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T 3331-04—2023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

JTGT 3331-04—2023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8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8526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TGT 3331-04—2023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

2.2.6其他指数与系数

3.1.1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线线位的选择应结合地形、地貌、地质和水文条件等因 素,充分考虑冻土分布与特征,避免因路线选择不当而诱发王程病害。 3.1.2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线设计应遵循宁填勿挖的原则。高填、深挖路段还应从 保护冻土环境的角度,与桥、隧方案进行比选。 条文说明 多年的工程实践表明,冻土融化是导致多年冻土地区工程病害的最主要原因,多填 少挖和桥隧方案均具有避免扰动冻土环境、保护冻土覆盖层的积极作用,因此,多年冻 土地区公路在综合考虑纵、横断面设计中遵循宁填勿挖的原则。 ? 2 3.1.3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线设计应考虑冻结期路面冰滑,在高海拔地区还应考虑 驾驶员因心理负荷增大、血氧含量减少而导致的反应时间延长等不利因素,合理选用技 术指标。 + 入 3.1.4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线设计应考虑对沿线植被、湿地和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 宜绕避环境敏感区、自然保护区以及珍稀野生动物聚集区,并应符合现行《公路环境 保护设计规范》(JTGB04)的有关规定。 3.1.5多年冻土地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采用分离式路基形式,且分离式路基坡 脚间距在少冰、多冰冻土地段不宜小于35m,在富冰及其以上冻土地段不宜小于50m。 当间距不满足要求时应适当强化路其热能量调控方案消除两幅路其之间的相互热于

3.1.5多年冻土地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采用分离式路基形式,且分离式路基 间距在少冰、多冰冻土地段不宜小于35m,在富冰及其以上冻土地段不宜小于50r 间距不满足要求时,应适当强化路基热能量调控方案,消除两幅路基之间的相互热 并特别注意防排水。

当整体式路基改为分离式路基后,虽然基底吸热面积增大,但是削弱了整体式路 聚热效应,基底总吸热量是减小的,有利于减小对多年冻土的扰动和破坏燃气管道施工组织设计,降低融

风险。青海省共和至玉树公路的实践经验证明,分离式路基之间设置足够的安全距离或 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可以消除两幅路基之间的相互热干扰。

3.1.6改扩建公路应充分利用既有较为稳定的公路线位。

3.2.1多年冻土地区公路选线应根据不同的设计阶段,逐步由浅人深确定线位方案。 3.2.2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走廊带选择,宜在1:50000到1:25000地形图上进行方 比选;应结合空间遥感、航空摄影测量等先进技术手段,综合考虑社会需求、经济发 地形地貌、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分区等因素 复

3.2.1多年冻土地区公路选线应根据不同的设计阶段,逐步由浅人深确定线位方案

公路选线是公路勘察设计的重要环节,要求设计的路线方案既经济合理,又快速高 效,并且安全可靠。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强、影像逼真、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对地形地 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均有比较直观的反映,在工程区域地质条件评价、 公路走廊带选择、路线方案比选、病害成因及其影响评价方面具有优越性。因此,条文 中强调了遥感技术在多年冻土地区公路选线中的应用。 公路走廊带选择时考虑的控制因素主要有社会需求、经济发展、地形地貌、多年冻 土工程地质分区等宏观因素。 A

3.2.3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初步设计线位选择,宜在1:10000到1:5000地形图上 方案比选;应布设必要的钻孔,采用综合地质勘察方法,查明沿线多年冻土区边界 土分布类型、融区构造、不良冻土现象等。方案比选时,应重点分析多年冻土融沉 及其对工程稳定的影响。

3.2.4多年冻土地区公路施工图设计线位选择,宜在1:2000到1:500地形图上 优化设计;应进行详细工程勘察,重点查明多年冻土上限、冻土含冰量、冻土地温 土工程特征;与既有工程间应设置适当的安全距离,并评价既有工程与线位间的热 程度

围时,高速公路与既有公路路基坡脚间距大于60m,与既有管线间距大于55m;当路 基宽度大于26m,高度大于4m,以及地温高于-1.0℃时,工程间的距离要适当 增大。

3.2.5线位宜绕避冰锥、冻胀丘、冻土沼泽、热融湖(塘)、厚层地下冰及热融滑 塌等不良冻土现象严重地段;无法绕避时,应选择分布薄弱、发育较轻的地带以最短距 离通过。

3.2.6山岭区线位宜选择在相对平缓、干燥和向阳的斜坡上通过,避免穿越低注 湿和较陡的山坡。

假工坡地 (台)地上通过。 条文说明 1 平缓、干燥、向阳的斜坡和微丘坡地或阶地一般冻土病害较轻,是相对稳定地段 即使有厚层地下冰的分布,往往也分布在斜坡下部,因此,路线线位宜高不宜低。 Z 1 二 3.2.9娅口地段采用隧道方案时,线位应避免穿越地下冰发育地段,洞口位置宜避 开热融滑塌、冰锥、冻胀丘及厚层地下冰等不良地质。 3.2.10冰锥、冻胀丘地段,其形成水源为多年冻土层上水时,线位宜在冰锥、冻胀 丘外缘下方通过,并做好相应防护;其形成水源为多年冻土层间水或层下水时,应在冰 锥、冻胀丘上方通过。

3.2.11冻土沼泽地段,线位宜在沼泽边缘通过。应避开山前沼泽横向坡度较陡的 地段。

青藏公路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因驾驶员的血氧含量减少, 反应时间要比正常情况下增长。根据驾驶员在不同海拔的血氧含量,结合反应时间延误 与血氧含量关系图,得出海拔3000m时反应时间延误比海拔400m以下多约0.4s,随 着海拔的增加,血氧含量的降低,反应时间延误还将进一步增大,即驾驶员在高海拔地 区的反应时间比低海拔地区增加0.4s以上。同时考虑每年10月到次年5月较长的冰冻 期,冰滑路面情况下的制动距离,因此,在综合考虑道路环境与气候等因素后,要求在 确定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停车视距时,制动反应时间分别按3.0s和3.5s计取。

DB4403/T 109.2-2020 机械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备 第2部分:充电系统.pdf表3.3.2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竖曲线最小半径

1.设计交通量在公路等级适应交通量上限附近的新建干线公路,车辆以过境运输为主,在地形、地质条件 许可情况下,应按3.5s反应时间的视距要求选用竖曲线指标。》 2.设计交通量在公路等级适应交通量中间范围的集散公路,线形指标应根据地形掌握,在增加工程量数量 不多的情况下,宜按3.0s反应时间的视距要求选用竖曲线指标。 3.设计交通量在公路等级适应交通量下限附近的地方公路或改建公路,应按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的规定选用竖曲线指标,避免工程数量的增大和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3.3.3多年冻土地区应考虑路面冰滑的特点,平曲线最小半径应按表3.3.3确定。 其中对于冰冻期较长、阴坡影响路段应采用积雪冰冻区平曲线最小半径。设计交通量在 公路等级适应交通量下限附近的改建公路,当条件受限时,平曲线指标可按其他现行标 准的规定选用。 福

表3.3.3多年冻土地区平曲线最小半径

一级公路当海拔大于4000m时,平曲线最小半径宜不小

3.3.4海拔3000m及其以上地区石家庄学院体育场看台施工组织设计(有平面图网络图),最大纵坡不宜大于7%,且应按表3.3.4予以 。最大纵坡折减后小于4%时,应采用4%。

表3.3.4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最大纵坡折减值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