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804-2022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性能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pdf

GB/T 41804-2022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性能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4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7878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 41804-2022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性能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pdf

附录A提供了选择操作范围和极端条件值的方法。 b> )量化参数组合的影响。测量点的选择与a)相似,但有一个附加条件,即实验员应识别出被评 价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c)分析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如何在特定环境下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评价条件的环境参数应固定 在该环境规定的相应值或范围内。 示例2:如果被测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是血管系统,并需知道其在温度35C,相对湿度从40%~60%且噪声 为50dB评价条件下的性能,那么评价环境的环境参数值应精确地保持在温度35C,相对湿度从40%~60% 且噪声为50dB。

6.3.3.3.3操作评价的验证评价条件

操作评价的验证评价条件由一个或多个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将要工作的操作环境决定。应确定待评 价的环境参数,并规定其预期的操作范围。但是,不必指定它们的测量点,因为这些值需要记录但不应 受控。 如果评价目的是研究特定操作环境条件,则应规定相关环境参数的值或范围。这些范围和值应在 操作环境中可能遇到的范围内。

泉州金帝文化广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4环境条件的测量和记录

为了分析环境对性能结果的影响,在生物特征识别试验中应测量和记录所选择的环境参数。应规 定执行这项任务的仪器和要求。 注:关于测量和记录仪器的附加信

6.4.2用来衡量和记录环境条件的仪器

环境测量仪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仪器应能测量待评价的测量点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仪器的分辨率应适合记录变化; 仪器应事先校准。 注:在许多情况下,这些仪器可能集成到发生和控制装置(如气候室)中。

6.4.3测量和记录环境条件的要求

在某一评价环境的测试过程中,需要测量和记录所选择的具体环境参数。这些参数应在生物特征 识别尝试时进行记录。当传感器和采集点没有并置时,应在所有相关点(可能包括样本采集点和传感 器)测量参数。 记录这些参数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比较的结果能与环境参数一起记录下 来。另一种方法是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结果和环境参数能单独记录,但都应有日期时间戳,以便能够将 其关联起来。

应定义以下评价目标: 对要分析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描述。包括对系统所基于的模式以及组成要测试系统的组件 的说明。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作业指南。该指南将在随后的测试中使用。 要评价的一个或多个环境参数以及要控制的一个或多个环境参数。 参考和目标评价环境的规范以及所有测量点和设置点的特定参数值。

注册应在注册环境中进行。并应依据6.3.3.2进行

7.3.2.1一般要求

应为每种场景规定特定的受控条件。应为每个定义的测量点专门生成环境条件,其中还可包括 境条件。这些变更应以受控方式进行,可能需要使用环境发生器。 注:有关环境发生器功能的其他信息,以及考虑温度、湿度和照度等环境参数的示例见附录B。

7.3.2.2用以产生和控制环境条件的环境发生

产生相应环境参数的环境发生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环境发生器宜具有超过评价条件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能力,建议超过此值以避免出现接近极 限的非线性条件; 环境发生器的分辨率应足以获得环境条件值; 环境发生器应预先校准; 在环境发生器内部产生环境条件的情况下,该环境发生器应有足够的空间来引入生物特征传 感器和用户的生物特征特性。 注: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环境发生器可能集成测量和/或记录仪器(例如气候室)

7.3.2.3为确保达成环境条件的要求

如果测量点和设置点相应的参数稳定就表明达到测量点和设置点的特定要求。应规定并报告确定 每个参数在该阶段的标准。 注1:实现环境条件稳定的时间取决于环境参数和所使用的环境发生器。 注2:“标准”的示例可能是“至少30s内没有变化或处在定义的参数范围内”。 在评价过程中,测试主体与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互动可与环境条件的变化相一致。如果这些条件 超过了规定的值或范围,评价人员应等待,直到达到测量点和设置点并且再次稳定。此外,如果需要使 测试主体适应环境,则应在继续评价之前采取使测试主体适应环境的具体措施。 注3:7.5中给出了环境适应性要求。 注4:在计划评价时,考虑这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是很重要的。为达到环境条件所花费的时间会延长测试时间,因 此可能会导致测试主体疲劳和缺乏动力。 在生成测量点之前宜逐步将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引人环境条件,因为例如温度等因素如果改变过快,

