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537-2022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指南.pdf

DB61T 1537-2022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指南.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8289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61T 1537-2022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指南.pdf

全面开展风险分级管控:

DB61/T1537—2022

5.2.3使用单位应对单位内各层级在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 文件,并按照7.3的要求予以沟通

天津市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荷试验技术导则(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批准2019年11月实施)5.3工作人员参与和协商

5.3.1使用单位从基层操作人员到主要负责人应以确保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持续有效为工作目 示,全员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风险控制措施、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告知和持续改进 工作,使风险分级管控贯穿于特种设备使用全过程。 .3.2使用单位应建立、实施并保持参与和协商程序,用于: a)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 1)参与特种设备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2)参与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目标制定和评审; 3)对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各项工作提出建议。 b)与特种设备相关单位就影响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内容进行协商,确保特种设备相关单 位符合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要求。

6.1.1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规模、安全生产状况、特种设备类别数量以及使用单位的内外部环境 建立、实施和保持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目标,并形成文件 6.1.2使用单位应根据单位内部的各管理层级及职能,确定相应的工作指标。 6.1.3目标和指标应包括对预防事故、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及其他要求的承诺,应确 保满足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府文件的要求。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在管理制度或程序文件的基础上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一般流程为: a) 1 成立组织机构; b) 工作准备,如法律法规、工作资源等; C) 1 编制文件,如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台账、记录等; d) 1 实施培训; e) 确定风险点; f) 1 辨识危险源; g) 风险评价; h) 1 判定风险等级; i) 1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j) 1 逐级评审与审核风险控制措施; k) 进行全员风险告知; 1) 1 实施分级管控、落实控制措施; m) 1 组织定期评审、更新风险信息; n) 实现持续改进。

DB61/T1537—2022

6.3.1使用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制定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配套制度,确保特 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充分性、适宜性,并确保其实施的有效性。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应包括但不限于: a)设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组织机构,明确风险分级管控各层级、人员岗位职责(见5.2); b)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方案; c)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及作业指导书; d)风险分级管控教育培训制度; e)风险分级管控奖惩管理制度; f)风险告知制度; g)重大风险报告制度; h)风险分级管控专项资金使用制度。 6.3.2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并在方案中明确工作分工、工作目标、实施 步骤、工作任务、工作计划等。 6.3.3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编制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确 定风险识别、评价方法及风险等级判定标准。 6.3.4使用单位应主动识别内部各级人员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培训需求,结合风险评价的结果进行风险 分析结果记录和管控措施的培训: a)制定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学时、培训内容、参加人员、考核方式、奖惩 等)并纳入单位年度安全培训计划; b)教育培训应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体员工(重点是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风 险分级管控的标准、程序、方法进行培训,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使其熟悉: 1)本岗位风险分级管控的职责; 2)本岗位所涉及的风险点和危险源; 3)本单位风险评价结果; 4)风险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 c)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1)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 3)特种设备风险评价概况; 4)风险管控措施; 5)其他风险信息。 d)教育培训结束应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教育培训档案。 6.3.5使用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奖惩管理制度。奖惩管理制度应明确每一个岗位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风险管控、风险告知和持续改进的职责,并通过评审、更新,不断 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6.3.6使用单位应编制特种设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风险管控、风险告知和持续改进 等有关记录文件。

分析结果记录和管控措施的培训:

DB61/T1537—2022

使用单位应确保所有从事特种设备相关工作,或受特种设备风险影响的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该能 力应依据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来确定。使用单位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使用单位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提高员工下列意识: a) 建立和实施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重要性; b 特种设备实际的或潜在的风险,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能带来的风险的降低; C) 在实现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 偏离规定的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带来的潜在后果

使用单位应建立、实施和保持沟通程序,用于: 1 与特种设备相关单位和上级部门的沟通; b0 1 使用单位内特种设备管理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 C) 与进入特种设备作业场所的相关单位和其他访问者进行沟通; d) 1 对公共场所受特种设备风险影响的相关人员进行告知和警示,保证相关人员充分了解特种设备 的风险,规范其行为,必要时配合疏散; e 接收、记录和回应来自外部特种设备相关单位的信息。 注:红色(1级)、橙色(2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7.4.1使用单位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文件应包括但不限于: a)5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目标和指标; b) 对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 C) 对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d)6.3规定的制度及本文件规定的程序; e)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的各类文件及记录。 注:文件要与使用单位的规模、组织架构、风险状况相匹配,按照有效性和效率的要求使文件数量尽可能少。 7.4.2使用单位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用于: a)在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 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重新审批; C) 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进行标识; d)在 确保在使用处能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e) 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易于识别; f)防止对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7.4.3使用单位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策划、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分级管 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记录应包括但不限于: a)风险点台账; b)危险源辨识清单; c)风险评价记录; d)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DB61/T1537—2022

