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_T 2229-2021 35kV及以下高压陶瓷电容传感器技术规范.pdf

DL_T 2229-2021 35kV及以下高压陶瓷电容传感器技术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8110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_T 2229-2021 35kV及以下高压陶瓷电容传感器技术规范.pdf

6.2.1高压端标准绝缘水平

传感器的高压端标准绝缘水平应符合表3的规定。标准绝缘水平应以传感器最高电压(m为基准。

对于户外/线路安装城市下穿隧道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推荐选用最高的绝缘

左例数据为传感器外绝缘在湿操状态下剩受电压(或称为器耐受电压).“ 煤状态下附受白压(或称为十耐受电压)。 母线承力型传感器的下耐受电压。 200kV仪适用F传感器的内绝缘

6.2.3统一爬电比距

补传感器不同污秽等级下的最小统一爬电比距参

表4 户外传感器不同污秽等级下的最小统一爬电比距

传感器应承受2U以持续时间2h不发生闪络或面穿 6.4局部放电

放电测量电辰下,传感器局部放电量不应超过表

DL/T2229—202

表5局部放电测量电压和局部放电量

4.2局部放电熄灭电压

局部放电熄灭电压不应小子1.1Um√3

6.7输出端的最大电流值

1.2U下,温度稳定时瑙予和表面温升限值不应人于5K:1.9U下,温度稳定时端子和 限值不应大子10K。

电压测量用传感器标准准确级分为0.5、1.0和3.0、在80%~120%的额定电压及功率因数为 后)的25%~100%额定负荷下,额定频率时的巾压误差和和位误差不应超过表6的规定。

表6 电压测量用传感器的电压误差和相位误差限值

6.10陶瓷电容元件性能

陶瓷电容元件性能见附录C。

承力型传感器的机械性能等级弯曲试验破坏负荷应按传感器直立安装、负荷水平施加于传感器顶 部确定。标准值应米用2000N、4000N、6000N、8000N、10000N、12000N、16000N、20000N 和25000N。 机械破坏负荷试验时,施加负荷应为规定的机械破坏负荷值的100%。 机械试验宜在四个相互垂直方向上施加规定机械破坏负荷的50%负荷,也可选择在一个方向上施 如规定机械破坏负荷的70%负荷,也可规定加在传感器顶部表面以上Imm处的破坏负荷Px,此负荷 值如下:

式中: Po 传感器顶部端面的破坏负荷; 传感器高度。 传感器的机械性能应能达到规定的机械破坏负荷。

传感器应耐受制造方标称的弯曲负荷值,顶端在2.5倍最大允许水平拉力F作用下耐受10s而不 损坏,并可靠运行。最大允许水平拉力F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最大允许水平拉力F

传感器悬挂使用时,应进行拉伸负荷试验。传感器应耐受制造方标称的拉伸负荷值,额定拉 应至少为传感器自重的15倍;其他要求制造方应与用户协商确定, 传感器应耐受额定拉伸负荷1min试验而不损坏。

7.3弯曲负荷下的偏移测量

承力型传感器应进行弯曲负荷下的偏移测量。在传感器自由端依次施加额定弯曲破坏负荷的 50%,传感器顶端受力点偏移值之差应符合表8的规定。 当弯曲负荷解除时,残留偏移应小于传感器高度的0.2%。

表8弯曲负荷下传感器顶端偏移值之差

承力型传感器应通过机械弯曲破坏负荷试验测定温度变化引起的机械强度变化。 机械弯曲破坏负荷试验应按表9选择温度确定;未选择时,应使用b类温度范围。 在选择温度范围内,按照表9中规定的三个温度值进行随温度变化的机械弯曲破坏负荷试验。

表9温度范围及温度值

对于选择的每一个温度,应至少在10只传感器上进行机械弯曲破坏负荷试验。从测得的实际弯曲 破坏负荷上,讨算均值R和标准偏差S:

Po 传感器顶部端面的破坏负荷; 传感器高度。 在传感器的破坏负荷下,顶部紧固螺栓应力不应超过400N/mm²

DL/T 2229—2021

DL/T2229—2021

8.1.1传感器浇注体表面

传感器浇注体表面应光清、平整,不得有缺料、气孔、裂纹、折痕等缺陷,除合模缝外不允许进 行打磨、加工、修补、涂漆等。表面允许涂具有“三防”性能的绝缘漆,漆膜应光亮、色调均匀、 花斑及流痕,面漆颜色深浅程度应一致。

