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1615-1989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pdf

GB 11615-1989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2 M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38353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 11615-1989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pdf

6.7.2地热流体化学成分应进行全分析(主要阴阳离子和F、Br、I、Si0、B、HS等)微量元素(Li、Sr、 Cu、Zn等),放射性元素(U、Ra、Rh)及总α总β放射性的分析,对温泉和浅埋热储应视情况增加污染指 标的分析,如酚、氰等,还要根据不同的利用目的增加其他分析项目。 6.7.3同位素分析一般测定稳定同位素(0、"S、“H)和放射性同位素(H、"C),以研究地下水热水的成 因、年龄、补给来源等。

6.7.4 气体成分分析应尽量包括HS、CO、O、N、CO、NH、CH、Ar、He等项目,

a.对热储及代表性盖层的岩芯或岩石,一般可测定其物理、水理性质,项目包括:密度、比热、导热率、 渗透率、孔隙度等。 b.与热储密切有关的岩芯或岩石可进行同位素年龄、古地磁、微体古生物、化石、孢粉、重矿物、岩石化 学等测定和鉴定,以确定其地层时代和岩性。 c.应用岩石薄片鉴定水热蚀变矿物并研究其演化过程,如发现矿物包体则可进行包体测温。 应用岩石中铀、针、钾放射性含量,研究形成区域性热异常的产热率背景。

6.8.1在勘查工作中,应及早建立地热流体动态监测网,以掌握地热流体的天然动态和开采动态变化规 律。对已开发的地热田应在已有观测点网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监测,以了解开采降落漏斗范围及其发展趋势 为研究地热田水位(压力)下降、地面沉降或地面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提供基础资料。 6.8.2观测并的布设应以能控制地热储量动态为目的。普查阶段每个地热田建立控制性监测点1一2个 详查阶段每一热储建立1一2个;勘探阶段每一热储设立2一3个。监测点尽量应用已有并、泉。 6.8.3监测内容包括:水位或压力、流量、温度及热流体化学成分。监测频率可根据不同动态类型而定 水位(压力)、温度、流量监测,一般每月2一3次。水质监测,一般每年1一2次。 6.8.4动态监测资料应及时进行分析,编制年鉴或存入数据库,为地热由的合理开采提供信息。

6.9.1 为保持热储的生产压力,延长地热田寿命CECS297-2011 乡村建筑外墙无机保温砂浆应用技术规程,防止地面沉降和地热流体随地排放造成的 可进行回灌试验

6.9.2 通过试验选定合适的回灌位置、深度、压力、以及回灌量等参数,对地热田是否或如 回灌提供依据。

地热储量分类、分级、计算和评价

7.1.1根据我国目前开采技术经济条件的可行性,并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将地热储量分为两类: a.能利用储量:热储埋深小于2000m,便于开采,经济效益好,在开采期间不发生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 符合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储量。 b.暂难利用储量:热储埋深大于2000m,开采技术条件较困难,经济条件不合理,暂不宜开采利用,而米 来有可能开采的储量。

A级:系地热田进行开发管理依据的储量。其条

a.准确查明地热田边界条件和热储特征:

b.储量计算所利用参数均为开采验证了的; c.掌握了三年以上开采动态监测资料。 B级:系地热田开发设计作依据的储量,也是地热勘探中所探求的高级储量。其条件是: a.详细控制了地热田边界和热储特征; b.通过试验取全取准储量计算所需的参数: c.掌握了两年以上的动态监测资料。 C级:为地热田开发利用进行可行性研究或立项所依据的储量。对于类型复杂难以计算B级储量的地热田, C级储量可作为边探边采的依据。其条件是: a.基本控制了地热田边界和热储特征; b.通过试验获得了储量计算的主要参数; c.掌握了一年以上的动态监测资料。 D级:经普查评价,证实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地热资源,是根据地热地质调查、物化探资料或稀疏勘探工 程控制所求得的储量,作为地热田开发远景规划和进一步部署勘探工程的依据。其条件是: a.大致控制了地热田范围和热储的空间分布; b.取得了少量的储量计算所需参数。 E级:根据区域地热地质条件和地热流体的天然露头(或已有的井孔)等资料进行估算的储量,作为制定地 热田勘查设计远景规划的依据

