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369-2022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pdf

GB∕T 18369-2022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7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7867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 18369-2022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pdf

按GB/T7690.3的规定进行检

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检验。

DB14/T 2060-2020 智能煤矿建设规范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检验。

6.14浸胶纱力学性能

GB/T20310的规定。试样中纤维的质量分数应控制在65%~79%,纤维体积分数计算方法见 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的正则化值按式(1)计算。

Xx=X× 52.5

GB/T.18369—2022

式中: XN 正则化值; 实测平均值; 52.5 给定的纤维体积分数,以百分数(%)表示; V 实测的纤维体积分数,以百分数(%)表示。

6.15环形试样短梁强度

按GB/T1458的规定进行检验。需制备两组环形试样分别测定标准状态和潮湿状态的短梁强度, 环形试样的纤维质量分数应控制在65%~79%,纤维层数应不少于6层。纤维体积分数计算方法见附 录D。

6.16单向板力学性能

按GB/T4550或附录E给出的方法制备单向板。单向板中纤维质量分数应控制在65%~79%, 纤维体积分数计算方法见附录D。 按GB/T1040.5的规定分别测定单向板0°方向和90°方向的拉伸强度,0°方向拉伸强度的正则化值 按式(1)计算。 按JC/T773的规定测定单向板0方向的表观剪切强度

产品出厂时,应进行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外观、纤维直径、线密度、含水率、可燃物含量、硬挺度、短切率和分散率、断裂 强度。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投产时; b)材料或生产工艺有较大的改变时; ?) 停产时间超过三个月,恢复生产时; d 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2 供需双方合同有要求时; g)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型式检验应包括本文件要求中的全部项目。

7.2.1同一原料、同一生产工艺、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稳定连续生产的一定数量的单位产品为一个检查批。 7.2.2外观、含水率、可燃物含量、硬挺度、短切率和分散率、静电性、断裂强度、悬垂度采用不合格品数 计数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按表3中第I栏规定的样本大小进行抽样,以单位产品测试结果进行判定,若 一个单位产品中有一项或几项未达到要求,则计为一个不合格品。若批样本中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

表3中给出的接收数(Ac),则接收,否则拒收。

7.2.3纤维直径、线密度按表3中第工栏所列样本大小进行抽样,以批样本中所有测试单值计算平均 值和变异系数,若符合5.1.6和5.2.1或5.3.1的要求,则接收,否则拒收。 7.2.4玻璃成分、玻璃密度、浸透速率、浸胶纱力学性能、环形试样短梁强度、单向板力学性能采用计数检 验,按表3中第Ⅱ栏所列样本大小进行抽样,以单位产品测试结果进行判定,若全部符合5.1.2、5.1.3、 5.3.4和5.3.5的要求,则接收,否则拒收。 7.2.5按7.2.2、7.2.3和7.2.4同时判定接收的批为合格批,该批产品接收,否则该批产品拒收。

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8.1.1产品标志应包括:

生产厂名称和厂址, 产品标记, 生产日期或批号, 适用树脂, 可燃物含量的公称值, 产品质量检验的合格证明, 包装储运的图示标志。 8.1.2标志应在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用户提供有关资料

3.2.1每个纱团应用柔软的材料包装。 3.2.2将包装好的纱团应装在清洁、干燥的包装箱内,保持纱团干燥,避免撞击碰伤,包装箱封箱 礼应牢固。其他包装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8.2.3包装箱外表面应标明:

生产厂名称和厂址, 产品名称和代号, 净质量, 生产日期或批号,

应采用干燥的遮篷运输工具运输,运输中应避

附录A (规范性) 无捻粗纱短切率和分散率的测定

合股无捻粗纱经短切机切短后,分散成原丝束并自由落在切刀下方一定距离放置的检测板上,通过 称量并计算检测板上收集的未切断和未分散原丝质量占收集的原丝总质量的百分率,得到无捻粗纱的 短切率和分散率。

A.2.1短切机:带有锋利切刀,能将无捻粗纱切割成50mm长的纱段。 A.2.2检测板:黑色,尺寸应至少300mm×500mm。 A.2.3镊子。 A.2.4分析天平:可读至1mg。

