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663-2022 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DB21/T 3663-2022 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 M
标准类别:城镇建设标准
资源ID:37951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21/T 3663-2022 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1施工浇筑中应随时观察检查浆料的流动性、发泡稳定性,并应控制浇筑厚度及地 整度;发泡水泥绝热层自流平后,应采用刮板刮平; 2发泡水泥绝热层内部的孔隙应均匀分布,不应有水泥与气泡明显的分离层; 3发泡水泥绝热层在养护过程中不得振动,且不应上人作业。

5.3.1毛细管网敷设前,应对照施工图纸核定毛细管的选型、管径、壁厚,并应检查毛细管 外观质量,带压出厂的塑包金属毛细管,还应检查其压力是否符合要求。 5.3.2以空调制冷剂为介质的塑包金属毛细管网系统,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查毛细管气管末端压力表压力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铺设前压力; 2按图纸要求将毛细管网液管、气管位置及管路间距和转弯处在绝热层上进行标记;

3打开毛细管网1m~2m,将气管、液管分别插入连机孔洞并固定液管、气管; 4毛细管网铺设时应平直,转弯半径宜大于100mm,同时采取适宜的固定方式,将管网 固定于绝热层上; 5气管、液管并行铺设,气管、液管间距宜为60~80mm; 6毛细管网敷设完成后应再次检查管路压力并做好记录。 5.3.3以水为供暖供冷介质的毛细管网系统,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供回水主、十管清洗完成且分水器、集水器安装完成后,再敷设毛细管网系统; 2安装前应按设计图纸准确标示出集管敷设方向、毛细管网敷设区域及预留部位,毛细 管网距预埋件边框不应少于70mm; 3毛细管网应按标记的位置和走向敷设,将毛细管网固定在绝热层或敷设面上,敷设应 平直。当U形铺设时,塑料管材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8倍管外径; 4毛细管网集管之间宜采用热熔焊接的方式连接,毛细管网和供回水主管之间宜采用热 熔承插连接或软管快速接头的方式连接: 5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水系统应独立设置,并设置脱气除污器: 6户内系统的热媒温度、压力或资用压差等参数与热源不匹配时,应根据需要采取设置 换热器或混水装置等措施。换热器或混水装置宜接近终端用户。

1每个主要房间应独立设置环路,面积小的附属房间可与相邻主要房间共用环路; 2进深大于6m和面积大于20m的房间,宜按区域设置独立环路; 3不同标高的房间地面,不宜共用一个环路。 4每个分支环路埋设部分不应设置连接件,在铺设过程中管材出现损坏、渗漏等现象时, 应当整根更换,不应拼接使用。 5对于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地面辐射系统叁桥通(2016)2368A-Ⅶ-G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72+128+72)m,卫生间等地面温度不宜过低的房间,宜独立 设置环路。

1每个主要房间应独立设置环路,面积小的附属房间可与相邻主要房间共用环路; 2进深大于6m和面积大于20m的房间,宜按区域设置独立环路; 3不同标高的房间地面,不宜共用一个环路。 4每个分支环路埋设部分不应设置连接件,在铺设过程中管材出现损坏、渗漏等现象时, 应当整根更换,不应拼接使用。 5对于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地面辐射系统,卫生间等地面温度不宜过低的房间,宜独立 发置环路。 5.3.5毛细管应按设计图纸标定的管间距和走向敷设,毛细管网距离外墙内表面距离不宜小 于100mm,与内墙距离宜为200mm~300mm,与卫生间墙体内表面距离宜为100mm~ 150mm,管间距安装误差不宜大于10mm。 5.3.6在分水器、集水器或液管、气管附近以及其他局部毛细管排列比较密集的部位,毛细 管外部宜设置柔性套管,毛细管穿墙时应设硬质套管。 5.3.7现场敷设的毛细管网应根据房间的热工特性和保证地面温度均匀的原则,宜将高温管 段或低温管段优先布置于房间热负荷或冷负荷较大的外窗或外墙侧。 5.3.8毛细管网敷设施工过程中,埋管区域应设施工通道或采取加盖等保护措施,严禁穿凿, 穿孔或进行射钉作业,严禁人员踩踏毛细管网。

