日夜换功能,支持数字降噪、数字宽动态。

应符合下列要求: 图像传感器:CCD或CMOS; 图像像素:≥1280×720(720P); 图像顿频:≥25fps; 最低照度:彩色模式≤0.05Lux, 信噪比:≥50dB; 其它功能:支持自动聚焦、自动

6.2.3.1.2球型摄像机的云台功能

6.2.3.1.3球型网络功能(适用于网络摄像机

支持H.265/H.264/MTPEG/MPEG4视频压缩算法: 支持多种网络协议,TCP/IP、HTTP、HTTPS、RTSP、FTP、SMTP、NTP、DNS、DHCP等

6.2.3.1.4红外功能

应符合下列要求: 红外照射距离: 红外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180m。 红外筒型摄像机≥30m。 3.1.5镜头

DB34/T27462016

6.2.3.1.6防护等级

应符合下列要求: 室内摄像机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室外露天场所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 室外摄像机宜选配加热器、风扇:室外球形摄像机需额外配置雨刷等。

6.2.3.1.7摄像机安装立杆技术要求

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根据监视要求及现场实际环境,选择适当规格的摄像机立杆,杆体宜包括机箱、横臂。机箱 应能够放置电源、网络传输设备、编解码设备、配线架等,采用底部进、出线,机箱的防护等 级不低于IP66; 焊接要求按照GB50205要求执行,所有焊缝要求平整、表面光滑、美观; 摄像机立杆宜选用热镀锌钢管或不锈钢管加工而成,热镀锌钢管杆体表面需喷涂户外耐火涂料 或漆; 机械强度应满足抗风等级不低于安装地最高风力等级,抗震、摆动幅度不得超过15mm; 杆体头部应设避雷针,机箱、杆体均需接地。

2.3.2网络硬盘录像机

网络硬盘录像机(NVR)宜采用嵌入式的数字硬盘录像机,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支持H.264/H.265/MJPEG/MPEG4等编码前端自适应接入;当输入回路数小于16路时,应支 持全部回路图像同步回放。当输入回路数大于等于16路时,应支持不低于16路图像同步回放: b) 网络视频输入回路数按系统中摄像机的数量选择并留有适当的裕量,录像分辨率 6MP/5MP/3MP/1080p/UXGA/720p/VGA/4CIF/DCIF/2CIF/CIF/QCIF可调;所有接入的视频点同时 按720P的分辨率录像,录像保存时间宜在15天以上; 应支持RAIDO、RAID1、RAID5、RAID6和RAID1O; 在出现断电、死机、电源波动、输入/输出通道干扰等各种情况下,系统应具有自动恢复功能 恢复时间不大于5分钟 应支持多用片包时登录,有之级用广权限管○全中文*单操作界中当用户多次输入密码 错误时,应具有用户锁定机制: 秒; 应具有10M/100M/1000M自适应RJ45以太网接口,支持TCP/IP、HTTP、RTSP、SMTP、FTP、NTP DNS、DHCP等协议;应能支持双网卡,双网络IP设定; 应支持HDMI、VGA输出; 应支持网络摄像机的集中管理,包括参数配置、信息的导入/导出、升级等功能; 应具备WEBSERVER功能,通过浏览器访问

6.2.3.3硬盘录像机(DVR)

硬盘录像机(DVR)宜采用嵌入式的数字硬盘录像机,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a)模拟视频输入采用BNC接口,PAL制式:

DB34/T 27462016

b 视频压缩编解码标准应采用H.264/H.265/MJPEG/MPEG4等;当输入回路数小于16路时,应支 持全部回路图像同步回放;当输入回路数大于等于16路时,应支持不低于16路图像同步回放; 视频输入回路根据需要选择,录像分辨率720p/WD1/4CIF/VGA/CIF可调;所有接入的视频点同 时按最高分辨率录像,录像保存时间宜在15天以上: 在出现断电、死机、电源波动、输入/输出通道干扰等各种情况下,系统具有自动恢复功能, 恢复时间不大于5分钟; e 应支持多用户同时登录,具有多级用户权限管理,全中文菜单操作界面; 每路录像及远程显示与回放应达到25帧/秒,本地显示时延≤0.5秒,远程浏览显示时延≤3 秒; 名 应具有10M/100M/1000M自适应RJ45以太网接口,支持TCP/IP、HTTP、RTSP、SMTP、FTP、NTP、 DNS、DHCP等协议;应能支持双网卡,双网络IP设定; 应支持HDMI、VGA、BNC输出; 1 应具备WEBSERVER功能,通过浏览器访问

6.2.3.4视频服务器

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a)需要与上级调度系统构建大型联网视频监视系统时,宜配置视频服务器 b)视频服务器的基本功能和性能应符合GB/T9813.1的规定。

6.2.3.5用户终端

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a)根据需要,配置若干视频工作站, 用以浏览视频监视图像; b)视频工作站可以选用个人计算机,其基本功能和性能应符合GB/T9813.1的规定。