8.1.2传感器复合外套

传感器复合外套存在的缺胶、杂质、凸起等单个缺陷面积不应超过25mm,深度不应大了 mm,凸起表面与合模缝应清理平整,凸起高度不应超过0.8mm,粘接缝凸起高度不应超过1.2mm, 总缺陷面积不应超过外套总表面0.2%

传感器应架接地时,应提供可靠的接地端了,应提供连接适合于规定故障条件的接地导体,连接 处应标有接地符号,接地符号应符合GB/T5465.2的规定。

传感器绝缘件宜采用环氧树脂、硅橡胶、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等有机复合材料。绝缘 件材料应符合产品标准,原材料进厂时应有检验报告,制造方应对原材料进行进厂检验。 外套材料性能的试验评价见附录D。

传感器应有可靠密封,沸水煮法试验后,介质损耗因数变化最不应超过10%,局部放电量不应超 过表5的要求。

户外传感器应能耐受温度福环试验和盐雾试验作用,户内传感器应能耐受温度循环试验作币。 试验后,传感器应无明显的机械损坏,介质损耗因数变化量不应超过10%,局部放电量不应超过 衣5的要求。

试验分为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和交接试验,试验项自及要求应符合表10的规定。 型式试验在每种型号的1台或2台传感器上进行,用来放型式试验的传感器应为经例行试验介格 例行试验和交接试验在每台传感器上进行。交接试验中,工频干耐受电压试验的试验电压为 页干耐受电压值的75%

传感器所使用的陶瓷电容元件及部分材料性能,用陶瓷电容元件试验、外套材料试验和可燃 考核,可参照附录C、附录D和附录E进行

表10试验项目及要求

9.2.1一般试验条件

试验和测量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 传感器的温度应与周围空气温度无显著差别,如需校正,应以+20℃为参考温度。 测量前,传感器应在测试温度下存放24h以上。 在测量期间,不应使传感器受到气流、阳光直射或可能引起误差的其他影响。 状态恢复应在试验条件下进行,恢复时间应为2h。 交流电压波形应符合GB/T16927.1的规定,频率宜为48Hz~55Hz,且近似正弦波

9.2.2测量设备及准确度

9.2.3特殊试验条件

验条件不满足一般试验条件时,应由用户与制造

传感器的一般检查项目如下: a) 传感器的外观应符合8.1和8.2的要求,使用的绝缘材料应符合83的要求; b) 传感器的端子(引线)极性应正确,并应有正负极的清晰标识; c)月 用量具检查传感器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d) 接地端子应标有“地”符号,按GB/T5465.2规定确定; e) 测量爬电距离,应符合6.2.3的要求; f) 除非用户与制造方另有协议,对于未注明公差的尺寸应符合土(0.01d十0.2mm)的偏差要 求,其中d为被检查的尺寸,单位为mm。

9.3.2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9.3.2.1工频干耐受电压试验

工频干耐受电压试验程序应符合GB/T16927.1的规定,施加表3中传感器额定电压对应的额定工 频干耐受电压,历时1rmin。 试验结束后,传感器未发生破坏性放电, 则通过工频干耐受电压试验。

9.3.2.2工频湿耐受电压试验

工频湿耐受电压试验程序应符合GB/T16927.1的规定,施加表3中传感器额定电压对应的额定工 频湿耐受电压,历时1min。 试验时,可允许闪络一次,但在重复试验时不得再发生闪络。

9.3.3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9.3.4截断蓄电冲击试验

试验在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后进行,采用负极性蕾电冲击波。 试验电压应按照GB/T16927.1所规定的标准雷电冲击波,在2us~5us之间达到峰值后截断。截 断回路的布置应使记录冲击波形的反冲值限制在峰值的30%内。应采用合适的间隙使雷电冲击波截断。 施加冲击顺序如下: 一1次全波冲击: 一2次截波冲击; 一14次全波冲击。 全波冲击在截断前后的波形畸变可以显示内部损坏。在评估绝缘性能时,在自恢复性的外绝缘上 截波时出现的闪络可忽略不计。

9.3.52h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试验程序应符合GB/T16927.1的规定,施加2U历时2h。若传感器未发生破坏性放电, 11 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9.3.6局部放电试验

