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5-133-2018 广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T15-133-2018 广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T15-133-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0.1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4652
VIP资源

DBJ/T15-133-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J/T15-133-2018 广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外窗的加权平均综合遮阳系数Sw 外墙平均指标 (p≤0.8) 平均窗地而积比 平均窗地面积比 平均窗地面积比 平均密地面积比 CMF≤0.30 0.30

注:1、本条文所指的外窗包括阳台门。

2、p为外增外表面的太阳辅射吸收系数。 4.2.8外窗平均综合遮阳系数GB 28478-2012 户外休闲家具安全性能要求 桌椅类产品,应为建筑各个朝向平均综合遮阳系数按各朝向窗面积 和朝向的权重系数加权平均的数值

A, + A. + Aw + An

式中:AE、As、Aw、AN 一东、南、西、北朝向的窗面积: Sw.E、Sw.S、Sw.W、Sw.N东、南、西、北朝向窗的平均综合遮阳系数。 注:各个朝向的权重系数分别为:东、南朝向取1.0,西朝向取1.25,北朝向取0.8。

4.2.9居住建筑东、西向外窗应满足《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 中强制性条文第4.0.9条要求,可采用中间遮阳替代外遮阳。 4.2.10居住建筑南、北向外窗应采取建筑外遮阳措施,建筑外遮阳系数SD不应大于 0.9。当采用水平、垂直或综合建筑外遮阳构造时,外阳构造的挑出长度不应小于 表4.2.10规定。

表4.2.10建筑外遮阳构造的排出长度限值(单位:米)

朝向 南 北 遮阳型式 水平 垂直 综合 水平 垂直 综合 北区 0.25 0.20 0.15 0.40 0.25 0.15 南区 0.30 0.25 0.15 0.45 0.30 0.20

朝向 南 北 遮阳型式 水平 垂直 综合 水平 垂直 综合 北区 0.25 0.20 0.15 0.40 0.25 0.15 南区 0.30 0.25 0.15 0.45 0.30 0.20

4.2.11窗口的建筑外通阳系数SD可采用本标准附求D的简化方法计算,且北区建 筑外遮阳系数应取冬季和夏季的建筑外遮阳系数的平均值:南区应取夏季的建筑外 遮阳系数。窗口上方的上一楼层阳台或外廊应作为水平遮阳计算;同一立面对相邻 立面上的多个窗口形成自遮挡时应逐一窗口计算。典型形式的建筑外遮阳系数可按 表4.2.11取值

表4.2.11典型形式的建筑外遮阳系数SL

4.2.12外门窗的通风开口面积应满足《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 中强制性条文第4.0.13条的要求,其中7层及以上能形成穿堂风的房间,外门窗的 通风开口面积可减小,但不应小于房间地面面积的8%。 4.2.13居住建筑应能自然通风,每户至少应有一个居住房间通风开口和通风路径的设 计满足自然通风要求。 4.2.14宜采用穿堂通风,避免单侧通风。由一套住房共同组成穿堂通风时,卧室、起 居室宜为进风房间,厨房、卫生间宜为排风房间。 4.2.15宜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定量分析与优化建筑自然通风设计方案,并宜符合下列规 定: 1建筑自然通风数值模拟可采用多区通风网络模型法或CFD模拟法: 2建筑模拟设计和室内通风模拟应选取完成建筑群自然通风模拟分析后所确定 的建筑物前后的风压差或风速作为边界条件: 3模拟分析结果可采用最大风速和换气次数来评价,室内主流区最大风速宜不

表4.2.18隔热措拖的当量附加热阻

注:P为污染修正后的屋顶或外墙面外表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K未者虑反射涂料的传热系数

4.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一般步弱 4.3.1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应按如下步骤和方法进行:

4.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一般步骤 4.3.1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应按如下步骤和方法进行:

5.0.1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采用“对比评定法”按套单元进行综合评价。当不能完全符

