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399-2017 城市道路与管线地下病害探测及评价技术规范

DB11/T 1399-2017 城市道路与管线地下病害探测及评价技术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11/T 1399-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74K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2345
VIP资源

DB11/T 1399-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11/T 1399-2017 城市道路与管线地下病害探测及评价技术规范

3.0.1城市道路与管线地下病害探测应选择合适的地球物理方法,查明一定深度 范围内的地下病害,评价其对道路或管线安全运营的影响。 3.0.2地下病害可划分为路面脱空、空洞、土体疏松、土体富水四种类型, 1土体疏松可根据疏松程度分为严重疏松、中等蔬松、轻微疏松三个等级 2土体富水可根据富水程度分为严重富水和一般富水两个等级,

1宜按相关规定对城市道路和管线敷设区域开展周期性探测; 2当道路下方或管线临近区域存在工程施工时,应在施工前后分别开展地下 病害探测; 3当举行重大城市活动时,应在活动前对活动涉及区域内的道路及地下管线 开展地下病害探测。 3.0.4地下病害探测宜按资料搜集、现场踏勘、方案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 地下病害识别和验证、地下病害风险评价、成果报告编写的流程开展工作。 3.0.5地下病害探测方法应根据探测要求、现场条件、场地物性特征及探测深度 等因素选择。 3.0.6应对地下病害进行风险评价,划分风险等级,提出处理建议。 3.0.7在探测过程中,当发现危险性较大的地下病害时,应及时通报相关单位 3.0.8测量工作宜采用北京地方坐标系和高程系,当无特殊要求时可采用独立坐 标系。 3.0.9地下病害

3.0.9地下病害探测应积极采用和推厂

4.1.1地下病害探测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地下病害与周边土体存在一定物性差异; 2地下病害几何尺寸与其埋藏深度或探测距离之比不应小于1/5: 3探测区域应具备探测实施条件GB/T 7785-2013 往复泵分类和名词术语

2地下病害几何尺寸与其理藏深度或探测距离之比不应小于1/5; 3探测区域应具备探测实施条件。 4.1.2地下病害探测采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仪器设备及附件应具备稳定性、一致性,满足不同探测深度和分辨率的要 求; 2应定期进行检查、校准和保养。 4.1.3应根据场地工作环境、探测条件和地球物理特征开展探测方法有效性试 验,确定合理的探测方法和技术参数,探测方法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探测深度不大于5m,探测环境简单时,优先采用探地雷达法; 2当探测深度大于5m时,宜采用探地雷达法探测5m深度以内的浅部地下 病害,采用其它方法探测5m深度以下的地下病害; 3当探测区域存在地下工程施工、地下管线密集、干扰源多样、地层含水量 高或分布有历史塌陷等复杂条件时,宜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综合探测。 4.1.4地下病害探测可采用普查和详查相结合的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查时应对测区进行全面探测,初步判定地下异常; 2详查时应对普查中划分的地下异常进行校核或验证。 4.1.5测线布置宜考虑任务要求、探测方法及有效性试验结果、探测目标体的规 模与理深、测区的地形、现场环境等因素,并应满足下列规定: 1普查时宜沿道路方向布设测线,宜避开地形及其他干扰的影响,测线长度 应保证探测目标的完整并具有足够的背景场; 2详查时根据普查时确定的地下异常分布布设测线,宜垂直或大角度相交于 地下异常: 3当在测区边界附近发现重要异常时,应延长测线以追踪异常的分布范围; 4对于历史塌陷区、大型交叉路口、建构筑物周边、新近地下工程施工区、 等重占区域,测线宜适当加密,如具各探测条件宜呈网状布设

4.1.6地下病害探测的测量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对测线的起止点、转折点和地形突变点等重要点位进行定位测量,并绘 制在地形图或其他平面图上: 2探测工作中使用的地形图比例尺、图幅分幅和编号应与北京市基本比例尺 地形图相一致,宜使用比例尺不小于1:500的地形图; 3测网控制基点应联测测量控制点,测量精度应符合现行《城市测量规范》 CJJ8的要求; 4探测点位在相应比例尺平面图上的点位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应符合现行 《城市测量规范》CJJ8的有关规定。 4.1.7探测工作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已知到未知的工作原则。 4.1.8地下病害探测过程中应及时填写现场记录,所有记录不应擦去或撕页,记 录内容应齐全。 4.1.9地下病害成果解释应结合探测区域的地质资料、地上和地下设施及周边工 程环境等调查资料,对比不同方法的探测结果进行综合解释。 4.1.10地下病害探测人员和车辆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工作前应进行安全作 业交底,探测中应根据交通安全作业要求开展现场探测工作。

