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 10038-2012 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pdf

TB 10038-2012 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1 M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标准
资源ID:38456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B 10038-2012 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pdf

4.4.1黄土地区的勘探应来用原位测试、井(坑)探、钻探 洛阳铲为主的勘探方法,必要时可辅以物探等综合勘探。 4.4.2黄土地区采取原状土样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应根据工 程类型按地貌单元和代表性地段确定,其数量不应少于该段全部 ·12

勘探点总数的1/3;独立工点的勘探点不足3个时,期探孔均应 取样。 4.4.3黄土地层宜采用挖探或原位静压的方法采取原状土样。 钻探取样时应避照操作规程采用大口径回转钻进开孔,使用专门 的薄壁取土器,采用静压取样或重铺少击法取样,并应有一定数 量的探井(坑)取样与钻探取样作核对。 4.4.4黄土地区勘探点的勘探、取样深度,应满足黄土场地湿 陷性、工程场地稳定性及建筑结构沉降分析评价的要求,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勘探、测试点的布置,应满足工程性质、基础类型、地 质条件和黄土场地湿陷性评价的要求。 2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各类工程的勘探孔深度应至基底 或桩端以下10m,并应有适量穿透湿陷性土层的勘探孔,且满 足评价要求。 3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根据地区、建筑、构筑物类型和 湿陷性土层的厚度确定勘探深度: 1)陇西、陇东一陕北一晋西地区,一般勘探孔深度应在 基础底面或桩端以下不小于15㎡; 2)陇西、陇东—陕北一晋西以外的其他地区一般勘探孔 深度应在基础底面或桩端以下不小于10m; 3)独立工点、连片工程场地应有适量深度穿透湿陷性土 层的取样勘探孔。 4隧道洞口和通过岩、土界面的洞身应有勘探点控制。 5高桥、水塔等重要建筑物的地基勘探深度,应根据黄土 层的厚度和预估的压缩层深度确定,并应穿透湿陷性黄土层。 4.4.5用于湿陷性评价的原状土样,竖向取样间距宜为每1~ 2m一组,每组不少于2筒;当层次均匀、地层规律性较强时也 可分层取样、分层评价:分层厚度大于5m时,竖向取土样间距 不应大于3m。原状土样应及时密封,避免冻、晒和振动,保持

其天然的湿度、密度和结构。 4.4.6勘探点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原土分层回填夯实,恢复 原地貌形态 4.4.7黄土的测试应根据工程类型选择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的 方法,土工试验项目应符合表4.4.7的规定。

4盖梁施工工艺标准.ppt注:“*”为必做项目:“*”为选做项目

于0.015的土层不累计; h一一第i层土的厚度(cm); β—考虑基底下地基土的受水浸湿的可能性和侧向挤 出等因素的修正系数。基础底面下0~5m深度内 可取B=1.5;基底下5~10m深度内可取β=1; 基底下10m以下深度至非湿陷性黄土层顶面,在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可按工程所在地区的β 取值。 2湿陷量计算值的计算深度,应自基础底面(如基底高程 不确定时,自地面下1.5m)算起,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计 算至基底下10m(或地基压缩层);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计算 至非湿陷性黄土层的顶面。 3高速铁路(含客运专线铁路)路堤工程进行沉降检算 时,湿陷量计算值的计算深度应自天然地面算起。 4.5.5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划分应符合表4.5.5的规定。