5.0.1居任建筑空调与供暖方式及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当地资源情况,充分考思节 能、环保因素,并经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 6.0.2采用集中式空调方式或户式(单元式)中央空调和采用集中式空调(供暖)方式 的居住建筑应满足《复热冬暖地区居任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75申强制性条文第 6.0.2条的要求。 6.0.3对于采用分散式空调方式的精装修住宅,施工图中应标明空调设计冷负荷值。 6.0.4居住建筑供暖不宜采用直接电热设备。以空调为主,供暖负荷小,供暖时间很 短的地区,可采用直接电热供暖。 6.0.5采用集中供冷(热)方式的居住建筑,供冷(热)设备宜选用电驱动空调机组 (或热泵型机组),或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或有利于节能的其他型式的冷 (热)源。所选用机组的能效比(性能系数)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值,并优先选用能效比高的产品、设备。空调制冷量的选用应按计算结果选用 6.0.6设计采用电驱动蒸汽压缩式制冷(热泵)机组,或采用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 的电动压缩机单元式空气调节机,或采用漠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作为居住建筑的冷 (热)源机组时,应满足(复热冬暖地区居任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75申强制性条 文第6.0.4条的要求,且所选用机组的能效比(性能系数)应不低于国家现行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的规定值。 6.0.7采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作为户式集中空调(供暖)机组时,应满足《夏 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中强制性条文第6.0.5条的要求,且所选 机组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 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中规定的节能等级。 6.0.8采用分散式房间空调器进行空调(供暖)时,宜选择符合国家现行《房间空气 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和《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 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5中规定的能效等级2级以上的节能型产品 6.0.9当选择土壤源热泵系统、浅层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地表水(淡水、海水)源热 录系统、污水水源热录系统作为居任区或户用空调(供暖)系统的冷热源时,应满 足《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中强制性条文第6.0.8条的要求。 6.0.10居住建筑的空调(供暖)宜采用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或蓄冷、集中供冷等技 术。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鼓励居住建筑空调、供暖采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 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确定采用以上技术前应进行适宜性分析。 6.0.11当阳台或建筑外墙设置空调室外机时,其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在通风良好、安全可靠的地方,应为室外机安装和维护提供方便操作 的条件。 2、每户应有将空调室外机送至安装位置的安全途径。 3、分体式房间空调器的室外机进、排风口不应被遮挡,为美观而设置的遮蔽百

叶,叶片面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宜大于15°,且透气率应达到90%以上。 4、避免多台相邻室外机出气流相互干扰,并应考虑凝结水的排放和减少对相邻 住户的热污染和噪声污染,空调冷凝水应有组织地排放。 6.0.12当室外热环境参数优于室内热环境时,居住建筑通风宜采用自然通风使室内满 足热舒适要求;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宜设机械通风:当机械通风不能满足要 求时,宜采用空调。 6.0.13在进行居住建筑通风设计时,通风机械设备宜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节 能型设备及产品。 6.0.14居住建筑通风设计应处理好室内气流组织,提高通风效率。厨房、卫生间应安 装机械排风装置。 6.0.15居住建筑公共部位的照明应满足《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中强制性条文第6.0.13条的要求。。 6.0.16居住建筑照明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的有关规定。 6.0.17客厅、餐厅宜设计可调速的吊扇、壁扇,并预留控制线

2套单元某个墙体或外窗不符合第4章强制性条文。

附录A围护结构统计方法规定

附录A围护结构统计方法规定

A.0.1建筑围护结构在进行朝向统计时应遵守如下规则: 1朝向位于东偏北45°至东偏南60°以内的立面应统计到正东朝向; 2朝向位于南偏东30°至南偏西30°以内的立面应统计到正南朝向: 3朝向位于西偏南60°至西偏北45°以内的立面应统计到正西朝向; 4朝向位于北偏西45°至北偏东45°以内的立面应统计到正北朝向。 A.0.2墙体应按照如下规定进行分类和统计: 1墙体应按其热工性能进行分类,增体申的梁、混凝土墙(含混凝土柱)、混 凝土凸窗板、填充墙等均应分类: 2各类墙体均应按立面朝向规定分别统计面积,只要墙体类型(热情性指标、 传热系数、太阳辐射吸收系数)不同,均应分类统计。 A.0.3非空调房间(楼梯间、电梯间、厨房、卫生间等)的外墙和外窗,应参与统 计计算。电梯间、楼梯间、厨房、卫生间的墙体应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的隔热要求。当楼梯间洞口无窗时可按有窗计算,窗的性能指标取全楼窗的平均传 热系数和平均遮阳系数。 A.0.4窗及透明部分门的面积应按朝向、窗类型(传热系数和综合通阳系数不 同)进行统计。遇到阳台、通阳设施等,均应按照附录D计算其建筑外遮阳系 数。凸窗按洞口面积计算。 A.0.5屋面应按类型(不同热情性指标、传热系数、太阳辐射吸收系数)进行统 计。坡屋项在计取外围护结构面积时应不包括挑檐部分面积,坡屋顶上的天窗按水 平天窗计算其实际窗面积。 A.0.6仅用于本标准对比评定计算所使用的建筑面积应按建筑的轴线计算。 A.0.7建筑某个朝向的立面总面积应包括墙体面积和外窗面积。计算时应以墙体 的定位轴线和楼层标高线进行计算(不含女儿墙、挑檐、造型墙等非围护结构立 面)。 A.0.8围护结构总面积应为屋面面积、各个朝向的外围护结构立面面积的总和,

