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056-2016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DB61/T 1056-2016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61/T 1056-2016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1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24643
VIP资源

DB61/T 1056-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61/T 1056-2016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DB61/T10562016

6.2.1防眩植物的栽植密度应根据防眩角度、路线平纵线形的特点合理确定。单排列植时,苗木株距 宜为1.5m~2.5m,修剪后树冠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隙。多排栽植时,苗木株距应适当增大。 5.2.2中央分隔带宽度不大于3.0m时,直线及平曲线路段防眩植物修剪后高出路面的高度宜为 .6m1.8m,横向不得超出中央分隔带宽度:凹形竖曲线路段的防眩植物的高度应适当增加;凸形竖 曲线路段的防眩植物的高度与平直路段的设计高度相同,考虑到底部的防眩效果,可增加栽植地被植 物进行遮光,增加的地被植物高度宜为0.4m~0.6m。防眩植物的冠径(蓬径)宜不小于0.6m。 6.2.3绿化区域一般应回填厚度60cm以上的种植土,栽植大乔木的区域应回填厚度不小于100cm的 种植土。 6.2.4宜在特定位置进行标志性栽植,有利于提高沿线景观的可识别性。 6.2.5分离式路基中间的分隔带或隧道洞口联络线的可绿化区域,应根据所处地形及环境特点,结合 可绿化区域的宽度和面积,灵活确定绿化种植形式。分离式路基中间的分隔带宽度较小时,不宜栽植 我根性的高大落叶乔木,以免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5.2.6在隧道进出口的中央分隔带应栽植高大常绿乔木,以缓解隧道内外光线的急剧变化

7.2.1.1路堑边坡坡脚处坡面宜修饰为圆弧形,碎落台绿化可结合路侧边沟的设计。有条件的 可采用生态型植草浅碟形边沟,扩大路侧净区

.2.1.1路堑边坡坡脚处坡面宣修饰为圆弧形,碎落台绿化可结合路侧边沟的设计。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采用生态型植草浅碟形边沟GB/T 33895-2017 租船合同装卸时间定义,扩大路侧净区 .2.1.2在碎落台宜栽植灌木或小乔木,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搭配,可适当选用彩叶植物,宜采用列 直行道树、密植绿篱或两者相结合的裁植形式 王坡脚栽植攀缘植物。

DB61/T10562016

2.1.3碎落台栽植小乔木或灌木的绿化区域应回填厚度60cm以上的种植土,仅种植地被植物 区域应回填厚度30cm以上的种植土。 2.1.4风沙地区的碎落台或积沙平台的绿化应以密植沙生灌木为主

7.2.2路肩外侧绿化

2.2.1结合沿线环境特点,可在填方路段的路肩外侧种植观赏性小乔未或灌木,丰富路域景观 2.2.2不同路段宜采用不同的植物品种,苗木宜栽植于路肩外侧距路边缘水平距离1.0m~1.5m 木株距宜大于3.0m

7.2.3隔离栅内侧绿化

8.1.1边坡绿化包括路堤边坡、路堑边坡绿化。边坡绿化应起到保护路基、稳定边坡、恢复生态、保 持水土和提升路域景观的作用。 8.1.2边坡绿化应结合工程防护、植物立地条件及坡面环境等情况,选择适宜的植被恢复方法和施工 工艺,做到经济合理 8.1.3边坡绿化应选用抗逆性和固土能力强的水土保持先锋植物,兼顾绿化植物的多样性。 8.1.4边坡种植主要包括草本型种植、草灌型种植和草灌结合乔木点植的群落型种植等形式,具体应 根据路基坡面的情况和路段的景观要求确定。

8.2.1路堤边坡绿化

8.2.1.1一般路堤边坡宜采用播种(包括人工撒播和喷播)为主、栽植为辅的方式进行坡面绿化。 8.2.1.2植物配置宜草木、灌木、小乔木结合。前期应以草本植物覆盖为主,后期应以乔灌木覆盖为 主。

8.2.2路暂边坡绿化

8.2.2.1一般土质路堑边坡可采用普通喷播、铺设植生毯、打穴栽植的方式进行绿化。其设计要点如

a)气候较湿润地区的缓边坡,可普通喷播绿化,设计中应对喷播的施工方法提出明确要求:也 可铺设植生毯绿化,设植生毯的坡面应作疏松处理,坡面表土或回填土的厚度应不小于10cm; b)打穴栽植的植物配置应以乔木、灌木为主,结合适生草种,乔木应避免选用根系浅、易倒伏 的树种: c)打穴栽植的密度应根据环境条件确定,关中和陕南地区宜为12穴/平方米~16穴/平方米 陕北地区宜为16穴/平方米~20穴/平方米

