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002-87).pdf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002-87).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5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8535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002-87).pdf

主编部门: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 批准部门:交通部 实行日期:1988年1月1日

关于发布《公路工程名词术语》的通知

昆阳至渠东上行疏解线特大桥施工方案关于发布《公路工程名词术语》的通

(87)交公路字80号

(87)交公路字80号

兹批准《公路工程名词术语》,编号为JTJ002一87,作为交通部部标准,自1987年1月 日起实行。该标准的解释工作,由我部公路规划设计院负责。希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 料,不断总结经验,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我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1987年2月9日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编制工作始于1981年,系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王清他、王鸣岗、李章昭、 毕旋扬等负责起草,1982年编出了初稿,发送到各省、市、自治区交通厅和有关设计、科研和大专院校等 单位广泛征求意见,于1983年编出了第二稿,并于当年在四川峨嵋召开了有公路系统、城建系统及大专 院校等35个单位参加的讨论会,会后根据讨论的意见又做了整理修改,于1984年完成了送审稿,1985 年:月交通部公路局以(85)公路技字5号文对送审稿做了批复,提出了进一步修改补充的意见,随即交 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组织曹家庄、樊凡、何修美、孙立仁等对送审稿重新做了修改,于1985年11月在江 苏镇江召开了评议会,会后又做了整理补充修改,最后完成了定稿工作,报交通部批准。 本标准分十四章,共收词目924条。前三章主要是一般性名词术语和部分交通工程方面的词,其中第一 章一般术语,第二章公路类型,第三章公路交通。第四至十一章主要是与工程实体有关的名词术语,其中 第四章公路组成,第五章勘察与选线,第六章路基工程,第七章路面工程,第八章桥涵工程,第九章隧道 工程,第十章养护与管理,第十一章工程材料与试验。后三章是试验仪具、施工机具和交通管理方面的名 词术语,其中第十二章检测仪具和材料试验仪具,第十三章施工机具,第十四章交通管理。本书书未还附 有中英文名词对照。

编制说明 第一章一般术语 第二章公路类型 第三章公路交通 第一节交通结构 第二节公路交通规划 第四章公路路线及沿线设施 第一节横断面组成 第二节线形与视距 第三节公路交叉 第四节沿线设施 第五章公路勘测 第一节勘察与选线 第二节测量 第六章路基工程 第七章路面工程 第八章桥涵工程 第一节桥涵类型 第二节桥涵构造 第三节桥涵设计 第四节桥涵水文 第五节桥涵施工 第九章隧道工程 第十章养护与管理 第一节养护 第二节管理 第十一章工程材料与试验 第十二章检测仪具和材料试验仪具 第一节检测仪具 第二节综合类材料试验仪具 第三节沥青类材料试验仪具 第四节水泥尖材料试验仪具 第五节砂石类材料试验仪具 第十三章施工机具 第一节土石方施工机具 第二节压实用施工机具 第三节沥青路面施工机具 第四节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机具 第五节桥梁施工机具 第六节隧道施工机具 第七节养护用施工机具 第八节其它施工机具 第十四章交通管理 附录附录一中英文名词对照 附录二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联结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等,主要供汽车行驶、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第1.0.2条道路 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 及乡村道路等。 第1.0.3条公路工程 以公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 第1.0.4条公路网 一定区域内相互连络、交织成网状分布的公路系统。 第1.0.5条公路(网)密度 一定区域内的公路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之比。 第1.0.6条公路等级、 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对公路进行的技术分级。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公路划分为 高速公路和一、二、三、四级公路。 第1.0.7条公路自然区划 根据全国各地气候、水文;地质、地形等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而划分的地理区域,用以为路基、路面 设计和路线勘测提供有夫参。我国现行《公路自然区划标准》中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自然区划图》 第1.0.8条公路用地 为修建、养护公路及其沿线设施,依照国家规定所征用的地幅