4.2.1地下病害探测技术准备包括资料搜集、现场踏勘、有效性试验、方案策划 等工作,

4.2.2搜集的资料宜包括下列内容:

1测区地形图、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测量基点等资料: 2道路的建成年代、级别、维修和养护等资料; 3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的建设年代、类型、材料、大小、分布、运行状况 维修养护等资料: 4历史塌陷位置、时间、规模、成因、修补及其变形等数据: 5地下工程施工时间、类型、理深、施工方法等资料; 6检测区域内近3年类似检测成果资料。

1测区地形图、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测量基点等资料 2道路的建成年代、级别、维修和养护等资料; 3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的建设年代、类型、材料、大小、分布、运行状况 维修养护等资料: 4历史塌陷位置、时间、规模、成因、修补及其变形等数据; 5地下工程施工时间、类型、理深、施工方法等资料; 6检测区域内近3年类似检测成果资料。

4.2.3现场踏勘宜包括下列内容:

1调查测区道路分布、路面修补、明显的路面变形及管井现况等; 2调查测区内的干扰源类型和分布; 3核实地形图、地下管线和历史塌陷等资料; 4调查现场交通状况,分析对探测工作的影响; 5调查对探测工作有影响的其它资料。 4.2.4应考虑探测目的、场地环境等因素开展方法有效性试验,确定合理的探测 方法与工作参数。 4.2.5应根据工作任务和要求,在资料搜集、分析和野外踏勘基础上编制工作方 案,内容宜包括编制依据、工作的重难点及对策、详细技术方案、设备和工具, 人员组织、进度计划、安全作业措施、成果内容和形式等

7宜具备多通道采集功能。 4.3.4根据探测深度和精度、地下病害规模、环境干扰、探测方式等条件选择天 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面探测时宜选择频率为80MHz~400MHz的屏蔽天线,当多种频率的天 线均能满足探测深度要求时,宜选择频率相对较高的天线; 2不同探测深度下探地雷达天线可按表4.3.4选择:

表4.3.4探地雷达天线选择

3当电磁于扰不明显且探测深度较大时,可选择低频天线

4.3.5探地雷达法的垂向分辨率可取探地雷达电磁波波长的1/4,电磁波在介质 中传播的波长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c一一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m/ns),取0.3m/ns f一一天线主频(MHz); 8,一一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4.3.6横向分辨率x宜按下式计算:

2 = 1000 fye,

式中:2一一电磁波波长(m); h一一目标体顶部理深(m)。 4.3.7测线的布设除满足本规范第4.1.5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测线宜沿车道布设: 2路口、管线密集区、历史塌陷区和明显变形区等重点区域及普查中确定的 重点异常区宜采用网格状布设,不具备网格状布设条件时,可布置加密测线。 3测线间距宜根据采用的天线主频确定,普查时不宜大于2.0m,详查时不 宜大于1.0m。 4.3.8测试之前应选择测区内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有效性试验,确定合适的观测 系统和采集参数。

4.3.9现场采集的参数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4.3.9现场采集的参数设置应符合下列要

4.3.9现场采集的参数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记录时窗大小宜根据最大探测深度和地层介质的电磁波平均传播速度综 合确定,按下式计算:

T = K 2dmax

V 式中:T一一记录时窗(ns); K一一加权系数,宜取1.3~1.5; dmax——最大要求探测深度(m); v—地层介质中的电磁波平均速度(m/ns)。 2信号的增益宜保持信号幅值不超出信号监视窗口的3/4; 3采样率应不低于所采用天线主频的20倍; 4普查时道间距不宜大于5.0cm,详查时道间距不宜大于2.5cm。 4.3.10计算地层介质的电磁波平均速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目标深度已知时,宜采用已知深度目标换算法,通过剖面中已知深度目 标的电磁波反射走时,计算电磁波的平均速度: 2当地下管线的双曲线反射弧特征明显时,宜采用迭代偏移法,根据反射弧 特征进行迭代偏移,计算其速度作为地下介质的电磁波平均速度; 3当采用分离天线探测时,宜采用宽角法,通过调整双天线间距获得不同层 位的反射波双程走时,计算地下介质的电磁波传播速度。 4.3.11现场数据采集与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如采用测量轮测距,测试前应对测量轮进行校正; 2天线的移动速率应均匀并与仪器的扫描率相匹配; 380MHz~150MHz天线移动速率不宜大于10km/h,200MHz~400MHz天 线移动速率不宜大于20km/h; 4点测时,应在天线静止时采样; 5使用分离式天线时,应选取合理的天线间距; 6采用测量轮触发采集时,测量轮自动标记的距离不宜大于5m; 7应及时记录信号异常的位置和相关信息,分析异常原因; 8及时记录各类干扰源及地面变形、积水等周边环境情况,记录内容和形式 可A