DB61/T10562016

录化。其设计要点如下: a)坡面为强风化岩面的岩质边坡,宜采用客土喷播工艺; b)坡面为弱风化岩面的岩质边坡,宜采用厚层基质喷播工艺: c)对于采用锚杆框架梁加固的岩质边坡,框架内宜用客土喷播绿化或植生袋绿化。同时可在坡 脚及坡顶设置种植槽,种植槽内培土栽植常绿小乔木或攀缘植物进行辅助绿化; d)设计中应对喷播的施工方法提出明确要求; e)坡度过陡的岩质边坡,不宜进行喷播绿化,应根据坡面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护措施。 .2.2.3对于挡土墙、桩板墙、浆砌片石护面墙等混凝土工防护的边坡,可在坡脚及坡顶设置种植 槽,种植槽内培主栽植常绿小乔木或攀缘植物,结合碎落台种植,形成“止挡、上爬、下垂”的绿化 形式。

8.2.3边坡平台绿化

挖方路段的各级边坡平台有种植条件时宜种植适生乔木、灌木及攀缘植物。苗木宜选用苗期生长 耐旱、耐寒、耐贫、根系发达及固土能力强的水土保持先锋植物。

9.1.1互通式立交区的绿化应包含立交设计范围内的边坡绿化、互通立交绿地绿化、主线及团 侧绿化

侧绿化。 9.1.2互通式立交区的绿化应达到诱导视线、提升景观、恢复植被、弱化人工构筑物痕迹的要求。 2.1.3互通式立交区的绿化宜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特点,选择绿化栽植形式。位于城镇及 地设计 位于山区和远郊区的互通式立交区宜

9.1.3互通式立交区的绿化宜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特点,选择绿化栽植形式。位于城镇及 其周边的互通式立交区可采取供人户外活动的公园式绿地设计:位于山区和远郊区的互通式立交区宜 采取生态修复为主的设计,不宜做模纹图案式绿化;位于风沙地区的互通式立交区应视植物的立地条 件进行绿化,应同时考虑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不宜过度追求绿化景观效果。 9.1.4应考虑景观分区与视觉感知的标识性,通过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常绿与落叶的结合以及季相变 化,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 9.1.5可根据要求设置雕塑、景观石或其他类型的标志性景观小品

9.2.1互通立交绿地的裁植应富有层次,总体布局不宜紧杂,植物品种不宜过多,中心位置宜布置高 大养木,外侧及边缘宜布置灌木或地被植物。 9.2.2互通立交绿地的场地整理,宜尽量保留主线与匝道围合区域内原有起伏的地形。有条件时宜对 路基边坡的坡面、坡脚以及三角区进行自然化的坡面修饰,放缓填挖形成的高陡边坡,路基填方边坡 坡率按照高度逐渐变化,越接近地面坡率越缓,由1:1.5~1:2减缓至1:4左右,并在3m~4m宽度范 围内将路肩处修饰成近似圆弧形。 9.2.3立交区车道合流处的通视三角区为限制栽植区域,不得栽植遮挡视线的植物。汇流鼻前匝道与 主线间应具有如图1所示的通视三角区

DB61/T10562016

互通式立交区栽植示意图

9.2.5桥梁的桥台锥坡前宜通过栽植高大乔木或灌木来遮蔽人工构筑物痕迹,如图2所示跨线桥两端 桥台的两侧。 9.2.6除风沙地区外,互通立交绿地的地表均应植草,防止降雨造成水土流失。草种应根据当地气候 和土壤条件选择。

DB61/T10562016

10.1.1沿线设施绿化包括服务设施的场区绿化和管理设施的站区绿化。沿线设施场(站)区绿化应 能满足基本功能需求,能改善环境、提升景观效果。 10.1.2沿线设施绿化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场区功能与规模,结合场地条件、建筑布局 行车安全、视线诱导和景观要求,通过合理布局绿化用地来划分功能区,确保场区内人流、车流的安 全通畅。 10.1.3场(站)区宜采用园林式设计,突出对自然式植物群落的营造。绿化种植应形成丰富的层次 乔、灌、草、花相结合,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沿线设施的场(站)区终 化应与场(站)区建筑风格相协调,各场(站)区绿化宜形成不同的特点,避免千篇一律。 10.1.4应综合考虑场(站)区内建筑、道路广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设施的布局。 0.1.5应充分利用场地的自然地形,尽量保留原有水体和树木。绿化种植应尽量选用乡主植物,体 现地方特色和生态效应。 10.1.6服务区、停车区及观景台,可根据要求设置雕塑、景观石或其他类型的标志性景观小品