于100mm,与内墙距离宜为200mm~300mm,与卫生间墙体内表面距离宜为100mm 150mm,管间距安装误差不宜大于10mm。 5.3.6在分水器、集水器或液管、气管附近以及其他局部毛细管排列比较密集的部位,毛细 管外部宜设置柔性套管,毛细管穿墙时应设硬质套管。 5.3.7现场敷设的毛细管网应根据房间的热工特性和保证地面温度均匀的原则,宜将高温管 段或低温管段优先布置于房间热负荷或冷负荷较大的外窗或外墙侧。 5.3.8毛细管网敷设施工过程中,理管区域应设施工通道或采取加盖等保护措施,严禁穿凿 穿孔或进行射钉作业,严禁人员踩踏毛细管网。 5.3.9地面安装时,毛细管网的固定可选用下列方法:

1用扎带将毛细管网固定在金属网格上; 2绝热层上未铺设金属网时,可采用塑料排扣将毛细管网直接固定在绝热板上,排扣力 度应适宜,不得引起毛细管网变形且不得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脱扣; 3在绝热层表面铺设专用管架或管卡,将毛细管直接卡在管架或管卡上; 4在绝热层表面根据毛细管走向设置凹槽,将毛细管固定于凹槽内。 5.3.10墙面安装和顶棚安装时,应采用扎带将毛细管网固定在金属网格上。 5.3.11塑料毛细管网在热熔连接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毛细管网施工时,为防止杂物进入管道,密封盖在热熔时才可取下,没有密封盖的毛 细管网禁止使用; 2焊接温度应在240℃~280℃范围内,当用专用剪管刀切断毛细管时,断面应平齐且垂 直于管子轴线; 3焊头、管子及管件的加热面应保持清洁,热熔过程中不应旋转,热熔后应匀速从加热 器上取出,并在5s内完成对接; 4焊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熔瘤应均匀,管内不应有熔物形成的缩径。 5.3.12塑包金属毛细管网在焊接连接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安排焊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焊接工作,同时注意安全防护; 2焊接前对焊接部位进行均匀预热; 3焊接时采取氮气保护,持续往管道内注入0.02~0.05MPa的氮气,焊接完毕后需继续 充氮气3~5分钟; 4宜采用钎焊的焊接方式。 5.3.13金属连接件间的连接及过渡管件与金属连接件间的连接密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55°密封管螺纹第1部分:圆柱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GB/T7306.1和《55°密封管螺 纹第2部分: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GB/T7306.2的有关规定。 5.3.14铜制金属连接件与管材之间的连接结构形式宜为卡套式或卡压式夹紧结构。 5.3.15连接件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应采用管道系统适用性试验的方法,管道系统适用性试 验条件及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管材标准的规定。 5.3.16阀门、分水器、集水器组件安装前应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安装在分水器进口、集水器出口及旁通管上的旁通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强度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1倍; 3强度试验持续时间应为5min,严密性试验持续时间应为15s,其间压力应保持不变 且壳体、填料及阀瓣密封面应无渗漏。 5.3.17毛细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下部阀门接口之间的明装管段,外部应加装塑料套 管或波纹管套管,套管应高出面层150mm~200mm。

1用扎带将毛细管网固定在金属网格上; 2 绝热层上未铺设金属网时,可采用塑料排扣将毛细管网直接固定在绝热板上,排扣力 度应适宜,不得引起毛细管网变形且不得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脱扣; 3在绝热层表面铺设专用管架或管卡,将毛细管直接卡在管架或管卡上; 4在绝热层表面根据毛细管走向设置凹槽,将毛细管固定于凹槽内。 5.3.10墙面安装和顶棚安装时,应采用扎带将毛细管网固定在金属网格上。

5.3.18毛细管的环路布置不宜穿越侧向绝热层,必须穿越时,穿越处应设长度不小于200mm 的柔性套管。 5.3.19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根据控制范围和要求来决定。对整个房间进行控制时, 传 感器应安装在不受局部热源影响的地方,同时做好防护

5.3.20温控器设置及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温型温控器应设置在附近无散热体、周围无遮挡物、不受风直吹、不受阳光直晒、 通风干燥、周围无热源体、能正确反映室内温度的位置,且不宜设在外墙上; 2在需要同时控制室温和限制辐射面表面温度的场合,应采用双温型温控器; 3对开放大空间场所,室温型温控器应布置在所对应回路的附近,当无法布置在所对应 的回路附近时,可采用地温型温控器; 4地温型温控器的传感器不应被家具、地毯等覆盖或遮挡,宜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的位 置且在加热部件之间; 5对浴室、带沐浴设备的卫生间、游泳池等潮湿区域,室温型温控器的防护等级和设置 位置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地温型温控器; 6温控器的控制器设置高度宜距地面1.4m,或与照明开关在同一水平线上。 5.3.21毛细管辐射供冷系统应设置防止辐射面结露的控制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露点探测方法时,理设点应靠近最易结露的位置,传感器可固定在毛细管表面 也可理设在辐射体表面; 2采用温湿度探测方法时,安装位置不宜靠近门窗,