9发现疑似地下病害时,宜在相应位置做好标记,并采用多种天线重复观测 进行复核; 10局部区域不满足测试条件时,应记录其位置和范围,具备探测条件后补 充测试。 11现场数据采集记录可参照本规范附录B的格式。 4.3.12探地雷达测线的定位测量除应满足本规范第4.1.6条的规定外,还可利用 测区内井盖、路灯和已知管线等资料校核测线位置。 4.3.13现场采集数据质量检查和评价应满足下列规定: 1测试数据的信噪比应满足数据处理、解释的需要: 2重复观测的数据与原数据记录应有良好的一致性: 3记录信息应完整,且与数据记录保持一致; 4数据信号削波部分不超过全部面的5%; 5数据部剖面上不应出现连续的坏道; 6数据剖面上应能分辨出路面基层的反射信号。 4.3.14根据数据质量及解释要求,可参考图4.3.14确定数据处理方法和步骤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进行零点校正,明确地面反射点的位置; 2非测量轮模式下采集的数据,应进行水平距离归一化处理; 3可根据数据处理的目的选取增益调整、频率滤波、反褶积、偏移归位、空 间滤波或数据平滑等处理方法: 4在数据处理各阶段均可选择频率滤波,消除某一频段的干扰波; 5当反射信号弱、信噪比低时不宜对数据记录进行反褶积、偏移归位处理: 6可用反褶积压制多次反射波十扰,且反射子波宜是最小相位子波 7可采用空间滤波的有效道叠加或道间差方法,提高异常信号的连续性; 8可采用平滑数据的点平均法消除信号中的高频干扰,参与计算的点数最大 直宜小于采样率与低通频率之比,

图4.3.14探地雷达数据处理流程

4.3.15探地雷达的资料解释流程可参考图4.3.16,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3.15探地雷达的资料解释流程可参考图4.3.16,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现场记录和调查,剔除干扰异常; 2根据信号的能量、同相轴、相位和频率等特征提取探地雷达异常并进行解 释; 3宜结合地下管线类型和运行状况、路面裂缝、沉陷、修补或历史塌陷等资 料进行解释; 4雷达部面图像上应标出目标反射波的位置或反射波组: 5宜结合相邻测线探测结果确定地下病害的位置和范围

4.3.16城市探测环境下典型探地雷达干扰源见图4.3.16。

图4.3.15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病害解释流程

4.3.17探地雷达成果图表应满足下列规定:

4.3.17探地雷达成果图表应满足下列规定:

4.3.16城市环境下探地雷达探测的典型干扰源

1图件宜包括探地雷达测线平面布置图、地下病害平面分布图和地下病害雷 大部面图等: 2地下病害特征表格应汇总说明地下病害的发育特征,宜包括地下病害的编 号、类型、位置描述、坐标、理深、规模、异常特征、地表变形情况、风险等级、 处理建议等:

