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2054-2022 高寒地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孔道压浆和锚下预应力检测技术规程.pdf

DB63/T 2054-2022 高寒地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孔道压浆和锚下预应力检测技术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8060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63/T 2054-2022 高寒地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孔道压浆和锚下预应力检测技术规程.pdf

DB63/T 20542022

式中: D一一定位检测修正压浆密实度指数; Ⅲ一一同一孔道内检测区段数; D一一第m个检测区段定位检测压浆密实度指数,按公式(3)计算; Ld一一第m个检测区段检测区间长度,m; D一一未检测区段的赋值压浆密实度指数,按照公式(5)计算,计算点数取检测区段靠近孔道较 低一端且压浆质量较好的1/2,孔道分区段检测时应分别计算取算术平均值; L一一孔道全长,m; L一同一孔道内检测区间总长度,m; N一一第m个检测区段内定位检测的点数,按公式(4)计算; βi一一第m个检测区段内第i个测点的压浆状态,良好为1,轻度为0.5,重度为0; N一一第m个检测区段内压浆良好的检测点数; N一一第m个检测区段内轻度压浆缺陷的检测点数; N一一第m个检测区段内重度压浆缺陷的检测点数; D一一第m个检测区段内靠近孔道较低一端且压浆质量较好的1/2L品的定位检测压浆密实度指数, 按公式(3)计算。

7.8.1对检测存在疑问区域应开孔确认,验证结果与检测结果不相符时江阴市宏达毛纺有限公司车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对同批次同类型孔道的检 测数据重新分析判定或复测。

DB63/T 20542022

8.1.1锚下预应力检测包括等效质量法和反拉法检测两种方法,应根据检测目的和检测条件选择检测 方法。 8.1.2等效质量法检测适用于锚头尚未封端、具备激振锤摆动空间及传感器安装空间的张拉缺陷(如 未张拉、张拉设备异常等)检测,以及压浆后钢绞线已裁剪无法进行反拉法检测的情况。 8.1.3反拉法检测适用于压浆前锚索外露长度不小于500mm的锚下预应力检测,当外露段长度不满足 时需特殊处理后检测,检测前锚头锚索及夹片应无杂质,宜在张拉后24h内完成检测。 8.1.4抽样检测时应按随机方式抽样,预应力结构特殊位置(如张拉施工困难位置)、夹片存在不齐 平的预应力孔道等应重点检测,张拉过程中出现施工异常的预应力孔道应全检,检测批次宜结合生产批 次确定。

8.2.1等效质量法检测设备满足以下要求:

a) 设备性能应满足7.2的相关要求; b) 应包括激振传感器和受信传感器,激振传感器应固定在激振锤上,受信传感器应与锚头 C) 应采用激振锤激振,激振锤根据锚头规格按表4选取。

表4等效质量法激振锤选型表

反拉法检测设备满足以下

a 应包括反拉加载设备、力值与位移测量传感器; b) 1 应适合于单根钢绞线锚下预应力和同断面不均匀度检测; C) 1 反拉加载设备张拉力应不小于最大加载力值的1.2倍,且不大于最大加载力值的2倍; d) 1 油泵加卸载速率应能保持匀速且加载速率宜为0.1L/min~0.4L/min; e) 检测力值宜在压力传感器量程的15%~85%,示值最大误差1%FS; f) 2 采样间隔不少于每秒5次; g) 检测时夹片位移量应不超过2mm。

8.3.1等效质量法检测频率满足以下要求

a 需排查张拉施工缺陷的梁体、孔道应全部检测; b) 预制预应力梁每座桥应按不少于同类型孔道总数的10%抽检:

DB63/T 20542022

C 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边跨、中跨合拢段等施工较困难位置,应按不少于同类型孔道总数的 20%抽检; d 按检测对象的孔道数量计算,超过10%不合格时抽检数量应增加1倍,对后期生产的预应力构 件加大反拉法检测力度