可能会对生物特征识别系统造成破坏。

7.3.3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布置

评价中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宜位于指定的评价配置中,以允许用户根据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供应商 的建议进行交互。如果无法满足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供应商的建议,则应由测试机构和调试机构协商确 定布置位置,并明确由于布置位置不同对性能产生的任何可能影响

参与性能评价的用户选择应有广泛性。被测群体应为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目标用户群。应 生别、年龄、种族和职业等因素。

被测群体的规模应由调试机构和测试机构根据成本、时间、实验的复杂性、资源的可用性和所需的 统计置信度的限制共同确定。将记录预期的测试人群数以及用于确定测试人群数值的理由。 注1:参加评价的测试主体的数量能根据GB/T29268.1一2012中定义的规则3或规则30来计算。 注2:应用其中一项规则后,评价人员将获得以下数据: 一 一要招募的测试主体数。这个数字可能增加大约10%,以允许测试主体在评价结束前离开评价。 每个测试主体要执行的真实事务和假冒事务的数量,以实现有显著意义的比较。 一每个测试主体在每个环境变量测量点要执行的真实事务和假冒事务的数量,以实现大量比较。 由于每个测试主体在每个环境条件下都执行真实的测试和假冒的测试,所以测试可能会很耗时, 在确定测试规模时应考虑测试持续时间。

只要满足被测群体的总体组成要求(如年龄、性别或其他属性),就应随机选择测试主体。在生 正识别系统实施期间或在算法训练/调整过程期间,测试主体不应事先参与,

7.4.4测试主体的训练与指导

7.4.4.1测试信息

测试主体应获得有关评价的相关信息:目标、访问次数以及与他们参与评价有关的法律问题。

7.4.4.2测试说明

应向测试主体说明评价阶段(注册和验证)以及每一阶段的测试主体应做些什么。若根据环境条件 有测试主体应遵守的某些指示,也应加以说明。 注:用户能知道如何在环境发生器中使用生物特征 使他们的交互更容易

测试主体应进行实际试验。测试操作员应监督这些试验,并在必要时纠正错误,直到每个主体都熟 练地与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交互。

在训练和注册过程中,应指导测试主体,但在验证过程中,测试操作员仅检查测试主 是否与生物

特征识别系统正确交互。

如果生物特征识别系统能显示与生物特征样本采集相关的信息以及每次尝试的匹配结果,则应其 告知测试主体以改善其交互 测试操作员宜提供最少量的反馈

7.4.4.6熟练与非熟练

通过训练、指导和测试设计,宜使测试主体在进行注册和验证试验前就熟练测试仪器。如果不能实 现熟练,则应将熟练程度的变化对性能的影响降至最低。这可以通过确保所有测试都使用一样比例的 熟练用户和非熟练用户来实现。应报告测试主体的熟练水平。

访问次数应多于一次。在第一次访问时,测试主体应进行练习/训练试验,然后,执行注册流程,最 后进行真实事务和假冒事务的第一阶段。在随后的访问中,测试主体应仅进行真实事务和假冒事务。 每次访问中,每个主体的事务数量宜为至少进行10次真实事务,且不超过10次假冒事务。此外, 所有事务均应在脱离仪器的情况下进行。测试主体应以符合目标应用的方式执行动作来向采集传感器 显示其生物特征。脱离仪器的目的是避免在有仪器的情况下,测试主体向采集传感器展示一次他们的 生物特征后,保持原位进行所有尝试和事务。

根据生物特征识别模式和环境条件进行评价,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确定适应环境的时间。适应环境 是指测试主体适应目标环境条件的情况, 如果需要适应环境的时间,应将环境适应性方法定义为测试计划的一部分。本方法应包括: 采取这种做法的时间; 适应环境的最短时间; 达到测试主体环境适应性的要求; 考虑测试主体已适应环境的标准。

7.6努力水平和决策策略

注册和验证事务的约束条件应与目标应用相符,包括尝试、事务和时间安排。选定值应与试验结: 起报告

在评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异常情况。测试操作员应采取措施确保异常不会影响评价结果。 时于不同类型的异常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异常:这些异常发生在生物特征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在这种情 况下,测试操作员应停止评价并解决问题。一旦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再次正常工作,评价可以继 续。应报告异常及其解决方法。 环境异常:如果测试到环境条件变化时,测试操作员应测量环境参数,并检查其是否在规定范 围内。如有任一参数超出范围的,应停止评价,并纠正潜在问题。一旦评价条件稳定且在相应 范围内,即可恢复评价。测试操作员应报告这些异常。 注册与验证异常:如测试操作员发现测试主体引人了错误的标识符,呈现了错误的生物特征特