剪力墙(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内保温)热工参数表(国家标准

钢筋混凝士剪力墙(硬泡聚氨酯内保温)热工参数表(国家标准

凝土砌块(700kg/m)墙(硬泡聚氨酯内保温)热工参数表(国家

网筋混凝土剪力墙(EPS板外保温)热工参数表(国家标准10J121

筋混凝土剪力墙(XPS板外保温)热工参数表(国家标准10J121

不同墙体厚度(发泡陶瓷隔热保温板I型外保温)热工参数表(地方

表D.0.1建筑外遮阳系数计算公式的系数

式中SD* 外遮阳的遮阳板采用不透明材料制作时的建筑外遮阳系数,按 D.0.1规定计算。 n——遮阳板(构造)材料的透射比,按表D.0.3选取。

表D.0.3遮阳板(构造)材料的透身

p'=p·a a =11.384 (p × 100) 0.6241

附录F建筑套单元的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的简化计算方法 F.0.1建筑套单元的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应按下式计算: ECF= ECF +ECF (F.0.1) 式中ECFc一空调年耗电指数: ECFH采暖年耗电指数。

F.0.2建筑套单元的空调年耗电指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表E.0.2空调耗电指数计算的有关系数

轻质是指热情性指标小于2.5的 3建筑套单元的采暖的年耗电指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附录G典型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G.0.1外墙和屋顶外表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应以检测值为准,在设计阶段无检测值 时可参考表G.01选用

附录G典型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G.0.1外增和屋顶外表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应以检测值为准,在设计阶段无检测值 时可参考表G.0.1选用

附录G典型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G.0.1外增和屋顶外表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应以检测值为准,在设计阶段无检测值 时可参考表G.0.1选用

表G.0.1典型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p值

附录H常用墙体和屋面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

表H.0.1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

附录I常用外窗热工性能参数 1.0.1外窗玻璃的光学性能参数和热工性能参数应以检测值为准,在设计阶段无检测 值时可参考表L.0.1选用

表1.0.1典型玻璃的光学和热工性能参数

1.0.2常用外窗的热工性能参数可参考表1.0.2选用

表10.2常用外窗热工性能参数

注:1以上仅是部分玻璃与不同型材的组合数据 2表中热工参数为各种窗型中较有代表性的数值,不同厂家、玻璃种类以及型材系列晶 种都可能有较大浮动,具体数值应以法定检测机构的实际检测值为准。 3窗本身的遮阳系数SC可近似地取为窗玻璃的遮蔽系数乘以窗玻璃面积除以整窗面 积,即SC= S,A,/A。 1.0.3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的整窗传热系数可参考表1.0.3选用

表1.0.3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的整窗传热系数

1.0.4典型玻璃配合铝塑共挤窗框的整窗热工性能可参考表1.0.4选用

表1.0.4典型玻璃配合铝塑共挤窗框的整窗热工性能

附录常用空调产品性能及安装要求

表10.1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

表I.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表J.0.3能源效率2级对应的单冷式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SEER)指标(Wh/Wh)

表I.0.4能源效率2级对应的热泵型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APF)指标(Wh/Wh)

表J.0.5小型冷水机组名义工况时的制冷性能系数

表J.0.6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W/W

表I.0.7激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能效等级2级对应的性能参数

表I.0.8水(地)源热泵机组能效等级2级对应的全年综合性能系数4COP

附录K常用照明产品性能表 表K.0.1荧光灯(分两类)灯具的效率

表K.0.2紧渗型荧光灯简灯具的效率(%

本标准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 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 采用)。”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要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执行的 写法为:“可参照....”

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4《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6《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 7《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 8《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5 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1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3建筑节能设计一般规定