8.3.2反拉法检测频率满足以下要求:

a) 11 预制预应力梁每座桥应按不少于同类型孔道总数的3%抽检; b)连续梁、连续刚构桥边跨、中跨合拢段等施工较困难位置,应按不少于同类型孔道总数的5% 抽检且不低于5束; C) 按检测对象的孔道数量计算,超过5%不合格时后期生产的构件抽检数量应增加1倍,对已生 产且未检测的预应力构件应采用等效质量法普查。 ? 当额应力物件中圳下情源时 品三检列司

8.3.3当预应力构件出现以下情况时,应提高检测比例或全部检测: a)5 张拉施工过程中出现张拉设备故障等异常情况; b) 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施工的构件; C) 预制厂试生产阶段的首批构件。

a 张拉施工过程中出现张拉设备故障等异常情况; 2 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施工的构件; C 1 预制厂试生产阶段的首批构件。

8.4.1等效质量法检测

8.4.1.2检测步骤如下

图3等效质量法检测流程图

a 准备工作:包括检查仪器、收集梁体信息、清理端头等,锚具应完全露出; 6 1 安装传感器:接收传感器应位于锚具竖向下方,宜使用磁性卡座与锚头耦合; C 计算参数标定:孔道数、锚垫板、结构断面尺寸一致的预应力孔道,宜进行计算参数标定,数 据解析应采用相同的计算参数; 1 采集波形:在锚具竖向上方激振,竖向下方接收,激振时宜使用橡皮套等进行降频处理,同 锚具保存有效波形宜不少于5条,受信波形振幅能量宜介于0.2V~0.4V,且一致性较好,有 效采集信号信噪比应大于20dB,否则应分析原因排除人为和检测仪器等因素后重新检测。

8.4.2.1检测流程应符合图4规定。

8.4.2.2检测步骤如下:

DB63/T 20542022

图4 反拉法检测流程图

3.5.1锚下预应力标准值应根据设计值、理论计算值或经验值综合试验验证确定,理论计算值按公式 (6)计算:

8.5.2锚下预应力相对偏差按公式(7)计

式中: 锚下预应力相对偏差, 实测锚下预应力值,kN。

8.5.3锚下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U按公式

锚下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U按公式(8)计算

式中: U一一同束不均匀度,%; Fmx一同束中单根预应力筋锚下预应力最大检测值,kN; Fin一一同束中单根预应力筋锚下预应力最小检测值,kN。 5.4锚下预应力同断面不均匀度U按公式(9)计算。

8.5.4锚下预应力同断面不均匀度U按公式(9)计算。

8.5.4锚下预应力同断面不均匀度U按公式(9)计算。

式中: 专割 同断面不均匀度,%; F 同断面中各束锚下预应力最大检测值,kN: F 同断面中各束锚下预应力最小检测值,kN。

DB63/T 20542022

Fmax Fmax + Fmi

Fmax U Fux x100% +F'

8.6.1对等效质量法检测有疑问时应进行复检,复检后仍超出允许偏差(见表6)的应进 最终评定结果以荷载试验为准

压浆密实度评价按表5执行。

浆密实度评价按表5执行

表5压浆密实度评价表

锚下预应力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规定。

DB63/T 20542022

表6锚下预应力允许偏差

10检测报告与数据管理

检测报告按JT/T828要求编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 项目概况:委托单位名称、检测原因、检测目的、工程名称、桥梁信息、检测日期、气候条件; b) 2 检测范围:抽样方法、检测数量、桥梁名称、梁板编号、预应力孔道编号; C) 检测依据:规范、规程、设计资料; d) 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人员信息、任务分工、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编号、主要用途; e) 检测项目和方法: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及原理概述; f) 数据分析和判定:检测数据分析结果、图像、结论。

0.2.1检测数据应真实可靠,现场检测记录应完整详实,并记录检测现场的定位信息。 2.2 检测数据宜用数据库进行管理,数据库应具备远程数据传输、储存、检索、回溯以及对比