试验室温度(23土2)℃,相对湿度(50士10)%。

A.4.1被测无捻粗纱团应在试验环境中至少放置4h。 A.4.2从被测无捻粗纱团内层抽出纱头引人短切机(A.2.1)中,短切成50mm的原丝段,在切刀下方 距离刀口(500土50)mm处,用检测板(A.2.2)接取落下的原丝段,并保持检测板前后左右平移,使落下 的原丝段均匀分布,接取的原丝段至少5g。 A.4.3用镊子仔细将检测板上收集的原丝中未切断原丝和未分束原丝挑出,分别称取收集的原丝段总 质量(m)、未切断原丝质量(m^)和未分束原丝质量(mB)。 A.4.4重复A.4.2~A.4.3程序,每个纱团至少测试2次。

式中: D—短切率,以百分数(%)表示; mw—收集的原丝段总质量,单位为克(g); mA 一未切断原丝的质量,单位为克(g)。 以2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式中: 分散率,以百分数(%)表示; mw—收集的原丝段总质量,单位为克(g); 一未分束原丝质量,单位为克(g)。 以2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说明按本文件进行试验, 2 b )识别所测试样的必要详情, ? 试验室的温度、湿度及试样在此环境下的放置时间, d ? 短切率和分散率的单值和平均值, ? 2 任何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细节, f)试验者和试验日期。

附录B (规范性) 无捻粗纱树脂浸透速

将一定量的树脂注入两层正交排列的无捻粗纱试样,随着树脂的浸渍,试样逐渐变得透明,通过测 定从树脂注人到试样变得完全透明所需的时间,即得到无捻粗纱的树脂浸透速率。

3.2.1 树脂:与无捻粗纱相容的树脂,环氧树脂主剂黏度应小于0.40Pa·s,聚酯树脂黏度应为0.30Pa .50Pa·S。

B.2.2透明聚脂薄膜。

B.2.3标准靶环:纸张尺寸125mm×125mm,中心有黑白相间的同心圆环,靶环直径为70mm,中心 为6mm的白点,黑环宽度2mm,白环宽度3mm,在白环的十字线上标注黑色阿拉伯数字,如图B.1 所示。 B.2.4模板:不锈钢或铝制,尺寸(L×W×H):125mm×125mm×5mm,中心带有直径70mm的 圆孔。 B.2.5玻璃板:尺寸为125mm×125mm,厚度5mm为宜。 B.2.6秒表:精度应不小于0.5s。 B.2.7裁纸刀或剪刀。

试验室温度(23士2)℃,相对湿度(50士10)%。

B.4.1将树脂温度调节至(23土2)℃

B.4.2将标准靶环(B.2.3)粘贴在玻璃板(B.2.5)上.并用透明基

图B.1标准靶环示意图

B.4.2将标准靶环(B.2.3)粘贴在玻璃板(B.2.5)上,并用透明聚酯薄膜(B.2.2)覆盖在标准靶环上,防止

被树脂漫湿。 B.4.3将无捻粗纱缠绕在玻璃板上,正面为试验面。试验面上的无捻粗纱应致密平行、无捻度、无重 叠,缠绕面积应覆盖整个标准靶环。 B.4.4将玻璃板旋转90°,再按相同方法沿90°方向缠绕一层,形成两层无捻粗纱正交排列铺层的试样。 B.4.5将试样放置在水平台面上,正面朝上,将模板(B.2.4)放置于试样上,将模板边缘与玻璃板边缘 对齐。 B.4.6向模板中心圆孔内迅速倒人树脂,当树脂表面与模板上表面平齐时开始计时。 B.4.7记录模板中心圆孔内树脂不再流动,标准靶环上的圆环和数字变得清晰可见时所需的时间,精 确到0.5s。 B.4.8重复B.4.2~B.4.7程序,直至得到3个测试结果,计算3个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2 说明按本文件进行试验, b) 识别所测试样的必要详情, c) 试验室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d 树脂种类、温度和黏度, e) 测量的单值和平均值, D 任何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细节, g) 试验者和试验日期。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 说明按本文件进行试验, 5) 识别所测试样的必要详情, ) 试验室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d 树脂种类、温度和黏度, e) 测量的单值和平均值, f 任何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细节, g) 试验者和试验日期。

