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3228-2022 泥石流工程防治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DB62/T 3228-2022 泥石流工程防治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4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8211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62/T 3228-2022 泥石流工程防治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又称结构性泥石流,是指固体物质含量较高,其体积分数大于 40%,容重大于1.5t/m²,黏度大于0.3Pa·s的泥石流,具明显阵 流性

Diluted debris floy

又称素流型泥石流(turbulencemudflow),是指固体物质含量 较低(体积分数10%~40%),容重(1.3~1.5)t/m²,黏度小于 0.3Pa·s的泥石流。

又称坡面泥石流,流域面积小公路扩(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范本,一般不超过10°㎡。流域呈斗 状,没有明显的流通区,形成区直接与堆积区相接。

流经河谷的泥石流,流域呈狭长形,流域上游水流补给较充 分。形成泥石流的固体物质主要来自中游地段的滑坡和塌方,沿 河谷既有堆积、又有冲刷,形成逐次搬运的“再生泥石流”。

2.1.25泥石流重度

单位体积泥石流体所承受的重力,为泥石流体密度和重力加 速度的乘积

2.1.26泥石流形成区

又称泥石流物源区,是泥石流主要水源、土源或砂石供给和起 始源地。泥石流形成区位于泥石流流域的上游。

单位时间泥石流的运动速度。

2.1.29格宾坝Gabiondam

内填块石或卵石的格宾网格,按照一定规则堆砌并可靠 而成的柔性拦挡坝体

3.1.1泥石流防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 原则,根据泥石流形成条件和危害状况,全面规划、突出重点,优化 设计。

3.1.2根据泥石流发生规律与发展趋势,远近兼顾,采用工程措

3.1.2根据泥石流发生规律与发展趋势,远近兼顾,采用工程措 施与生态工程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主次分明、因地制宜、合理 设计。

3.1.3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应在对泥石流沟进行详细调查、现 场观测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可靠设计参数。 3.1.4泥石流防治工程应根据项目所在区域位置和结构重要性 分级。

3.1.3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应在对泥石流沟进行详细调查

3.1.5泥石流防治工程的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可根据泥石 流的灾变等级和工程重要性选择,并采用相应的设计参数

3.2.1根据泥石流的爆发规模,可将其灾变等级划分为特大型、 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级别(表3.2.1)。 3.2.2根据一次泥石流造成(或可能造成)的破坏后果(死亡人 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将其灾度等级划分为特大灾、大灾、中灾和小 灾四个级别(表3.2.2)。

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级别(表3.2.1)。

全等级划分为四个安全等级(表3.2.3)。

3.2.4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除应严格贯彻有关技术管理制度、 实行质量控制外,还应在设计文件中,对涉及工程质量的构造设 计、材料性能和结构耐久性等,必须特别指明其制作或施工工艺 并对泥石流防治工程运行条件等提出相应的要求。 3.2.5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结构设计尚应 符合现行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3.2.6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标准应使其主体工程(拦挡坝)的整 体稳定性符合抗滑和抗倾覆安全系数的要求(表3.2.6)。

3.2.6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标准应使其主体工程(拦挡坝)的整

表3.2.1泥石流灾变等级

:两个指标不在同一级时,按就高的原则确定

表3.2.2泥石流灾度等级

注:两个指标不在同一级时,按就高的原则确定灾度等级。

表3.2.3泥石流防治工程安全等级

注:两个指标不在同一级时,按就高的原则确定防治工程安全等级

表3.2.6泥石流灾害防治主体工程设计安全系数

3.2.7泥石流防治工程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沈石流防治工性应按下列安求进行设计: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出现 不适于继续承载变形的极限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的某项限值 的状态。 3耐久性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在环境影响下出现的劣化达 到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或标志的状态。 3.2.8泥石流防治工程应根据不同种类的作用(或荷载)及其对 泥石流防治工程的影响、所处的环境条件,考虑以下三种设计状 况,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极限状态设计: 1持久状况:泥石流防治工程建成后由于未能清理长期形成 堆积泥石流,承受自重、泥石流堆积荷载等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 该状况下的泥石流防治工程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设计。 2短暂状况:泥石流防治工程承受临时性的溢满状态的泥石 流荷载和在施工过程中承受临时性作用的状况。该状况下的泥石 流防治工程仅作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必要时应作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设计。 3偶然状况:在泥石流防治工程使用过程中可能承受偶然出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出现 不适于继续承载变形的极限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的某项限值 的状态。 3耐久性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在环境影响下出现的劣化达 到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或标志的状态。

现的如地震等状况及超过设计标准设防的巨石冲击情况。该 下的泥石流防治工程仅作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3.2.9对有特殊要求或重大泥石流防治工程,应进行专项设计。

3.2.10泥石流设计可划分为可行性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放

3.2.10泥石流设计可划分为可行性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 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规模小、地质条件清楚的泥石流,可简化设 计阶段。

3.2.11可行性方案设计可根据防治目标,在已审定的泥石

治地质勘察报告基础上进行编制;对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 社会和环境效益等进行论证,并做出工程估算;提交可行性方案设 计报告及可行性方案设计图册,并提交泥石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及有关试验报告等附件;计算和估算内容可以计算书和估算书的 形式作为附件提交。

3.2.12初步设计可对可行性方案设计进行充分论证和试验,提

出具体工程实现步骤和有关工程参数,进行结构设计,编制相应的 报告及图件,进行工程概算;提交初步设计报告及设计图册,并提 交有关试验报告等附件;计算和概算内容可以计算书和概算书的 形式作为附件提交

3.2.13施工图设计可对初步设计确定的工程图进行细部设计:

施上国设计可利初少设计确定的上程图进行细命设计, 提出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安全措施要求,并满足工程施工和工程 招投标要求:编制工程施工图及说明,进行工程预算;提交施工设 计图册及施工图说明书、预算书等。

容,可简化上述设计阶段,但应急治理设计须与后续的正常治理相 适应,并为正常治理提供基础

3.2.15泥石流防治措施主要有:预防措施、预警措施和治理措

施。针对每个泥石流沟道的特点,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采取不同 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并根据泥石流活动的时空特点,采用不同的 防治工程措施,以减轻或化解泥石流的成灾因素

3.3.1泥石流综合防治是为了消弱或消除可能发生泥石流的 条件,改变或控制泥石流的活动规律及性质,减轻或消除泥石流 的危害等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应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泥石流 防治。

3.3.2综合治理方案:在泥石流流域内,采用蓄水、拦

排导和造林等多种措施,全面地进行山、水、林、田综合治理,以防 止泥石流形成,控制泥石流危害

3.3.3治水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主要采取引水、蓄水、截

工程措施,用以减小地表径流,引排洪水,调节水量,消减洪峰, 控制形成泥石流的水动力,制止或减轻泥石流灾害;其次是修建少 量拦排工程和大面积营造森林,用来稳定部分土体,减小地表 水流。

3.3.4治土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主要以谷坊、拦砂坝、挡土墙

护岸和潜坝等拦挡和固床固沟工程为主,拦蓄泥沙,稳定滑坡,固 定沟床,保护岸坡,控制或消减松散土体补给量;并辅以排导工程 引、蓄水工程和植树造林,进一步控制泥石流或减轻灾害。

3.3.5排导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以排导沟、导流堤、急流槽等

排导工程为主,控制泥石流对流通区或堆积区农田和各种建筑物 的危害,也可在中上游修建拦挡工程和植树造林,以减小泥石流的 规模和发生频率

3.3.6生态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采用恢复草被和植 被造林等生态措施,以恢复生态系统功能,调节地表径流,减小水 土流失,逐渐控制泥石流的发生或削减泥石流规模。

3.3.6生态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采用恢复草被和植

3.3.8 泥石流地区建筑工程应合理选址及规避,并采取预防措施。

3.3.9对于道路工程,必须遵循道路工程选址及规避、预防原则。

3.4.1拦挡坝可采用重力式实体拦挡坝和格栅坝,格栅坝可采 用刚性格栅坝和柔性格栅坝

3.4.2拦挡坝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泥石

3.4.3防治工程数量应根据过坝流量、沙量和沙石粒径、下

全输水、输沙等要求综合确定。拦挡坝可单级或多级设置,坝址应 选择在沟谷宽段、下游卡口处。 3.4.4拦挡坝坝址的选择应避开泥石流的直冲方向,多设在弯 道的下游侧面,以充分发挥弯道的消能作用。 3.4.5采用拦挡坝工程时,应同时开展流域内植被工程治理。 3.4.6泄流口应与下游沟道中安全流路的中心线垂直。 3.4.7拦挡坝背水面宜垂直,泄水口宜有较好的整体性和抗腐 性,坝体应设排水孔。拦挡坝下游应设消能设施,宜采用消力槛 其高度一般高出沟床0.5m~1.0m。 248、接账规其础理器深度方担据工积地质务件水文地质备

全输水、输沙等要求综合确定。拦挡坝可单级或多级设置,坝址应 选择在沟谷宽段、下游卡口处

件、泥石流性质和规模以及土壤的冻结深度等因素确定

3.5排导工程基本要求

3.5.1排导槽是一种槽形线性过流构筑物,其作用是既可提高 输沙能力、增大输沙粒径,又可防止河沟纵、横向的变形,将泥石流 在控制条件下安全顺利地排泄到指定的区域。 3.5.2排导槽纵向轴线布置宜顺直与河沟主流中心线一致,宜 利用天然沟道随弯就势020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出口段与主河应锐角相交。 3.5.3排导槽纵坡设计宜采用等宽度一坡到底。设计变坡、变 宽度的槽段,两段纵坡的变化幅度不应太大,并应做水力验算。 3.5.4泥石流渡槽适用于泥石流暴发较频繁,高含沙水流、洪水

3.5.1排导槽是一种槽形线性过流构筑物,其作用是既可提高 输沙能力、增大输沙粒径,又可防止河沟纵、横向的变形,将泥石流 在控制条件下安全顺利地排泄到指定的区域

或常流水交替出现,有冲刷条件的沟道。 3.5.5设置渡槽处应有足够的高差,进、出口顺畅,基础有足够 的承载力并具有较高的抗冲刷能力。 3.5.6对于处在急剧发展阶段的泥石流沟,或由崩塌、滑坡、阻 塞溃决等成因形成的泥石流沟,当上游泥石流发育得到有效控制 时可采田渡槽

或常流水交替出现,有冲刷条件的沟道

或常流水交替出现,有冲刷条件的沟道。 3.5.5设置渡槽处应有足够的高差,进、出口顺畅,基础有足够 的承载力并具有较高的抗冲刷能力。 3.5.6对于处在急剧发展阶段的泥石流沟,或由崩塌、滑坡、阻 塞溃决等成因形成的泥石流沟,当上游泥石流发育得到有效控制

或常流水交替出现基坑围护加固施工方案,有冲刷条件的沟道 3.5.5设置渡槽处应有足够的高差,进、出口顺畅,基础有足够 的承载力并具有较高的抗冲刷能力

3.5.6对于处在急剧发展阶段的泥石流沟,或由崩塌、滑坡

塞溃决等成因形成的泥石流沟,当上游泥石流发育得到有效控制 时,可采用渡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