5.4.1以空调制冷剂为介质的塑包金属毛细管网系统敷设完成后,连接机组之前,宜采用 0.6MPa氮气依次对每个管口进行吹扫。 5.4.2以空调制冷剂为介质的塑包金属毛细管网系统的压力试验应满足下列要求: 1气管、液管连接完成,吹扫完成; 2气压试验应进行两次,分别为铺设填充材料的前后; 3采用氮气充入管路内,缓慢升至1.5MPa后,稳压3分钟;持续加压至3.0MPa后,稳 压5分钟;继续加压至4.0MPa,稳压24h,相同温度下,压力降不得超过0.2MPa。 5.4.3以水为供暖供冷介质的毛细管网系统的冲洗应在分水器、集水器以及主供、回水管道 冲洗合格后进行,水压试验应在系统冲洗之后进行

5.4.4系统充水、清洗、排气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的充水、清洗、排气宜按每一个循环环路单独进行; 2系统充水时AQ_T 8012—2022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诚信建设规范.pdf,应通过系统最高点的自动排气阀进行排气; 3清洗时宜采用20℃~40℃的温水;

4在运行压力下降时,通过继续充水达到指定的压力,宜采用自动充水装置来完成继续 充水补水。

1水压试验应在系统冲洗之后进行; 2水压试验之前,应对试压管道和构件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护措施; 3水压试验应以每组分、集水器为单位,逐回路进行; 4水压试验应进行两次,分别为铺设填充材料的前后; 5试验压力宜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大于0.8MPa; 6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不渗漏且压降范围不应超过0.05MPa,然后降压至工作压力的 1.15倍,稳压2h,各连接处不渗漏且压降范围不应超过0.03MPa,则认为合格; 7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中要随时观察与检查有无渗漏,如发现泄 漏,应找到漏点并进行修复; 8在有冻结可能的情况下试压时,试压完成后应及时将管内的水排干; 9不宜以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5.5.1地面填充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且不宜大于40mm。 5.5.2填充层施工,应由有相应资质的施工方承担,供暖供冷系统安装单位应密切配合。 填 充层施工过程中不得拆除和移动侧向绝热层,

5.5.3填充层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毛细管网安装完毕且水压、气压试验合格,处于有压状态; 2确认设备、输送泵及输送管道安全性,具备施工条件; 3通过隐蔽工程验收。 5.5.4地面填充层施工中严禁使用机械振捣设备;施工人员应穿软底鞋,使用平头铁锹。 5.5.5地面水泥砂浆填充层施工完成后,宜在表面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少于7天; 地面填充层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方可上人行走。养护期间及期满后,应对地面采取保护 措施,不得在地面加以重载、高温烘烤、直接放置高温物体和高温设备。 5.5.6地面水泥砂浆填充层表层的抹平工作应在水泥砂浆初凝前完成,压光、拉毛工作应在 水泥砂浆终凝前完成。 5.5.7填充层施工完毕后甘家口电站正式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3.doc,应进行二次压力试验,并做好记录,

5.6.1地面辐射供暖供冷面层宜采用热阻小于0.05m·K/W的材料。 5.6.2面层施工前,填充层应达到面层需要的干燥度和强度。面层施工除应符合土建施工设

计图纸的各项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面层时,不得剔、凿、割、钻和钉填充层,不得向填充层内楔入任何物件; 2石材、瓷砖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10mm宽伸缩缝;木地板铺设时,应 留不小于14mm的伸缩缝;伸缩缝应从填充层的上边缘做到高出面层上表面10mm~20mm, 面层敷设完毕后,应裁去伸缩缝多余部分;伸缩缝填充材料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 3面积较大的面层应由设计单位计算伸缩量,设置必要的面层伸缩缝。 5.6.3以木地板作为面层时,木材应经过干燥处理,且应在填充层和找平层完全干燥后进行 本地板施工。 5.6.4以瓷砖、大理石、花岗岩作为面层时,填充层伸缩缝处宜采用干贴施工。 5.6.5采用发泡水泥绝热层和水泥砂浆填充层时,当面层为瓷砖或石材地面时,填充层和面 层应同时施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