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45-049-2017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DBJ/T45-049-2017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1.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193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J/T45-049-2017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性,采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建筑形式、 技术、设备和材料。

3.0.2绿色建筑设计应体现共享、平衡、集成的理念。规划

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与智能化等各专业应紧密 配合。

系统的用能进行综合利用,以使整个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效率达到 最高。

3.0.4绿色建筑设计北京六环路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

不应破坏划定的生态保护区环境

3.0.6项目选址与建设严禁破坏广西城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 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 的原则是严格保护、积极维修、合理改建、风貌不变。 3.0.7绿色建筑设计应调查分析建筑场地的建设适宜性,并进行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场地内不应有危害人身健康和安全的危险 因素。

3.0.7绿色建筑设计应调查分析建筑场地的建设适宜性,并进行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场地内不应有危害人身健康和安全的危险 因素。

3.0.9建筑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和利用广西的气候特征、城乡经 济特点与社会人文状况。 3.0.10建筑规划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0.11建筑设计应与场地周围环境或城镇空间肌理相协调,并避 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0.12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有绿色建筑设 计专篇,施工图设计专篇应注明对项目施工的要求和注意要点。

4.1.1绿色建筑策划应明确绿色建筑的建设目标、适宜的投资配 比与投资回收期、适宜的建设标准、合理的功能需求与对应的技 术策略。

.1.2绿色建筑策划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绿色建筑策划的目标应包括以

1绿色建筑各个阶段达到的等级或目标; 2绿色建筑能源与资源高效利用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室内 外环境质量目标。 4.1.3绿色建筑策划应包括前期调研、项目定位和论证、全过程 组织管理策划、绿色建筑技术策划、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等 内容。

且织管理策划、绿色建筑技术策划、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 内容。

4.2.1绿色建筑策划宜按以下步骤进行

4.2.1绿色建筑策划宜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前期调研; 2 1 项目定位与目标分析: 3 2 绿色建筑实施技术策略分析: 4 绿色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5 1 编制项目策划书。

会坏境分析。 1基地分析应包括地理位置、基地的地形地貌、现状建筑 周边物理与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周边的市政设施、人流、植被、 绿地构成等: 2市场分析应包括建设项目的功能要求、市场需求、使用者 状况、使用模式、技术条件、居民的意见与建议等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应包括城市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少 数民族风情和生活质量、建设项目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空间及 地区推行绿色建筑激励政策情况等。 4.2.3应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确定绿色建筑目标,并满 足以下要求: 1项目的总体开发目的、宗旨应满足绿色建筑基本内涵: 2项目的规模、组成、功能和标准应经济适宜。 4.2.4明确绿色建筑目标后,应结合前期调研成果,制定项目绿 色建筑技术方案体系与实施策略。 1应基于保证场地安全、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文化遗产等 要求,判断场地内是否存在不可建设或不适宜建设的区域,如要 在此类区域上进行开发建设,应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 2优先通过场地生态规划、建筑形态与平面布局优化等规划 设计手段和被动技术策略适应并利用基地特征与气候特征,实现 绿色建筑性能的提升;无法通过规划设计手段和被动技术策略实 现绿色建筑目标时,可考虑增加高性能的建筑产品和设备的使用, 3在选定绿色建筑的技术体系方案时,应进行地方适用性分 析、经济成本估算与投资配比优化,优先运用性能设计方法与集 8

本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等。

5.1.1建筑规划布局时,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不得低于

.1.2建筑布局应有利于获得自然通风和日照,并根据当地气 条件确定最优朝向,建筑主要朝向宜控制在南偏东15°或南偏 5°的范围内。

生不宜小于18m,当不能满足时应通过户型设计避免视线干扰 公共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应能通过外窗看到室外自然景观,无明 见线干扰。

5.1.4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公共建筑的容积率不应小于0.5

建筑的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应满足:3层及以下不宜大于38m/人: 4~6层不宜大于25m2/人;7~11层不宜大于22m2/人;12~18层不 宜大于20m2/人;19层及以上不宜大于13m2/人。 5.1.5应合理高效利用地下空间。新建高层住宅区内,地下室建 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之比不应小于0.05。新建公共建筑的地下 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不宜小于0.5。

建筑的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应满足:3层及以下不宜大于38m2/人 ~6层不宜大于25m^/人;7~11层不宜大于22m^/人;12~18层 宜大于20m2/人;19层及以上不宜大于13m2/人。

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之比不应小于0.05。新建公共建筑的地下 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不宜小于0.5。

5.1.6地下空间应与地面交通系统有效连接。

GB/T 40649-2021 智能制造 制造对象标识解析系统应用指南.pdf1.6 地下空间应与地面交通系统有效连接。

1.7地下空间宜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与地面景双 分结合。

主巩业面双订 付利同国本克 工东门米, 用镜面玻璃或抛光金属板等材料。玻璃幕墙应采用可见光反射 不大于0.20的幕墙玻璃。在城市主干道、立交桥、高架桥两侧 建筑如使用玻璃幕墙,应采用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16的低反 玻璃。

5.2.3室外照明不应对住宅外窗立面产生直射光线,场

明不得有直射光射入空中,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应符合 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规定

5.2.5集中布置住区内的高噪声源,以耐受噪声的公用区域

DL/T 5834-2021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沥青混合料拌和系统设备.pdf5.2.6住区和医疗、教育建筑场地白天噪声允许值应不大于55dF

(A),夜间噪声允许值应不大于45dB(A),夜间偶然噪声允许 值应不大于60dB(A)。其他公共建筑场地白天噪声允许值应不 大于60dB(A),夜间噪声允许值应不大于50dB(A),夜间偶然 噪声允许值应不大于65dB(A)。

5.2.7对固定噪声源应采用适当的隔声和降噪措施。宜利用绿化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