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542-202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技术规程.pdf

DB61/T 1542-202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技术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1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8279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61/T 1542-202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技术规程.pdf

6.4.3.1建设任务

建设任务验收包括以下内容: A 各项措施的数量、质量、布局是否与批复文件及批复的设计成果一致; D) 各项效益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水土流失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6.4.3.2资金管理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B标段施组资金管理验收包括以下内容: a 工程投资是否按建设任务计划文件及批复文件完成: b 项目资金是否设立专账、落实专人管理;

DB61/T15422022

C 资金使用与管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d) 工程款是否按规定支付,是否拖欠农民工工资; 口 法人验收后是否进行财务审计,且有明确的审计结论。

6.4.3.3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验收包括以下内容: a 工程建设责任主体落实; b) 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相关制度; C 项目设计成果、施工管理、法人验收等技术资料齐全,档案管理是否规范: d) 对实施过程检查提出的整改意见落实

工程管护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a) 项目法人落实预防监督管理制度; b 工程管护措施和管护责任落实到位; C) 淤地坝应有管护责任书及应急预案; d) 工程运行良好。

6.4.4.1档案验收

档案验收应按附录F中所列资料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峻工总结报告”进行全面审查,对档案 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准确性、可信度、相符性等进行审查。

6.4.4.2现场抽查

现场抽查应包括以下四项: a) 1. 项目审批单位组织验收工作组,根据规划或批复的建设任务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峻工总 结报告”对分部工程进行逐项抽查; b 抽查面积不得少于项目治理面积的30%,各项分部工程抽查比例不低于批复任务量的30%, 其中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抽查比例不低于50%,投资超过30万元的分部工程应全部逐项核查; C) 1 抽查工作必须深入现场开展,可采用无人机、移动终端等信息化手段,保证验收成果的准确性; d) 1 验收工作组综合现场验收工作情况,由项目审批单位填写分部工程验收抽样比例表,分部工程 验收抽样比例表(如表1所示)。

表1 分部工程验收抽样比例表

DB61/T 1542—2022

6.4.4.3验收会议

验收会议按以下程序进行: a) 观看工程建设影像资料; b) 听取工程参建单位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C) 1 听取质量监督部门、财务审计部门的工作报告; d) 反馈现场验收和资料验收意见; e) 1 对通过验收的项目,验收工作组应形成“峻工验收鉴定书”,峻工验收鉴定书参考附录I给出: f) 1 验收鉴定书应由验收工作组成员签字,验收结论必须经2/3以上验收工作组成员同意;验收工 作组成员对验收结论持有异议的,应将不同意见明确记录; g) 1 对不予通过峻工验收的,验收工作组应明确不予通过的理由,并提出整改意见; h) 项目法人应及时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按照峻工验收程序重新进行验收。

7.1.1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应在峻工验收鉴定书签发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工程交接工作。 7.1.2工程交接应包括工程及其档案资料等,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清点后办理交接手续。 7.1.3办理工程交接,应有完整的文字记录且有双方交接负责人签字。

DB61/T15422022

7.2.1项目法人与运行管理部门应在峻工验收鉴定书签发后60个工作日内,完成工程移交手续。 7.2.2工程移交应包括工程实体、其他固定资产和工程档案资料等,应按照有关批复文件进行逐项清 点后办理移交手续。工程验收归档资料清单应按附录J中所列资料给出。 7.2.3办理工程移交,应有完整的书面记录,并由双方法定代表人签字。

保修期结束后,工程由运行管理部门全面负责维

DB61/T15422022

A.1.1.1梯田区的总体布局(包括梯田区位置、道路与小型蓄排工程)、田面宽度、田坎高度与坡度、 田边蓄水埂、田面纵向比降等,应按设计要求建成。 A.1.1.2梯田修筑应做好表土保护,修筑后新田面熟土层厚度应不小于40cm。 A.1.1.3水平梯田(隔坡梯田的水平台)田坎水平、坚固,田边有宽1m左右反坡。 A.1.1.4坡式梯田应做到田埂顶部水平,田块中集流槽内有水簸箕等分流措施。 A.1.1.5损毁的田面、田坎(田埂)已及时修补复原。

A.1.2.1等高耕作、沟垄种植、抗旱丰产沟、休闲地水平犁沟等改变微地形的保土耕作法,应做到规 格尺寸与基本作法符合设计要求。 A.1.2.2草田轮作、间作套种、休闲地种绿肥等增加地面覆被的保土耕作,在符合设计要求基础上 着重要求暴雨季节地面有植物覆盖。 A.1.2.3深耕、深松等保土耕作,要求划破“犁底层”,深度不小于25cm。 A.1.2.4免耕耕作中,应采用站秆覆盖、地表整秆覆盖、粉碎覆盖三种方式进行秸秆处理,耕作过程 结合免耕播种机等机械实施播种、施肥、耕地等步骤。