表4.5.5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

注: *湿陷量计算值4≥60cm、自重湿陷量计算值≥30cm时,可判为 级:其他情况可判为Ⅱ级。

4.5.6黄土地基的力学指标、地基承载力,应采用静力触探的 方法测定,并结合标准贯人试验的成果、室内试验指标综合分析 17

后确定。必要时应在初测阶段建立或验证静力触探承载力的计算 公式。 4.5.7黄土地区各类工程场地的评价,应在综合分析黄土的物 理力学性质、湿陷性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确 上,针对工程特点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基的地质条件评价包括地基土层的均匀程度、分层承 载力以及黄土场地的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分布在地震动峰值加 速度大于和等于0.1g地区的饱和砂质黄土,应作地震液化判定 2路堑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应包括自然山坡形态、地层结 构特征、黄土与基岩接触面的形态,以及新老黄土界面、土石界 面的地下水赋存状态及含水层或饱和黄土软弱带对工程的影响 提供设计所需的挖方边坡形式和坡率建议;有不利于边坡稳定的 因素时,应提出针对性的工程措施意见;高边坡防、排水系统应 作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3桥梁、涵洞地基地质条件的评价包括自然山谷、岸坡形 态,黄土地层的结构特征和地质条件,以及滑坡、错落、落水洞 等其他不良地质条件对桥涵地基的稳定性影响;提出桥涵地基基 础类型的建议和地基承载力等设计参数;高墩、大跨桥梁的地 基,必要时还应针对Q老黄土进行湿陷性评价。 4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包括自然山坡形态、黄土地层 的结构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黄土陷穴和落水井、滑坡 错落等不良地质对洞口山坡的稳定性影响:评价新老黄土界面 土石界面的地下水赋存状态及含水层或饱和黄土软弱带对工程的 影响,预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和提出对应的工程措施建 议;提出洞口仰坡坡率及防护措施的建议、划分隧道围岩级别。 5桥、涵、路基、隧道和房屋建筑等工点资料,应结合工 程的类型和规模,按地貌单元、地层时代、成因类型和结构特 征,分别进行湿陷性、物理力学指标的汇总和统计分析。 4.5.8黄土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应根据不良地质的类型与

特点,结合与线路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冲沟、陷穴、碟型洼地,应说明黄土的物理性质、湿陷 性、分布范围、发育特点、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发展趋势等,并 评价对工程的影响,提出工程措施意见。 2滑坡、错落、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应调查其变形类型 和变形原因,查明不良地质体的边界和厚度、水文地质条件和稳 定性;评价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的影响,提出工程措施意见。 3混石流沟谷,应评价该沟容流域的水文地质条件、物质 来源、泥流规模及颊率、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并结合线路通过 的位置分析对工程的危害程度,提出工程措施意见。

4.6.1踏勘阶段黄土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搜集沿线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气象、地 遥感图像等资料。 2通过遥感图像解译,了解测绘区黄土的分布,划分地貌 类型,判释不良地质的类别、范围及稳定性。 3分析研究既有资料,初步确定黄土的地貌分区、地层结 构、影响线路方案的不良地质类型及分布范围,了解已建及拟建 大型工程(如水坝、干渠、公路、矿坑等)对线路的影响。 4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遥感图像解译,对重点地段进行踏 勘,参照既有资料按地貌单元进行湿陷性的初步评价。

1工程地质说明:阐明黄土的分布、地形地貌特征、地层 划分、工程地质特性和湿陷性特征、不良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 对线路的影响,并对线路方案作出评价。 2全线工程地质图:填绘控制线路方案的黄土滑坡、错落 陷穴*、大型泥石流等不良地质边界,比例为1:10000 1:200000

4.7.1初测阶段黄土地区的地质调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重点调查沿线黄土的分布、地貌形态、地层划分、成因类 型、土质分类、土层结构、下伏地层接触面的形态和水文地质特 征,初步查明湿陷类型、湿陷等级及其分布规律,影响线路方案 的不良地质范围、性质、稳定情况及重大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 2代表性设计工点的地质调绘应根据工程类型的要求进行 应注意工程场地比选和场地适宜性的调绘

征,初步置明碰陷类型、碰陷等级及其分布规律,影响线路方案 的不良地质范围、性质、稳定情况及重大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 2代表性设计工点的地质调绘应根据工程类型的要求进行, 应注意工程场地比选和场地适宜性的调绘。 4.7.2初测阶段黄土地区的勘探、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地段应根据地貌单元、地层年代、成因类型、土质 特征等,结合代表性设计工点的分布布置勘探、取样和原位测试 工作。勘探点平均间距不宜大于1000m,地段较长和湿陷性差 异较大时应适当增加取样孔。 2代表性设计工点应根据工程类型、工程场地条件布置勘 探、取样及原位测试工作,取样孔不应少于2个。场地条件复 杂、湿陷性差异较大时应增加勘探取样孔。 4.7.3初测阶段应按一般地段和代表性设计工点分别评价黄土 的湿陷性。一般地段应按沿线地貌单元、地层年代、成因类型、 土质特征分段评价黄土地基的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代表性设计 工点应按建筑场地评价黄土的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 4.7.4初测阶段黄土地区路基、桥涵、隧道、站场等代表性设 计工点的地质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地质说明:阐明工点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查明 湿陷土层厚度,评价工程场地的适宜性,重点评价湿陷性黄土场 地的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提出工程处理措施建议。 2工程地质图:填绘黄土地层的时代、成因类型、分层界 线,湿陷性分区界线,不良地质界线等,比例为1:500~ 1:2000