DB63/T2054—2022附录A(资料性)现场记录表预应力孔道压浆定性检测现场记录表见表A.1。表A.1预应力孔道压浆定性检测现场记录表记录编号:第页/共页工程名称检测日期委托单位桥梁名称施工单位结构形式设备编号压浆工艺梁体编号气候条件梁体长度检测依据,Ⅲ孔道孔道直径孔道长度钢束数量激振端保存文件名编号,mm,m检测部位示意图备注检测:复核:13

预应力孔道压浆定位检测现场记录表见表A.2

预应力孔道压浆定位检测现场记录表见表A.2。

DB63/T 20542022

表A.2预应力孔道压浆定位检测现场记录表

DB63/T2054—2022锚下预应力反拉法检测现场记录表见表A.3。表A.3锚下预应力反拉法检测现场记录表记录编号:第页/共页工程名称检测日期委托单位桥梁名称施工单位结构形式设备编号压浆工艺梁体编号气候条件梁体长度检测依据,m单根钢绞线实测值孔道编号钢绞线编号备注,kN检测部位示意图备注检测:复核:15

DB63/T 20542022

孔道全长20m,检测区段为负弯矩区段,检测区间长度2m,测点间距0.1m,共21个测点,1号 测点为轻度缺陷,14号~21号测点压浆良好,假设测点高程从1号测点到21号依次降低,

B.1.2.1检测区段压浆密实度指数D

= 0.69 N 21

B.1.2.2未检测区段的赋值压浆密实度指数D

由B.1.1可知,该孔道共1个检测区段m=1,检测区间长度L=2m,孔道全长L=20m,孔道中未检测区 段的赋值压浆密实度指数,按公式(3)计算,计算点数取检测区段靠近孔道较低一端且灌浆质量较好 的1/2,那么,定位检测测点数N=10,其中,压浆良好检测点数N=8,轻度缺陷检测点数N=2,重度缺陷 检测点数N=0,可得

= 0.90 N 10

B.1.2.3修正压浆密实度指数D

修正压浆密实度指数D按公式(2)计算:

B.2算例二(2个检测区段)

孔道全长20m,检测区段为正弯矩区段,分别检测大里程端和小里程端,测点间距0.1m,大里程 端检测区间长度2m,共21个测点,1号~11号测点为重度缺陷,12号~21号测点压浆良好;小里程端检 测区间长度3m,共31个测点,1号~11号测点为重度缺陷,12号~20号测点为轻度缺陷恒大名都围墙及挡土墙施工组织设计(42P).doc,21号~31号测 点压浆良好,假设测点高程从1号测点到21号(31号)依次降低。

B.2.2.1检测区段压浆密实度指数D

DB63/T 20542022

由B.2.1可知,大里程端定位检测测点数N=21,压浆良好检测点数N=10,轻度缺陷检测点数N=0, 重度缺陷检测点数N=11,检测区段压浆密实度指数D.按公式(3)计算,可得

小里程端定位检测测点数N=31,压浆良好检测点数N=11,轻度缺陷检测点数N=9,重度缺陷检测点 数N=11,则

B.2.2.2未检测区段的赋值压浆密实度指数D

由B.2.1可知,该孔道共2个检测区段m=2,大里程检测区间长度为La天=2m,小里程检测区间长度为 d小=3m,检测区间总长度为L。=La大+Lds=5m,孔道全长L=20m。该孔道中未检测区段的赋值压浆密实度指 数,按公式(3)计算,孔道分区段检测时,应每区段分别计算,取算术平均值,那么,大里程端定位 检测测点数N=10,其中,压浆良好检测点数N=10,轻度缺陷检测点数N=0,重度缺陷检测点数N=0,可 得

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东西湖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B.2.2.3修正压浆密实度指数D

修正压浆密实度指数D按公式(2)计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