A.2荒地治理措施质量要求

A.2.1水土保持造林

A.2.1.1要求总体布局合理,造林位置恰当,栽植树种适应当地的立地条件,生长良好,各类树种的 造林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A.2.1.2树种的配置及苗木质量按设计要求执行。 A.2.1.3工程整地的形式与当地地形适应,其规格尺寸与施工质量都符合设计要求。 A.2.1.4当年成活率在80%以上(春季造林,秋后统计;秋季造林,第二年后统计),3年后的保存率 在70%以上

A.2.2水土保持种草

A.2.2.1种草的位置分布合理,符合各类草种所需的立地条件,种草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2.2草种规格、质量按设计要求执行。 A.2.2.3干旱、半干旱地区应采用抗旱栽培技术。 A.2.2.4当年出苗率与成活率在80%以上,3年后保存率在70%以上。

DB61/T15422022

封禁当年应达到以下要求: a) 1 按照设计在人畜干扰风险较高的地段周边设置网围栏、篱墙、防护沟等设施,专人专管,有合 理的封禁规划和计划; D) 1 封禁范围和管护公约应在主要路口固定公示; C) 封山育林结合补植、平茬复壮、修枝疏伐等抚育措施,封坡育草结合补播、浇水、施肥、防控 有害生物(杂草,病虫害等)等管理措施。

A.3沟壑治理措施质量要求

A.3.1沟头防护工程

A.3.1.1按设计要求建成,做到工程完好、稳固、沟头不再前进。 A.3.1.2蓄水型沟头防护田埂压实度不小于90%,田埂应种植保土性强的灌、草。 A.3.1.3排水型沟头防护中管材、石方建筑物,料石,块石的规格、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胶合材料(水 泥、白灰砂浆等)性能良好,砌石牢固、整齐

A.3.2.1进行了坝系规划,各项工程的位置规模与坝系规划一致。工程枢纽组成、布设与设计一致, 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A.3.2.2碾压坝土坝坝体均匀压实,上坝土料含水量符合设计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4%,坝体泄水涵 管(涵洞)及坝肩两端山坡结合紧密。水坠坝边坡布设及施工质量、泥浆浓度及施工进度、坝体排水型 式及其有效性达到设计要求。 A.3.2.3溢洪道、泄水洞等石方建筑物,料石,块石的规格、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胶合材料(水泥 白灰砂浆等)性能良好,砌石牢固、整齐。

A.3.3.1 土质谷坊压实度不小于94%,砌石谷坊选用的材料规格、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A.3.3.2柳谷坊选用的活立木规格及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A.3.4.1工程的位置布设合理,工程施工的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A.3.4.2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A.4风沙治理措施质量要求

A.4.1沙障设置方向应与主风向垂直,要求布设的位置和形式、使用的材料、施工的方法和质量都符 合设计要求,并于布设当年就起到固沙作用。 A.4.2防风固沙林带、农田防护林、成片造林等要求布局合理、林带走向、宽度、林种、林型、株行 距等都符合设计要求。造林当年成活率在80%以上,3年后保存率在70%以上。 A.4.3化学治沙应在沙面形成不小于5mm的结皮层。 A.4.4沙柳等灌木的开发利用,采取沿主风向带状种植、带状间伐、带状轮栽的作法,地面始终保持 有防风固沙植物。

DB61/T15422022

A.4.5引水拉沙造田,配套工程(蓄水池、引水渠、冲沙渠等)齐备,布局合理,造出的田面平整, 且有林带保护,不致遭受风沙危害。

A.5小型蓄排引|水工程质量要求

5.1坡面截水沟、排水沟等做到总体布局合理,能有效控制上部地表径流,保护下部农地或林 面尺寸与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排水去处有妥善处理。 5.2水窖、蓄水池、沉砂池、涝池做到布设位置合理,有地表径流水源,规格尺寸与施工质量 容量符合设计要求

A.5.3引洪漫地工程质量要求

A.5.3.1拦洪坝、引洪渠等工程的规划布局,断面尺寸、渠道比降和土方、石方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均达到设计要求,引洪过程中渠系做到不冲不淤。 A.5.3.2淤漫地块要求布设合理,暴雨洪水中能迅速、均匀的淤漫全部地块。 A.5.3.3在设计频率的暴雨洪水下,各项建筑物和淤漫地块基本上完好无损,局部损毁的能补修完好 A.5.3.4按设计要求有计划的实施淤漫成地,并获得高产。