b.储量计算所利用参数均为开采验证了的; c.掌握了三年以上开采动态监测资料。 B级:系地热田开发设计作依据的储量,也是地热勘探中所探求的高级储量。其条件是: a.详细控制了地热田边界和热储特征; b.通过试验取全取准储量计算所需的参数: c.掌握了两年以上的动态监测资料。 C级:为地热田开发利用进行可行性研究或立项所依据的储量。对于类型复杂难以计算B级储量的地热田, C级储量可作为边探边采的依据。其条件是: a.基本控制了地热田边界和热储特征; b.通过试验获得了储量计算的主要参数; c.掌握了一年以上的动态监测资料。 D级:经普查评价,证实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地热资源,是根据地热地质调查、物化探资料或稀疏勘探工 程控制所求得的储量,作为地热田开发远景规划和进一步部署勘探工程的依据。其条件是: a.大致控制了地热田范围和热储的空间分布; b.取得了少量的储量计算所需参数。 E级:根据区域地热地质条件和地热流体的天然露头(或已有的井孔)等资料进行估算的储量,作为制定地 热田勘查设计远景规划的依据

a.地热田储量计算一般包括地热能与地热流体的可开采量计算,如地热流体中含有达到工业提取指标的有 用组分,也应评价其可开采量。 b.储量计算应建立在地热田的综合分析研究基础上,根据形成地热田的热源、地热地质条件和地热流体特 征,建立计算模型,选择符合实际的计算参数和正确的计算方法。勘查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计算模型,注意 取全取准计算参数,提高计算精度,满足相应阶段的勘查要求。 c.在分别计算地热田热储的固体与流体体积中储存的地热能与地热流体储存总量、天然补给量的基础上, 计算其可开采量。勘探阶段,应结合地热田并发方案、服务年限和利用方向,分别计算地热能、地热流体 及有用组分的可开采量。 d.地表有地热流体排放、地热显示强烈的地热田,可计算地热能与地热流体的天然排放量,作为其天然补 给量的下限。 e.储量计算应满足综合评价的要求,

7.2.2确定计算参数的要求

7.2.2.1 热储面积和厚度的确定:普查阶段可根据地面测绘、物化探资料分析推定;详查与勘探阶段应 结合岩芯、岩屑录井、简易水文观测、地球物理测井以及水热蚀变等资料确定。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a.热储盖层的平均地温梯度不少于3℃/100m或1000m深度以浅获得的地热流体温度不低于40℃; b.储层具有一定的渗透率(不少于0.05口m)。

结合岩芯、岩屑录井、简易水文观测、地球物理测井以及水热蚀变等资料确定。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a.热储盖层的平均地温梯度不少于3℃/100m或1000m深度以浅获得的地热流体温度不低于40℃; b.储层具有一定的渗透率(不少于0.05um)。 7.2.2.2热储温度的确定:一般根据钻孔实测温度,按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温度计算。 7.2.2.3热储地热能采收率的确定:应根据热储的岩性,有效孔隙度、热储温度以及开采回灌技术条件 合理确定。松散孔隙热储,其孔隙率大于20%时,采收率可取25%;岩溶裂隙热储采收率可取15%一20 %;固结砂岩、花岗岩、火成岩等裂隙热储,其采收率可取5%一10%。 7.2.2.4岩石密度、比热、热导率和孔隙度等物性参数:在普查阶段,可按经验值确定;详查、勘探阶 段应采取试样,实验室测定或野外实测确定。

a.导水系数(T)、渗透率(K)、压力传导系数(a)、给水度(u)、储水系数(u。)及越流系数K'/M等计算参 数,在普查阶段可根据单孔试验,详查阶段主要根据多孔试验,勘探阶段主要通过群孔流量试验资料计算 确定。 应通卫动金价 求有关计算参数

7.2.3.1 应在建立地热田模型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完整的地热田模型应能反映地 热田的热源、地热流体的补给、运移、相态变化及混合过程。

热田的热源、地热流体的补给、运移、相态变化及混合过程。 7.2.3.2详查和勘探阶段应选择两种以上的方法计算地热能及地热流体的可开采量。 储量具体计算方法及其要求,可参照地质矿产部部标准DZ40执行,

般应按综合利用的原则,按可能的利用方向对地热能与地热流体的可开采量进行评价。要求: a.普查与详查阶段,根据天然补给量或天然排放量,论证可开采量的保证程度。 b.勘探阶段应根据技术经济条件对不同计算方案进行对比、论证,确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并根据确定的开 采方案,预测地热田的地温场、渗流场的变化趋势,论证可开采量的保证程度。 c.对计算依据的原始数据、地热田模型、计算方法、计算参数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合理性、可靠性作出 评价。