4.4.1高密度电法主要探测20m深度范围内的空洞、土体疏松和土体富水等地 下病害。

4.4.2应用高密度电法时除应满足本规范第4.1.1条规定外,尚应满足如

1地下病害与相邻土体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 2地下病害具有一定的规模,且埋深不大; 3地形起伏不大,接地条件良好; 4场地内无较强的游散电流、大地电流或其它电磁干扰。 4.4.3高密度电法仪器除应符合本规范的第4.1.2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具有即时采集、显示电性剖面的专门仪器; 2仪器电压测量范围为土10uV~土10V,电流测量范围为0.01mA~2A; 3测电流的标准电阻的误差应小于1%; 4仪器应有良好的绝缘、防潮和抗震性能,仪器内部电路与外壳间绝缘电阻 不小于300M2; 5仪器的输入阻抗应大于20MQ; 6具有自动极化补偿功能: 7仪器应有良好的屏蔽性能,人体和仪器外壳接触时所产生的感应电位差不 得大于0.02mV; 8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对50Hz的工频干扰抑制应大于60dB: 9使用的多芯供电和测量电缆应具有良好的导电和绝缘性能,芯线电阻不应 大于10Q/km,芯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0MQ/km。 4.4.4应在探测前开展有效性试验,宜包括下列工作内容: 1了解场地的地电条件、干扰背景等,确定最佳工作方法; 2确定采集装置及参数; 3试验最大供电极距及供电功率; 4测量工作区干扰电平; 5多次测量的一致性或多台仪器的一致性对比试验, 4.4.5地下病害探测中,宜考虑场地条件、干扰影响、探测目的等因素优先选用 温纳或施伦贝尔装置。

1地下病害与相邻土体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 2地下病害具有一定的规模,且埋深不大 3地形起伏不大,接地条件良好; 4场地内无较强的游散电流、大地电流或其它电磁干扰。 4.4.3高密度电法仪器除应符合本规范的第4.1.2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具有即时采集、显示电性剖面的专门仪器; 2仪器电压测量范围为土10uV~土10V,电流测量范围为0.01mA~2A; 3测电流的标准电阻的误差应小于1%; 4仪器应有良好的绝缘、防潮和抗震性能,仪器内部电路与外壳间绝缘电阻 不小于300M2; 5仪器的输入阻抗应大于20MQ; 6具有自动极化补偿功能: 7仪器应有良好的屏蔽性能,人体和仪器外壳接触时所产生的感应电位差不 得大于0.02mV; 8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对50Hz的工频干扰抑制应大于60dB: 9使用的多芯供电和测量电缆应具有良好的导电和绝缘性能,芯线电阻不应 大于10Q/km,芯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0MQ/km。 4.4.4应在探测前开展有效性试验,宜包括下列工作内容: 1了解场地的地电条件、干扰背景等,确定最佳工作方法; 2确定采集装置及参数; 3试验最大供电极距及供电功率; 4测量工作区干扰电平; 5多次测量的一致性或多台仪器的一致性对比试验, 4.4.5地下病害探测中,宜考虑场地条件、干扰影响、探测目的等因素优先选用 温纳或施伦贝尔装置。

4.4.6测线布置除满足本规范第4.1.5条的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规定

1测线(或部面)应顺路方向布设,并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小地形影响和其它 干扰因素的影响,布置在平坦的路面 2通过局部异常地段的测线不应少于2条,每条测线上反映同一目标体的 异常点不应少于3个; 3当以平面等值线图形式反映地质体各向异性时,电极距和线距宜一致; 4测线的重叠长度应根据装置形式、电极排列数量、探测深度、探测精度等 确定; 5测线或剖面还应尽量与测区中的地质勘探线、典型地质剖面相结合: 6如电极沿垂直排列方向偏移时,移动距离不得超过道间距的1/5,在沿测 线方向偏移时,移动距离不得超过道间距的1/10。 4.4.7高密度电法的电极排列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探测深度、规模和预期探测精度设置最小电极距、排列长度和隔离 系数; 2电极应安置在规定的位置上,最小电极距一般取1.0m~2.0m; 3排列长度应大于探测深度的3倍; 4隔离系数的最大值应保证有效探测深度超过要求探测深度的20%以上。 4.4.8电极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供电电极接地电阻应小于100k2,供电电流应大于50mA; 2测量电极接地电阻应小于仪器输入阻抗的1%; 3在硬化路面应钻孔布置电极,在电极周围浇盐水以减小接地电阻;如不具 备钻孔条件,可采用导电泡棉电极或电容耦合电极 4接地电阻过大时,可采取浇盐水、挖坑填土、加深电极、采用电极组等方

1测线(或部面)应顺路方向布设,并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小地形影响和其它 干扰因素的影响,布置在平坦的路面; 2通过局部异常地段的测线不应少于2条,每条测线上反映同一目标体的 异常点不应少于3个; 3当以平面等值线图形式反映地质体各向异性时,电极距和线距宜一致: 4测线的重叠长度应根据装置形式、电极排列数量、探测深度、探测精度等 确定; 5测线或部面还应尽量与测区中的地质勘探线、典型地质部面相结合: 6如电极沿垂直排列方向偏移时,移动距离不得超过道间距的1/5,在沿测 线方向偏移时,移动距离不得超过道间距的1/10