A.6面源污染治理工程质量要求

A.6.1人工湿地工程

A.6.1.1人工湿地工程做到总体布局合理,断面尺寸与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单 元的搭配、水生植物的配置、景观小品设施营建等应达到相应的景观效果。 A.6.1.2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的长宽比宜控制在3:1以下,水深宜为0.4m~1.6m。表面流人工湿地 单元的长宽比宜控制在3:1~5:1,水深宜为0.3m~0.5m。 A.6.1.3人工湿地宜选用耐污能力强、根系发达、去污效果好、具有抗冻及抗病虫害能力、有一定经 济价值、容易管理的本土植物。人工湿地出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时,禁止使用影响水环境的树草种。

A.6.2村庄美化工程

A.6.3河溪植被过滤带工程

A.6.3.1河溪植被过滤带工程做到总体布局合理,施工数量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能够达到控制面源 污染,净化水质,提高河岸廊道的景观作用。 A.6.3.2河溪植被过滤带应乔、灌、草相结合,树草种要求根系发达,耐水淹,充分利用保护现有河 溪植被,以乡土树种为主,禁止使用影响水环境的树草种

A.6.4沟(河)道清理整治

DB61/T15422022

A.6.4.1沟(河)道清理整治做到总体布局合理,施工数量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兼顾干支流、上 下游、左右岸利益,并应协调防洪、排涝、灌溉、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A.6.4.2堤防工程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A.6.4.3疏挖区应根据河道整治工程总体布局,结合河道治导线确定。疏挖后应使河槽与河岸保持稳 定。

A.6.4.1沟(河)道清理整治做到总体布局合理,施工数量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兼顾干支流、上 下游、左右岸利益,并应协调防洪、排涝、灌溉、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A.6.4.2堤防工程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A.6.4.3疏挖区应根据河道整治工程总体布局,结合河道治导线确定。疏挖后应使河槽与河岸保持稳 定。

B.1.1.1水平梯田规格尺寸测定

DB61/T15422022

a) 梯田面积应采用GPS、无人机或其它测量工具,按地块或图斑测量,除单独设计验收的道路, 截排水沟等不计入地块面积外,其余均应含在梯田建设地块面积内; b)典型田面尺寸,选取地块中较典型的田面,用卷尺、测距仪等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宽度、地坎 高、纵横坡度,以及地埂尺寸等。

JB/T 8604-2012标准下载B.1.1.2隔坡梯田质量测定

平台部分的规格尺寸、施工质量的测定与水平梯田相同;斜坡部分的宽度和坡度,应用坡度仪 折算为垂直投影宽度:测定其与平台的比例,是否与设计相符。

B.1.1.3坡式梯田质量测定

B.1.1.4石坎梯田质量测定

田面规格尺寸、施工质量等测定方法与水平梯田相同;田坎应着重观察砌石的施工质量,要求外沿 整齐。砌缝上下交错、左右咬紧,先砌大块,后砌小块,逐层上升,最上一层用大块压顶。

B.1.2保土耕作的质量测定

a) 沟垄种植法与抗旱丰产沟、休闲地上水平犁沟等的沟垄宽度和深度,应用卷尺等工具测量。在 地块中轴线的上部、中部、下部,各量一条沟垄,取其平均值,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等高耕作、沟垄种植、抗旱丰产沟等的沟垄走向是否水平北京某120000m2大厦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1,或沟垄走向的倾斜度是否符合设计 要求,应使用水准仪等工具测定。测定水平的方法与梯田测纵向田面相同。测倾斜度时,基本 做法相似,但两端水准尺上读数不同;两端读数之差(m)除以两尺之间的水平距离(m), 求得沟垄走向的倾斜度。 B.1.2.2增加地面植被保土耕作法的质量测定方法如下: a)首先应观察草田轮作中的粮食作物与牧草、间作套种中的高秆作物与簇生作物、休闲地种绿肥 等措施选种的作物种类与品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着重观察暴雨季节地面是否有植物覆盖; b)雨季应在上述各项措施地块中轴线的上部、中部、下部,各选一个5mx5m的样方,测定其植 物盖度。测定方法为:在样方内目测作物枝叶垂直投影面积(m²)与样方面积(5mx5m的样 方)之比,即为此项措施对地面的植被盖度。可与在同等条件下无此措施的地面进行对比,计 算得出增加的盖度

B.1.2.2增加地面植被保土耕作法的质量测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