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899-2013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pdf

DB33T 899-2013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8359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3T 899-2013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pdf

d)钻孔可沿桥梁轴线或在其两侧交错布置,已布置物探工作的,钻探应结合物探资料针对性布设; e)大跨径桥梁及锚锭基础,应采用综合勘察方法,并根据结构物及其基础形式的要求合理确定钻 孔的数量、位置; f)桥梁基础置于覆盖层内时,勘探深度应至持力层或桩端以下不小于5m,在此深度内遇有软弱 地层发育时,应穿过软弱地层至硬层内不小于1m;基础置于基岩时,勘探深度应至中风化基 岩内不小于8m或微风化5m,遇有断层破碎带时,宜穿过破碎带,进入完整基岩内不小于5m; 采用桩基础时钻孔深度不宜小于15m,斜坡路段横向变化大时,斜坡钻孔的深度应满足桥墩 桩受力和抗倾覆要求; g)岩溶区应在地质调绘的基础上,沿桥轴线及墩台位置布置物探断面,在主墩、主塔、高墩、桥 台及物探异常部位布置钻孔;可溶岩区钻孔如未遇溶洞,勘探深度应至完整基岩内8m~10m, 在该深度内遇岩溶洞穴时,勘探深度应至洞穴底板以下完整基岩中6m~10m。 6.4通道、涵洞勘探工作量布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箱式通道、涵洞可采用工程地质调绘、挖探(槽、坑)、螺旋钻、钻探、静力触探等方法进行; b) 箱式通道、涵洞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场地地质条件、路基的填筑高度等确定,地质条件 相同的工点可作代表性勘探; C) 箱式通道、涵洞勘探深度根据岩土类别和结构物要求结合沉降稳定计算深度确定; d)桥式通道的勘察按照5.6.3条执行。

5.7桥梁、通道及涵洞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

5.7.1应复核初勘成果资料,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和桥型、桥跨、基础类型以及通道、涵 制定勘察方案,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勘察工作应符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 并查明本规范第5.6.2条所列的内容。

5.7.2勘察工作量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桥梁、桥式通道勘探孔深度应至桩端或基础底面以下5m。桩端或基础底面下有软弱地层分布 时,勘探孔应根据软弱层的分布及构筑物要求适当加深; b)岩溶区桥梁勘探每个墩台钻孔数量不应少于2个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pdf,勘探深度应至桩端以下完整基岩内6m~10m。 必要时,根据地质条件补充物探横断面;岩溶发育复杂的桥位,应在桩位确定后进行专项逐桩 勘察; C 箱式通道、涵洞每处勘探点不少于1个。勘探深度按照5.6.4条c)项执行。

5.8.1勘察工作应符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有关规定,基本查明隧道工程地 应根据隧址地形地质条件,结合隧道的设计方案,确定勘察的范围、内容、重点和适宜的勘察 质条件复杂或较复杂时,应进行综合勘探。

5.8.2隧道勘察尚应基本查明下列内容:

a) 煤系地层中煤层的分布、产状、性质、厚度、有害气体及地下水等;煤层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 影响; b) 1 软硬互层的围岩中软岩的分布、性质、层理产状及其对隧道的影响; C) 1 花岗岩的差异风化及水文地质条件对隧道的影响; d) 硬质岩完整性较差处洞口崩塌、危岩的分布及其对隧道洞口的影响; e) 1 长大深埋隧道发生岩爆的可能性及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f) 隧址附近的水库、溪流、泉水等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情况,水体与隧道之间的水力联系,长大隧 道、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隧道的水文地质参数;

DB33/T8992013

5.9隧道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

9.1应根据隧道特点,分析核实初步设计勘察成果,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工程 价的要求,补充必要的工程地质调绘工作,加密勘探点,查明隧道区工程地质条件。 9.2勘察工作应符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有关规定,并查明本规范5.8.2条 内容。勘探要求尚应符合5.8.3条中c)、d)、e)、f)项的规定