初测阶段簧土地区的勘探、

1一般地段应根据地貌单元、地层年代、成因类型、土质 特征等巴塘县保障性住房小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结合代表性设计工点的分布布置勘探、取样和原位测试 工作。勘探点平均间距不宜大于1000m,地段较长和湿陷性差 异较大时应适当增加取样孔。 2代表性设计工点应根据工程类型、工程场地条件布置勘 探、取样及原位测试工作,取样孔不应少于2个。场地条件复 杂、湿陷性差异较大时应增加勘探取样孔。 4.7.3初测阶段应按一般地段和代表性设计工点分别评价黄土 的湿陷性。一般地段应按沿线地貌单元、地层年代、成因类型 土质特征分段评价黄土地基的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代表性设计 工点应按建筑场地评价黄土的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

3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填绘黄土的类型、成因、地下水位 线等,比例为横1:500~1:5000,竖1:100~1:1000。 4工程地质横断面图:填绘黄土的类型、成因、地下水位 线,比例为1:200。 5勘探、测试、试验等资料。

.7.5初测阶段黄土地区的综合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闸明沿线黄土的分布、地形地貌、 地层层序、成因类型、土质分类、水文地质特征、工程地质条件 (包括地基强度评价、黄土场地的湿陷性评价、斜坡稳定性分析 等)、各类不良地质的分布、发展趋势及对铁路工程的影响,提 出各线路方案评价及比选意见,以及黄土地区的共性问题、重要 建筑物及地质条件复杂工点的工程措施建议。 2全线工程地质图:填绘黄土滑坡、错落、陷穴*等不良 地质界线或类型符号,不同时代黄土地层的分界线,比例为 1:10000~1:200000。 3工程地质图:填绘地层界线,地层年代、成因类型符号, 代表性地层柱状图,各种不良地质界线和类型符号等,比例为 1: 2000 ~1: 5 000。 4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根据地质调绘及初测成果,填绘黄 土的地层岩性与层序构造花纹图例,也可用文字与花纹结合的方 式绘制断面图;地质特征栏应按地貌单元结合地层结构分段说明 黄土的地层年代、成因类型、湿陷类型、湿陷等级和湿陷土层厚 度、岩土施工分级、围岩级别、基本承载力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工 程处理措施建议;比例为横1:10000、竖1:100~1:1000,可与 线路详细纵断面图合并绘制。 5沿线工程地质分段说明:按地貌单元、地层年代、成因 类型、湿陷类型、湿陷等级、湿陷土层厚度、地下水等工程地质 条件及工程处理措施分段编写。

4.8.1定测阶段黄土地区的地质调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沿线按工点开展工作,调绘内容根据工程类型应有所 侧重。 2调绘宽度满足工程设计和不良地质的评价、整治要求 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点应扩大调绘范围,满足环境工程地质评价的 要求。 3进行工程方案比选的工点某广场地下室预应力结构工程预应力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地质调绘的范围应同时满足 不同方案工程设计的要求

1一般路基和小桥涵工程,黄土地基强度及湿陷性评价的 勘探取样孔,可根据黄土地貌单元、地层年代、成因类型、土质 特征等分段布置。相同地质条件地段的取样孔数不应少于3个, 地段较长或短距离内变化较大时,应适当增加取样孔数。 2黄土路堑地段的勘探孔深,应根据挖方深度及湿陷土层 的厚度确定,并应满足路基基底湿陷性评价的要求;路堑边坡范 围及路肩以下应分层采取原状土样,分别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 验分析。 3大、中桥及特大桥工程,地层单一或层序有规律、黄土 厚度较薄、基岩面平缓时,可结合桥跨、基础类型隔墩布置1个 勘探点;桥址地形地貌、地层复杂或高墩大跨及特殊结构的桥 梁,每个墩、台应布置1个勘探点,双线以上桥墩台下伏基岩横 坡较陡时应在墩台范围内增加1个勘探点;勘探孔的深度应至基 底或桩端以下不少于10~15m。 4黄土隧道的勘探孔位,宜布置在中心线两侧8~10m处; 隧道洞口和通过岩、土界面的洞身位置应布置勘探点;隧道洞身 及路肩以下应分别取原状土样做物理、力学性质实验。顶部的土 层与洞身和洞门工程无关时,可不做与湿陷性有关的试验。特殊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