将无捻粗纱水平悬挂在间距10m的支架上,一端固定,另一端施加0.0098N/tex的张力,受自重 的影响无捻粗纱中各股原丝自然下垂,测量各股原丝之间下垂的最大高度差。

.2.1 悬垂度测定装置:由纱架、导纱装置、施加张力装置、一个带滑轮的支架和一个带固定夹子 果组成,见图C.1。

C.2.2钢直尺:精度士1mm

实验室温度(23士2)℃,相对湿度(50士10)

图C.1悬垂度测定装置

C.4.1被测无捻粗纱团应在试验环境中至少放置4h。 C.4.2把无捻粗纱团放到纱架上,从纱团外层沿切线方向抽出纱线,依次经过导纱装置、支架滑轮将 线引人带固定夹子的支架上,并用夹子将纱线一端固定。对滑轮支架上纱线的另一端施加张力,张力 大小根据无捻粗纱的公称线密度确定,为0.0098N/tex。

C.4.1被测无捻粗纱团应在试验环境中至少放置4h。 C.4.2把无捻粗纱团放到纱架上,从纱团外层沿切线方向抽出纱线,依次经过导纱装置、支架滑轮将 线引人带固定夹子的支架上,并用夹子将纱线一端固定。对滑轮支架上纱线的另一端施加张力,张力 大小根据无捻粗纱的公称线密度确定,为0.0098N/tex。

C.4.3在两个支架的中心位置,用分度值为1mm的钢直尺测量原丝之间下垂的最大 C.4.4重复C.4.2~C.4.3程序,得到3个测试结果,以3个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

两个支架的中心位置,用分度值为1mm的钢直尺测量原丝之间下垂的最大高度差(h)。 复C.4.2~C.4.3程序,得到3个测试结果,以3个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说明按本文件进行试验, b )识别所测试样的必要详情, c 试验室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d 测量的单值和平均值, e) 任何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细节, f 试验者和试验日期。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说明按本文件进行试验, b) 识别所测试样的必要详情, c) 试验室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2 测量的单值和平均值, e) 任何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细节, f 试验者和试验日期。

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分数的计算方法

复合材料中纤维质量分数、复合材料密度和纤维密度已知时杭州市九堡大桥北接线工程九乔河桥桥台基坑围护施工方案,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分数按式( 十算。

式中: V: 一一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分数,以百分数(%)表示; 复合材料中纤维质量分数,以百分数(%)表示; p。—复合材料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²); P:—纤维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²)。 D.2复合材料中纤维质量分数、树脂浇铸体密度及纤维密

式T: V:一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分数,以百分数(%)表示; M一复合材料中纤维质量分数,以百分数(%)表示; P。—复合材料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 p:一纤维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²)。 D.2复合材料中纤维质量分数、树脂浇铸体密度及纤维密度已知,且复合材料的孔隙率、干斑等缺陷可 以忽略时,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分数按式(D.2)计算。

V 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分数,以百分数(%)表示; M 复合材料中纤维质量分数,以百分数(%)表示; pr 树脂浇铸体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²); pf 纤维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²)。

附录E (规范性) 无捻粗纱增强树脂单向板的制备

将无捻粗纱缠绕在钢制平板上,形成平行致密的单向纤维平面铺层,通过真空袋或树脂传递模塑 (RTM)等工艺浸渍树脂,固化后形成无捻粗纱增强树脂单向板

E.2.1缠绕机: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旋转组件、排纱装置、喷丝嘴、张力控制装置、纱架等部件组成,各 组件的要求如下: a)旋转组件:由伺服电机、减速器、卡盘等部件构成,其中卡盘用于固定钢制平板,并能带动平板 随伺服电机与减速器组成的旋转系统沿平板中轴转动,转速在0r/min~60r/min可调; b)排纱装置: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 c)喷丝嘴; d)张力控制装置:张力可控制在无捻粗纱拉伸断裂强力的5%~8%,并能保持缠绕过程中的张 力稳定; e)纱架:用于放置无捻粗纱团,保证顺利退绕。 E.2.2钢制平板:有效区域尺寸至少为550mm×500mm的刚性平板,缠绕张力下不变形,表面光滑 无毛刺,如图E.1所示。

E.3.1根据式(E.1)计算缠绕层数。

T∕CAGHP 001-2018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试行).pdfVa×pXwXd×10 ....................….E.1 T

©版权声明