业 出相对湿度设计指标,但并非完全没有考虑潮湿问题。实际上,在空调设备运行的 状态下,室内同时在进行除湿。因此在大部分时间内,室内的潮湿问题也已经得到 了解决。

4.1.1居住区较高的热岛强度直接增大了住宅的空调能耗,并且还增大了居民户外活 动的热害危险,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应综合采取合理的建筑布局或架空措施做到通 风散热,采取植物或薄膜结构等遮阳措施以避免场地的过量蓄热,采取绿化、水体 或地面蓄水的蒸发措施消化显热,从而降低居住区的热岛强度。设计计算居住区热 岛强度时,应以居住区的设计计算温度与当地典型气象日温度的差值作为计算热岛 强度。为规范居任区热环境设计,本标准重点强调对居住区规划建设的设计因素弓 起的热岛强度加以规定,包括居住区的通风质量、环境的通阳状况、硬地的渗透和 蒸发能力、绿地和绿化水平等引起的热岛强度,而不包括居住区的建筑物排热、车 满排热等使用或管理行为因素引起的热岛强度。编制组通过对179个案例样本的计 算分析,夏季典型日气象条件下,以当地太阳时8:0018:00共11个时刻的气温增 量的平均值作为居住区的设计平均热岛强度,其中占75%案例样本的设计平均热岛 强度值低于1.5℃,而通风效果差、环境遮阳不足、硬化地面比例过高以及绿地偏 低等因素造成设计平均热岛强度偏高而超过了1.5℃的案例占25%。 本条文适用于城市的居住区热环境设计,并主要适用于相对集中成组布置的新 建居住区。因为新建区的规划设计具有统一的规划前提条件,可以按统一的口径和 要求进行本标准的编制工作,可以指定适用性强、覆盖面广的设计原则和基本要 求,定量的条文特别是强制性条文在执行中可比性强,便于设计中交流和掌握。对 于旧城区的居住街坊改造规划设计,受到的约束条件较多,个案性强,规律性差, 按统一标准规定的执行难度较大,故本标准不对既有居住区改造做出规定, 4.1.2本条文在《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中为强制性条文,目的是确 保居住区建筑群内部具备基本的通风条件。按我国现行标准《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 计标准》JGJ286的强制性条文规定,我省处于夏热冬暖气候区南区和北区的居住建 筑,夏季的平均迎风面积比不应超过相应的限值。建筑节能设计和审查时,应按照 该标准的要求计算建筑物所处小区红线范围内的平均迎风面积比,形成计算书以备 核查。 迎风面积是指建筑物在某一风回来流方回上的投影面积,以它近似地代表建筑 物挡风面的大小,当风向不变,随差建筑的旋转总能够有一个最大的迎风面积,但

这个最大迎风面积不一定是实际迎风面积,所以称之为最大可能迎风面积,最大可 能迎风面积是一个只与建筑物设计体量有关的量,与风向无关。 迎风面积与最大可能迎风面积之比称为迎风面积比。它是一个大于0小于1的 数,当建筑物是圆形平面时近似等于1。迎风面积比越小对风的阻挡面越小,越有 利于环境通风,回归分析发现,环境的平均风速与迎风面积比之间有较高相关度的 线性关系。迎风面积比与风向有关, 栋建筑对应 个风同只有一个迎风面积比

图4.1.2迎风面积比示意图

实际上由于建筑组团中上风向建筑挡风作用会造成下风向建筑物迎风面积比的 不确定,如后排建筑接受的是局地风,风向、风速都发生了变化,它的迎风面积比 仍按照来流风向确定是不够准确,但这样计算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为当组团布局确 定后,组团的平均迎风面积比一定是随风向在0~1之间变化,组团建筑群设计布 高形式与环境通风效果之目,完全可以通过组团的平均迎风面积比建立相关性,同司 时能够使问题得到简化。对于建筑群来说,其平均迎风面积比取每栋建筑的迎风面 积比的算术平均值,即

同样,建筑群平均迎风面积比有如下性质:1.对应一个风向只有一个平均迎风 面积比;2.建筑密度一定时平均迎风面积比只与布局方式有关;3.单风向的建筑群 平均风速与平均迎风面积比线性相关。 4.1.3本条文在《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中为强制性条文,目的是确 保居住区建筑群具备基本的遮阳条件。按我国现行标准《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 准》JGJ286的强制性条文规定,居住建筑所处建设红线范围内的各类活动场地,其 遮阳覆盖率应满足相应规定。 对于居住区内人活动场地的硬化面积,由人工构筑物和绿化提供的遮阳面积 所占的比率称为遮阳覆盖率。遮阳覆盖率高,则户外活动场所的热舒适性就会提