10.2.1沿线服务设施场区的绿地率宜不小于20%,沿线管理设施站区的绿地率宜不小于30%。 10.2.2应根据功能和视觉要求确定大中型乔木、小乔木、灌木及地被植物的整体空间布局。 10.2.3为短期内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形成宜人的场区环境,可适当选用较大规格的苗木。 10.2.4场(站)区绿化用地中主要种植大乔木的区域应回填厚度100cm以上的种植土,主要种植小 乔木、灌木的区域应回填厚度60cm以上的种植土,主要种植地被植物或种植草坪的区域应回填厚度 30cm以上的种植土。 10.2.5应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种植比例。陕北地区场(站)区绿化常绿 乔木与落叶乔木种植数量的比例宜不小于1:4,关中地区宜不小于1:3,陕南地区宜不小于1:2 10.2.6应区分服务区与高速公路连接处的绿化和高速公路主线路侧绿化,宜通过连续的标志性栽植 进行视线诱导,出入口不应密集栽植乔木及大型灌木以保证安全视距和通透的视野。 10.2.7服务区加油站、加气站周围,不应种植有飞絮、含油脂的树种。加油站、加气站与周围消防 通道之间不宜栽植绿离,加油站、加气站罐组防火堤内的场地不得栽植乔木及灌木。 10.2.8服务区停车场分隔带绿化应以大乔木为主,搭配灌木或草花。停车场宜栽植高大庇荫乔木, 对间距应能满足大中型客货车车位、通道、转弯、回车半径的要求。 10.2.9服务区的休息区宜采用庭院式绿化设计,同时可布置景观小品及遮荫、避雨、休闲等服务设 施。 10.2.10收费站站区绿化种植还应考虑降噪、防尘等要求,收费广场的边缘与站区之间的绿化带宽度 宜不小于10m,并栽植高大常绿与落叶乔木。 10.2.11绿化栽植时,乔木栽植与给排水、电力通信、热力燃气管线的间距应不小于1.5m,与道路 路缘石边缘的间距应不小于1.0m;乔木栽植位置与建筑有窗立面间距应大于5.0m,能满足宿舍建筑对 通风、采光的要求;乔灌木栽植位置与挡土墙、围墙、排水明沟等设施的间距应不小于1.0m,与路灯 杆柱、消防龙头、测量水准点等设施的间距不小于2.0m。 10.2.12所有可绿化区域的地表均应覆盖适宜的地被植物,不应裸露土壤。 10.2.13远离城市的服务区、收费站可设置一定面积的蔬果种植区。 10.2.14停车区、观景台的绿化应按服务区绿化的相关设计要求执行。

DB61/T10562016

11.1.1隧道洞口绿化包括隧道洞顶、洞口边仰坡、洞口广场、隧道进出口分离式路基中间的隔离带 和两侧绿化。 11.1.2隧道洞口绿化应起到协调周围自然环境、改善隧道内外光线过渡的作用,必要时可弱化人工 构筑物痕迹。 1.1.3隧道洞口绿化应注重与周围山体植被的协调。隧道洞口厂场宜采取乔、灌、草、花相结合的 自然式绿化;边仰坡的坡面绿化应与排水系统的布置相结合,重点考虑对坡体的稳固和原有植被的恢 复。 11.1.4 绿化栽植应保障行车视距要求,保证横向净距,不得遮挡隧道洞口路段的交通标志和信号灯。 11.1.5隧道洞口广场可根据要求设置雕塑、景观石或其他类型的标志性景观小品。 11.1.6设计要点 11.1.7隧道进出口宜“近密远疏”、“近常绿远落叶”,采取逐渐变化的形式栽植高大的常绿和落 叶乔木,结合隧道照明系统,缓解隧道内外光线的急剧变化。 11.1.8端墙式洞门顶部回填种植土后可适当栽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削竹式及其他形式的洞门上部 坡面宜种植草灌及攀缘植物。

12取、弃土场及临时占地绿化设计

12.2.1取、弃土场坡面应进行植物防护,根据工程和环境特点,坡面应种植根系发达、耐寒、耐旱 的乡土草种或灌木。 12.2.2植被恢复应根据用途确定覆土厚度:农业用地应为30cm~55cm,林业用地应为20cm~45cm 牧业用地应为15cm~25cm。 12.2.3以石质弃渣为主的隧道弃渣场,其植被恢复应考虑弃渣场顶面的覆土植草

13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绿化

.1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绿化应尽量减少对原有公路界内绿化和公路界外生态防护林带、景观 破坏,注重对原有绿化植物的保护和利用。

DB61/T10562016

应在方案设计阶段考虑保护利用原有绿化。应分别拟定以保护利用原有绿化为主的方案和全面 录化的方案,方案比选应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施工组织、交通保畅、投资估算等各方面因素。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绿化其他方面的设计要求应与新建项目相同。

14已建成高速公路绿化提升

4.1已建成高速公路绿化应充分 保留利用 4.2应在方案设计阶段对绿化现状进行深 分析GB/T 36658-2018 船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条件,确定优化提升的方案意向。 14.3已建成高速公路绿化提升的 新建项目相同

DB61/T10562016

表A.3高速公路边坡、取弃士场及施工临时占地植被恢复绿化适用植物名录

表A.4高速公路路侧、互通式立交区、沿线设施场(站)区绿化适用植物名录

DB61/T10562016

DB52T 835-2015 地理标志产品 正安白茶DB61/T10562016

表A.4高速公路路侧、互通式立交区、沿线设施场(站)区绿化适用植物名录(续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