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974-2020 接地网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pdf

DB53/T 974-2020 接地网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7971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53/T 974-2020 接地网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pdf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测量基本要求 测量回路设备条件 短距测量方法, 测量结果判断原则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接地网短距测量典型实例

DB53/T9742020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电力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越秀供电局、重 庆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普尔斯科技有限公司、昆明电器科学研究所、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能源分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保山供电 局、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普 洱供电局、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山供电局、上海鸿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大唐云南发电有限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昆明局、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景 森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云南电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供电局、上 海大帆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昆明盛润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云南电 网有限责任公司昭通供电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庆军、白洋、袁涛、周仿荣、马仪、钱国超、周兴梅、姜雄伟、谭坚文、沈 志、黄修乾、陈二华、刘希银、孙自乔、高波、杨汉松、段军鹏、廖益发、伍鸿飞、蒋体浩、冯锋锋、 李晓婷、刘劲松、许学勤、潘晓娟、洪志湖、杨阿娟、廖圣、李国彬、邵建康、刘丽琴、青言、游书均。

LY/T 2009-2012标准下载DB53/T974—2020

接地网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工程中接地网接地电阻短距测量的术语和定义、测量基本要求、测量回路设备条 件、短距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判断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发电厂、变电站、换流站、配电所等场景下的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计算机辅助短距 测量法仅适用于平原地区,而电流极电位短距测量方法则在平原和丘陵地区皆适用,

DB53/T9742020

DB53/T9742020

种由导电非金属材料、电解质材料、化合填充物组成的,能明显降低工频接地电阻和抵 水分、盐、酸、碱等因素侵蚀的新型接地体。

4.1.1定位测量装置测量精度应达到分米(dm)级。 4.1.2定位测量装置应便于携带,且电池续航时间不应低于4h。

4.2测量装置的工作要求

DB53/T974—2020

4.2.1 测量装置应能够稳定输出3A以上电流,300V以上电压。 4.2.2 测量装置宜选择变频电源,频率40~60Hz,异于工频而又接近工频,步进频率1Hz, 4.2.3测量装置应当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带宽应不小于3dB。

5.1测量引线应根据测量电流进行布置,电流引线接头应可靠,防止现场布置时出现断开。 5.2连接测量装置引线,电流引线应不小于2.5mm2,电压引线应不小于1.5mm2.确保回路连通,通 过试测电流,检查回路的连通性。 5.3电流极应采用不少于4个垂直金属棒或扁钢角钢,扁钢角钢尺寸为40mm×40mm×4mm,垂直接 地体直径不小于16mm,埋入地中不小于0.5m,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Q·m时可采用加水或者采用 增加并联导体个数降低电流极接地电阻。 5.4电压极应和电压引线可靠连接,稳定打入地中不小于0.2m。 5.5电压极和电流极应避开杆塔下方、地下金属管道区域。 5.6电压引线应与电流引线具有明显区分,并尽可能远离,电压极应与电压引线可靠连接。 5.7根据地质勘察,如地形地貌、土质情况、环境等,选择地面平坦,土壤环境较单纯的区域作为辅 助电流极位置。辅助电流极所在区域应该避开地下建筑如管道、电缆沟、下水道等,也应避开输电线路 杆塔接地极、引外接地网、斜井接地极等地下装置。 5.8辅助电流极位置距接地网中心附近的电流注入点距离应当不小于2D,辅助电流极可采用单根垂 直接地极直接入地,或多根垂直接地极并联入地,但应保证电流极布置方式向四面均匀散流,等效于点 电流源接地。电流极垂直接地体与其连接线之间接触良好。 5.9电压引线放线时应远离电流引线,减小互感。

计算机辅助短距测量法仅适用于平原地区

6.1.2.1进行必要的地质勘察,如地形地貌、土质情况、环境等,确定测量方向和测量路径。并测量 分析这些区域的位置、面积、土壤电阻率、水的电阻率等数据。 6.1.2.2进行待测接地网技术资料的搜集,如接地装置设计图、历次接地电阻测试值、外引接地极理 深大小、施工情况、回填土、电气完整性测试报告等等。

DB53/T9742020

6.1.2.3如无土质情况需现场进行土壤电阻率的测试,土壤电阻率的测量应远离变电站接地网,并采 用测量软件对地中金属导体对接地电阻测量的影响进行修正,并记录修正数据。

6.1.3仿真模型的确定

6.1.3.1采用定位测量装置定位接地网边缘、辅助电流极的位置及测量路径坐标。 6.1.3.2将定位测量结果导入测量软件中,建立接地网仿真计算模型。 6.1.3.3根据土壤电阻率测量数据,反演土壤结构,确定接地网数值计算的土壤模型, 6.1.3.4根据计算准确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矩量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 6.1.3.5根据电网测量现场地形地貌、建筑遮挡、地中金属干扰、土壤电阻率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测 量路径,计算补偿点位置,制定地网电阻测量方案,

6.1.5.1根据计算机接地计算软件,和选定的电流极位置如图1所示,建立经典半球接地极等效模计 算模型,可采用CDEGS仿真对比分析半球接地极的计算效果。计算模型中各参数D、do等为现场实际值, 计算机辅助计算得到补偿点位置为电压极P的位置,即drc的长度。采用GPS定位测量装置定位电压极 P位置。将电压极布置在补偿点位置处。施加电流进行测量。 6.1.5.2测量电压宜选择扫频测量。40~60Hz,步进1Hz。不进行50Hz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剔除因随机于扰及设备输出不稳定造成的异常数据。通过数据插值得到50Hz的测量结果。

DB53/T974—2020

6.1.5.3对不同测量点数据组合分别代入模型计算,并进行拟合,对比代入点的组合不同的计算结果 的差异,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6.2电流极电位短距测量方法

6.2.1测量适用条件

电流极电位短距测量方法在平原和丘陵地区皆适用

电流极电位短距测量方法在平原和丘陵地区皆适用

将电流极布置距接地网1D~2.5D的平坦位置处如图2所示,采用定位测量装置或钢尺确定电 压极测量位置,原则上位置测量点数应不少于7个,不宜大于20个,每个位置点在电流极3~20m 内,相互间隔1m,远离电流极的位置间隔距离可大一些,如取2m、3m或4m。根据电流极附近测 量电压值的变化规律及与接地网地电位抬升的关系,通过拟合计算获得接地网接地电阻。

6.2.3现场测量实施方案

图2基于电流极电位测量的短距测量方法示意图

将辅助电压极依次布置在距离电流极3~20m的测量点上,以对称异频电流作为输入量,电流 不宜小于3A,依次测量并记录电压、电流、频率、视在电阻。靠近电流极点(3~5m),电压极入 地深度不小于0.2m。现场测量时,在辅助电流极附近布置电压极测量点1、2、3、4、5...n,测量得到 视在电阻4R、4R、4R、4R、4R接地网短距测量典型实例参见附录A。

6.2.4接地电阻计算

将视在电阻值4R、4R、4R、4R、4R,输入计算软件,逆向计算接地网接地电阻值。 拟合计算按公式(1)、(2)和(3):

IDB53/T974—2020

+b 1 y=u; G 0/2T 3

某理工大学呈贡校区扩建工程4×4米震动台预埋件钢支架施工方案y=l 2 k = p/2. 3

DB53/T974—202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接地网短距测量典型实例

下穿铁路隧道施工方案表A.1 接地网短距测量典型实例

DB53/T9742020

图A.1一个500kV变电站示意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