高,场所的利用率就高,反之则差。 本标准特指的户外活动场所主要包括广场、人行道、游憩场、停车场4类FZ/T 13025-2021 棉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布, 应分别计算其遮阳覆盖率。同时,以空地遮阳覆盖率来评价居住区空地整体的遮阳 覆盖水平。 调查表明,当高温季节有太阳辐射时,居住区活动场地和行人道路的烘烤感 强烈,居民抱怨使用和出行不便,对居民的户外活动造成了影响。编制组通过采用 红外低空航拍技术和地面观测获得的数据显示,居住区内硬化的道路、广场、停车 场等,因其具有较强的蓄热能力,导致当春、夏、秋季受太阳辐射后其表面温度比 同时刻空气温度高出10℃~20℃,其表面温度最高可达48℃,成为了居住区热环境 恶化的热源,特别是汽车在受到太阳辐射后的高温还要导致油耗的增加,因此,为 控制居住区人员活动场地和人行道路的热环境质量,《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 准》JGJ286中对其作出了强制性规定。 遮阳覆盖率应按照遮阳体落在场地上的投影面积占场地面积之比计算,其中 一棵普通乔木的投影面积按16m计算(大主椰树等叶面积指数小于3.0的乔本除 外),一颗榕树的投影面积按50m²计算,其它遮阳体如亭、廊、膜结构棚盖、爬 藤棚架等投影面积按设计形状的平面面积计算

4.2.1广东省属于冶海地区,4~9月大多盛行东南风和西南风,居任建筑物南北回 和接近南北向布局,有利于自然通风,增加居住舒适度。太阳辐射得热对建筑能耗 的影响很大,夏季太阳辐射得热增加空调制冷能耗,冬季太阳辐射得热降低采暖能 耗。南北朝向的建筑物夏季可以减少太阳辐射得热,对本地区全年只考虑制冷降温 的南区是十分有利的;对冬季要考虑采暖的北区,冬季可以增加太阳辐射得热,减 少采暖消耗,也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南北朝向是最有利的建筑朝向。但随着社会经

当主要房间窗地面积比较小于时,外窗玻璃的遮阳系数要求也不高。而这时 因为窗户较小,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能太小,否则采光很差,所以提出当房间窗 地面积比小于0.20时,可见光透射比不小于0.4的要求。 另外,一些住宅由于外窗面积大,为了达到节能要求,选用了透光性能差遮 阳系数小的玻璃。虽然达到了节能标准的要求,却牲了建筑的采光性能,降低了 室内环境品质。对玻璃的遮阳系数有要求的同时,可见光透射比必须达到一定的要 求,因此本条文在此方面做出强制性规定。 4.2.5本条文在《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中是强制性条文。天 窗面积越大,或天窗热工性能越差,建筑物能耗也越大,对节能是不利的。随着居 主建筑形式多样化和居住者需求的提高,在平屋面和等屋面上开大窗的建筑越来趣 多。采用用DOE一2软件,对建筑物开关窗时的能耗做了计算,当天窗面积占整个 屋顶面积4%,天窗传热系数K=4.0W/m²·K),遮阳系数SC=0.5时,其能耗只比 不开天窗建筑物能耗多1.6%左右,对节能总体效果影响不大。 本条文对保证居住建筑达到节能目标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那些需要增加视觉效 果而加大大窗面积,或采用性能差的大窗的建筑,本条文的限制很日能被笑破。如 果所设计建筑的关窗不能完全符合本条的规定,则必须采用第5章的对比评定法来 判定所设计建筑该套单元是否满足节能要求。采用对比评定法时,参照建筑套单元 的天窗面积和天窗热工性能必须符合本条文的规定。 4.2.6本条文在(复热冬暖地区居任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75申为强制性条文,居 住建筑屋顶和外墙的传热系数和热情性指标应符合表4.2.6的规定。当设计建筑的 南、北外墙不符合表4.2.6的规定时,其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不应超过参 照建筑的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

本条对保证居住建筑的节能舒适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所设计建筑的外墙不能完 全符合本条的规定,在屋顶和东、西面外墙满足本条规定的前提下,可采用第5章 的对比评定法来判定该建筑套单元是否满足节能要求。 围护结构的K、D值直接影响建筑采暖空调房间冷热负荷的大小,也直接影响 到建筑能耗。一般情况下居住建筑南、北面窗墙比较大,建筑东、西面外墙开窗较 少。这样,在东、西朝向上,墙体的K、D值对建筑保温隔热的影响较大。并且, 东、西外墙和屋顶在夏季均是建筑物受太阳辐射量较大的部位,顶层及紧挨东、西 外墙的房间较其他房间得热更多。用对比评定法来计算建筑能耗是以套单元为单位 对全楼进行综合评价。 在广东省外围护结构的自保温隔热体系逐渐成为一大趋势。如加气混凝土、页 岩多孔砖、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自隔热砌块等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类砌块

3、外窗平均传热系数K,是建筑各个朝向平均传热系数按各朝向窗面积加权平 均的数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Ag + A, + Aw + Av 63

式中:Ag、As、Aw、Av——东、南、西、北朝向的窗面积; Kg、Ks、KwK 东、南、西、北朝向窗的平均传热系数GB/T 34103-2017 海洋工程结构用热轧H型钢,按照下式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