4.4.8电极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供电电极接地电阻应小于100k2,供电电流应大于50mA; 2测量电极接地电阻应小于仪器输入阻抗的1%; 3在硬化路面应钻孔布置电极,在电极周围浇盐水以减小接地电阻;如不具 备钻孔条件,可采用导电泡棉电极或电容耦合电极 4接地电阻过大时,可采取浇盐水、挖坑填土、加深电极、采用电极组等方 法。

4.4.9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排列的观测数据坏点总数不应超过测量总数的1%; 2及时记录排列的位置,测量排列的关键定位点,确保测线位置的准确性 3当场地内地形坡度大于15°时,应测量各电极点的坐标和高程; 4应记录排列中可能对数据造成影响的环境因素及地质、地形异常点的位

场数据采集记录可参照本规范附录C的

4.4.10数据质量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1因地表及浅层湿度变化造成视电阻率规律性偏差,在评价质量时,充许将 该段剔除; 2因地电干扰等原因造成的无规律畸变,可将其剔除后再进行质量评价,但 剔除点数不应超过观测数据总数的3%

4.4.11资料处理与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数据预处理应进行数据平滑、异常点剔除和滤波; 2可结合相邻点数值修正个别无规律的突变点数据: 3地形校正时应进行测点在断面中的位置归正和装置系数校正; 4对电阻率断面图中呈八字形、擦形等虚假异常数据应剔除或不予解释; 5对于有钻孔资料的区段,应结合地层分布与电性分布特征进行深度解释的 交正。

4.4.12高密度电法成果图应满足下列规定

成果图应包括断面电阻汽 地质异常解释图(推断图); 2同一场地的电阻率等值线图应设置合理、统一的色标

4.5.1多道瞬态面波法主要探测20m深度范围内的空洞、土体疏松等地下病害。 4.5.2采用多道瞬态面波法时除满足本规范第4.1.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地表宜平坦,无临空面、陡立面,相邻检波器之间的高差应控制在1/2 道间距长度范围内;

1仪器采集和放大器的通道数应满足不同面波模态采集的要求,一般不少于 12通道; 2仪器放大器的通频带应满足采集面波频率范围的要求: 3仪器放大器各通道的幅度和相位应一致,各频率点的幅度差在5%以内,

相位差不应大于所用采样时间间隔的一半; 4应具备滚动采集、多次叠加等功能。

4.5.4检波器的选择和安置应符合下列规

1采用垂向的速度型检波器; 2检波器的自然频率应满足采集最大面波周期(相当于探测深度)的需要 宜选用自然频率4Hz~20Hz的检波器; 3同一排列检波器之间的自然频率差不应大于0.1Hz,灵敏度和阻尼系数差 别不应大于10%; 4检波器选择时,宜考虑交通振动干扰的影响; 5检波器应垂直插入地面,与地表耦合良好;当不具备安插检波器条件时 可田创靴的主球

1有效性性试验包括仪器通道一致性试验和检波器一致性试验,输出的频响 与幅度曲线应满足仪器通道和检波器一致性要求; 2检波器宜优先选用自然频率较低的检波器,自然频率可参考下式计算:

式中:fo一一检波器的自然频率(Hz); H一一需探测的最大深度(m); Vr一一探测深度范围内预计平均面波相速度最小值(m/s); β一一波长深度转换系数,一般取值为0.5 3通过展开排列获得的地震记录上基阶面波的优势段,确定偏移距、道间距 采样间隔、记录长度等采集参数。 4震源类型可根据探测深度要求、地下介质组成、现场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 确定

4.5.6测线布设除满足本规范第4.1.5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线宜沿道路方向呈直线布设; 2测点间距应根据探测任务和场地条件确定,应满足横向分辨率的要求; 3在具有钻探资料的场地,测线或测网宜结合钻孔位置布设,以便资料对比 分析。

4.5.7检波器排列布置应满足下列规定

4.5.11数据处理和成果解释应符合下列

1数据处理时应剔除明显的畸变点、干扰点,对资料进行预处理后,准确区 分面波和体波,正确绘制频散曲线: 2应结合已知的钻探、其它物探等资料对曲线的“之”字形拐点和曲率变化 敌出正确解释,计算面波相速度,绘制相速度深度曲线;或根据需要进行速度 反演,绘制横波速度深度曲线; 3深度转换应根据土层的泊松比,参照半波长法进行校正