6.2.3.6网络交换机

2.4.1视频监视系统的供电范围包括系统设备供电及辅助照明设施的供电。 2.4.2前端摄像设备电源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 根据周边环境,可采用就近取电乙分区供电集中供电分别持制等多种式;距泵站较远的前 a 端摄像设备宜采用太阳能供电或太阳能风力互补供电; D AC24V或DC12V,也可采用在控制中心将AC220V电源转换为AC24V或DC12V后再供至各摄像 机;当采用后一种供电方式时,需计算线路电压降,保证摄像机端的电压满足要求; 对于网络摄像机,条件许可时,可采用POE供电; d 辅助照明设施的电源应采用AC220V。 2.4.3监控中心设备的供电电源宜取自UPS。 2.4.4系统供电电源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稳态电压偏移不大于土10%; 稳态频率偏移不大于土0.2Hz; C 电压波形畸变率不大于5%; 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用稳频稳压、不间断电源供电等措施

DB34/T27462016

6.2.4.5监控中心宜配置专用配电箱或与监控系统合用配电箱,配电箱的出线回路应留有裕量

6.2.5线缆选择与敷设

6. 2.5. 1数字网络视频监视系统

a 构建以太网传输图像;网络可以采用星形结构、环形结构或树形级联结构:网络的带宽应满足 视频传输的需求,连接网络硬盘录像机的接口,应满足录像机网络视频接入带宽的要求;交换 机宜选用工业级产品: b 传输距离在100m以内时,宜采用超五类及以上等级对绞电缆; C 传输距离在100m以上时或电磁干扰强的场所,应采用光纤电缆; d 距离泵房较远的场所且电缆敷设困难时,可采用无线传输方式。 6.2.5.2模拟视频监视系统,其线缆选型宜符合下列要求: a 传输距离在300m以内时,宜采用光缆或外导体内径为5mm的同轴电缆; b 传输距离在300m以外时,宜采用光缆或外导体内径为7mm的同轴电缆; C 传输距离在500m以外时,应采用光缆: d 视频监视系统采用同轴电缆传输时,传输衰耗值要求应符合GB50115的规定; e 视频监视系统线路路由选择要求应符合GB50115的规定。 6.2.5.3室外视频监视系统线路宜采用电缆沟或地下配管敷设方式。当采用地下配管敷设时,管材宜 采用塑料管或镀锌钢管。配管埋设深度(管顶至地面)、配管与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应 符合GB50373的规定。 6.2.5.4严禁与AC220/380V及以上交流供电电源线缆同管敷设,不得与其它弱电同管敷设。 6.2.5.5在建筑物内的电缆竖井内、电缆夹层、吊顶内、活动地板下的视频监视系统线路,可采用线 槽或桥架等敷设方式。 6.2.5.6在强电磁场干扰环境下或在电力电缆沟或电缆桥架内敷设的视频监视系统线路,应采用双屏 蔽电缆或光缆。

6. 2. 6防雷与接地

6.2.6.1视频监视系统应利用泵站的主接地网,不设视频监视系统专用接地网。安装在户外距离泵房 交远的前端设备且利用泵站主接地网经济上明显不合理时,宜设独立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避雷针或 其它接闪导体),其接地电阻应符合GB50115的规定。 接地线宜采用截面大于或等于16mm²的铜芯绝缘导线。 6.2.6.2户外前端设备的电源线路视频线路、控制信号线路应安装相应的浪涌保护器。 6.2.6.3电源线路、视频线路、控制信号线路由室外进入机房内,在设备前应加装视频电源线路防雷 器、信号防雷器和控制蓓防雷流使用,请勿传播或箕他用途 6.2.6.4室内设备应配置相应的浪涌保护器。 6.2.6.5其它要求应符合GB50115的规定。

6.2.6.4室内设备应配置相应的浪涌保护器

7.1大型泵站宜设计算机室。

7.2设有计算机室的泵站,监控系统站控级设备、视频监视系统的控制中心设备、存储设备等宜布置 在计算机室内;未设计算机室的泵站,监控系统站控级设备、视频监视系统的控制中心设备、存储设备 等宜布置在中央控制室内。

JB/T 12293.1-2015 机械式粉末成型压力机 第1部分:型式与基本参数DB34/T 27462016

7.3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室及其辅助用房的面积依设备的数量、外形尺寸和布置方式确定,应保证工 作人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净高不小于3m,宜为3.5~4m。 7.4计算机室应靠近中央控制室布置。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室布置位置应避开强电磁场(如高电压、 大电流的母线或电缆的周边)、强振动源和强噪音的干扰且符合GB/T2887的规定。 7.5计算机室的地面宜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防静电活动地板应可靠接地,活动地板以下空间高度不 宜小于300mm,其它要求应符合GB50174的规定。 7.6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室的建筑应采取防尘、防潮、防噪声等措施,并按GB50987的规定进行防火 设计。 7.7面积大于100m²的中央控制室、计算机房,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应分散布置;面积不大 于100m的中央控制室、计算机房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7.8计算机室应保持室温为18℃~25℃;温度变化率小于5K/h,不结露;相对湿度应为45%~65%。 现地控制单元的环境温度应保持为0℃~40℃;施工期间应对其采取防尘措施。 7.9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室应设有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照度要求应符合SL641的规定。 7.10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室应设接地汇流装置,并作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的结构形式及其它要求 应符合GB50343的规定,

监控系统和视频监视系统的电磁兼容抗扰度宜符合GB/T17626的规定。

DB34/T274620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视频监视系统摄像机设置数量和种类

中型泵站(王室型泵房)摄像机设置的数量利

表A.2中型泵站(湿室型泵房)摄像机设置的数量和种类 ntto://bzx找象机种hbz.orG置数

GB/T 31037.1-2014 工业起升车辆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第1部分:安全DB34/T 27462016

表A.3大型泵站摄像机设置的数量和种类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