GB/T41804—2022/ISO/IEC29197:2015

性,或以不符合规定的方式使用该仪器,应取消尝试,将异常情况告知测试主体,并重复该 事务。

7.8数据记录和测试结果

评价人员应对测试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进行监测和审查,以确保正确使用评价方法,测试仪器正常工 作。所有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均应保存。 然后,评价人员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比对得分来计算性能统计数据,这些数据将与非生物特征数据 (如用户数据、试验数据)和环境数据一起报告。 注:任何个人资料(例如生物特征数据)都需要按照数 保护相天法律进行获取和便用

7.8.2数据记录的要求

在每次评价过程中,应记录每个评价条件的环境条件测量结果、计算性能指标所需数据和其他需要 报告的数据。 注:6.4.3强调记录环境条件的具体要求。 应记录可能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注册和验证错误(如,过热出汗导致的指纹验证错误)。在评价系统 性能和可用性时,应考虑这些错误。 建议录制试验用户与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交互的实时同步视频录像,最好使用能够进行视频分析的 系统,以协助有效分析。 建议从测试主体那里收集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可用性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测试结束调查、试 验用户在测试过程中自愿提供的可用性信息等方式收集。

7.8.3计算结果要求

7.8.3.1基准性能

第一次基准性能测试应在参考环境条件和常规配置下进行(即未在环境室中配置)。第一次测试的 结果应称为环境基准。第二次基准性能测试应在参考环境条件下进行,并在用于生成和控制环境参数 的配置中进行,因为在测试中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配置可能受到环境生成设备(例如环境室)的存在 的影响。第二次测试的结果称为配置基准。

7.8.3.2配置效果

比较配置基准性能与环境基准性能以确认配置效果。由于这两个基准都是在相同的参考环境条件 下建立的,所以生物特征识别性能的任何变化都只能归因于配置的变化。 示例:正在测试温度对匹配性能影响的指纹读取器。该读取器安装在带有“通孔”的环境室中,以便测试主体的手 能进人该室并与读取器接触。由于该环境室的配置,影响指纹在读取器上的呈现角度,影响了指纹传感器反馈指示器的 查看。与环境基准中的相同读取器相比,安装在环境室内的读取器具有更高的错误拒绝率。

7.8.3.3·隔离环境影响

结果应表示为相对于配置基准性能的环境特定性能。 示例:表1为某指纹系统在5个测温点测试的生物特征识别性能测试结果。性能表示为测试使用的阔值设置上的 误不匹配率(FNMR)和误匹配率(FMR)。在5个测温点进行相同数量的真实尝试,范围从0C~40C。所有值都以百 分比表示。

结果应表示为相对于配置基准性能的环境特定性能。 示例:表1为某指纹系统在5个测温点测试的生物特征识别性能测试结果。性能表示为测试使用的自 误不匹配率(FNMR)和误匹配率(FMR)。在5个测温点进行相同数量的真实尝试,范围从0C~40C。 分比表示。

表1生物特征识别性能测试结果

7.8.4报告结果要求

7.8.4.1性能指标

保沧高速公路某标段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7.8.4.2非生物特征数据

以下非生物特征数据应与性能指标一起报告: 试验用户:参与每次试验的用户数量及其人员统计细节信息; 环境数据:评价环境条件期间收集的数据,它包括所有评价过程中应控制的环境参数的指标 和/或图形; 为计算基准性能而获得的环境测量值; 环境异常; 错误日志:测试操作员对错误及其解决方案的记录; 可用性数据:从试验用户/参与者的角度对可用性进行评价时收集的数据; 一测试操作员一般观察情况。

7.9.3.1第一次访问前的步骤

在进行第一次访问前,应进行如下步骤: 招聘测试主体; 在指定的评价环境中引入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并建立相应的环境条件; 对注册和验证过程进行系统可操作性分析

7.9.3.2基准测试

基准测试能通过以下方式之一进行: 仅在第一次访问期间; 在部分后续访问期间。 注:如果怀疑由于测试主体的适应性增加而导致的系统性能在整个测试期间可能发生变化,则最好收集所有测试 主体的基准值。

交通安全设施更换施工施工组织设计7.9.3.3第一次访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