第2.0.1条高速公路 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 务设施,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高速度行驶的公路。 第2.0.2条等级公路 技术条件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公路。 第2.0.3辅道 设在公路的一侧或两侧,供不允许在该公路上与汽车混合行驶的非机动车辆、拖拉机等以及 驶人该公路的汽车行驶的道路。 第2.0.4条干线公路 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 第2.0.5条支线公路 在公路网中起连接作用的一般公路。 第2.0.6条专用公路 由工矿、农林等部门投资修建,主要供该部门使用的公路。 第2.0.7条国家干线公路(国道) 在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为国家级干线的公路。 第2.0.8条省干线公路(省道) 在省公路网中普通型钢悬挑脚手架技术交底,具有全省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为省级干线的公路。 第2.0.9条县公路(县道) 具有全县性的政治、经济意义、并经确定为县级的公路。 第2.0.10条乡公路(乡道) 主要为乡、村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公路。 第2.0.11条辐射式公路 在公路网中,自某一中心向外呈辐射状伸展的公路。 第2.0.12条环形公路 在公路网中,围绕某一中心呈环状的公路。 第2.0.13条绕行公路 为使干线上的行驶车辆避开城镇成交通拥挤路段而修建的公路。

第一节交通结构 第3.1.14条交通结构 在一定区域内,构成公路交通各种特征的总称。包括交通流、交通量、交通组成以及决定交 因素的特征。 第3.1.2条交通组成 在交通流中各类运行单元的数量及其所占百分比。 第3.1.3条混合交通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车辆与行人,在同一行车道上混行的交通状态。 第3.1.4条交通流 公路上车流和人流的统称。 第3.1.5条交通流理论 分析研究交通流特性及其规律的理论。 第3.1.6条车流 众多车辆在车道上连续行驶所形成的具有流体运动特性的状态。 第3.1.7条车流密度 一个车道单位长度内某一瞬时存在的车辆数,以辆/公里表示。 第3.1.8条车头间距 在同一车道上行驶的车辆队列中,前后相邻两车车头之间的距离。 第3.1.9条车头时距 在同一车道上行驶的车辆队列中,前后相邻两车车头通过某一断面的时间间隔。 第3.1,10条车间净距 在同一车道上行驶的车辆队列中,前后相邻两车的前车车尾至后车车头之间的距离。 第3.1.11条延误 由于驾驶人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驶时间的损失。 第3.1.12条地点速度 车辆驶过公路某断面时的瞬时速度。 第3.1.13条行驶速度 车辆驶过某一区间正常运行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除其区间距离所得之值。 第3.1.14条区间速度 车辆驶过某一区间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除其区间距离所得之值。 第3.1.15条运行速度 驾驶人员根据实际公路条件、交通条件。良好气候条件等能保持安全行驶的最高车速。 第3.1.16条临界速度 在某一路段上通行能力最大时的空间平均车速。 第3.1.17条平均速度

二、空间平均车速在给定的时间内,在某一路段上所有车辆行驶距离的总和除以行驶时间的总和。 第3.1.18条计算行车速度(设计车速) 公路几何设计所采用的车速。 第3.1.19条交通量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我国现行公路交通量调查中,交通量系指折算成载重汽车后日 总数,一般以m小时或年计算。 第3.1.20条年平均日交通量 全年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第3.1.21条月平均日交通量 全月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第3.1.22条年第30位最大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内所有小时交通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序号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 第3.1.23条年最大小时交通量 一年内所有小时交通量中的最大值。 第3.1.24条设计小时交通量 根据交通量预测所选定的作为公路设计标准的小时交通量。 第3.1.25条通行能力 在一定的公路和交通条件下,公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第3.1.26条基本通行能力 在理想的公路和交通条件厂,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一条公路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小客车最大数。 第3。1.27条可能通行能力 在现实的公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一条公路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第3.1.28条设计通行能力 公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公路上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第3.1,29条公路服务水平 表示公路服务质量的综合性指标,主要以公路上的运行速度。交通量与可能通行能力之比来反映。

第二节公路交通规划 第3.2.1条公路交通规划 为适应国民经济和客、货运输发展以及政治、国防等的需要,在确定规划期限,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交通 调查分析和预测以及社会效益估价,结合考虑土地使用、资金来源等,制订的交通结构与公路网的长远计 划。 第3.2.2条交通调查 交通量调查、交通运行特征调查、起讫点调查、交叉口调查、交通事故调查、交通环境调查等的总称。 第3.2.3条交通量调查 一定时间、一定期间或连续期间内,对通过公路某一,断面各种类型车辆数量的观测记录工作。 第3.2.4条交通量观测站 设在公路沿线的某些特定地点观测记录交通量的工作站。 第3.2.5条起讫点调查(0D调查) 对车辆出行的出发地和目的地进行的综合调查。 第3.2.6条出行 车辆从出发地向目的地的移动。 第3.2.7条境内交通 起讫点与交通过程均在调查区域内的交通。 第3.2.8条过境交通 起讫点不在调查区域内,但通过该区域的交通。 第3.2.9条交通发生 调查区域内各小区中出行量的总和。 第3.2.10条交通分布 调查区域内各小区之间出行的数量在整个调查区域内出行总数量中所占比例。 第3,2.11文通分配 将起讫点调查所得的交通量,合理分配到调查区域内各条公路(包括规划线)上的作业。 第3.2.12条交通预测 根据交通调查资料和发展规律,推算地区或路线、路段等未来交通量的工作。