4.5.12成果图件宜包括测线位置和地下病害位置平面图、频散曲线、面波速度 面等。

4.6.1地震反射法主要配合探地雷达等其它方法对20m深度范围内的地下病害 进行复核。 4.6.2地震反射法应根据探测目的、场地条件等因素选择多次覆盖叠加或单次覆 盖观测系统进行探测。 4.6.3地震反射法的应用条件除满足本规范第4.1.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 规定: 1测区内不应存在较强的振动干扰; 2探测对象与周围介质存在明显的波阻抗差异,反射系数大于0.01; 3探测对象的厚度不宜小于有效波长的1/4,宽度不宜小于地震波的第一罪菲 涅尔带半径。 4.6.4地震反射探测设备性能除满足本规范第4.1.2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 规定: 1最高采样频率不应低于40kHz; 2检波器的频带宽度应满足10Hz~1000Hz的范围; 3检波器的动态范围不应低于60dB 4.6.5数据采集前应进行有效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调查测区内不同时间段的干扰波和环境噪声类型、强度等,分析其对探测 影响; 2确定合适的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采集参数包括激振能量、炮检距、道间 距、采样参数等; 3试验位置宜选择在测区内地下目标体信息明确的区域。。 4.6.6测线的布设除满足本规范第4.1.5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线宜呈直线布置,当受场地条件限制时,可布置成折线; 2测线布设应能控制地下病害的范围和走向等; 3重点区域宜布设加密测线,测线间距参考本规范第4.3.7条规定; 4测线宜与其它探测方法测线一致。

4.6.1地震反射法主要配合探地雷达等其它方法对20m深度范围内的地下病害 进行复核。 4.6.2地震反射法应根据探测目的、场地条件等因素选择多次覆盖叠加或单次覆 盖观测系统进行探测。 4.6.3地震反射法的应用条件除满足本规范第4.1.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 规定: 1测区内不应存在较强的振动干扰; 2探测对象与周围介质存在明显的波阻抗差异,反射系数大于0.01; 3探测对象的厚度不宜小于有效波长的1/4,宽度不宜小于地震波的第一罪菲 涅尔带半径。 4.6.4地震反射探测设备性能除满足本规范第4.1.2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 规定: 1最高采样频率不应低于40kHz; 2检波器的频带宽度应满足10Hz~1000Hz的范围; 3检波器的动态范围不应低于60dB。 4.6.5数据采集前应进行有效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调查测区内不同时间段的干扰波和环境噪声类型、强度等,分析其对探测 影响; 2确定合适的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采集参数包括激振能量、炮检距、道间 距、采样参数等; 3试验位置宜选择在测区内地下目标体信息明确的区域。。 4.6.6测线的布设除满足本规范第4.1.5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线宜呈直线布置,当受场地条件限制时,可布置成折线; 2测线布设应能控制地下病害的范围和走向等; 3重点区域宜布设加密测线,测线间距参考本规范第4.3.7条规定; 4洲营其堂擦流注洲公一致

4.6.6测线的布设除满足本规范第4.1.5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4.6.7数据采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次激振的震源能量宜保持一致; 2同一条测线探测时应使用相同型号和参数的检波器; 3当采用多次覆盖叠加观测系统时,最大炮间距应小于地下异常的埋深;当 采用单次覆盖观测系统时,偏移距应小于地下异常的埋深; 4采样频率应大于40kHz,采样时间长度不得低于20mS; 5现场数据记录可参照本规范附录E的格式

4.6.8地震反射法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

1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叠前处理工作程序为道炮编辑、真振幅恢复(补偿)、 去噪、动校正及共中心点道集提取、剩余静校正和共中心点叠加等; 2单次覆盖观测系统预处理工作程序为道炮编辑、真振幅恢复(补偿)、去 噪、和动校正; 3叠后剖面或单次覆盖观测系统预处理后剖面宜进行一维滤波、小波变换 二维滤波或维纳反滤波等数据处理,区分有效波与干扰波,提高信噪比。 4.6.9根据地震反射波的波形、振幅、频谱、相位等异常变化并结合环境调查信 息综合解释空洞、蔬松等病害体。 4.6.10地震反射成果图件宜包括测线平面布置图、地下病害平面分布图、地震 反射部面图和解释成果图等

5 地下病害识别和验证

5.0.1地下病害的识别应根据不 片法的球物理特证、 周边环境资料,剔除假 异常,确定地下病害类型。 5.0.2采用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病害时,可参照表5.0.2的规定识别地下管线