5.10初步设计阶段勘察资料分析与报告编制

5.10.1资料分析与报告编制应符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有关规定,并充分利用勘 察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评价场地地质条件,完整准确地提供设计所需的相关资料和地质参 数,并提出合理建议, 5.10.2编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所依据的各项原始资料在使用前,均应进行整理、检查分析,确认无误 后方可采用。 5.10.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总报告和工点报告,总报告和工点报告均应由文字说明和图表组成,工 点报告包括路基、桥梁、通道、互通和隧道工点。 5.10.4总报告文字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 a)前言:任务依据、勘察目的与任务、工程概况、执行的技术标准、收集的资料、勘察方法及勘 察工作量布置情况、勘察工作过程等; b)自然地理概况: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形、地貌等; c)工程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新构造运动、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分区及路 段划分、工程地质层组特征及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路线工程地质条件,路基、桥梁、通道、 涵洞、互通及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等; d)工程地质评价与建议:路线工程地质条件及方案比较,路基地基基础评价,桥梁、通道、互通 基础评价,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天然建筑材料,结论与建议等。 5.10.5总报告图表资料应包括: a) 各路线方案工程地质平面图(1:2000~1:10000); b) 1. 各路线方案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水平1:2000~1:10000,垂直1:500);

C) 路基工程地质条件分段说明表、路堑边坡说明表、不良地质地段及特殊性岩土一览表、工程地 质层组特征一览表、工程地质层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及承载力参数确定表、水质分析成果 表、通道和涵洞地质条件表; d)勘探孔综合工程地质柱状图; e)物探勘探成果; f)照片等影像资料。 5.10.6一般路基可编写路基土路段划分表,分段说明路基工程地质条件;当列表不能说明工程地质条 件时,应编写文字说明和图表。 5.10.7高路堤、陡坡路堤、深路堑、支挡工程等殊路基应提供单独的路基工点资料。 5.10.8路基工点资料文字说明应符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中有关规定,并符合下 列规定: a)应分析地表水、地下水的特点及其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b)高路堤及陡坡路堤应分析评价地基沉降及稳定性; c)深路堑可结合线路附近现状边坡的稳定性,采用历史成因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和赤平投影 法等方法定性或半定量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必要时建立合理边坡模型,进行稳定性验算; d)半填半挖、支挡工程应根据基础横、纵向地质条件的变化,分析可能引起的地基差异沉降对工 程的影响; e)临水路堤应分析地表水流变化对地基的影响,提出处治措施建议; f)滑坡、崩塌、岩溶、采空区、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和软土、高液限土等特殊性岩土路段尚应根据 其分布及特征,分析评价其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处治措施建议。 5.10.9路基工点图表资料包括:工程地质平面图、工程地质纵断面、代表性横断面、岩土物理力学指 标汇总及承载力参数推荐值表。拟设置挡土墙路段,应绘制挡土墙墙址处的工程地质断面图,并分析挡 土墙基础的稳定性。 5.10.10桥梁应提供单独的工点资料,包括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

a 说明桥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场地建设的适宜性: b)应对地基基础与边坡稳定性;对桥梁墩(台)基础类型、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的防治措施、施 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桥址处水质异常时,应判定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 c)应分析沉积岩岩性差异对基础的影响; d)应分析煤层、泥岩等软质岩的分布、性质及其对基础的影响; e) 分析岩溶分布范围、发育形态、规模、溶洞充填等对基础及施工的影响; f) 应分析花岗岩等酸性熔岩可能存在的差异风化和风化面起伏对桥址的影响; g) 桥墩(台)位于斜坡或桥址附近斜坡存在滑坡、崩塌、落石等不良地质时,应分析斜坡的稳定性 评价其对桥墩(台)的影响,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应提出合理的处治措施。 5.10.12桥梁工点图表资料应符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中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a)目 图表资料应包括工程地质平面图、工程地质纵断面、代表性横断面、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和承载 力参数; b)沉积岩区,应根据地质调绘的岩层产状绘制纵断面,宜全断面标识。 5.10.13通道、涵洞初勘可列表说明工点工程地质条件,当列表不能说明时,应编写文字说明和图表, 5.10.14互通工点资料包括文字说明和图表,应符合以下规定: a)文字说明应说明互通区工程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对路基、桥梁地基基础进行岩土工程评价:

DB33/I8992013

b) 图表资料应包括互通区工程地质平面图、主线和匝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和 承载力参数表; c)互通区路基工点应符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有关规定,综合分析各个匝道 处路基工程地质条件; d)互通区桥梁工点应符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有关规定。 10.15隧道应按工点编制文字说明和图表。 10.16隧道工点文字说明应符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 : a) 应根据隧道围岩的强度、变形性、裂隙发育情况、岩土体完整程度、抗风化情况、弹性波速以 及水文地质条件,充分考虑区域地质条件,利用综合勘察成果,定性结合定量分段确定隧道的 围岩级别; b)软硬互层的围岩,应根据软岩性质、分布及与洞轴线的关系,分析软岩对隧道的影响;定量计 算岩体的基本质量指标时,参数选择要充分考虑软岩的影响; C) 应对长大隧道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隧道进行涌水量预测,可通过类比相似工程、进行水文试验 等方法确定涌水量计算参数,选择适宜的预测模型计算隧道涌水量;宜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预测 以期相互印证; d)隧道影响范围内有水库、水塘、泉水等时,应分析是否会引起隧道涌水,并分析隧道开挖对水 环境的影响; e)应加强对隧道洞口围岩和边、仰坡稳定性分析;洞口附近有滑坡、崩塌、危岩、落石等不良地 质时,应分析其对洞口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处治措施; f)岩溶区应基本查明岩溶的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岩溶含水带的水文地质特征和涌水量大小;分 析评价岩溶洞穴的岩溶水对隧道安全和稳定性的影响及在施工和运营时产生的危害;对岩溶洞 穴和岩溶水提出处理措施: g) 隧址处松散堆积层或风化层厚度大时,应分析隧道穿越地层的承载力及在饱水时的变化,提出 处治措施的建议; h)洞口附近地表水发育时,要分析地表水对隧道的影响。 10.17隧道工点图表资料应包括:1:10000隧址区域水文地质平面图、1:10000隧址区域工程地质 面图,1:2000工程地质平面图,1:2000工程地质纵断面图,1:100~1:2000隧道洞口工程地质平面图, :100~1:2000隧道洞口工程地质纵断面图,隧道围岩级别划分表,隧道围岩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水 地质测试资料,照片等。

5.11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资料分析与报告编制

11.1应按施工标段编制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1.2报告编制内容应符合5.10节相关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总报告文字说明:应对路线、路基、桥梁、通道、涵洞、互通及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地基基 础进行详细评价,对沿线的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进行详细评价并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对施 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进行说明; b)总报告图表资料。 1)全线工程地质平面图(1:2000); 2) 全线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水平1:2000,垂直1:500)

6.1.1控制测量及地形测量除应符合《公路勘测规范》(JTGC10)和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 国家测绘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6.1.2初步设计阶段,在选定方案时应对路线的走向、控制点和重要结构物等进行现场核查,并征求 沿线地方政府、建设单位及规划、土地、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应对路线比较方案进行同等深度的测 设。 6.1.3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对初步设计阶段的所有测量资料进行核查和修正。对初测阶段施测的平面、 高程控制测量进行全面检查,对地形图及初测收集的资料进行实地核查,并做好补充和完善工作。

6.2控制测量及地形测量

6.2.1控制测量桩应采用混凝土桩,尺寸规格应符合《公路勘测规范》(JTGC10)的规定,有特殊要 求的控制测量桩(如特大桥梁、特长隧道等),其尺寸规格、形状等应按测绘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a) )平面控制测量应采用GPS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 b) 路线、特大桥梁及特长隧道的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的选用,应满足《公路勘测规范》(JTGC10) 的规定。

6.2.3高程控制测量应满足以下规定:

a) 2 高程控制测量应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b) 同一个公路项目应采用同一个高程系统,并应与相邻项目高程系统相联测; C) 各级高程控制测量等级的选用,应满足《公路勘测规范》(JTGC10)的规定。

某边坡喷锚支护施工组织设计6.2.4地形图测绘应满足以下规定:

6.2.5成果验收内容包括:

a 1 地形图测绘应向项目所在地的地市级测绘管理机构备案; b) 1 应对各项外业资料进行检查、复核和签署,对测绘资料进行限差检查并按规定进行计算,对测 绘成果进行精度分析和评价; C) 对勘测成果,应进行自检、抽检和验收工作;

天津市现浇空心楼盖成孔用BDF薄壁箱体、薄壁盒施工方案6.3.1准备工作内容包括

DB33/T8992013

a) 搜集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航测像片、国家及有关部门设置的平面及高程控制资料; b)搜集沿线自然地理概况、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资料; C) 搜集农林、水利、铁路、公路、航运、城建、电力、通讯、国土、文物、环保、水保等部门与 本项目有关的规划、设计、规定、科研成果等资料; d)根据工可阶段拟定的路线方案,在1:2000的地形图上进行选线,并经过现场踏勘后对路线方 案进行初步评审,拟定出需勘测的初步方案(含比较方案)及需现场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e)在路线方案初步确定后,应征求项目业主及项目所在地相关部门的意见,进行外部评审; f)根据拟定的初步方案,结合项目特点确定勘测方案; )根据初步确定的勘测方室编写勘测工作大纲及事先指导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