试验程序和测试设备应符合GB/T7354的规定,测量回路的灵敏度应能检测出1pC的放电。试验 回路应无放电并能防止外来的干扰。 局部放电试验在传感器高压端工频耐压试验后进行,将电压升至80%工频耐受电压,至少保持60s, 然后将电压依次降到1.2Um和1.2U√3局部放电测量电压,在30s内测出其相应的局部放电量。再 逐渐将电压降至放电熄灭时的电压值,在这一放电限值处的试验电压即为局部放电熄灭电压。 局部放电量和局部放电熄灭电压应符合6.4的要求

9.3.7电容和介质损耗因数测

电容测量采用的方法应能排除由于谐波和测量电路附件引起的误差。测量准确度应能反映出一个 元件击穿量。电容量测量宜采用电桥法。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应在报告中给出。 电容和介质损耗因数测量同时进行,测量时的电压为(0.9~1.1)UN,额定电压高于10kV的可采 用10kV的测量电压。 电容偏差和介质损耗因数应符合6.5和6.6的要求。

9.3.8输出端的电流测量

在传感器高压端子上施加额定电压,输出端子接地,测量输出端子与地之间的电流,此电 超过6.7的要求。

试验宜在环境温度十5℃~十35℃下进行,传感器的固定应符合安装使用工况。 传感器的接地端子接地,无接地端子的传感器,输出端子接地,分别施加1.2U和1.9U 玉,传感器温度稳定后,其端子及表面温升应符合6.8的要求。

9.3.10准确度试验

9.3.10.1基本准确度

5%额定负荷及100%额定负荷下,测量电压(比值)识差和相位误差,应符合6.9的要求

.3.10.2准确度与温度自

传感器应分别在满定性能要求的两个极限环境温度下,施加额定频率的以和100%额定负荷,测 量电压(比值)误差和相位误差,应符合6.9的要求。 注:传感器达到湿度急定所需的时伺取决于传感器的综构和尺寸

试品应包含所有内部部件,试验前试品应进行局部放电试验。 机械破坏负荷从零迅速而平稳地升到规定破坏负荷的50%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施工方案及工艺,再以每分钟为规定机械破坏负荷的 35%~100%的速率高至7.1规定的破坏负荷 可通过对传感器自中端施加负荷来检验负荷Po 可通过使用个延仰件将负荷分别施加在距传感器顶面以上xmm处或50mm处来检验负荷P和Ps5 负荷方向应通过传感器的轴线且与其垂直。 若达到规定机械破坏负荷:则传感器通过试验。

9.3.12弯曲负荷试验

试品应包含所有内部部件,试验前试品应进行局部放电试验。 试验时,传感器的固定应符合安装使见上况,对顶端施加与传感器轴线垂直的负荷。在30s"90s 内,均匀前无冲击地升高弯曲负荷至7.2.1规定的试验负荷,并在此负荷下保持10s, 符合下列条件,则传感器合格: 一无可见的机械损伤,无并裂、损坏或金属附件产生明显的永久变形: 一各部件间无明显位移: 试验后局部放电量不超过表5的要求。

9.3.13拉伸负荷试验

试品应包含所有内部部件,试验前试品应进行局部放尾试验, 试验时,传感器的固定应符合安装使用工况,对顶端施加沿传感器轴线方向的拉伸负荷。在30s 90s为,均匀而无冲击地升高拉但负荷至7.2.2规定的试验负荷:并在此负荷下保持60s。 符合下列条件,则传感器合格: 一无可见的机械损伤,无开裂、损坏或金属附件产生明显的永久变形: 各部件间无明显位移: 一试验后局部放电量不超过衰5的要求。

9.3.14弯曲负荷下的偏移试验

试验时传感器安装在刚性的同定底欧或框架上。 在传感器的白中端依次施加20%的额定弯曲破坏负奇和50%的额定弯曲破坏负荷,测量施加负荷 下的传感器顶端偏移值。 当解除弯曲负荷时郑州某电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残余偏移应小于传感器高度的0.2%。20%额定弯曲破坏负荷和50%额定弯曲 破坏负荷下的偏移值之差应符合袁8的要求

9.3.15随温度变化的弯曲强度试验

试验时传感器安袋在刚性的固定底座或框架上,在达到破环负荷时,温度变化不能超过试验温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