表5.0.2地下管线的探地雷达图谱特征

5.0.3当采用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病害时,可根据探地雷达图像的波组形态、振幅 强度、相位和频谱结构等的变化,参照表5.0.3的规定识别地下病害,

表5.0.3基于探地雷达波特征的地下病害的识别方法

用高密度电法识别地下病害时应符合下列

1根据电阻率的等值线分布特征识别地下病害; 2未充填的空洞及土体疏松病害表现为明显的高阻异常: 3充填水的空洞或土体富水病害表现为明显的低阻异常: 4在确定地下病害影响范围时应考虑体积效应的影响

6 地下病害风险评价I

6.1.1应根据探测成果,结合搜集和调查的相关资料,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进行 地下病害风险评价。 6.1.2应评价地下病害可能对道路或管线运行造成的危害,进行风险分级,提出 处理建议。 6.1.3风险评价选取的指标应具有全面性、代表性

6.2风险评价方法( 6.2.1风险评价包括风险发生可能性与风险后果评价,风险值按下式计算:

R (PC) =P×C

式中:R一一风险值; P一一风险发生可能性; C一一风险后果。 6.2.2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后果评价宜采用指标体系法,根据指标重要性确定 权重系数。 6.2.3风险发生可能性评价宜采用二级指标体系,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P:一一风险发生可能性一级指标分值; Pi一一风险发生可能性二级指标分值; W 一一级指标权重; Wi——二级指标权重; m 一一级指标数量; 一二级指标数量。

i=l, 2, .., m; j=l, 2, ......, n)

1、覆跨比:地下病害上覆土层厚度与地下病害水平向跨度之比r=h/l,其中h一病害项部埋深,1一病 害的最大跨度: 2、对基本因子评价取值时,根据不同地下病害类型确定附加系数K1:空洞(脱空)1,严重富水0.9 严重疏松0.8,一般富水0.7、中等疏松0.6,轻微疏松0.3。

6.3.2城市道路地下病害风险发生可能性宜根据评价结果按表6.3.2规定分为5 个等级。

表6.3.2城市道路地下病害风险发生可能性分级表

6.3.3城市道路地下病害风险后果的评价指标和权重宜按表6.3.3取值,按本规 范第6.2.4条规定进行计算

生:1、病害影响范围中 道路位置中,道路级别越高,后果越 严重:周边管线中,若周边多种管线时,按照最高分判断:

严重:周边管线中,若周边多种管线时,按照最高分判

6.3.4城市道路地下病害风险后果宜根据评价结果按表6.3.4划分为5个等级

6.3.4城市道路地下病害风险后果宜根据评价结果按表6.3.4划分为5个等级。

表6.3.4城市道路地下病害风险后果分级表

注:重大社会活动期间及涉及其发生区域情况下,风险后果直接判定为5级,

6.3.5宜根据城市道路地下病害风险发生可能性及风险后果等级划分结果,通过 风险矩阵按表6.3.5规定将城市道路地下病害风险等级划分为1(很低)、IⅡ(较 低)、IⅢI(中等)、IV(较高)、V(极高)5个等级

表6.3.5城市道路地下病害风险等级划分表

6.3.6根据城市道路地下病害风险评价结果,对于风险等级评定为V的地下病 售,应立即进行工程处理;对风险等级评定为IV的地下病害,应尽快进行工程 处理;对风险等级评定为ⅢI的地下病害,宜进行工程处理;对风险等级评定为I I的地下病害,可不进行工程处理,但宜开展定期巡视或复测

6.4管线周边地下病害风险评价

6.4.1管线周边地下病害风险发生可能性的评价指标和权重宜按表6.4.1取值 安本规范第6.2.3条规定进行计算

表6.4.1管线周边地下病害风险发生可能性评价指标和权重

生:1、对地下病害体指标评价取值时,根据不同地下病害类型确定附加系数K1:空洞(脱空)1,严重富 水0.9,严重疏松0.8,一般富水0.7、中等疏松0.6,轻微疏松0.3; 2、“与管线的位置关系”评价中,1为管线与最近的地下病害边界之间的水平距离; 3、施工干扰评价中,L为施工边界与地下病害边界之间的最小距离,当该距离大于5m时,施工干扰 项可忽略。