第一节横断面组成 第4.1.1条行车道 公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部分的总称,包括快车行车道和慢车行车道。 第4.1.2条分离式行车道 局部路段采用的各自具有独立路基的供往返车辆分道行驶的行车道。 第4.1.3条车道 在路面上供单一纵列车辆行驶的部分。 第4.1.4条变速车道 高等级公路上的加速车道和减速车道的总称。 第4.1.5条加速车道 供车辆驶入高速车流之前加速专用的车道。 第4.1.6条减速车道 供车辆驶离高速车流之后减速专用的车道。 第4.1.7条爬坡车道 设置在上坡路段,供慢速上坡车辆行驶专用的车道。 第4.1.8条停车带 为使汽车停车而不防碍交通安全,在高等级公路行车道的右侧设置的供临时停车用的地带。 第4.1.9条错车道 在单车道的公路可通视的一定距离内,供车辆交错避让用的一段加宽车道。 第4.1.10条自行车道 专供自行车行驶的车道。 第4.1.11条(路侧)人行道 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它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专门供人行走的部分。 第4.1.12条分隔带 沿公路纵向设置的分隔行车道用的带状设施。 第4.1.13条中央分隔带 沿路中线设置的分隔带。 第4.1.14条中间带 由中央分隔带及其两侧的路缘带组成的地带(见图4.1.14)。

第4.1.15条路肩 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结构部分(包括硬路肩与土路肩)。为保持行车道的 能和临时停车使用,井作为路面的横向支承。 第4.1.16条路缘带 路肩或中间带的组成部分,与行车道相连接,用行车道的外侧标线或不同的路面颜色来表示。其作用主事 是诱导驾驶员视线和分担侧向余宽功能DB33/T 2158-2018 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储备和管理规范,以利于行车安全。 第4.1.17条路缘石 路面边缘与其它构造物分界处的标石。一般用石块或混凝土块彻筑, 第4.1.18条侧向余宽 从行车道边缘至路旁障碍物所应保持的一定的横向距离。 第4.1.19条路拱 路面的横向断面做成中央高于两侧,具有一定坡度的拱起形状。其作用是利于路面 横向排水。 第4.1.20条路拱横坡 路拱横向的倾斜度,以百分率表示。 第4.1.21条公路建筑限界 为保证车辆、行人通行的安全,对公路和桥面上以及隧道中规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 的空间界限。又称净空。

第4.2.1条公路路线 公路中线的空间位置。 第4.2.2条公路线形 公路中线的立体形状。由若干直线段和曲线段连接构成。 第4.2.3条平面线形 公路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 第4.2.4条纵面线形 公路中线在纵剖面上的起伏形状。 第4.2.5条线形要素 构成平面线形及纵面线形的几何特征。前者为直线、平曲线(主圆曲线及缓和曲线); 后者为直线和竖曲线(圆曲线或抛物线)。 第4.2.6条平曲线 在平面线形中,路线转向处曲线的总称,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第4.2.7条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 为保证车辆按设计车速安全行驶,对平曲线半径所规定的最小值。 第4.2.8条复曲线 两个或两个以上半径不同、转向相同的圆曲线相连接或插入缓和曲线相连接而成的平曲线 第4.2.9条反向曲线

两个转向相反的圆曲线中间连以短直线或径相连接或插入缓和曲线相连接而成的平曲线。 第4.2.10条断背曲线 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中间连以短直线而成的平曲线。 第4.2.11条回头曲线 山区公路在同一坡面上回头展线时所采用的回转形曲线。 第4.2.12条缓和曲线 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设置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 第4.2.13条竖曲线 在公路纵坡的变坡处设置的竖向曲线。 第4.2.14条弯道加宽 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为适应行车需要,弯道内侧相应增加路面, 第4.2.15条加宽缓和段 设置弯道加宽时,从加宽值为零逐渐加宽到全加宽值的过渡段(见图4.2.1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