7.4.4使用单位应加强内部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并展风险分级管控工 作。应逐步实现对风险分级管控情况的信息化管理,将辨识出的风险录入管理平台,履行风险自辨、 日 控、自报主体责任。信息化建设包括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动态管理数据库、风险分级管控操作平台等,

搜集特种设备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a) 1. 与风险评估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文件; b) 11 本单位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和物料、机构、岗位、人员、职责设置以及 区位、布局与平面布置等资料; C) 1 应急预案; d) 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 e) 11 本单位特种设备相关的其他技术资料。

现场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周边环境影响情况; b 应急资源情况; c) 事故预防措施情况。

现场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周边环境影响情况; b) 应急资源情况; c 事故预防措施情况,

8.2.1.1特种设备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全面排查、参照目录、分类明确、界限清晰、易于识别、便于管 理的原则。为方便危险源辨识,使用单位应以在用的单台(套)特种设备及其作业活动进行风险点划分 8.2.1.2特种设备风险点的划分应限于本单位特种设备登记台账范围内的设备。 注:风险点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不需要向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如:D级锅 炉、深冷装置中非独立的压力容器、超高压管式反应器、简单压力容器等)。

3.2.1.2特种设备风险点的划分应限于本单位特种设备登记台账范围内的设备。 注:风险点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不需要向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如:D级锅 炉、深冷装置中非独立的压力容器、超高压管式反应器、简单压力容器等)。 8.2.1.3特种设备相关的作业活动中风险点的划分,应涵盖特种设备使用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 态的作业活动。

8.2.2.1使用单位应组织对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 8.2.2.2依据特种设备台账和单位实际情况,区分特种设备及其作业活动,对风险点的名称、区域位 置、包含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特征和后果等内容进行判断、分析和排查。 8.2.2.3使用单位应建立风险点登记台账。风险点登记台账记录格式见附录A,

8.3.1危险源辨识方法

8.3.1.1使用单位可参考以下流程进行危险

使用单位可参考以下流程进行危险源辨识:

DB61/T1537—2022

3.3.2危险源辨识内容

华新广场施工组织设计8.3.2.1危险源辨识内容充分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应考虑 但不限于:

3.2.T 危险源辨识内谷充分考虑过去 二种时态和止吊、并帝、 系总二种认态。 应考虑 不限于: a 11 设计和安装、运行等阶段; b) 1 常规和异常活动; C) 1.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d) 1 所有相关人员的活动; e) 使用过程; f)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安全防护用品; +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h)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i)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j)变更(人员、管理、工艺、过程、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 3.2.2危险源辨识应覆盖单位全部特种设备和相关作业活动,识别可能发生的所有风险,不论风险

3.2.3使用单位应参照GB/T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危险源的根源和性质,全方位、全过程对 备和相关作业活动进行辨识。包括但不限于: a) 人的因素应包括作业人员持证情况、安全培训情况、人员配置情况等; 6 物的因素应包括设备状况、安全附件或安全保护装置、设备附带装置及工具、设备检验 事故及运行情况等:

DB61/T1537—2022

c)环境因素应包括使用环境和自然条件等; d)管理因素应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档案、操作规程、应急预案 及演练情况等。 8.3.2.4危险源也可以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进行辨识。其中: a)从物质的角度可以考虑压缩或液化气体、腐蚀性物质、可燃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毒性物质、 粉尘和爆炸性物质等; b)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 注:如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电 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 8.3.2.5使用单位开展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本单位特种设备实际情况、使用环境、事故发生情况等因 素。特种设备常见风险分析见附录C

8.3.3编制危险源辨识清单

8.4.1风险评价方法

六郎隧道进洞施工方案(最终)8.4.2风险评价准则

8.4.2.1使用单位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考虑人、设备和财产等三方面存在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 的影响,并结合单位实际,确定适用的风险判定准则。 8.4.2.2风险判定准则的制定应结合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求,并应充分考虑以下要求: a)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b)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 c)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d)单位的经济、技术情况; e)单位的安全投入情况; f) 相关方的诉求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