6.4.2管线周边地下病害风险发生可能性宜根据评价结果按表6.3.2划分为5个 等级。 6.4.3管线周边地下病害风险后果的评价指标和权重宜按表6.4.3取值,按本规 范第6.2.4条规定进行计算

表6.4.3管线周边地下病害风险后果评价表

6.4.5宜根据管线周边地下病害风险发生可能性及风险后果等级划分结果,通过 风险矩阵按表6.3.5规定将管线周边地下病害风险等级划分为(很低)、IⅡ(较 低)、IⅢI(中等)、IV(较高)、V(极高)5个等级。 6.4.6根据管线周边地下病害风险评价结果,对于风险等级评定为V的地下病 害,应立即进行工程处理;对风险等级评定为IV的地下病害,应尽快进行工程 处理;对风险等级评定为IⅢI的地下病害,宜进行工程处理;对风险等级评定为I、 Ⅱ的地下病害,可不进行工程处理,但宜定期开展巡视或复测。

7.1.1探测成果报告编制应依据全部原始资料,包括搜集到的已知资料、各类物 深方法原始数据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以及由试验取得的数据资料,均应检查、 整理、分析、鉴定,确认无误后方能使用。 7.1.2探测成果应根据不同的探测方法,对探测出的地下病害进行有针对性的风 险评价。 7.1.3成果报告应经过校核和审查批准后才能交付使用,并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 进行归档。 7.1.4地下病害探测成果应形成相应的电子信息,数据格式应满足相关地下病害 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

DB22T 2099-2014 城市配送厢式货车使用管理规范7.2.1探测成果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

7.2成果报告基本要求

成果报告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场地的工程环境和地球物理条件、探测依据、 工作方法、仪器设备、探测成果、结论和建议、成果附表和附图等。 1工程概况 应包括探测工程的位置、探测范围、探测目的和内容、项目实施情况(委托 青况、实施时间、完成的大致工作量)等。 2场区的工程环境和地球物理条件 概括场区的地球物理条件,分析工程环境对不同探测方法的影响及实施中应 对的措施。 3探测依据 探测工作所依据的规范、标准、任务书、合同或相关技术文件。 4工作方法 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方式及参数选择、测网布设、室内数据处理、解 释方法等。 现场探测工作应包括:各种方法技术、测量等的工作布置;测网的选择、测 线方向、测点距的选择、仪器性能、观测方法等:采用每一种方法所解决的具体

问题,以及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室内工作应包括数据处理、资料解释,并给出整理方法与内容,评价资料整 理工作的质量。 5仪器设备 项目实施过程中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数量及性能指标。 6探测成果 探测成果应包括不同探测方法的探测结果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汇总的地下病 害信息;根据已知资料、土体病害的信息、周边环境等因素对地下病害进行的风 险评价等。 7结论及建议 论述探测工作的结论,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土体病害的初步处理建议, 8成果附表和附图

项自美地 6探测成果 探测成果应包括不同探测方法的探测结果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汇总的地下病 害信息;根据已知资料、土体病害的信息、周边环境等因素对地下病害进行的风 险评价等。 7结论及建议 论述探测工作的结论,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土体病害的初步处理建议 8成果附表和附图。 7.2.2成果图的绘制宜满足下列要求: 1应根据不同探测方法的特点,提供成果表达图件: 2成果图宜包括测线(点)布置图、成果数据剖面、地下病害位置分布图等: 成果数据剖面上应标明地下病害的位置、平面影响范围和深度影响范围: 3对管线地下病害探测,应提供地下病害周边的管线分布图,图中应明确管 线与地下病害的位置关系。 7.2.3成果表的编制宜满足下列要求: 1成果表宜包括工作量汇总表、地下病害信息汇总表、地下病害风险评价表 等;地下病害信息汇总表可参照本规范附录F的格式; 2地下病害信息宜包括:编号、位置、坐标、规模、埋深、地下病害类型 风险评价等级等;对管线地下病害信息的统计,还应包括地下病害可能影响的管 线及种类。

NY/T 1965.2-2010 农药对作物安全性评价准则 光合抑制型除草剂对作物安全性测定试验方法7.2.2成果图的绘制宜满足下列要求

1应根据不同探测方法的特点,提供成果表达图件; 2成果图宜包括测线(点)布置图、成果数据剖面、地下病害位置分布图等: 成果数据剖面上应标明地下病害的位置、平面影响范围和深度影响范围; 3对管线地下病害探测,应提供地下病害周边的管线分布图,图中应明确管 线与地下病害的位置关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