8.1.1 地热流体的质量主要指的是地热流化学成分及其能量的品位。地热流的质量评价,应在查明地热 流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所选用的开采方案,确定其用途,结合地热流体 开发利用指标以我国现行的有关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

8.1.2地热流体水质评价

a.医疗热矿水评价,参照附录C(参考件)对其是否属于医疗矿水作出评价; b.饮用热矿水评价,符合饮料矿水标准,可作为天然饮料矿水开发的低温地下热水,其水质标准依据GB8537 进行评价; c.饮用热水评价,有的地热区只产热水,没有凉水,为解决当地人、畜饮水,应根据GB5749结合当地实 际情况,对地下热水是否符合饮用作出评价; d.农业灌溉用水评价,低温地下热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由于地下热水中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氯化物及 氟、硼等,其是否适用于农业灌溉,需对照GB5084进行评价; e.渔业用水评价,低温地下热水仍可适用于鱼类的养育越冬以及孵化等,并可适用于高密度工厂化养殖尼 罗罗非鱼等喜温的热带鱼种,其水质标准应按照TJ35进行评价; f.工业用水评价。根据热流体的质量特性结合不同工业对水质的要求作出评价,

8.1.3地热流体中有用矿物组分评价

对于高浓度的地热流体,可以从中提取锂、碘、溴、硼等成分,还可生产食盐、芒硝等,达到工业利用价 值者,参照附录D(参考件)予以评价

8.1.4地热流体开发利用温度评价

根据地热流体的不同用途DG/TJ08-227-2020 预拌混泥土生产技术标准.pdf,按(表1)温度指标进行评价。

根据地热流体的不同用途,按(表1)温度指标进行评价,

8.1.6地热结垢评价

对地热流体中所含二氧化硅、钙和铁等组分,产生结垢的可能性作出评价,并通过试验、评述结垢程度。 对结垢较严重的地热流体还应做防垢试验,提出较为经济合理的解决办法,

对于浅埋的孔隙热储和岩溶热储,应对其可能产生的地面沉降和岩溶塌陷作出评价。应建立二级以上的水 准点,其参照的水准点要设在地热田以外的基岩上。对高温地热田还应进行重力检测

准点,其参照的水准点要设在地热田以外的基岩上。对高温地热田还应进行重力检测。 8.2.3其他环境影响方面的评价 高温地热田通常还会遇到喷气孔和沸泉逸出的HS气体造成空气污染,地面天然放热热量过高和热弃水排 放也可能造成环境热害等方面问题,对此应在地热勘查工作中有所测定,并参照TJ36作出相应的评价。 9地热田开发技术经济评价 参照《矿产勘查各阶段矿床经济技术评价的暂行规定》并结合地热田的特点进行。 10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要求 10.1资料整理要求 10.1.1对所有勘查资料进行系统的、综合的整理与分析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多年资料的分析整理,综合 研究各种资料间的内在联系,及时编制各种图表。对原始资料应分类整理、编目、造册、存档备查。 10.1.2必须十分重视资料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各项工作告一段落后,应及时提交相应的报告。报告的形 式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可分为专题报告和勘查阶段报告两种。综合勘探的深井也应编写单并报告书 10.2编写报告要求 10.2.1地热资源勘查工作结束后应编写正式勘查报告。要求在野外勘查工作结束后六个月内提交,并按 有关规定上报审批。 10.2.2编写报告前,必须对所有原始资料和图表进行全面的审查、校对、分析、研究。编写的地热田勘 查报告,必须充分利用所获得的资料,科学地、客观地反映地热田的地热地质特征、地热资源的数量、质 量及开采技术经济条件。报告面向生产,内容应重点突出、论据充足、结论明确、文字图件简明易懂,文、 图、表一致,并互相配合补充。 10.2.3勘查报告类别必须与勘查阶段一致。分为地热资源普查、地热资源详查、地热资源勘探和地热 田开发研究报告四种。各阶段的勘查报告,要充分反映该阶段的研究程度,满足相应阶段的地热开发利用 要求。 10.2.4文字报告内容一般包括10.2.4.1一10.2.4.10的内容,不同阶段的报告可有所取舍或侧重。 10.2.4.1序言 10.2.4.2勘查工作质量评述 10.2.4.3地理概况 10.2.4.4区域地质条件 10.2.4.5地热田地热地质条件: a.地热田水文地质特征;

科技大学图书馆广场景观工程施工方案8.2.3其他环境影响方面的评价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